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特点。方法对6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施行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和髋关节及膝关节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效  何飞宇  钟志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1):1460-1462,1466
目的:探讨不同复位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71例股骨干骨折病人,根据不同复位方式分为切开复位组34例和闭合复位组37例。切开复位组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闭合复位组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指标,随访12个月后,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闭合复位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切开复位组(P<0.01)。术后12、24、48、72 h,闭合复位组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切开复位组(P<0.05~P<0.01)。术后12个月,闭合复位组的临床疗效优于闭合组(P<0.05);闭合复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低于切开复位组的23.53%(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并有助于促进病人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以交锁髓内钉开放复位静力型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股骨干骨骨折25例。结果 经平均12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病例全部愈合,膝、髋关节功能活动良好,无钉折弯、断裂。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其中4例在术后3月改为动力固定后愈合。结论 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稳定性高、骨折复位好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操作技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结果15例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良好,股骨干生理弧度正常,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正常。3例术后股骨干生理弧度变小,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正常,伤肢外观轻微改变。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能使患者早期活动,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可避免股骨干生理弧度变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组,即单数患者设为对照组(15例),接受切开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而双数患者则设为观察组(15例),接受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比较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比较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股骨干骨折患者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挥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微创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闭合性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成人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钢板组选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均可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方法。方法:比较钢板、梅花型髓内钉和交锁髓内钉三种术式治疗股骨干骨折后,病人下地活动时间、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出现的不同,计算各自的痊愈率。结果与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有可闭合或小切口复位、内固定牢固、治愈率高、可早期下地活动和防止关节病产生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9例股骨干骨折病人,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患者优以上33例,良20例,中3例,差3例。无脂肪栓塞及术中医源性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植入髓内钉固定牢固,也无松动断钉感染等不良事件及副作用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钉对于股骨干这类长骨骨折有明显优势,但要注意扩髓核骨折端的微动、加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用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4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0~20个月.结果 45例患者中骨性愈合且取出内固定27例,临床愈合12例,延迟愈合4例,不愈合2例.结论 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12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治疗后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无骨折畸形愈合和并发症发生,对照组骨折延迟愈合8例,并发症5例;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优良率为93.3%,大于对照组的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使用交锁髓内钉进行内固定,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技巧。结果 32例患者经临床疗效评定,优2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0.63%。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固定稳定性强,术后骨折愈合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干复杂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同时取自体髂骨植骨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并发症。方法对32例行交锁髓内钉钉固定,同时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复杂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均随访并至取内固定物时,统计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其它固定时间短,且术后肢体负重早。结论对于粉碎性、多段性股骨干骨折,陈旧性骨折,以及股骨干骨折术后内固定物断裂在一期手术时首选推荐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同时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股骨干粉碎性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分别采用交锁髓内钉(髓内钉组)和锁定加压钢板(钢板组)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钢板组相比,髓内钉组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快,且功能恢复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相比,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效果更佳,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HSS评分、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价、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综合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65.78±29.34)mL较对照组(451.26±30.02)mL显著减少,骨折愈合时间为(19.36±5.24)周较对照组(31.33±4.48)周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HSS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HSS评分提高更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较对照组23.08%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对照组综合疗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4.87%vs87.18%、94.87%vs8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相当,但是闭合复位可减轻对患者创伤,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黄学雄 《当代医学》2010,16(28):142-143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0例交锁髓内钉微创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6d;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对20例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术后复位均满意,愈合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1.3周。结论交锁髓内钉微创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切口小、局部损伤小、固定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愈合良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应用有限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11例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26个月,术后骨折愈合率91%,并发症少,患肢关节功能优良.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对自2005年6月~2011年2月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23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术后7~15个月骨折均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是一种合理、临床效果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崔永生 《中原医刊》2011,(11):62-63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1月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17~68岁,平均35.4岁。结果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80min。无一例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感染并发症。其中6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术后患者髋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1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有限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113例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28个月,术后骨折愈合率95.6%,并发症少,患肢关节功能优良.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87例胫骨、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探讨胫骨、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87例胫骨、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手术的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全部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术后X线复查对位、对线情况满意,未见畸形愈合.结论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具有术式简单、软组织剥离少、可早期功能活动、骨愈合率高等优点,远期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