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PSVT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清 《当代医学》2009,15(31):147-148
目的对比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效果及各自的副作用反应。方法将我院急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8例,随机分成普罗帕酮组和维拉帕米组。普罗帕酮组给予普罗帕酮70mg静脉推注(10min推完),若无效,继续用普罗帕酮140mg缓慢静脉滴注(30滴/min)。维拉帕米组给予维拉帕米5~10mg静推。结果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对PSVT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拉帕米副作用较普罗帕酮高(P〈0.05)。结论治疗PSVT应首选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可作为一线药物,但应注意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收治的88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2组:普罗帕酮组(45例)给予普罗帕酮7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维拉帕米组(43例)给予维拉帕米5~10mg加入20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推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普罗帕酮组与维拉帕米组转复率分别为84.4%和9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平均转复时间明显长于维拉帕米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拉帕米与普罗帕酮均可有效终止PSVT,维拉帕米治疗效果更佳,但应注意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效果及各自的副反应。方法对我院急诊接诊的48例阵发性室上速随机分成普罗帕酮治疗组和维拉帕米治疗组,普罗帕酮组给予普罗帕酮70~140mg静注,维拉帕米组给予维拉帕米5~10mg静注。结果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对阵发性室上性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维拉帕米较普罗帕酮高。结论PSVT应首选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可作为一线药物,但须注意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Propafenone,PF)与胺碘酮(Amiodarone,AD)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PSVT)的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79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PF组41例和AD组38倒,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转复时间、转复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PF组转复时问显著低于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与AD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无明显差别,但PF转复时间短于AD。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转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将4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分别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140 mg和胺碘酮150~300 mg,观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律情况。结果普罗帕酮组21例,转复成功17例(81.0%);胺碘酮组22例,转复成功18例(81.8%),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律成功时间:普罗帕酮组(24.2±19.5)min,胺碘酮组(40.5±18.5)min,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急诊转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有显著疗效,但普罗帕酮转律时间更短,对于无基础心脏病或心功能正常患者,可作为急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徐燕 《当代医学》2016,(23):144-145
目的: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别采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按照数字对照表法将患者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各43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普罗帕酮组给予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比较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效果、转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胺碘酮组患者用药后的转复有效率(93.02%)略高于普罗帕酮组患者用药后的转复有效率的(90.70%),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普罗帕酮组患者的转复时间(13.38±4.48)min明显短于胺碘酮组的(25.62±7.3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但普罗帕酮的转复时间快于胺碘酮,因此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将我院急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8例,随机分成普罗帕酮组和维拉帕米组。普罗帕酮组给予普罗帕酮70mg静脉椎注(10min推完),若无效,继续用普罗帕酮140mg缓慢静脉滴注(30滴/min)。维拉帕米组给予维拉帕米5~10mg静椎。结果: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对PSVT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拉帕米副作用较普罗帕酮高(P<0.05)。结论:治疗PSVT应首选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可作为一线药物,但应注意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3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68例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62例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的复律时间、转复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转复率、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转复时间上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与西地兰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速的临床疗效。方法16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n=82,予普罗帕酮治疗)和西地兰组(n=82,予西地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普罗帕酮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46%(75/82),明显高于西地兰组的80.49%(6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平均复律时间明显短于西地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地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且能缩短复律时间,不良反应少见。  相似文献   

10.
马跃  于燕  王立新 《中外医疗》2011,30(10):105-106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在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条件的PSVT患者随机分ATP组27例、普罗帕酮组27例和维拉帕米组27例,分别经静脉ATP、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推注,记录给药后和给药期间临床和心电图状况。结果 ATP组转复成功率为85.2%、普罗帕酮组81.5%、维拉帕米组88.9%,相比较维拉帕米组转复成功率最高。ATP组起效更快,P〈0.001。ATP组、普罗帕酮组和维拉帕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9%、22.2%、22.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试验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三磷酸腺苷、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均是治疗PSVT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与食管心房调搏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经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9例随机分成二组:(1)食管心房调搏46例,刺激方式均用S1S1非程控刺激法超速抑制及S1S2程控刺激法期前刺激终止PSVT;(2)普罗帕酮组43例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70-210mg/次;均观察并记录心电图、血压情况,了解对患者血压、心率等的影响。结果食管心房调搏终止PSVT有效率为89.1%,普罗帕酮组终止PSVT有效率为87.6%,两组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治疗PSVT患者安全、可靠、简便,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维拉帕米和心律平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效果及各自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急诊的6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随机分成维拉帕米和心律平治疗组,心律平组给予心律平35mg~140mg静注,维拉帕米组给予异搏定5mg~10mg静注。结果心律平和维拉帕米对阵发性室上性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作用维拉帕米较心律平高。结论 PSVT应首选心律平,维拉帕米可作为一线药物,须注意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对老年人阵发性室上速(PSVT)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6例60—85岁老年患者确诊阵发性室上速,静脉推注普罗帕酮70—140mg,通过心电图监护仪及常规12导心电图机观察疗效。结果:34例有效,总有效率94.4%,无效2例(5.6%)。结论:静推普罗帕酮治疗老年性阵发性室上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律平(Propafenone)与三磷酸腺苷(ATP)治疗小儿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速)82例患儿分为心率平治疗组(38例)和三磷酸腺苷治疗组(44例),分别应用静脉注射心律平和三磷酸腺苷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磷酸腺苷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为93.2%,心律平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为78.9%,三磷酸腺苷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心律平组(P<0.05);三磷酸腺苷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时间为21.2±7.8s,心率平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时间为18.4±7.5min,三磷酸腺苷组复律时间明显短于心率平组(P<0.05)。结论:心律平与三磷酸腺苷治疗小儿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均有效,但三磷酸腺苷有效率及复律时间明显优于心率平,不良反应虽大于心率平,但持续时间短且可自行缓解,应作为儿科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药物治疗中维拉帕米、普罗帕酮与西地兰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分析。方法:对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老年PSVT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3种药物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min内维拉帕米转复率为84%,普罗帕酮5945%,西地兰1889%(P<001)。结论:在心功能及传导功能良好的老年PSVT患者治疗时选择维拉帕米及普罗帕酮治疗疗效较西地兰好,而心功能欠佳者用西地兰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于伟  刘青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4):95-95,99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即时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者分为3组行药物治疗。结果:阵发性心动过速转复率依次为维拉帕米(64.1%),三磷酸腺苷二钠(ATP)(88.9%),普罗帕酮(92.5%)。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4%,40%,9.2%。ATP治疗组的副反应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增高。结论:采用个体化用药方法,ATP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评价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心电监护下,给予普罗帕酮70mg静脉注射,10min内注射完成;首剂未能转律者,再每10min静脉注射普罗帕酮35mg,最大累积用量不超过175mg。复律后给予口服普罗帕酮150~200mg,每日3次维持治疗。观察开始给药后的转复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1例(31/40,77.5%)首剂即转窦性心律,6例追加剂量后转为窦性心律,总有效率92.5%(37/40)。继续予口服普罗帕酮治疗半年以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未见复发者。结论: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7年1月间31例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发生PSVT患者的临床资料(PSVT组),并随机抽取60例同期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未发生PsVT的患者做对照(对照组),采用)(。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导致PVST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发生PVST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65岁)、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前肺功能异常、术前活动平板试验阳性、麻醉和手术时间、术后低氧血症、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而性别、手术入路、吻合口的位置等与PVsT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针对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发生PVST的危险因素,应积极地完善术前检查和准备,并辅以药物治疗,同时尽量缩短麻醉和手术时间,术后加强监测,方可降低PVS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给予炙甘草汤和普罗帕酮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普罗帕酮进行治疗。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表现和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次数。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和室性期前收缩的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炙甘草汤联合普罗帕酮口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