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及化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并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结果 二维超声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分为三种类型:血窦型、水泡型、实质型.CDFI表现病变区五彩镶嵌的丰富低阻力血流频谱,RI=0.39±0.05.动态观察化疗过程中β-hCG的下降和RI的升高呈负相关(r=-0.58,P=0.0001).动静脉瘘的存在与化疗效果也呈负相关(r=-0.60,P=0.0044).结论 CDF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对化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有指导意义,与β-hCG检测相结合更有助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及化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并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结果 二维超声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分为三种类型:血窦型、水泡型、实质型.CDFI表现病变区五彩镶嵌的丰富低阻力血流频谱,RI=0.39±0.05.动态观察化疗过程中β-hCG的下降和RI的升高呈负相关(r=-0.58,P=0.0001).动静脉瘘的存在与化疗效果也呈负相关(r=-0.60,P=0.0044).结论 CDF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对化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有指导意义,与β-hCG检测相结合更有助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及化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并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结果 二维超声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分为三种类型:血窦型、水泡型、实质型.CDFI表现病变区五彩镶嵌的丰富低阻力血流频谱,RI=0.39±0.05.动态观察化疗过程中β-hCG的下降和RI的升高呈负相关(r=-0.58,P=0.0001).动静脉瘘的存在与化疗效果也呈负相关(r=-0.60,P=0.0044).结论 CDF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对化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有指导意义,与β-hCG检测相结合更有助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及化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并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结果 二维超声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分为三种类型:血窦型、水泡型、实质型.CDFI表现病变区五彩镶嵌的丰富低阻力血流频谱,RI=0.39±0.05.动态观察化疗过程中β-hCG的下降和RI的升高呈负相关(r=-0.58,P=0.0001).动静脉瘘的存在与化疗效果也呈负相关(r=-0.60,P=0.0044).结论 CDF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对化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有指导意义,与β-hCG检测相结合更有助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及化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并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结果 二维超声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分为三种类型:血窦型、水泡型、实质型.CDFI表现病变区五彩镶嵌的丰富低阻力血流频谱,RI=0.39±0.05.动态观察化疗过程中β-hCG的下降和RI的升高呈负相关(r=-0.58,P=0.0001).动静脉瘘的存在与化疗效果也呈负相关(r=-0.60,P=0.0044).结论 CDF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对化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有指导意义,与β-hCG检测相结合更有助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及化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并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结果 二维超声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分为三种类型:血窦型、水泡型、实质型.CDFI表现病变区五彩镶嵌的丰富低阻力血流频谱,RI=0.39±0.05.动态观察化疗过程中β-hCG的下降和RI的升高呈负相关(r=-0.58,P=0.0001).动静脉瘘的存在与化疗效果也呈负相关(r=-0.60,P=0.0044).结论 CDF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对化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有指导意义,与β-hCG检测相结合更有助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及化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并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结果 二维超声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分为三种类型:血窦型、水泡型、实质型.CDFI表现病变区五彩镶嵌的丰富低阻力血流频谱,RI=0.39±0.05.动态观察化疗过程中β-hCG的下降和RI的升高呈负相关(r=-0.58,P=0.0001).动静脉瘘的存在与化疗效果也呈负相关(r=-0.60,P=0.0044).结论 CDF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对化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有指导意义,与β-hCG检测相结合更有助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及化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并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结果 二维超声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分为三种类型:血窦型、水泡型、实质型.CDFI表现病变区五彩镶嵌的丰富低阻力血流频谱,RI=0.39±0.05.动态观察化疗过程中β-hCG的下降和RI的升高呈负相关(r=-0.58,P=0.0001).动静脉瘘的存在与化疗效果也呈负相关(r=-0.60,P=0.0044).结论 CDF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对化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有指导意义,与β-hCG检测相结合更有助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及化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并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结果 二维超声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分为三种类型:血窦型、水泡型、实质型.CDFI表现病变区五彩镶嵌的丰富低阻力血流频谱,RI=0.39±0.05.动态观察化疗过程中β-hCG的下降和RI的升高呈负相关(r=-0.58,P=0.0001).动静脉瘘的存在与化疗效果也呈负相关(r=-0.60,P=0.0044).结论 CDF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对化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有指导意义,与β-hCG检测相结合更有助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诊断及化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并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结果 二维超声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分为三种类型:血窦型、水泡型、实质型。CDFI表现病变区五彩镶嵌的丰富低阻力血流频谱,RI=0.39±0.05。动态观察化疗过程中β-hCG的下降和RI的升高呈负相关(r=-0.58,P=0.0001)。动静脉瘘的存在与化疗效果也呈负相关(r=-0.60,P=0.0044)。结论 CDF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对化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有指导意义,与β-hCG检测相结合更有助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进一步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及脉冲多普勒(PW)在恶性滋养细胞疾病(MTD)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恶性滋养细胞疾病患者、25例良性葡萄胎及40例正常早孕者行CDFI及PW检查,记录病灶区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并记录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结果21例MTD患者中子宫肌壁回声增粗或可见低回声结节,血流丰富,阻力指数<0.5,血β-hCG增高;化疗取得疗效后异常血流逐渐减少,RI呈逐渐升高趋势,血β-HCG逐渐恢复正常,两指标呈负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灶异常血流图像和脉冲多普勒检测RI低值是诊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重要指标,对监测化疗效果、选择治疗方案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CDFI及PW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质具有应用价值,与血β-hCG联合应用,既能提高符合率,又可作为评价化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疗效的观察价值。方法 对30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前后进行检测 ,观察其流量情况有PD(脉冲多普勒 )检测病变区血流速度 ,测定RI值。结果 化疗前病变区血流异常丰富 ,呈现低阻性血流 ,化疗后病变区血流信号明显减少 ,化疗前后RI值明显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观察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超声(2D)及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技术提高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率.方法取5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回顾分析病灶区的2D及CDFI特点.结果2D将子宫病灶分为三型:内膜毛糙型、局灶型及弥漫型,分别占10%(5/50),78%(39/50),12%(6/50).CDFI示病灶内及周边可见红蓝镶嵌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尤以后二型明显,呈动、静脉频谱,动脉频谱为低阻力型.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2D及CDFI表现均有显著性改变,与血HCG变化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对114例136枚乳腺肿瘤进行二维超声、CDH检查并记录血流参数,比较良恶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声像图特征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在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块血流检出率、血流分级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V、PI、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恶性组均高于良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维超声、CDFI血流分级、血流动力学参数(PSV、RI、PI)综合分析和评价,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具有实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并测量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67例乳腺癌患者中64例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另有3例误诊为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5.5%;29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28例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另有1例误诊为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6.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检查与病理符合率高,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二维及彩色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结果①叶状肿瘤良性8例、恶性4例、交界性7例。②良性肿瘤二维超声表现为:乳腺肿物较大,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见包膜回声及侧方声影,内部多为欠均匀的中低回声;恶性肿瘤二维超声表现为:乳腺肿块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伴声衰减。③多普勒超声表现,良、恶性肿物内及周边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丰富,恶性组动脉血流速度和RI高于良性组。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具有一些特征性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肿块局部边界不清、后方声衰减、血流丰富、流速及阻力指数增高提示恶性程度可能性较高。二维超声及CDFI结合病史有利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肝肿瘤患者,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注入造影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通过观察2种检测手段的血流信号分级,各类型肝肿瘤的诊断结果及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最大流速(Vmax)和阻力指数(RI)值,对比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超声造影对HCC的血流显示率为88.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HCC血流显示率为68.0%,超声造影的血流显示率明显较高(P<0.05);2种检测方法在MLC,HHA的血流显示率上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超声造影对各类型肝脏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P<0.05).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测得的肝脏良恶性病变Vmax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测得肝癌的RI均要高于肝脏良性病变(P<0.05),但2种检测方法间RI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以较为准确地检测肝肿瘤,对肿瘤内血流信号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也能较好地区分肝脏良恶性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及超声能量图(PD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及超声能量图对120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原发灶及淋巴结的大小,二维超声图像,血流分布,血流动力学参数等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观测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原发灶化疗前平均体积为(17.66±9.87)cm3,化疗后为(8.66±5.68)cm3;平均Vmax及RI在化疗前后分别为(33.34±13.63)cm/s、(0.84±0.11)和(20.12±8.27)cm/s、(0.68±0.08),化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及超声能量图可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提供简便、安全的疗效观察手段。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化疗疗效观察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分析42例滋养细胞肿瘤不同的子宫CDFI特征,比较各组间化疗治愈率、疗程数、手术率,以总结经验,为临床治疗手段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从我院2001年8月至2004年6月住院的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筛选病灶局限于子宫无远处转移的初治病例42例。年龄18~47岁,中位年龄34岁。按照宋鸿钊等的临床诊断及分期标准,其中侵蚀型葡萄胎27例,绒毛膜癌11例。2.方法:采用Aspen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于化疗前进行检测,依据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对114例136枚乳腺肿瘤进行二维超声、CDFI检查并记录血流参数,比较良恶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声像图特征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在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块血流检出率、血流分级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V、PI、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恶性组均高于良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维超声、CDFI血流分级、血流动力学参数(PSV、RI、PI)综合分析和评价,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具有实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