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及免疫治疗在变应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836例拟诊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用30种阿罗格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胺为阳性对照。对46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屋尘螨、粉尘螨及混合螨变应原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追踪观察疗效,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36例拟诊变应性疾病患者中,1322例阳性(72.0%),其中屋尘螨、粉尘螨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6.4%和53.2%;标准化变应原免疫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有效率为86.9%(405/466),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罗格变应原皮肤点剌试验安全、敏感、准确,为变应性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依据;标准化变应原免疫治疗能有效缓解或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且疗效高、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方法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 208例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对试验诊断为变应性鼻炎(AR)患者58例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阳性率较高的几种变应原分别为屋尘螨、粉尘螨和蟑螂.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率为75%;且治疗时间越长,产生的sIgG4抗体越多(t=12.34、13.24,均P<0.01).结论 皮肤点刺试验可明确AR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方法对855例疑似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测定致敏变应原。结果855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中578例(67.6%)有阳性反应,单一变应原阳性51例,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527例。以吸人性变应原为主,其中65例有哮喘病史。578例阳性病例中屋尘螨阳性率最高,为520例(90%),其次是粉尘螨488例(84.4%)。结论应针对深圳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屋尘螨、粉尘螨),做好变应原检测工作,提高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西南片局部区域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参照文献方法,应用“阿罗格”变应原皮试液,以组胺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对680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明确其主要致敏变应原。结果变应原皮试结果显示,436例为阳性(64.12%),吸入性粉尘螨和屋尘螨的皮试阳性率分别为49.56%和49.26%。结论本试验区域临床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为吸入性粉尘螨和屋尘螨。“阿罗格”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可明确变应性鼻炎的致敏因素,对该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珠海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珠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变应原的分布情况.方法:以688例疑似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29种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测定致敏变应原.结果:688例疑似变应性鼻炎中420例(61.0%)符合条件的变应性鼻炎变应原测试有阳性反应.单种变应原阳性20例,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400例,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其中86例有哮喘病史.420例阳性病例中屋尘螨阳性率最高,为378例(90.0%),其次是粉尘螨336例(80.0%).结论:变应性鼻炎是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屋尘螨、粉尘螨是珠海地区变应性鼻炎的最常见变应原.  相似文献   

6.
珠海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珠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变应原的分布情况.方法:以688例疑似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29种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测定致敏变应原.结果:688例疑似变应性鼻炎中420例(61.0%)符合条件的变应性鼻炎变应原测试有阳性反应.单种变应原阳性20例,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400例,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其中86例有哮喘病史.420例阳性病例中屋尘螨阳性率最高,为378例(90.0%),其次是粉尘螨336例(80.0%).结论:变应性鼻炎是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屋尘螨、粉尘螨是珠海地区变应性鼻炎的最常见变应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皮肤点刺试验(SPT)在检测深圳地区常见变应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40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测定变应原。结果 1240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中912例(73.5%)有阳性反应,单一变应原阳性73例,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839例。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912例阳性病例中屋尘螨阳性率最高,为779例(85.4%),其次是粉尘螨744例(81.6%)。结论皮肤点刺试验(SPT)特异性高,提高检测深圳地区常见变应原准确率,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陆丰市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情况,为该地区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578例陆丰市人民医院五官科门诊部拟诊为变应性鼻炎患者对33种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陆丰市变应性鼻炎患者中,最主要的变应原为屋尘螨(86.86%)和粉尘螨(86.02%),随后依次为海蟹(13.77%)及蟑螂(10.59%),且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女性别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屋尘螨和粉尘螨是陆丰市变应性鼻炎最常见的变应原,采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查找变应原在变应性鼻炎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日照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过敏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山东省日照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分析,筛查该地区常见过敏原.方法 采用皮肤点刺法对6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 686例患者中过敏原阳性509例(74.20%),其中吸入组阳性率70.99%,较高的为户尘螨、粉尘螨、蟑螂;食物组阳性率30.61%,较高的为海蜇、桃子、花生.结论 吸入性变应原为日照地区过敏性鼻炎主要的致病因素,螨类为最常见的变应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肤点刺试验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前臂屈侧,采用变应原皮试液作皮肤点刺试验。结果5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变应原尘螨的阳性率最高,占50.68%,其次是蟑螂,占7.7%,其他变应原阳性率较低。结论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可列为常规检查,作为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AR)常见吸入物过敏原,为AR的特异性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北京新华联协和药业生产的过敏原点刺液,对156例AR患者实施18种吸入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单项吸入物过敏原阳性检出量共计504项次,其中,皮试阳性率最高的前8位过敏原依次是户尘螨、粉尘螨、室内尘土、荇草、大籽蒿、英国梧桐、蟑螂、豚草,其单项阳性检出量之和占吸入组过敏原总阳性检出量的90.2%。户尘螨阳性例数最多,阳性率80.8%;粉尘螨次之,阳性率78.2%;养麦壳阳性率最低,仅占1.3%。产黄青霉和圆柏花粉在本组患者中未检出阳性病例。尘螨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过敏原(x2检验,P〈0.01)。结论尘螨是AR最常见的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明确过敏原为AR特异性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变应原体内、体外检测方法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粉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阳性的患者同时检测变应原的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 21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粉尘螨血清SIgE(SIgE D2)检测阳性率93.36%,强阳性97.74%.结论 变应原体内、体外检测结果相关性好,临床上可以利...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其全球发病率可达10%~25%[1],儿童约为20%[2].皮肤点刺试验是对变应性疾病变应原的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为目前该类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3].本研究对2009年12月~201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465例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465例患者中,男246例,女219例,年龄6~74(25.31±15.51)岁.纳入标准: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有打喷嚏、鼻痒、流清涕、鼻塞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结膜炎、咽喉痒,或伴有哮喘、荨麻疹.排除标准:1周内应用过糖皮质激素;停用抗组胺药时间少于3个药物半衰期;皮试局部有皮肤病变;有明显全身性疾病;重度以上哮喘且处于发作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主要变应原,为变应性鼻炎及合并哮喘患者提供防治指导和帮助。方法:分析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23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结果,按是否合并哮喘分为两组,变应性鼻炎组199例,合并哮喘组32例。结果:两组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反应率及总体分布无明显差异,且均以粉尘螨、艾蒿、屋尘螨、热带螨、豚草为主。结论:皮肤点刺试验可作为变应性鼻炎及合并哮喘患者变应原检测的首选方法,但不是预测变应性鼻炎发展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6—2021年本地区尘螨导致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流行特征,为尘螨致敏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欧盟免疫印迹法对义乌地区2016—2021年6 25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体外血清尘螨过敏原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月份和年度尘螨阳性分布特征。结果 6 25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共检出尘螨2 769例,尘螨阳性率44.3%。男性尘螨阳性率为44.6%(1 556/3 486),女性尘螨阳性率为43.9%(1 213/2 766)。>8~14岁尘螨阳性率最高69.2%(693/1 002),> 50岁尘螨阳性率最低16.6%(64/385)。12个月份尘螨阳性率7月份最高56.8%(524/922),3月份最低25.8%(86/333)。2016年开始,尘螨年度阳性率有增高趋势,其中2020年尘螨阳性率最高51.2%(331/646)。结论 尘螨致敏变应性鼻炎有年龄、月份和年度差异,可为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哮喘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哮喘发病的过敏原因素,协助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儿科住院及门诊患儿114例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用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组胺作阳性对照,对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14例支气管哮喘惠儿过敏原皮肤试验总阳性率82.5%,其中尘螨阳性率最高,占78.2%.吸入性过敏原以阳性或强阳性为多,食物性过敏原以弱阳性居多,且多与吸入性过敏原阳性并存,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远远高于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结论:尘螨是海岛地区儿童最常见的过敏原.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可以协助诊断,并对哮喘的防治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过敏原皮肤点刺检验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就诊患儿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国Allergopharma公司提供的标准化反应原试剂10种,对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将尘螨(屋尘螨、粉尘螨)呈现阳性的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观察组患儿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过敏皮肤点刺阳性110例,占84.6%(110/130),过敏原中以屋尘螨56例(50.9%),粉尘螨54例(占49.1%),阳性率最高.其中44例儿童为符合性过敏原,即一名儿童有多个过敏源.尘螨(屋尘螨、粉尘螨)呈阳性患儿88例治疗结果为: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0.9%,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2.7%,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为儿童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依据,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减少哮喘患儿发作次数及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是治疗儿童哮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顺德区容桂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过敏原情况。方法采用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进行皮肤点刺实验。结果 200例患者测试结果为,阳性反应患者160例,占总人数的80%;阴性患者40例,占总人数的20%。160例阳性患者中,单一过敏原患者10例,两种以及两种以上过敏原患者150例。过敏原检测的结果以粉尘螨占居多。结论变应性鼻炎的常见过敏原有屋尘螨和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能够有效地对变应性鼻炎的过敏原进行诊断检测。  相似文献   

19.
隆琰  林春招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164-1165
目的探索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检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经百康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检测确定为对屋尘螨、粉尘高度敏感的患者22例,同时用变应原皮肤点刺法试验进行变应原检测,并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2例经百康生物诊断治疗仪检测为对屋尘螨、粉尘高度敏感的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均为强阳性。结论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的检测在准确性及实用性上是确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SCLT)和舌下免疫(SLIT)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SCLT组(30例)与SLIT组(31例)。SCLT组患者实施皮下免疫治疗,SLIT组患者实施舌下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药物评分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药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药物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SCLT组患者明显低于SLI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T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SLIT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T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SLIT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4/3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两种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均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皮下免疫治疗在药物症状评分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略优于舌下免疫治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