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孟鲁司特与舒利迭联合治疗与单用舒利迭冶疗重度哮喘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成人慢性重症哮喘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及单用舒利迭治疗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肺功能和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改善率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均有显著提高(P〈0.01)。在治疗后第8周,加用孟鲁司特组FEV1改善率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较舒利迭组的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孟鲁司特与舒利迭联合治疗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单用舒利迭(P〈0.01)。结论应用舒利迭同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哮喘能更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示二者有一定的疗效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800μg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10mg ,4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4.0%,治疗组为1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均比对照组有提高(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用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玲玲 《中外医疗》2014,(12):119-120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和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EV1、FEV1/FVC、PEF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洲慧  李桦 《海南医学》2011,22(8):47-4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4.4%,治疗后两组FEV1、P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侯利  赵刚占  周博 《医学综述》2013,(20):3790-3791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择商洛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和对照组(布地奈德治疗),每组各30例,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FVC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36,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其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万鹏 《中外医疗》2012,31(24):88-89
目的探讨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和盐酸丙卡特罗。记录两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在治疗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测定两组患儿的最大呼气峰流速(PEF),计算测定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个月的第1周、第2周、第3周和第4周的咳嗽缓解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治疗第3个月、治疗第6个月PEE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疗效相当,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中度哮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张剑坤  刘明林 《河北医学》2010,16(4):400-40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加布地奈德治疗儿童中度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中度哮喘患儿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单纯应用布地奈德,B组单纯应用孟鲁司特,C组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气雾剂,评估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患儿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均较治疗前好转,三组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哮喘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明显优于A组、B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70.00%,B组为75.00%,C组为95.00%;A组、B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C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三组均未见明显的治疗副作用。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中度哮喘疗效优于两者单纯用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孟鲁司特钠组和糖皮质激素组。孟鲁司特钠组:每晚嚼服孟鲁斯特钠片,共用12周;糖皮质激素组:早晚各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共用12周。结果: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FEV1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变(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咳嗽症状恶化数和典型哮喘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应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丙酸倍氯米松组(41例)和孟鲁司特钠组(44例),比较两组用药3个月后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用药后,孟鲁司特钠组患儿FEV1明显高于丙酸倍氯米松组(P<0.05),PEF、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效率(88.64%)与丙酸倍氯米松组(90.2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6%)和丙酸倍氯米松组(9.76%)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适用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指标与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119-122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 102例患者均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研究组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肺功能。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EV1预计值、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孟鲁司特在儿童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涛  廖嘉仪 《当代医学》2010,16(18):97-98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6~14岁儿童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改善情况。方法将6~14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初始治疗时口服一次5mg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对照组在初始治疗时口服一次安慰剂,然后两组均按照哮喘急性发作的医院治疗流程进行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h评估临床症状体征总评分和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4h临床症状体征总评分及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而且治疗组在治疗后4h的临床症状体征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6~14岁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在按照哮喘急性发作的医院治疗流程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在初始治疗时口服孟鲁司特可明显促进症状进一步缓解,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白玉  程利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349-3350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变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呼气流量峰值(PEF)实测值/预计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卡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将68例CVA患儿分别给予盐酸丙卡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或联合酮替酚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显著缩短,治疗后肺功能好转明显(P〈0.01)。结论使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急性症状改善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73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占预计值百分比PEF(%)。观察两组患者昼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评估患者的咳嗽、睡眠评分,并观察主要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和PEF分别为(70.81±3.15)%和(74.82±5.23)%,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7.46±2.97)%和(70.46±5.15)%,两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分别为(0.66±0.10)分和(0.83±0.26)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和睡眠评分分别为(0.69±0.17)分和(0.71±0.1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和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6.86±1.14)d、(4.87±0.52)d、(7.25±0.68)d和(6.51±0.84)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减轻患者昼夜哮喘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剂吸入治疗,研究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PEF)改变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较对照组的7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FEV1%、PEF均明显改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有显著疗效,能明显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预防气道重塑,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中轻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儿给与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嗜酸粒细胞和血清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轻中度持续性哮喘具有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和单用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孟鲁司特与舒利迭联合治疗与单用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的有效性.方法将50例成人慢性重症哮喘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有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及单用舒利迭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观察肺功能和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改善率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均有显著提高(P<0.01).在治疗后第8周,加用孟鲁司特组FEV1改善率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较舒利迭组的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孟鲁司特与舒利迭联合治疗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单用舒利迭(P<0.01).结论应用舒利迭同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哮喘能更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示二者有一定的疗效相加作用.对单用舒利迭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哮喘的患者加用孟鲁司特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任莉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35-4537
目的探讨盂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治疗组)对36例患者进行治疗,并以32例仅使用舒利迭(对照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5.7±2.0)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8.2±2.6)d,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及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以上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5(IL-5)、白介素-10(IL-10)及肺功能的变化,进-步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抗炎、吸氧、解痉、平喘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L-5、IL-10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O.05)。研究组IL-5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而IL-10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的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肺功能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治疗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儿的肺功能,考虑可能是孟鲁司特通过上调IL-10,抑制炎症因子IL-5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哮喘科门诊明确诊断的CVA患儿共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3组,分别予以口服孟鲁司特钠+吸入丙酸氟替卡松(Mon+Flu组)、单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Flu组)、单用口服孟鲁斯特钠(Mon组)。观察用药8、12周后3组患儿的咳嗽症状、肺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并于治疗结束后24周随访患儿咳嗽症状的复发情况。结果①治疗8周后,Mon+Flu组咳嗽评分(1.1±0.7)明显低于Flu组(1.7±0.8)、Mon组(1.6±0.8)(t值分别为4.973、4.353,均P〈0.05),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0,P〉0.05);Mon+Flu组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93.4±15.8)明显高于Flu组(87.4±11.0)和Mon组(86.5±9.8)(t值分别为2.804、3.315,P〈0.05),最大呼气流速(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89.8±15.4)明显高于Flu组(84.9±13.4)和Mon组(85.1±12.3)(t值分别为2.126、2.124,P〈0.05),后两组间FEV,%、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25、0.082,P〉0.05)。②治疗12周后,3组患儿咳嗽评分、FEV,及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均P〉0.05)。③3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1.026,P〉0.05);④3组患儿复发率不全相同(x。=10.445,P〈0.05),即Mon+Flu组(3.85%)和Flu组(5.26%)随访期间复发率明显低于Mon组(17.33%)(X。=7.428、5.505,均P〈0.05),而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8周时疗效优于单用,但在用药12周后联合用药不再具有优势。联合用药与单用丙酸氟替卡松复发率相当,均低于单用孟鲁司特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