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对辅助型T细胞17/调节型T细胞(Th17/Treg)、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氨溴索进行雾化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120株检出病原中细菌共62株,占51.67%,真菌7株,占5.83%,病毒51株,占42.50%,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检出率较高;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1.734,P=0.005);研究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气喘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7、IL-23、AOPP水平下降,IFN-γ、TGF-β、SOD、GSH-Px水平上升,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IL-17、IL-23、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TGF-β、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肺炎感染,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疗效,并分析两药联合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CVA患儿,根据患儿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使用富马酸酮替芬,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TIMP-1、MMP-2及MMP-9水平,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TIMP-1、MMP-2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TIMP-1、MMP-2及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CVA,能有效降低患儿血清TIMP-1、MMP-2及MMP-9水平,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可靖胶囊对盆腔炎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盆腔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妇可靖胶囊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血清中TGF-β、VAM-1和氧自由基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DA、AOP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抗氧化物GSH-PX、SOD较前治疗明显上升;治疗后2组患者TGF-β、VCAM-1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1.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可靖胶囊有助于降低盆腔炎患者血清中TGF-β、VACM-1水平、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TLRs-NF-κB)信号通路探讨抗生素药物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92例CE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LR2、TLR4、NF-κB mRNA表达及血清TLRs-NF-κB相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IL-6、IL-8]水平。结果:治疗1周、2周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6.45±1.14分、4.33±0.81分)低于对照组(7.59±1.22分、5.16±1.23分)(P<0.05);两组PBMCs中TLR2、TLR4、NF-κB mRNA及血清TNF-α、IFN-γ、IL-1β、IL-6、IL-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78.3%)高于对照组(58.7%),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8%)低于对照组(14.8%)(P<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AOPP患者80例作为AOPP组,并根据ChE活性分为中度中毒者(ChE活性30%~<50%)和重度中毒者(ChE活性<30%),另选取本院健康体检合格者共40例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AOPP组和对照组基线血清细胞因子,另外对比AOPP组中中重度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毒程度与基线细胞因子水平间的相关性,挑选相关性强的细胞因子;利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AOPP患者基线、中毒12 h、24 h、72 h血清细胞因子,探究血清细胞因子随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AOPP组基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AOPP患者中重度中毒者TNF-α、IL-6、IL-10、CRP、KL-6、TGF-β、CK-MB、CTnⅠ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丙肝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的表达。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因丙肝肝硬化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内科的35例患者为丙肝组,健康体检者18例为对照组。常规检测两组患者生化、血脂、血常规等基线资料,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予以培养并提取DNA,测定TNF-α、IL1-β、IL-12-β、IL-10、TGF-β和IL-4 mRNA转录水平及病例组血清HCV-RNA载量。 结果丙肝组中ALT、AST和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组中ALB、WBC和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IL-12β和IL-4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和TGF-β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载量与TNF-α、IL-12β呈正相关(r=0.452,0.442;P<0.05),与IL-10和TGF-β呈负相关(r=-0.431,-0.437,P<0.05)。丙肝组TNF-α与IL1-β、IL-12-β表达呈正相关(r=0.531,0.766,0.448,P<0.05),TNF-α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732,-0.749,P<0.05);IL1-β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438,-0.448,P<0.05);IL-12-β与IL-10、TGF-β呈负相关(r=-0.996,-0.999,P<0.05)。IL-10和TGF-β的表达呈正相关(r=0.999,P<0.05)。 结论丙肝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高表达IL-10和TGF-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透明质酸预防性应用效果及对盆腹腔粘连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42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4例。两组均常规剖宫产手术分娩,治疗组术中加用透明质酸。比较两组盆腹腔粘连发生、血液学(红细胞、血细胞比容、全血粘度)指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MMP-2,粘连相关因子纤维粘连蛋白(FN)、IV型胶原蛋白(CIV)、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细胞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术后治疗组盆腹腔粘连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11.2%),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全血粘度等两组均较术前升高,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阴道流血时间、流血量以及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清FN、CIV、TGF-β1等粘连因子以及IL-6、IL-10、TNF-α等炎性因子均较术前升高,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MMP9及MMP2水平较术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透明质酸预防性用于剖宫产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及粘连相关因子水平,缩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流血量以及首次月经恢复时间,改善盆腹腔粘连情况,快速恢复子宫内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炎症介质水平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诊治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40例(HSPN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检测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治疗前HSPN组血清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P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SPN组血清TNF-α、IL-6、IL-8、IL-10、TGF-β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P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不同病情严重程度HSPN组患儿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HSPN组患儿血清TNF-α、IL-6、IL-8、IL-10、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炎症介质均存在明显改变,并且与病情严重密切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肾炎的严重程度,因此临床上可将其变化作为临床诊断、防治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在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及对ICMI-1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取2013年1月-2016年9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宫颈糜烂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阴清热汤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IL-1、IL-6及TNF-α水平;采用PT-PCR方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ICMI-1mRNA和TCF-β1m PNA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ICMI-1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尿路刺激征、腹部胀痛、阴道排液及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IL-1、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IL-1、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ICMI-1mRNA和TCF-β1m P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CMI-1mRNA和TCF-β1m P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糜烂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养阴清热汤治疗效果理想,能降低对ICMI-1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环孢霉素A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COPD合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环孢霉素A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水平、白介素8(IL-8)、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透明质酸(HA)和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结果 治疗组CD4+和CD4+/CD8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8、TNF-α、MMP-9、血清TGF-β1、HA和PCⅢ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预计值、FEV1/FVC、VC、TLC、FRC和Pa0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aCO2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孢霉素治疗COPD合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能够减轻患者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显著降低患者MMP-9、TGF-β1、HA及PCⅢ水平,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育龄期女性急性肾盂肾炎(APN)的临床疗效及对泌尿道抵抗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育龄期女性APN患者96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生素联合三金片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复发情况,治疗前后测定阴道p H值、阴道上皮细胞成熟指数(MI),评价阴道健康评分;测定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胱抑素C(Cys C),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趋化因子-2(CXCL-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5.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尿路刺激征消失时间、腰/下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阴道健康评分及SIg A水平高于对照组,MI、尿β2-MG、Scr、BUN、Cys C、IL-1α、IL-1β、IL-6、CXCL-2、TGF-β1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三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育龄期女性APN疗效确切,能够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泌尿道抵抗力,抑制炎症反应及其身损伤,全面修复肾脏并抑制肾间质损伤,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补肾逐瘀汤联合来曲唑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来曲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租基础上采用补肾逐瘀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白介素细胞-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自然受孕率、输卵管再通率和流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均低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患者腹痛、腰骶酸痛、带下异常评分、局部体征积分、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自然受孕率及输卵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应用补肾逐瘀汤联合来曲唑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自然受孕率及输卵管再通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对大骨节病(KB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烟台山医院南院收治的膝关节KBD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置换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置换组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6个月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采集患者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6个月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年龄为(53.76±7.33)岁;男19例,女2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54.18±7.06)岁;男20例,女22例。置换组患者年龄为(55.17±6.43)岁;男17例,女13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χ2=4.459,P<0.05)。治疗后6周、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4.10±1.21)、(3.16±0.9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48±1.17)、(4.06±0.74)分,P均<0.05];治疗后6周,置换组VAS评分[(3.28±0.89)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6周、6个月,观察组WOMAC评分[(40.72±4.19)、(25.86±3.0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8.29±2.16)、(36.81±3.13)分,P均<0.05],置换组WOMAC评分[(29.68±4.22)、(23.57±3.86)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均<0.05)。治疗后6周、6个月,观察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9.28±2.74)、(6.85±2.27),(12.66±4.54)、(10.34±3.48)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78±2.79)、(10.36±2.63),(15.51±4.63)、(14.64±4.27)pg/ml,P均<0.05)],治疗后6周、6个月,置换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6.12±3.55)、(5.39±2.23),(10.42±3.13)、(8.19±3.15)pg/ml]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氨基葡萄糖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于膝关节KBD患者有一定的炎症缓解作用,改善疼痛及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但与膝关节置换比较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骨伤复原汤对四肢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微循环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56例四肢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骨伤复原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IL-1β、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聚集指数、电泳指数、变形指数、刚性指数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甲泼尼松龙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其免疫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根据是否接受甲泼尼松龙辅助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CRP、IL-2、IL-8、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0%vs.28.0%,P<0.05);其无效率则低于对照组(5.4%vs.19.4%,P<0.05)。甲泼尼松龙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前后,血清CRP、IL-8、TNF-α水平降低,IL-2水平升高(P<0.05);甲泼尼松龙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后,血清CRP、IL-8、TNF-α水平降低,IL-2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松龙辅助治疗支原体肺炎能够较快的减轻肺部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但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西吡氯铵含漱液联合独一味胶囊在牙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12月牙龈炎患者126例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正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观察组联合独一味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牙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炎性因子、疼痛介质、应激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患者110例,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镇痛,观察组给予多模式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疼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水平,血清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Cor)水平以及免疫功能IgG、IgM、IgA水平。结果:术后6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TNF-α、IL-6、IL-10、SP、PGE2均低于对照组,β-EP、IgG、IgM及IgA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48 h观察组血清TNF-α、IL-6、IL-10、SP、PGE2均低于对照组,β-EP、IgG、IgM、IgA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VAS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可有效抑制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炎性因子分泌,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减少机体疼痛介质分泌而降低疼痛感受,抑制应激激素分泌而减少机体应激反应,同时提高了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大黄牡丹汤联合西药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辽宁中医嘉和医院消化科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促胃肠蠕动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牡丹汤加减口服,1剂/d口服。治疗时间为10 d。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h17、Treg、TNF-α、IL-1和临床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Th17、Treg、TNF-α和IL-1表达水平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大黄牡丹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