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48-1249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设为哮喘组,另选取同时期7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哮喘组、对照组患儿行血清MP-IgM检测;将哮喘组患儿分为MP-IgM阳性组与MP-IgM阴性组,对MP-IgM阳性组、MP-IgM阴性组患儿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抗体检测,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哮喘组70例患儿中有29例(41.43%)患儿的MP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对照组中共有8例(11.43%)患儿MP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结果显示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gM阳性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平均值为220.40±30.01×109/L,血清总IgE浓度为490.12±53.96IU/ml。MP-IgM阴性组患儿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平均值为190.11±20.14×109/L,血清IgE浓度为390.59±50.11IU/ml,MP-IgM阳性组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和血清IgE浓度明显高于MP-IgM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次研究结果充分显示肺炎支原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较高,因此应在临床中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支原体筛查,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38例、哮喘缓解期组40例及5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IgE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比较各组间的水平差异.结果 急性发作组、缓解期组哮喘患儿的血清IgE和外周血EOS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组IgE和EOS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结论 血清IgE和外周血EOS检测在儿童哮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和EB病毒感染与过敏性紫癜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1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MP)和EB病毒(EBV)的IgM、IgA抗体.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组MP-IgM阳性16例(51.61%),MP-IgA阳性10例(36.26%),EBV-TgM阳性2例(6.45%),EBV-IgA阳性1例(3.32%);正常对照组MP-IgM、MP-IgA阳性各2例(6.67%);EBV-IgM、IgA均阴性.过敏性紫癜患儿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可能参与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哮喘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与非感染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总IgE的水平,分析其与病因、病程之间的关系,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哮喘患儿82例,分为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肺炎支原体(非感染组)42例。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用放射免疫方法测血清总IgE水平,并与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正常对照。结果:感染组肿瘤坏死因子-α和IgE较非感染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非感染组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清总Ig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I、gE水平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其水平与病因无相关性;但病程长者肿瘤坏死因子-α及IgE水平较高;肿瘤坏死因子-α与总IgE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哮喘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诊断与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小儿不同C反应蛋白(CRP)水平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情况,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湛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住院患儿,每月随机抽取50例,合计600例,记录下患儿的年龄、发病季节、入院时诊断,并在入院时检测患儿CRP与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水平,分析比较不同CRP水平下不同呼吸道疾病组、不同年龄组、不同季节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MP-IgM阳性率)情况.结果 CRP正常组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CRP异常组(P<0.05).CRP正常水平时MP-IgM阳性率:婴幼儿组较年长儿组高,秋季组与冬季组较春季组高,支气管肺炎组(肺炎组)与毛细支气管炎组(毛支组)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上感组)高,毛支组较急性支气管炎组(支炎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异常水平时MP-IgM阳性率:婴幼儿组与年长儿组及不同季节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较上感组与支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正常水平下,婴幼儿、秋冬季、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CRP异常水平下,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临床上均要加强检测,及早诊断与治疗,以减少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以及季节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收集2010年1~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342例呼吸道疾病患儿血清,采用被动凝集法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Ab)检测,MP-Ab滴度≥1:80判为阳性.结果 342例患儿MP-IgM抗体阳性102例,阳性率为29.8%.2010年<1岁、1~3岁、3~6岁、6~14岁各不同年龄组中MP-IgM阳性率分别是10.5%、30.3%、35.6%和30.0%.一、二、三、四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44.3%、15.4%、22.7%和31.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一、四季度MP-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三季度(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有较高比例,阳性率与年龄、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患儿肺炎支原体(MP)抗体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检测和分析,探讨MP感染和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单纯MP感染、CVA及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中MP抗体和总IgE水平,并分析各组间MP抗体阳性率、IgE水平的差异。结果 CVA组MP抗体阳性率为34.09%,对照组阳性率为9.10%,CVA组MP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A组和MP感染组的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抗体阳性CVA组的IgE水平明显高于MP抗体阴性CVA组;各组患儿血清IgE水平与MP抗体滴度相关,当MP抗体滴度大于或等于1∶160时,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CVA的发病与MP感染密切相关,MP感染可诱发和加重CVA。  相似文献   

8.
哮喘患儿外周血CD21及CD40L的表达与血清IgE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探讨哮喘儿童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21及CD40L的表达与血清IgE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儿童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外周血CD21、CD40L的百分率,同时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E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发作组CD21、CD40L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肺炎组和正常组(P均<0.01);哮喘发作组IgE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肺炎组和正常组(P均<0.01);哮喘发作组CD21、CD.与IgE呈正相关.结论:CD21、CD40L的表达与血清IgE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在过敏性紫癜(HSP)病程中的作用,研究MP感染对HSP及其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61例HSP患儿及58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MP-IgM及血浆D-Di作了检测,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HSP患儿MP-IgM阳性率及D-Di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有无合并MP感染,其D-D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感染可能与HSP的发病有关,但对HSP的高凝状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中的阳性率及相关性。方法选择10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观察组,9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水平,比较两组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及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水平。结果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sM抗体阳性率为35.8%(38/106),对照组是14.4%(13/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5—12岁组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较1~5岁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哮喘患儿血中EOS、ECP、IgE及尘螨皮试的水平 ,探讨其变化在儿童哮喘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美国IMMULITE化学发光仪和德国BN10 0特种蛋白仪检测 4 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 2 5例正常对照血清ECP、IgE浓度及外周血EOS数值 ,并与尘螨皮试的变化相比较。结果 哮喘各期ECP、EOS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急性发作期重度哮喘患儿ECP、EOS水平明显高于中度(P <0 0 1) ,中度哮喘患儿ECP、EOS水平高于轻度者 (P <0 0 5 ) ;EOS与ECP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r =0 5 34,P <0 0 1) ;而IgE及尘螨皮试结果在哮喘各期及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清ECP、EOS水平能准确地反映出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的轻重程度 ,监测ECP和EOS水平对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分度、评价抗炎治疗的效果、预测哮喘发作有重要的价值 ,而IgE测定及尘螨皮试则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96例慢性咳嗽患儿(咳嗽组)及50例健康儿童(健康组)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结果:咳嗽组MP-IgM阳性50例,阳性率52.0%,以3~6岁组阳性率最高(74.2%).健康组阳性4例,阳性率8%,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P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关系密切,在对慢性咳嗽患儿寻找病因时,应常规进行MP-IgM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检测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的诊断效能。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疑似支原体感染肺炎小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金标准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38)和非感染组(n=48)。采用MSCT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并检测血清MP-IgM和MP-Ab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MSCT联合血清MP-IgM、MP-Ab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的诊断效能。  结果  MSCT图显示,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表现为支气管充气相、支气管壁增厚、磨玻璃影、网状影和支气管血管束增厚,此外还可见明显的呈扇形分布的薄片影。在38例感染患儿中,发生在单侧左肺的有15例(39.47%),发生在单侧右肺的有17例(44.74%),发生在双肺的有6例(15.79%);MSCT与金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2);感染组MP-IgM阳性和MP-Ab阳性率均高于非感染组(P < 0.05);根据临床诊断为准制作ROC曲线,其中3项联合的诊断价值最高,其与MSCT、MP-IgM、MP-Ab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MSCT联合MP-IgM、MP-Ab对支原体感染肺炎小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的测定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2例哮喘患儿血清CCSP水平,其中8例患儿同时诱导痰检测同一指标。血清CCSP浓度与诱导痰CCSP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设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哮喘患儿CCSP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O.01);而血清CCSP值与诱导痰CCSP值呈直线正相关(r=0.7496,P〈0.05)。结论CCSP下降可降低其抗炎活性,诱导或加重哮喘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和DNA检验结果分布规律的分析,探讨其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全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0~16岁儿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和肺炎支原体DNA(MP-DNA)检测数据。其中MP-IgM 114 374人次; MP-DNA 8 014人次,分析性别、年龄、季节等与该指标阳性率的关系; 收集同时进行MP-IgM和MP-DNA检测的患者5106例,分析不同年龄两指标阳性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①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MP-IgM和MP-DNA检测阳性率不同,女性的检测阳性率均高于男性; 1~3岁的MP-IgM和7~12岁的MP-DNA阳性率分别高于其他年龄段; MP-IgM检测阳性率以春秋季为高,而MP-DNA则以夏秋季为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不同标本类型MP-DNA阳性率有所差异,以肺泡灌洗液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49.95%。③MP-IgM和MP-DNA阳性一致性与年龄有关,以4~6岁和7~12岁符合率较高,分别为35.2%和45.8%。结论 ①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人群以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为主,女性多于男性,秋季高发。②肺泡灌洗液是MP-DNA检测最佳标本类型。③<1岁和1~3岁宜采用MP-DNA和MP-IgM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哮喘发作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肺炎患儿7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除外)。在入院时(急性期)采集静脉血用被动凝集法检测MP-IgM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他7种呼吸病原体IgM, 并于-70 ℃保存部分血清;采集咽拭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P-DNA。根据临床诊断和MP-IgM或MP-DNA拷贝数分为MP感染组和非MP感染组。在病情明显好转时(恢复期), 对伴有哮喘发作的患儿采静脉血分离血清, 置于-70 ℃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儿血清中TARC的水平。评价血清中TARC水平在两组患儿之间以及急性期和恢复期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MP感染组患儿中有哮喘发作的比例高于非MP感染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4, P=0.04)。MP感染组患儿的TARC水平高于非感染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 P=0.00)。MP感染组, 有哮喘发作患儿的TARC水平高于非MP感染组有哮喘发作患儿和无哮喘发作患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 P=0.01;t=5.21, P=0.00);TARC水平无哮喘发作患儿的高于非MP感染组无哮喘发作患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 P=0.05)。MP感染组和非MP感染组, 有哮喘发作患儿的TARC水平均高于无哮喘发作患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 P=0.04;t=2.03, P=0.05);有哮喘发作患儿恢复期的TARC水平较急性期均有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 P=0.00;t=2.37, P=0.05)。结论 TARC在MP感染诱发哮喘发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4和IgE检测,为儿童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118例过敏性哮喘、167例过敏性鼻炎儿童患者及15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血清IgG4和IgE水平的检测。结果 过敏性哮喘组和过敏性鼻炎组患儿的血清IgG4和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哮喘组和过敏性鼻炎组组内比较,血清IgG4的阳性率均比IgE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G4和IgE联合检测在过敏性哮喘组和过敏性鼻炎组中的阳性率均比单独指标检测的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哮喘组的血清IgG4阳性率低于过敏性鼻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哮喘组的血清IgE阳性率低于过敏性鼻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gG4和IgE检测对儿童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诊治和病情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儿童RRTIs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和策略。方法选择183例RRTIs患儿纳入病例组,85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对以上所有儿童可能导致RRTIs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资料调查,并对血清微量元素铁、锌、钙、铜,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进行检测,并对两组儿童的结果进行对比,对RRTIs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中剖宫产、母乳喂养、湿疹、变应性鼻炎、哮喘、被动吸烟、多次使用抗菌药物儿童所占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被动吸烟、多次使用抗菌药物为儿童RRTIs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为儿童RRTIs的保护因素。病例组血清微量元素铁、锌、钙及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P-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控制儿童哮喘,远离被动吸烟,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尽量母乳喂养,及时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铁、锌、钙及维生素D制剂,均衡营养,警惕MP感染,并积极规范治疗,对儿童RRTIs的有效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