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伦敦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系统中的一种蛋白质会加速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他们发现这种病毒在攻击人类和猴子体内的细胞时,二者体内一种名为cyclophilin—A的免疫系统蛋白质会令病毒发生变形,但变形后的病毒对人类和猴子的攻击能力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法国等国科学家最近在喀麦隆南部野生大猩猩群中发现了一种与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的0亚型非常接近的猿类艾滋病病毒。这是科学界首次在大猩猩群中发现此类病毒。研究人员在对从喀麦隆南部地区采集的数百份灵长类动物的粪便进行化验时,意外地在6份大猩猩的粪便中发现了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的抗体。更令他们惊奇的是,随后进行的基因分析发现,大猩猩携带的艾滋病病毒与HIV-1病毒的O亚型非常接近。HIV-1病毒包括H、N、O三种亚型病毒,其中最常见的是M亚型,还有一种是比较罕见的N亚型,这两组病毒都是由黑猩猩通过血液传染给人类的,如猎人在捕猎时被咬伤或当地居民在肢解猎物时受伤等。  相似文献   

3.
美国与喀麦隆科学家日前在非洲猎人身上发现了一种灵长类动物体内常见的病毒。专家指出,此次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多种疾病最初都是在狩猎过程中从灵长类动物传染给人类的,因此必须对丛林狩猎加以严格限制。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喀麦隆军事医疗中心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喀麦隆9个丛林地区的1100名  相似文献   

4.
李慧敏 《华夏医学》2005,18(5):794-795
艾滋病病毒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尚无可治疗的药物和有效的疫苗预防。据卫生部统计,2002年全国报告HIV感染者9824例,近几年HIV感染率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我院于2003年3月至2004年10月发现5例妊娠合并HIV阳性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对于HIV的起源,何时开始在人群中流行一直存有争议。现在一致认为艾滋病病毒起源于非洲猿类免疫缺陷病毒,至于如何从猿类跨种传播到人类,有多种理论学说,比较受认可的是“猎人理论”。现对艾滋病病毒起源的理论学说及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医学研究杂志》2007,36(8):121-121
美国科学家日前研制出一种新型抗艾滋病药物。在猴子身上实验的结果表明,这种药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HIV)插入正常细胞的染色体,是艾滋病药物研制领域的一大突破,它将为越来越多的抗药性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和确认.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所导致的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的主流观点认为,宫颈癌病因是单纯疱疹病毒,但豪森提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是该病病因,最终由核酸杂交技术证明这一结果;西诺西和蒙塔尼发现艾滋病病毒(HIV)后又阐明了该病毒的进化史,对盖洛在揭示HIV中的作用作了客观的评介。  相似文献   

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至今,报告例数逐年增加。我市自199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以来,截止到2001年底已检出HIV抗体阳性者32例,其中1例已于2001年死亡。为了掌握我市艾滋病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0.
新发现     
《大家健康》2007,(2S):6-7,M0001
艾滋病病毒源于野生黑猩猩,老鼠身上发现新器官,干细胞研究新方法,娘胎决定男性性取向,狗群中传播癌症,电流加快伤口愈合甚至再生,坦桑尼亚发现新猴种,DNA测算大熊猫数量,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月3日报道,研究人员在华盛顿州国王县4名男子身上发现一种前所未见的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这种新型艾滋病病毒 比以前所知的HIV更难治疗。  相似文献   

1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6ciency Virus,HIV)又称为艾滋病病毒,由此病毒所导致的疾病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自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至2003年底世界上已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有HIV的感染及相关的死亡报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专家对艾滋病病毒相对于其它稿原体更难感染人类的原因困惑不已。荷兰科学家日前揭开了这一谜底,他们的研究发现,人体原来拥有抗击艾滋病稿毒传播的“天然壁垒”——人类生殖器粘膜衬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吃光”入侵的艾滋病病毒。这项研究发现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有可能让艾滋病的传播得到遏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新型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1983年,法国病毒学家从艾滋病病人体内分离到引起艾滋病的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从发现至今的20余a时间内,疫情已波及全球200多个国家,造成约3 000万人死亡,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于1985年6月报告了首例来华旅游艾滋病患者.同年,浙江省在血友患者中发现4人因使用进口第ⅩⅢ因子而感染HIV的病例.  相似文献   

15.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6):F0004-F0004
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5点30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德法三科学家分享该奖项。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因享现全类璺享淋瘴病毒(HPV)导致子宫颈癌而获奖;法国两位科学家,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系逆转录痛毒感染调控小组的Franoise Barr é-sinoussi和巴黎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预防基金会的Luc Montagnier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获奖。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网站2月3日报道称,该所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两种化合物,可作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酶的新的结合位点,从而为开发出疗效更好、抗耐药性更强的新型艾滋病药物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将刊登在3月出版的《化学生物学和药物设计》杂志上。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生命的延长,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这一反映健康的指标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2000年,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提出,在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同时,把提高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作为关怀和支持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第3个目标。作者就近年来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实验研究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艾滋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其建立难点在于HIV病毒危害程度高,缺乏最佳动物模型。中医实验界以逆转录病毒为突破口,应用同属逆转录病毒科的鼠白血病病毒替代HIV建立艾滋病动物模型。探讨鼠白血病病毒致小鼠艾滋病模型建立的可行性,综述中药干预鼠白血病病毒致小鼠艾滋病的实验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AIDS)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道艾滋病后,至今全球已有210多个国家报告发现AIDS。目前全球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总数约4000多万,已有4000多万人因艾滋病而死亡。我国自1986年6月发现第1例艾滋病外籍感染者以来,已有48%的县报告了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现存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84万。为了有效地防止艾滋病在我国蔓延,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合并梅毒疾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的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3年11月27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报道:估计目前在欧洲有1/3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自身并不知晓,严重影响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并且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发现85万HIV阳性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