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迅速建立血液通路,是确保血液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疗效和关系病人存活时间的首要条件。临时性血管通路常用于可逆性急性肾衰,各种毒物,药物中毒和慢性肾衰动静脉瘘尚未成熟而突然发生代偿,对急需要建立临时血液通路的患者,虽可行股,肱动脉穿刺而获得足够血流量,但并发症较多。为探求新的血管通路,我院从1999年5月-2006年12月,我们对50例需紧急血透和灌流患者行足背动脉穿刺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进行正常的血液透析必须有一个血液通路,把患者血液与透析器连接起来。因此,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确保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血管通路分临时血管通路和永久血管通路两种:临时血管通路包括直接动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置管;永久血管通路主要是动、静脉内瘘,部分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选择移植血管或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现将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疗法的血管通路一般采用动静脉内瘘的方法,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应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建立通路,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开机透析,为抢救患者宝贵的时间,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我院自1998~2002年3月将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血液透析中,置入双腔导管建立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血管通路是其生命线。血管通路即将血液从患者体内引出,再返回体内的通道,是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虽然内瘘作为永久性血液通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患者经济等各方面原因,我区动脉穿刺患者占很大比例。直接动脉穿刺,可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但穿刺有一定的难度,拔针后止血较困难。长期动脉穿刺患者,动脉穿刺点管壁扩张、增厚,形成动脉瘤,使穿刺难度减小,患者痛苦减轻,血流量有保证。  相似文献   

5.
对于急需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建立一个可靠、方便、理想的血透通路.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时间。我院于1985年9月开始.采用动静脉直接穿刺建立临时血管通路。从而取代了手术插管建立外疾作为临时血透通路的方法,避免了外疾给病人带来的诸多并发症。本文介绍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对335例急需进行血透病人采用动静脉直接穿刺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2457人次。血流量保证在200ml/min以上者占85%以上,100-150/min占15%左右。后者可适当延长透析时间都能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动静脉直接穿刺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较为快捷的方法。特别是危急病人赢得了抢救生命的时间。但是由于动脉穿刺难度较大.穿刺针较粗反复穿刺造成病人的痛苦。因此提高穿刺水平力求一针见血成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方法对30例的患者(年龄27—68岁)进行了前瞻性统计分析。每人每周透析2次。结果30例应用进行血液透析,血流量达180ml-290ml/min,进行个体化血液透析。结论血管穿刺事出现能够进行紧急及常规血液透析,方法简便易行,能取得良好的血液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7.
杨海珍  肖劲逐 《海南医学》1994,5(3):148-149
建立和维持有机能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紧急血液透析或需要长期血液透析内瘘成熟前,由于外瘘目前已无应用,直接动静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是唯一的方法。由于受穿刺部位血管有形成动脉瘤和损伤后血管纤维化管腔狭窄,某一部位不能在短期内接受多次穿刺,因此只有采用多个部位交替穿刺进行血液透折。本文就我院1992年13月至1993年10月采用桡动脉、足背动脉交替穿刺建立血液通路进行血液透折12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人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8岁。男性9例,女性3例。急性肾衰3例,2例为急性大出血并发肾衰,五例为急…  相似文献   

8.
血管通路是指血液从人体的血管引出至透析器,进行透析后再回到体内的通道。过去由于医疗条件及患者原因,对于尿毒症患者只能在直接动静脉穿刺的血管通路下行血液透析,使患者的血管损伤大,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血流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近几年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动静脉直接穿刺术、临时性的深静脉置管过渡到动静脉内瘘术以及发展到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术,适应各种血管条件的患者。血管通路最常见的是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临时性血管通路多为急诊血液透析或过渡到永久性血管通路时用,永久性血管通路是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所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有直接动静脉穿刺及临时性的深静脉置管,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指动静脉内瘘和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临时性深静脉置管一般选择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两种。现将血管通路技术在尿毒症患者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前提之一,对于短时急诊血液透析以及需维持血液透析但尚未建立动静脉内瘘等长期血管通路的患者,通常以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1、2],目前大部分医师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其有效血流量和透析充分性已得到公认[2].虽然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作为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其穿刺置管方法以及导管的护理仍然值得改进,我院对100例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获得满意效果,现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是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有效治疗方法。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关系着血液透析疗法成败的关键。常规的血液透析上机采用的方法是 :有内瘘的先把动、静脉针都穿刺好 ,再接上予冲好的血液回路管上。直接动、静脉穿刺的是先把静脉针穿刺好 ,再行动脉穿刺有回血就马上接到血液回路管动脉端 ,开动血泵引血 ,待血流至静脉壶时停血泵再连接静脉端。我院自 1 998年以来对血管弹性差 ,病情危重 ,末梢循环差 ,高度水肿、鱼胆、药物、化学制剂等中毒病人、血液粘稠度高的病人都采用了上机时不停血泵 (即不停机 )直接连接动…  相似文献   

11.
留置中心静脉插管法在血透中的应用:(附25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又称血液通路,它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需条件,也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临时性血液通路指能迅速建立,立即使用的通路,紧急透析用的血管通路。主要用于急性肾衰,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慢性肾衰因可逆因素使肾功能急剧恶化,需作紧急透析渡过危险阶段、改善症状,原有血管通路功能丧失,慢性肾衰没有建立内缓、腹透、肾移植患者的紧急透析以及血管置换和血液灌流的患者”-”。我科1996~1998年采用留置中心静脉插管法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2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平…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通路是进行血液净化的必要条件,目前临时性血液通路最广泛的是深静脉插管,长期性血液通路以动-静脉内瘘为首选.但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快速建立血管通路,而采用动脉穿刺建立血液净化迅速有效,一次穿刺仅需2~3 min,经济高效而又安全,患者及家属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安全、简便、快捷的血液通路.方法 对103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对其成功率、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103例患者,1例置管失败(成功率99%);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8.7%).结论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价格比人造血管便宜.透析效果好,是目前临床紧急透析最常用的,是建立血管通路的首选.主要适用于急性肾衰、慢性肾衰、内瘘成熟前、食物和药物中毒等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及临床疾病谱的变化,进入 血液透析的患者逐渐增多.需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包括急慢性 肾衰竭、急性中毒,脓毒血症,顽固性心衰,严重内环境紊乱,以 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 病人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血管通路是指将血液引 出体外再返回体内的通道,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 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故将血管通路称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 血液透析护士是维护透析患者生命线的第一使者.  相似文献   

15.
温小姣 《中华医护杂志》2006,3(4):339-339,338
目的探讨临时性血管通路在急诊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1-2005年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单针双腔导管置管和直接动静脉穿刺共108例,其中股静脉置管30例,颈内静脉置管16例,直接动静脉穿刺62例,共行穿刺168例次。结果临时性血管通路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本组病例采用多部位血管穿刺,血流量均满意,各部位相互比较无差异p〉0.05(F=4.000)。结论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建立,为急诊血透的患者争取了抢救时间,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对血管条件差,无法进行内瘘手术或内瘘手术失败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 在血液透析中,建立有效的血液通路是非常重要的。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月对39例血液透析病人采用了动静脉直接穿刺法建立暂时性血液通路163例,经过临床观察,发现此方法经济、简单、安全、透析效果满意,无严重的并发症。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静脉直接穿刺进行血液透析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挠动脉、足背动脉或肱动脉为穿刺血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 结果 本组157 例共穿刺1484人次,一次成功率98% ,每次透析时间3 ~5h,血流量达150~300ml/min 者达96 % ,出血并发症仅0.15% ; 结论 动静脉的直接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暂时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8.
张玉芬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1013-1013
建立一条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重症药物及毒物中毒和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保障。目前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方法很多:动静脉外瘘、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插管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其缺点或并发症。我科自2001年以来,采用直接动脉、静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重症药物及毒物中毒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无内瘘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燕林 《广西医学》2002,24(9):1402-1403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 ,是病人赖以生存的新“器官”〔1〕。因此 ,减少血管通路并发症、维持血管通路的通畅 ,延长使用寿命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努力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综述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进展。1 血管通路的类型1 1 临时性血管通路 :适用于急性药物中毒或急性肾功能衰竭需紧急透析或内瘘成熟前透析所建立的血管通路〔2〕。暂时性的血管通路有穿刺时不易固定、易感染及患者活动受限等缺点〔3〕,故不作为长期透析时的血管通路。 (1)直接动静脉穿刺法 :本方法的缺点是 ,不能留置 ,易损伤病人血管 ,因此不能作为长期血管…  相似文献   

20.
动脉穿刺建立紧急血液透析通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志燕 《右江医学》2003,31(6):626-627
建立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重要的环节。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或毒物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成熟前 ,需要进行紧急血液透析的患者 ,一般通过血管直接穿刺或经皮静脉插管方法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1] 。我室自1990年 5月至 2 0 0 3年 6月 ,应用动脉穿刺 2 76例 10 5 0次建立紧急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操作简便 ,并发症少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 76例中 ,男 15 3例 ,女 12 3例 ,年龄 16~78岁 ,平均 4 8岁。急性肾功能衰竭 73例 ,药物或毒物中毒4 3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 16 0例。足背动脉穿刺 74 3次 ,桡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