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自行设计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建立一条优质、高效、快捷的急救病人流程,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观察组32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对照组32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采用常规、传统的抢救方法.密切观察两组抢救所需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应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流程后,抢救病人时间平均缩短了13 min.抢救成功率提高了25.0%.结论 应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优化了抢救程序,从而使抢救措施更加规范化,医护间相互配合,快速有效地进行急救,为病人赢得了救治时间,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流程在护师及以下的年轻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心搏、呼吸骤停患者58例,将应用标准化抢救流程前的2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标准化抢救流程后的2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依据日常工作经验,配合医师抢救;观察组护理人员按照自制的标准化抢救流程,将评估、判断、通知医师、紧急处理、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监测、保持舒适等抢救措施规范化,紧密配合医师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应用标准化的抢救流程后,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Ⅰ期复苏成功22例,对照组12例;观察组Ⅱ期复苏成功16例,对照组4例;观察组Ⅲ期复苏成功7例,对照组2例。结论:应用标准化的抢救流程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降低了医患纠纷,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陶莉  李景荣 《全科护理》2014,(22):2082-2083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新指南在急诊呼吸心搏骤停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3年12月抢救的73例呼吸心搏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病人中恢复自主心搏24例,收治EICU 9例,收治重症监护室(ICU)10例,病人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5例,死亡49例;22例院内呼吸心搏骤停病人中恢复自主心搏10例;院外呼吸心搏骤停病人有无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心搏骤停病人应及时、有效的进行心肺复苏,对非专业人员深入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加强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培训及强化心肺复苏技能的训练,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屠金娟 《护理学报》2012,19(4):53-55
报道医护多人分组配合流程用于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方法 与体会.参考心肺脑复苏抢救程序,实行6名医护分组配合流程:根据位置设3个抢救小组,每组又分主抢救者1名及配合者1名.同时按心肺脑复苏的抢救程序AB、C、DE赋予每组名称,确认C抢救小组中的主抢救者为抢救主持人,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以主持人医嘱为准.为实施医护多人分组配合流程,定期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学习流程,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的理论知识、操作流程;定期进行心肺脑复苏的各单项技能和气管插管训练;定期培训团队协作和领导技能等.本研究应用医护多人分组配合流程用于9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43%,较文献报道及实施该流程前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银环蛇毒对运动神经功能的损害表现最明显的是呼吸肌无力,严重者导致呼吸麻痹.介绍29例银环蛇咬伤致呼吸麻痹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主要抢救措施是尽早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素;抗蛇毒血清的使用与护理;有效的呼吸支持,保证组织氧供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护各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给予心理支持及做好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移动ICU院内急救模式在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立移动ICU,基本设施包括必要的抢救设备及足量的抢救药物,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有急救技术准入的医护人力支援。对临床科室抢救的22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启动移动ICU协助救治。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移动ICU在(2.5±0.5)min到达急救现场并建立抢救团队。22例患者中,死亡4例(18.18%),抢救成功12例(54.55%),转入ICU继续救治6例(27.27%)。未发生一例医疗纠纷。结论移动ICU院内急救模式的建立,提高了住院患者呼吸心搏骤停的救治水平,提高了救治成功率,最大限度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银环蛇毒对运动神经功能的损害表现最明显的是呼吸肌无力,严重者导致呼吸麻痹.介绍29例银环蛇咬伤致呼吸麻痹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主要抢救措施是尽早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素;抗蛇毒血清的使用与护理;有效的呼吸支持,保证组织氧供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护各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给予心理支持及做好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图在低年资护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心搏、呼吸骤停是急症科最紧急的突发事件[1 ] ,尤其是发生在夜班 ,仅由 1名医生和 1名护士值班时。现在 ,工作 5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是值夜班的主要力量 ,这些护士缺乏工作经验 ,心理素质差 ,而心搏、呼吸骤停又事发突然 ,往往抢救过程比较混乱 ,延误抢救时间 ,而复苏的及时与否与复苏措施的切实性是影响复苏效果的重要因素[2 ] ,为使低年资护士熟悉整个抢救过程 ,增强抢救步骤的条理性 ,紧密衔接抢救过程中的各项操作 ,提高复苏成功率 ,我科根据心肺复苏抢救技术 (CPR)结合护士的临床操作经验制订了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图 (心搏、呼吸骤停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院前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使用面罩和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抢救严重创伤致呼吸停止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及转归。方法因严重创伤致呼吸停止65例患者的心肺复苏中,分别使用面罩球囊和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比较两种通气方式抢救严重创伤患者的成功率。结果 34例行面罩球囊辅助呼吸,死亡28例,成功6例;31例行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死亡25例,成功6例,两种通气方式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面罩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在院前严重创伤急救中抢救成功率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士利用喉罩建立有效人工气道在抢救呼吸骤停病人中的地位和价值.方法 选择急救患者84例,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为LMA组和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为TT组,从建立有效呼吸、循环这一过程所需时间,抢救成功率,医生对护士急救能力的认可度,病人满意率4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LMA组比TT组在建立有效呼吸、循环所需时间短,抢救成功率高,医生对护士急救能力的认可度高,病人满意率高.结论 LMA组建立有效呼吸循环所需时间(16.8±5.4)s,抢救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即视为抢救成功)88%,医生对护士的急救能力的认可度100%,病人满意率100%,护士利用喉罩建立有效人工气道在抢救呼吸骤停病人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AcuteHeroinPoisoning,AH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急诊护理中的问题。方法复习30例AH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了解其临床表现,评价抢救及护理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均有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高度抑制三联征。经抢救,均于10h内神志转清,无1例死亡,1例出现迟发性肺水肿。结论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高度抑制三联征,结合吸毒史,对迅速做出AHP诊断有帮助;迅速纠正缺氧是抢救成功及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抑制21例的院前抢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昌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262-6262,6270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抑制的院前抢救,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1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抑制患者行院前气管插管,连接呼吸囊进行机械通气;对气管插管有抵抗者,给予丙泊芬后再行气管插管,同时进行解毒处理后转运患者。结果 2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抑制患者无一例死亡。结论气管插管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抑制院前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业人员在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院内专业急救小组成立前2012-01-2013-12期间8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及我院急救小组成立后2014-06-2016-06期间8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试验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各项操作开始与所需时间、循环自主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除颤开始时间、气道开放时间与复苏需要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较早。结论:院内急救小队的成立提高了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2008-01我院成功抢救1例误食河豚鱼内脏呼吸衰竭的患者[1],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男,37岁。于2008-01-02误食了河豚鱼内脏,10 m in后感觉口唇、舌尖发麻,立即送往医院,途中随即出现四肢麻木无力、语言障碍、呼吸困难,30 m in后到急诊科,患者四肢肌肉麻痹、不能行走、血压测不到、HR 135次/m in、呼吸浅、慢,3次/m in;言语不清、甚至模糊。立即成立抢救小组组织抢救。经洗胃、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滴注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纳络酮,多巴胺、阿拉明持续静脉泵入9 h后患者神志清醒,自主呼吸恢复,转入监护病房,7 d后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简易呼吸气囊在大咳血窒息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大咳血患者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使用简易呼吸气囊辅助通气,保证供氧的同时进行气道血块清除.结果26例大咳血窒息病例均抢救成功,22例未经气管插管的患者均好转出院,4例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的患者最后成功脱机,好转出院.结论在大咳血窒息的抢救过程中应用简易呼吸气囊辅助通气,可提高SpO2,保证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其操作容易掌握、便捷、疗效确切,是抢救患者的较好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新生儿窒息多为胎儿窒息(宫内窘迫)的延续,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生后应立即进行复苏抢救。2007年9月12日,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成功抢救了一例产前胎心监测心电图形显示为直线的重度窒息患儿,现将抢救护理过程报告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急诊护理中的问题.方法 通过我院救治的15例急性海洛因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表现,评价抢救及护理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均有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高度抑制三联症.经抢救,均于8h内意识转清,无1例死亡.结论 结合吸毒史和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高度抑制三联症,排除其他疾病和中毒,如脑干出血、有机磷农药中毒、安眠药中毒等,可迅速作出急性海洛因中毒诊断,迅速缓解呼吸抑制纠正缺氧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创伤小组救治原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急诊创伤小组抢救的救治原则。方法 应用录象技术,对来自急救部2002-07-2003-07治疗的重度创伤病人21例,按抢救的阶段划分采集时间,分析相关抢救步骤之间的先后关系,以缩短整体抢救阶段为目的,从而拟定创伤小组的抢救救治原则。结果 创伤小组抢救中的关键工作有:配血、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神经系统支持、相关会诊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按流程应该并行,不能串行;每个部分的流程要确立阶段完成时间并逐步标准化。结论 创伤小组的救治原则有:①组长指挥原则;②时间量化操作步骤原则;③抢救的站位原则;④合理排序和组合操作原则;⑤回顾讨论总结制度原则。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窒息是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引起机体气体交换功能障碍,胎儿娩出后1分钟内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它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护理是否及时、恰当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预后,成功的抢救可以大大降低窒息新生儿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现将近三年来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抢救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住院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者49例,分为成活组21例,死亡组28例,详细记录抢救过程中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用药情况。结果:年龄的增加、尿糖阳性、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及呼吸兴奋剂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抢救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异丙肾上腺素及呼吸兴奋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