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宁市采供血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南宁市血液采集供应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为制定无偿献血措施及临床用血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南宁市血液采集量、城市与农村献血人数、献血量、血液常见传染病检测阳性率、临床用血量与供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宁市2005~2009年无偿献血人次年增长率为12%~18%,采血量年增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各年度采供血数量和血液成分品种及各种血型采供比例情况,分析临床用血规律,为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及供血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4年采供血数据,计算采供血量,分析人均用血量的增浮比例,成分血使用率,血液品种使用和各种血型使用的构成比例。结果4年采供血19785L,2008年比2005年增加40.11%,年增长在15.00%-20.00%之间,人均用血量2008年达到1.79ml,成分血稳定在98.00%以上;血液品种的使用构成以悬浮红细胞为主,占总数的66.71%,其次是新鲜冰冻血浆占总数的30.58%,各种血液品种年度间构成比例基本稳定,变化不大;各种血型的使用比例顺序是:O型、A型、B型、AB型,各年度间构成比例基本稳定,变化不大。结论研究结果对今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招募,采血计划的制定,血源组织,血液储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明尚  钟宇华  黄家智 《广西医学》2005,27(11):1785-1786
目的对比分析医改前后医院的医疗费用变化及其原因,旨在为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费用制约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收集北海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1993—2002年医疗业务年报表,计算分析门诊均次医疗费及其药费构成、出院人均医疗费用及其药费构成等医疗费用数据。应用动态数列的统计分析方法,比较医改前(1993年至1996年)与医改后(1997年至2002年)医疗费用指标的变化。结果医改前门急诊次均费用平均年增长率为33.42%;出院者人均住院费用平均年增长率为24.61%。医改后门急诊次均费用平均年增长率为14.40%;出院者人均住院费用平均年增长率为3.35%。医改前后,医院的门急诊费用和出院者人均住院费用的药费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结论医改后医院咀门急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增长幅度大大下降,但医疗费用的增长仍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重仍比较大。药品价格高低对控制医疗费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液不足量报废原因。方法:选取我站2014年-2015年不足量报废血液,统计两年报废不足量全血量,并分析报废原因。结果:2015年比2014年同期增长了3.2倍,其原因与采血时血流不畅、献血不良反应、成分制备有关。结论: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选择良好穿刺部位及静脉、给予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关注血流情况是降低血液不足量报废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近五年采供血状况,并统计。方法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血站采供血和医院用血数据统计作为分析研讨对象,统计此期间我地区采供血状况和临床使用状况,并分析。结果从统计五年内采供血状况上来看,2011年采血量和采血人次均位居首位,而2015年采血量和采血人次、其他医院供血量均位居第五,但总供血量、调血量、我院供血量等三者位居首位;五年间采血人次、采血量、总供血量、调血量、我院供血量、其他医院供血量方面,各年份间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五年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心血站采血量逐年下降,但血液使用量呈逐年增加状况,出现严重的供需矛盾,血源长时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对此加强重视度,并制定出相应有效措施进行干预,血站、医院可向社会做好献血宣传,提升人们献血意识和积极性,达到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状况,进而让更多生命得到成功救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肇庆市近4年的无偿献血情况,为本站进一步做好采供血工作,保障临床用血需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肇庆市2008-2011年的血液采集量和不同性别、年龄无偿献血者的献血情况等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型采血量最少,O型采血量最多,A型与B型采血量大致相等,AB:A:B:O比例约为1:5:5:8;按性别统计,男性献血者(68.5%)明显多于女性献血者(31.5%),男女比例为2:1;按年龄统计,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献血的人数呈减少趋势,18~25岁的献血者比例最多(占39.4%),46~55岁的献血者最少(占6.8%);2009年~2011年一次献血300ml和400ml的献血者人数与2008年比较均明显增加。结论: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策略,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做好无偿献血者的动员、招募工作,按需采集血液,合理储存血液,临床用血量的需要会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98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共14例,其中血液标本采集不当7例,血液标本保存不当4例,使用抗凝剂与血量比例不合理3例,血液标本生化检验不合格率为14.29%。结论: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血液标本采集情况、血液标本保存情况、使用抗凝剂与血量比例情况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原因,在临床过程标本分析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临床供血情况进行分析,为医疗机构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临床用血.方法 对2005-2011年向各医疗机构提供的各种血液制剂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成分输血率从2005年的80.15%上升到2011年的99.62%.红细胞悬液占全部供血量的59.20%,冰冻血浆占36.97%.结论 临床供血量逐年增加,成分输血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红细胞悬液和冰冻血浆是吴忠市临床供血的主要血液制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官腹腔镜联合手术中生化及相关指标监测在预防CO2气腹并发症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综合征的价值,以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2009年5月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不孕症患者41例,监测手术前后生化变化、记录膨宫液经官颈体外流出量、膨官液经输卵管及宫壁途径进入腹腔量,计算其吸收入血量,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同时严密观察术中及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 无一例患者发生CO2中毒及TURP综合症;术后血糖、血氯升高,血红蛋白、血钠、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其中与TURP综合征关系密切的血钠下降与宫腔镜手术时间和吸收入血液体量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在一定膨宫压力维持下,膨宫液吸收入血量受官腔镜下手术类型影响,与麻醉时间、CO2气腹时间及宫腔镜手术时间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 一次麻醉下同时行腹腔镜手术加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是相对安全的,术中密切监测膨宫液的吸收入血量,配合手术前后生化监测可降低TURP综合征和官腔镜丰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预测血液供应量.方法 以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10年血液供应量为基础,应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寻找合适的预测供血量的分析方法和优化模型参数.结果 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比较适合进行血液供应量的预测,模型参数优化结果ARIMA(1.1.1)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拟合值与观察值吻合程度较高.结论 可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中的ARIMA对血液供应量进行预测,对于策略的制定、科学管理和理性决策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国城镇化与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的关系,理清城镇化对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在2011、2013和2015年均被追踪到的数据构建个体面板,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城镇化水平对戒烟、饮酒、睡眠质量和锻炼行为的影响,利用人口密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代表城镇化水平。结果: 2011—2015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呈增加趋势,表现为人口密度、人均GDP和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的逐年增长。戒烟率随人均GDP水平、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水平的增加均有所提高。饮酒率以低水平为对照,人均GDP水平在45 000元以上的地区饮酒率提高2.49%,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为80%~85%的地区饮酒率降低2.48%,人口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睡眠质量随人均GDP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人均GDP在93%以上的地区睡眠质量好的比低水平降低3.71%,人口密度水平和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锻炼率以低水平为对照,人口密度在400~600人/平方公里和80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区锻炼率分别降低5.2%和7.7%,人均GDP在25 000~35 000元和45 000元以上的地区锻炼率分别降低3.26%和3.73%,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在93%以上的地区锻炼率降低10.68%。结论: 城镇化不同维度对不同健康行为的影响不同,戒烟率随城镇化水平增加而上升,与人均GDP和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有关;锻炼率随城镇化的增加而降低,与三个维度均有关系;睡眠质量好的概率随城镇化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与人均GDP关系更为密切;饮酒率与城镇化水平无明显相关趋势,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影响广东省各地/市CT、PET-CT配置的相关因数,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及广东省卫生防护监督所统计资料,调查广东省21个地级市现有CT、PET-CT设备的配置现状,结合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各地级市人口、GDP相关数据,分析CT、PET-CT配置现状的构成比与人口密度及GDP的相关性。结果广东省CT和PET-CT资源分布现状与各地/市GDP、人均GDP、人口密度值的简单相关性分析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0.671、0.501和0.887、0.630、0.478。结论广东省CT、PET-CT资源配置情况与各地/市GDP、人均GDP值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99%),其与各地/市人口密度之间亦呈线性相关关系(95%)。建议通过总量控制、政策倾斜、改革考核指标及编制区域卫生规划等措施提高CT、PET-CT配置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3.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measure how much Canada spends on health care and the quality of these measurements may vary. This paper examines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data for 3 common standards of measure: health expenditures as a proportion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nominal spending per capita (US dollars) and spending per capita in 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 (PPP) equivalents. In 1994, the most recent year for which there were firm data. Canada spent 9.9% of its GDP on health care (rank 3 of 29), and $1999 PPPs per capita (rank 3). However, actual spending was only US$1824 per capita (rank 14). In the same year Japan spent 7% of GDP on health care (rank 22), $1478 in PPPs per capita (rank 16), but actually spent US$2614 per capita (rank 3). Although each measure is suitable for some policy purposes, Canadian spending remains modest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990—2010年中国15~19岁女性青少年结婚和生育的地区不平等性。方法 利用1990—201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计算中国15~19岁女性青少年的已婚率和生育率。将各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计算女性青少年已婚率和生育率的不平等绝对指数(slope index of inequality,SII)和集中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CI),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衡量已婚率和生育率与人均GDP的关联。结果 1990—2000年,全国15~19岁女性的已婚率从4.7%下降至1.2%,但在2010年反弹至2.1%。生育率从1990年的22.0/1 000人下降至2000年的6.0/1 000人,2010年进一步下降为5.9/1 000人。1990年,15~19岁女性青少年已婚率和生育率地区层面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II和CI均P>0.05)。SII分析显示,2000和2010年,人均GDP最低人群的已婚率比最高人群分别高2.4%(95%CI:0.4~4.4)和2.3%(95%CI:0.3~4.2)。与此同时, 2000年和2010年人均GDP最低人群的生育率比最高人群分别高12.9/1 000人(95%CI:5.4~20.5)和9.3/1 000人(95%CI:4.6~14.0)。已婚的CI值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0.32(P=0.02)和-0.17(P=0.03), 生育的CI值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0.37(P<0.01)和-0.26(P<0.01)。2000年,人均GDP上升100%,已婚率平均下降1.4%(95%CI:0.1~2.7),生育率平均下降7.9/1 000人(95%CI:2.9~12.8)。2010年,人均GDP上升100%,已婚率平均下降1.5%(95%CI:0.1~2.9),生育率平均下降6.7/1 000人(95%CI:3.2~10.1)。结论 2000年和2010年存在女性青少年早婚早育地区层面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性,生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女性青少年更容易早婚早育;减少收入不公平、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可能是改善早婚早育地区不平等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1990—2010年中国15~19岁女性青少年结婚和生育的地区不平等性。方法 利用1990—201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计算中国15~19岁女性青少年的已婚率和生育率。将各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计算女性青少年已婚率和生育率的不平等绝对指数(slope index of inequality,SII)和集中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CI),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衡量已婚率和生育率与人均GDP的关联。结果 1990—2000年,全国15~19岁女性的已婚率从4.7%下降至1.2%,但在2010年反弹至2.1%。生育率从1990年的22.0/1 000人下降至2000年的6.0/1 000人,2010年进一步下降为5.9/1 000人。1990年,15~19岁女性青少年已婚率和生育率地区层面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II和CI均P>0.05)。SII分析显示,2000和2010年,人均GDP最低人群的已婚率比最高人群分别高2.4%(95%CI:0.4~4.4)和2.3%(95%CI:0.3~4.2)。与此同时, 2000年和2010年人均GDP最低人群的生育率比最高人群分别高12.9/1 000人(95%CI:5.4~20.5)和9.3/1 000人(95%CI:4.6~14.0)。已婚的CI值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0.32(P=0.02)和-0.17(P=0.03), 生育的CI值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0.37(P<0.01)和-0.26(P<0.01)。2000年,人均GDP上升100%,已婚率平均下降1.4%(95%CI:0.1~2.7),生育率平均下降7.9/1 000人(95%CI:2.9~12.8)。2010年,人均GDP上升100%,已婚率平均下降1.5%(95%CI:0.1~2.9),生育率平均下降6.7/1 000人(95%CI:3.2~10.1)。结论 2000年和2010年存在女性青少年早婚早育地区层面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性,生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女性青少年更容易早婚早育;减少收入不公平、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可能是改善早婚早育地区不平等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16市综合竞争力评价及决定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是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长三角16市综合竞争力可用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在岗工人平均工资、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人均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申请专利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人均生产总值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劳动参与率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主要决定于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一般是由产业布局、投资结构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导致的。比较优势的发挥、生产性投资份额的加大,以及技术进步的加快,特别是高新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地区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定量研究城市医院医疗费用上涨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相互作用,以期寻求控制城市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的策略和措施,为解决医疗费用增长过快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带观测变量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医疗费用上涨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结果①政府财政投入减少会导致医疗费用上涨,财政投入增加1亿元,导致人均医疗费用下降0.334元,导致城市医院总医疗费用减少39.6亿元;②医疗费用的增长存在不合理性,GDP增长,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医疗费用反而下降;③医疗费用增长与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患者特征有关,人均收入增加1元,人均医疗费用增长0.088元;患者住院次数占门急诊次数百分比越高,医疗费用增长量越低;④医疗费用上涨与医生工作效率基本无关,主要是次均费用的增长导致。结论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可较好地控制医疗费用上涨;同时,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控制医疗费用上涨主要是通过控制单位医疗费用上涨而实现。建议各级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保持与GDP增长同步并略高于GDP增长水平,每年递增10%左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温州地区住院儿童下呼吸道腺病毒(HAd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住院儿童的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数据,分析呼吸道HAdV感染的流行特征;同时提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温州地区气象资料,包括每旬平均气温、平均湿度、总降雨量、降雨天数、平均风速。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HAdV流行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的鼻咽吸取物和痰液标本89 898份,HAdV阳性1 974例(2.2%),其中<1岁339例;1~3岁615例;3~5岁597例;5~18岁423例。儿童HAdV感染检出例数和检出率都是5~7月达到峰值。基于GAM模型分析发现:气温越高,HAdV检出率越高(P=0.015)。而风速越低,检出率越高。随风速增高,检出率降低的幅度逐渐减小(P=0.003)。结论:温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HAdV感染高峰季节在春末、夏初。气温和风速是影响下呼吸道HAdV感染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19.
平衡计分卡、关键指标在医院绩效工资改革中的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模式。方法对某公立医院5年的绩效工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绩效工资与床使用率及人均产值呈正相关;绩效工资在指标设置上要注意五方面的平衡。结论绩效工资分配体系是公立医院基本运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医院管理者最为关系的课题之一。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模式的激励作用有助于医院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5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20例,重度25例),正常足月妊娠者49例外周静脉血及靠近胎盘处脐静脉血中SHLA-G水平。结果子痫前期外周血SHLA-G浓度(6.61±2.51)μg/L,正常组外周血SHLA-G浓度(22.03±3.12)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脐静脉血SHLA-G浓度(7.23±2.12)μg/L,正常组脐静脉血SHLA-G浓度(25.21±3.7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外周血SHLA-G浓度:重度(5.38±2.38)μg/L,轻度(7.17±2.4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脐静脉血SHLA-G:重度(6.08±1.90)μg/L,轻度(8.09±1.8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血清SHLA-G表达水平与胎儿发育无相关性(r=0.065、0.270,P=0.711、0.116);子痫前期血清SHLA-G的表达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时间无相关性(r=0.565、0.923,P=0.586、0.380)。结论 SHLA-G水平的下降可能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病,且与子痫前期疾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而与疾病发生早晚和胎儿宫内生长情况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