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近年来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反复病毒性感冒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白血病患儿本身免疫力低,而化疗药物的长期应用可造成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并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与细菌清除功能,进而使患儿呼吸系统黏膜屏障功能下降,极易发生化疗后呼吸道感染[1]。周郁鸿教授是国家级名老  相似文献   

2.
中药加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报告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血液科(510280)陈泊作者在40年血液病诊疗中。用中药加化疗,使4例急非淋白血病患者获得持续长期缓解,其中2例达到临床治愈。现将其中典型病例报道如下,供同道和病者参考。1病例介绍患...  相似文献   

3.
1996年3月份至1998年2月份收治的36例急性白血病初治病人,其中急淋26例,急非淋10例。诱导治疗的早期均采用大剂量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一疗程后全部病人均完全缓解(CR),除1例在化疗早期死于颅内出血外,余仍处于持续缓解中。早期大剂量联合化疗对儿童白血病的长期无病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占急性白血病70%左右,联合化疗仍是目前治疗儿童急淋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常采用以柔红霉素(DNR)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但DNR心脏毒性大,白血病复发率偏高,米托蒽醌(MTZ)作为一种全合成的葸醌类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类似于葸环类的DNR,但其细胞毒作用更强、而心脏毒性较DNR小,以MTZ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既往多用于难治复发性白血病,近年来报道将其应用于成人初治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儿童初治急性白血病治疗中应用甚少。我院儿科从1997年7月~2003年4月,应用MTZ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76例,与目前通用的DNR为主方案相比,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21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急淋17例、急非淋4例。诱导治疗早期采用大剂量多种药物联合化疗,一疗程后全部病人完全缓解(CR),其中8例急淋白血病一个剂量率骨髓达到缓解。除一例在化疗早期死于败血症外,余仍处于持续缓解中。  相似文献   

6.
1996年3月份至1998年2月份收治的36例急性白血病初治病人,其中急淋26例,急非淋10例,诱导治疗的早期均采用大剂量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一疗程后全部病人均完全缓解,除1例在化疗早期死于颅内出血外,余仍处于持续缓解中。早期大剂量联合化疗对儿童的血病的长期无病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急性白血病预后不良,但随着化疗发展,其完全缓解率较前明显提高,而急非淋白血病的疗效目前仍不如急淋,长期存活病例仍不多,现有一例长期存活至今已八年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是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由于其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以往被判为“不治之症”。近年来,由于联合化疗的进展,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淋的疗效已有显著提高。但是急粒则未能从根本上改观,缓解率一般仅有30~50%,个别报告达到70%。1973年苏州白血病座谈会交流并制订了统一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案。1974年我院血液病区在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分析自1975年至今我院血液科采用中药与化疗相结合方法治疗的400余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情况、病情发展变化及存活期。结果:获得长期存活者18例,其中存活20年以上7例,男4例,女3例,发病年龄5~41岁。急淋(ALL)1例,急非淋(ANLL)6例,包括急早粒1例、急单1例、急粒4例。而最长1例已存活28.5年,至今仍高质量健康生存。结论:中医中药在使急性白血病患者长期存活、临床治愈方面的作用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砷剂治疗白血病 ,特别是急非淋 M型取得了突出成绩 ,已被国内外血液学工作者所认可〔1~ 3〕。 1997年 5月以来 ,我们对 6例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6例病人皆为住院患者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3~42岁 ,全部为急非淋 M型治疗缓解后停药复发患者。1.2 病情 全部病人前期分别给予常规化疗 ,配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缓解后自动停药 6个月~ 5年不等而复发 ,诊断及疗效符合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外周血 :WBC(3.6~ 32 .5 )× 10 9/ L,Hb80~ 10 9g/ L,Plt(…  相似文献   

11.
周大成  崔克义 《吉林医学》1994,15(2):108-108
30例急非淋白血病诱导化疗疗效分析周大成,胡学婷(吉林市医院血液科132001)崔克义,易永林(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血液科130021)本文总结了我院1991年至1993年30例急非淋白血病诱导化疗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对其疗效作了分析、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化疗的进展,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及生存时间均有明显提高,但存活九年以上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国内外仍占少数。为了进一步探讨其长期存活和“治愈”的经验,现将我院长期存活九年以上的4例患者治疗和随访研究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自1971年9月至1983年9月住院成人急性白血病142例,其中存活已达9年以上者4例。其中急粒3例、急淋1例。男性1例、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难度较大,完全缓解(CR)率不是很高,目前仍以联合化疗为主,有条件的地区配合骨髓移植,患者仍可望长期无病生存,少数病人可达到临床治愈。联合化疗的原则是首先进行强烈诱导治疗,争取在1~2个疗程达到CR,然后进行强烈的巩固强化,一般以原方案和其他方案交替治疗6个疗程,在急淋并应维持治疗至少5年。一、急淋的化疗诱导缓解治疗儿童急淋多以VP方案为主,完全缓解率高达90%,但复发率仍很高。成人急淋用相同方案CR率只有36~66%,中位CR期仅3~12月,因此主张采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各类血液病中β_2微球蛋白(β_2-m)的测定结果。材料和方法一、观察病例:各类血液病共82例,分类见表1。除2例急淋白血病为儿童外,其余均为成人。诊断均经临床、实验室或病理检查证实。恶性淋巴瘤中凡诊断后、复发后未经治疗或治疗后病情不能控制的进展期患者列入未缓解组;经正规放疗、化疗后病情持续稳定3个月以上的列入缓解组。各型急性白血病则根据1978年全国白血病防治研究会议的标准分为缓解及未缓解两组。慢粒急变6例中3例为急淋变。多发性骨髓瘤2例均为 IgG 型,检查时IgG 各为98及166mg/ml。除6例缺铁性贫血外,其他病例均作过肾功能检查,凡血浆尿素氮>20mg%和/或肌酐<1.75mg%者始收入本组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非淋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巩固治疗与缓解期的关系。方法对30例坚持与未坚持完全缓解后巩固化疗的急非淋患者(每组15例)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期。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情况、治疗及达完全缓解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而坚持巩固化疗组平均持续完全缓解期(19.8mo)明显长于对照组(8.4mo),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非淋白血病达完全缓解后,坚持骨髓抑制性治疗对延长完全缓解期以达长期生存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PVDL诱导治疗儿童急淋白血病及晚期淋巴瘤疗效分析杨剑倩谢晓恬刘兴元王耀平*(附属甘泉医院小儿血液/肿瘤专科上海,200065)(*上海儿科研究所上海,200092)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诱导治疗;联合化疗;疗效;毒副作用中图号R...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儿童血液病化疗中粒细胞减少症南京市八一医院儿科于繁荣,顾继列近年来,儿童恶性血液病的化疗趋于大剂量、多药联合、反复强化等方案,治愈率得到提高,但因其出现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使化疗不能按期继续,从而影响疗效,我们应用小...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 87~ 98年收治的 2 30例急性白血病回顾性分析了其类型、年龄、体征、周围血象、骨髓象及化疗强度对急性白血病预后的影响。旨在发现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及预示疗效的临床标志 ,为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及预测病人的预后奠定基础。1 资料和方法1 1  2 30例急性白血病 ,均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诊断及分型。其中急淋 95例 ,急非淋 135例 (M14例 ,M2 54例 ,M32 3例 ,M4 4例 ,M548例 ,M62例 )。平均年龄 38 5岁 ( 13~ 64岁 )。男 12 6例 ,女10 4例。男 :女 =1∶0 8。1 2 治疗方案 :1 2 1 急淋选用VDP或VP方案 (…  相似文献   

19.
两种VDLP方案诱导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血液组李原,王海侬,章佳珠,沈树红,阮积晨[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毒付作用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白血病(以下称急淋)的诱导缓解率和长期无病生存率都有了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Ph+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长期疗效. 方法"回顾12例Ph+成人急淋的临床特点、疗效和预后,与同期40例Ph-成人急淋患者进行比较.治疗均采用经典的VDP/VDLP方案,并以VDP/VDLP和蒽环类+阿糖胞苷二组方案交替巩固化疗. 结果"Ph+成人急淋初次诱导完全缓解率为66.7%,略低于Ph-成人急淋病例;12和24个月总生存率为27.8%±15.8%和0,明显低于Ph-病例的69.8%±9.4%和14.9%±12.0%. 结论"Ph+可作为独立的预后不良指标;Ph+成人急淋的生存率明显低于Ph-病例,应采用更强的巩固化疗或引入骨髓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