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液体出入量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出入量、排出量的计算和记录是基础护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详细而准确的记录对了解病情,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基础护理质量的标志之一。在实践中记录出入量容易产生误差,我们抽取了2005年4—7月的48份病历296d的出入量记录单,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液体出入量记录缺陷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出入量记录中的缺陷问题 ,分析可能原因 ,提出对策 ,保证记录的准确性。方法 设计调查表 ,对 3 6份出入量记录单进行逐项调查 ,将主要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查出缺陷 13 1处 ,其中总结存在缺陷 5 8处 ,漏记 3 3处 ,记录偏差 2 2处 ,计量不准确 18处。结论 记录缺陷与护士法律意识不强、相关知识掌握不够、监督检查不力等因素有关。必须加强对护士法律知识及专业知识培训 ,制定检查标准 ,提出改进措施 ,加大监控力度 ,提高记录的内涵质量  相似文献   

3.
记录液体出入量(简称出入量)是指将患者24h内的摄人量与排泄量详细地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为临床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决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因而准确记录出入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护理工作。由于出入量所包含项目的多样性,在实践中记录出入量容易产生误差,存在着漏记、记量不准确等现象。为进一步分析出入量记录存在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24h出入液量记录准确率和缩短夜班护士统计24h出入量时间的方法。方法设2013年1—3月CCU患者的护理记录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记录出入液量方法进行24h出入液量统计;设2013年4—5月CCU患者的护理记录为试验组,采用累计叠加式方法进行24h出入液量统计。结果试验组24h出入液量统计的准确率为98.90%,高于对照组的9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士每天为统计24h出入液量耗时(0.5±0.15)min,短于对照组的(34.0±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累计叠加式记录24h出入液量能提高统计的准确率,并缩短耗时,有效提高CCU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护士对记录24 h出入量的认知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评价表对375名护士进行调查,以评价其对临床中记录24 h出入量的认知情况.结果 仅16.8%的护士能正确理解记录24 h出入量的概念;认为.临床上记录24 h出入量准确的护士仅有15.2%;82.1%的护士所在科室内没有食物含水量表;75.2%的护士对汗湿、尿湿的衣服和被服在记录24 h出入量时是估计的;33.1%的护士在记录24 h出入量时不使用量杯;72.8%的护士认为记录不准确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的记量方法.结论 临床上护士记录24 h出入量不准确的原因是概念理解的偏差、对记录24 h出入量相关知识掌握不够、无标准的记量容器、护理工作不到位等,要加强以上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工作中要有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使24h出入量记录更准确,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出入量记录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24h出入量可为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判断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原因可致出入量记录不准确。我们随机抽取了1994年10月~1995年9月,ZI份病历中208天的出入量记录单,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不合格原因.提出了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从我科1994年10月~1995年9月全部危重病人病历中取单日入院者21份.计208天的出入量记录单,按记录要求对照检查。一处不合格记缺陷一次。2调查结果2.1回顾性记录.遗漏某些项目;如出入量记录单中的输液量记录…  相似文献   

7.
出入量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我院部分不同资历的护士进行了有关出入量记录的问卷调查及分析。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1 存在的问题1 1 护理人员对出入量记录重要性的认识不深 ,责任心不强 ,计算方法不标准 ,存在少记、漏记、多记等问题。1 2 对患者出入量监控不严 ,出入量记录资料来源 (除特护外 )部分或完全依靠患者家属提供。1 3 出入量记录不及时 ,如 2次尿量 1次记录或因工作繁忙而漏记 ,造成出入的量及时间记录不准确。1 4 对粪便、呕吐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计算及记录是薄弱环节 ,普遍存在对呼吸、皮肤、代谢等不易测量项目的漏…  相似文献   

8.
出入量记录为临床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决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在电子病历逐渐普及完善的今天,传统手工的出入量记录法在效率与统计准确性等方面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我院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于2004年初研发了护理电子病历,包括护理人院评估、病情记录、出入量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多个模块,其中电子出入量记录模块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运行和完善,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新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出台以来,记录中将入量分为“备用量”与“实入量”,并提到了“余量”的记录,旨在更加准确地了解某时段液量进行情况,为动态掌握病人病情、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准确的依据。2005年7月对本年度1月-6月的216份出入液量记录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将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新设计的外科记录患者出入量的表格,该表格根据外科患者的特点,由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详细记录患者24 h的入量和出量,避免了以往错记、漏记、重记的情况,为了解患者体内液体平衡状况,动态掌握病情、协助诊断、确定治疗方案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液体出入量的计算和记录是基础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了解患者病情、协助诊断、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一般外科经常采用冲洗法治疗,而冲洗量不属于出入量项目。但冲洗过程中,有部分冲洗液滞留于患者体内,致使记录的出入量与实际情况不符。为此,我们在“出入量”项目中增加“冲洗量”一栏,将入量和出量分别计算,以确保记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死亡病历护理记录存在不利举证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病历护理记录主要反映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护理情况,它记录了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液体出入量及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因此,如何向护理人员灌输法律意识,使护理记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确保护患双方的举证责任,是护理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就本院死亡病历护理记录中存在的不利举证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增强护理人员的依法维权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使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过程中有效发挥举证作用。1资料来源与方法抽取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全部死亡病历108份。由质控办组织院级护理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在临床护理中记录出入量存在的缺陷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记录内容和方法 1.摄入量包括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液、输血量及药物含水量等.(1)固体食物.(2)饮水和饮料记录.(3)输液、输血、静脉注射等治疗时,记录实际输入液量,粉剂药不记其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严重烧伤患者伤后入量、出量及出入量差值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28例烧伤≥70%体表面积的成年患者,分为生存组、死亡组.记录伤后第1~7天及第10、13、16、19、22、25、28、31、34、37、40天的入量、出量及出入量差值,统计分析各时间点两组的差异.结果 在伤后各时间点,两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大部分时间点,生存组出量显著大于死亡组(P<0.05),出入量之差显著小于死亡组(P<0.05).结论 死亡组液体正平衡大于生存组,可能与未得到有效覆盖的创面较多及毛细血管渗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玉梅  沈凤玲 《护理研究》2006,20(4):1021-1021
心力衰竭病人要准确无误地记录24h出入量,保证量入为出,控制病情,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教科书及临床护理工作常规规定:白班、夜班下班前各小结1次,进行交接班。下一班根据前一班的情况,调整液体出入量。常规方法,对于心力衰竭病人处理显得有些滞后,有的病人因纠正过迟而加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为此,进行了小结时间的调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护理电子病历记录中的缺陷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瑶芳 《临床医学》2009,29(4):123-124
目的探讨护理电子病历记录中的缺陷问题与管理对策,制定病历的书写规范,有效提高日常护理工作的效率。方法随机抽取350份出院病历,针对病历书写规范、标准客观真实准确、连贯书写等各项记录内容的分析,对其主要缺陷进行分析。结果查出缺陷256处,包括电子病历的应用程序汉字输入不熟悉,护理记录无重点突出,复制粘贴现象明显,不能发现实际问题,缺乏连贯性等多个方面缺陷问题。结论加强护士的法制意识,建立健全电子病历管理制度,实行病历全程质检,增强护士法制观念,规范电子病历书写,是减少记录中的缺陷和提高电子病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红梅 《妇幼护理》2023,3(21):5261-5263
目的 研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心衰患者出入量统计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心内科病房于 2022 年 4 月至 2022 年 6 月应用品管圈活动统计心衰患者出入量,在这期间选择 40 例住院心衰患者,设为观察组;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进行品 管圈活动,采取传统出入量记录方式统计心衰患者出入量,在这期间选择 40 例住院心衰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出入量 统计准确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入量统计准确率高于对照组 68.67%(P<0.05)。观察组沟通协调、 责任心、自信心、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50%)高于 对照组(85.00%)(P<0.05)。 结论 住院心衰患者出入量统计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提高统计的准确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影响住院病历书写质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病历书写缺陷,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病历质量。方法:回顾性调查6348份住院病历的入院记录、病程记录、诊断、治疗、手术硬抢救记录等书写质量。结果:发现缺陷少于5项的病历3836份,占60.43%,其中仅1项缺陷的276份,占7.19%;5~10项缺陷的2511份,占39.5%按轻、中及重度缺陷分类,轻度缺陷病历占97.67%,中度缺陷占2.33%,无重度缺陷病历人院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的缺陷率分别为1.107%、0.842%、0.216%.高于诊断、治疗、死亡及其讨论等记录缺陷率(0.004%-0.183%)。结论:病历书写缺陷与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本院临床医师素质密切相关。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临床医师素质培养,提高诊疗水平,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主动查找缺陷,并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9.
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存在的缺陷与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护理病历中一般患者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探讨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方法。方法抽查运行护理病历424份,终末护理病案394份,对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缺陷293件次。结论分析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缺陷的原因: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规范化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掌握不透;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护士工作繁忙,责任心不强。并针对原因提出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4):378-378
答:体温单记录了病人主要的病情,其内容有:①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病室、住院号、入院日期、分娩或手术、转科时间、住院天数、出院时间、死亡时间。②生命体征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③大小便情况。④液体出入量。⑤身高、体重等。因此,在住院期间规定体温单放在病历的首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