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消化道癌患者增多,卵巢克鲁根勃(Krukenberg)氏瘤的发病率亦有升高之趋势。五十年代国内的发病率占卵巢恶性肿瘤的3.2~6.4%,而1978年魏永和等报道为10.9%,1973年美国Manchester 地区报道为14.5%。大连地区五个医院1971~1982年卵巢恶性肿瘤254例,其中克鲁根勃氏瘤36例,发病率14.17%。我院1973~1980年10月底共收治卵巢恶性肿瘤80例,其中克鲁根勃氏瘤13例,占16.3%。  相似文献   

2.
王玉民  张丽 《中原医刊》2003,30(6):49-49
卵巢克鲁根勃氏瘤 (Krukenbergtumor)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转移瘤 ,近年来由于消化道癌患者增多 ,故本病发病率亦上升 ,应引起临床重视。我院自 1984年以来 ,共收治卵巢克鲁根勃氏瘤 1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发病年龄从 2 2~ 68岁 ,平均年龄 49岁 ,与卵巢原发癌肿的发病年龄相似。原发灶来自胃 6例 ,结肠 2例 ,盲肠 1例 ,小肠 1例 ,症状 :腹痛 7例 ,腹胀 6例 ,阴道流血 4例 ,便血 2例。查体 :双侧盆块 1例。未发现盆块 4例。1 2 入院诊断 :确诊为卵巢克鲁根勃氏瘤 4例 (均有消化道癌肿切除病史 ) ,误诊为卵巢肿物 4…  相似文献   

3.
对卵巢克鲁根勃氏瘤(KrukenbergTumor)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凡卵巢之继发瘤均称为克鲁根勃氏瘤。也有人主张只有继发于胃肠之卵巢癌瘤才能称为克鲁根勃氏瘤。另有人认为克鲁根勃氏瘤除需继发于胃肠癌肿外,更必须有含粘液之典型戒状细胞,等等学说。据手头所查到的国内有关报导共有15例。现将本院发现一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患者女性于××(住院号55049.x光号12309.病理号2211)40岁,家庭妇女,以腹部包块及月经不调两月入院。主诉下腹部可扪及二个小疙瘩,左右各一并可移动,有压痛,行走稍快时下腹有牵痛、尿频。月经史:  相似文献   

4.
克鲁根勃氏瘤(简称克氏瘤)较少见,为提高对此瘤的认识,本文报告15例。 1 病理资料临沂地区1966~1986年间共有卵巢肿瘤1715例,其中克氏瘤15例。有年龄记载者14例,20~70岁,40岁以下7例,1例合并妊娠。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上海第一医学院妇产科医院自1953年~1972年20年间的恶性卵巢肿瘤424例,包括浆液性囊腺癌145例、粘液性囊腺癌98例、女性间叶细胞瘤72例、克鲁根勃氏瘤27例、恶性畸胎瘤26例、内膜样癌22例、腺癌17例、无性细胞瘤14例、未分化癌2例、恶性勃勒纳氏瘤1例。  相似文献   

6.
克鲁根勃瘤是指胃肠道癌转移至卵巢而言,其中胃癌占40%~95%.本病以卵巢充满粘液的印戒细胞为明显组织学特征,并伴卵巢间质肉瘤样增生的卵巢腺癌,克鲁根勃瘤占卵巢转移癌的3%~8%,我们自1989~2001年,诊治本病11例,对该病的诊断治疗 ,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36例转移性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分析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朱春丹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张品南[关键词]卵巢,转移瘤,克鲁根勃氏瘤卵巢是常见恶性肿瘤转移部位。其转移瘤约占恶性肿瘤的10%(1)。我院与温州市第三医院自1980年1月至1994年12月共收治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消化道癌瘤患者增多,卵巢克鲁根勃氏(Krukenberg)瘤发病率亦有增高趋势。50年代国内报道发病率占卵巢恶性肿瘤的3.28~6.4%,辽宁省1985年统计为13.1%。1978年元月至1987年12月,我院妇科住院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共89例,其中克氏瘤13例,占14.6%,为同期住院女性胃癌患者的5.75%。临床不易早期诊断,晚期予后很差。现对本院13例作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9.
患者于妇女病普查中发现右侧卵巢囊肿,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克鲁根勃氏瘤。在医技科室的协助下寻找原发病灶,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存活至今。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BSA法检测32例卵巢克鲁根勃瘤、20例卵巢癌中P53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其阳性表达率克鲁根勃瘤分别10.9%(13/32)、21.9%(7/32)、21.9%(7/32),卵巢癌依次为45%(9/20)、65%(13/20)、50%(10/20)。结果表明P53在两者中阳性表达率无显著相关性,ER、PR在高分化卵巢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克鲁根勃瘤及低分化卵巢癌(P<0.001)。在卵巢癌中ER、PR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正相关(P<0.05)与预后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BSA法检测32例卵巢克鲁根勃瘤,20例卵巢癌中P53蛋白,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其阳性表达率克鲁根勃瘤分别40.9%(13/32)、21.9%(7/32)、21.9%(7/32),卵巢癌依次为45%(9/20)、65%(13/20)50%(10/20)。在卵巢癌中ER、PR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与化程度下相关与预后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自1975年3月-1985年4月我院共收治卵巢克鲁根勃氏瘤7例.年龄在24-52岁之间.症状以下腹部发现肿块为主.肿块最大为20×16×12cm,最小为6×5×3.5cm.实质性6例,实性伴囊性1例;形状如肾形3例,椭圆形1例,不规则形3例;表面呈光滑2例,凹凸不平或呈结节状5例.6例  相似文献   

13.
陈志辽  张睿  陈勍  周晖  王丽娟  林仲秋 《广东医学》2007,28(9):1460-1461
目的 探讨卵巢转移癌(库肯勃氏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5年来收治的10例库肯勃氏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库肯勃氏瘤属于卵巢转移癌,一旦发现均属晚期,化疗效果预后较差,本组10例中0.5年内死亡2例,大于0.5年死亡8例.结论 年龄超过40岁的妇女做胃肠道恶性肿瘤切除时,同时切除双侧卵巢,有利于避免发生库肯勃氏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库肯勃氏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4例卵巢库肯勃氏瘤进行治疗诊断分析。结果库肯勃氏瘤系由胃肠道或乳腺的肿瘤转移到卵巢的继发性肿瘤,为晚期肿瘤,预后差。结论提高库肯勃氏瘤的术前诊断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勃勒纳氏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卵巢恶性勃勒纳氏瘤患者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CT和病理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检查结果。结果本组的7例肿瘤均位于单侧,密度不均匀,具有不规则的形态,除1例良性外,其余均为恶性;在CT表现中,良性患者表现为实性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合并斑片状、点状钙化;而恶性患者可见囊实性混混杂密度肿块,主要为囊性,无钙化,内见分隔,经增强扫描后,结节出现均匀强化,盆腔内可见转移性肿大淋巴结。结论临床上给予卵巢恶性勃勒纳氏瘤患者CT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6.
克鲁肯勃氏瘤(简称克氏瘤)是一种常见的转移性卵巢肿瘤,临床上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以便能较全面地认识克氏瘤。  相似文献   

17.
克鲁肯柏氏瘤多数是继发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卵巢转移癌,它的组织学特征是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癌,其癌细胞位于具有增殖细胞的基质中。青海是胃癌高发区,因此克鲁肯柏氏瘤也就比较多见。一、发病情况: 自1970至1980年的10年间,我们共收治卵巢肿瘤194例,其中恶性肿瘤45例,恶性肿瘤当中卵巢腺癌27例。6例克鲁肯柏氏瘤占卵巢肿瘤的3.1%,占恶性肿瘤的13.3%,占卵巢腺癌的22.2%。因为在我们所做的胃肠道肿瘤手术中,绝大多数未探查卵巢,所以这个发病数远远小于实际  相似文献   

18.
勃瑞纳氏瘤(Brenner tumor),在过去被公认是一种较少见的,多发生在绝经后老年妇女的,非功能性卵巢良性瘤。但在近30余年来,文献中渐有一些恶性病例报告,Janovski 指出,世界文献中共有30例;Fox 则认为约有50例报告,但认为其中仅有半数是真性恶性勃瑞纳氏瘤。1971年,Roth 又新划分出一种无间质浸润的增生性勃瑞纳氏瘤(Proliferating Brenner tumor),它在组织形态上类似低度恶性的膀胱移  相似文献   

19.
卵巢克鲁根白氏瘤(Krukenberg'stumor of the ovary)是一种卵巢继发性癌瘤,在国内外妇产科文献中并非罕见,但学者们对此瘤的见解不同:有的认为凡是卵巢继发性癌瘤皆可称为卵巢克鲁根白瘤;有的认为继发于胃肠道的癌瘤方可称之;也有的主张此瘤除了继发于胃肠道癌瘤外,必须具  相似文献   

20.
1896年刚刚取得学位的25岁的弗里特利支·克鲁根勃(Fneclrichkrukenberg)作为一名研究生助理在马尔堡(Mar-burg)菲利克斯·马肯德(FelixMarchand)的实验室里工作。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