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肥胖危险因素与血清瘦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瘦素 (leptin ,LP)与肥胖、体重指数、性别、胰岛素、血糖、血脂及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6 0例肥胖与 5 0例非肥胖受试者禁食 1 0h ,于清晨排大、小便后精确测量其身高、体重 ,空腹测血瘦素、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 (totalcholestero ,Tch)、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 ,HDL c)。将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分别根据性别及是否有 2型糖尿病进行两次分组 ,对瘦素及其他各参数作比较分析。结果  (1 )肥胖组瘦素均较非肥胖组显著增高 ;(2 )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3)肥胖组空腹胰岛素 (fastinginsulin ,FINS)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血脂Tch、TG、LDL c水平肥胖组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HDL c水平肥胖组低于非肥胖组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空腹血糖水平无差异性 ;(4)肥胖组、非肥胖组中 2型糖尿病与非 2型糖尿病之间的瘦素水平、胰岛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瘦素水平与肥胖关系密切 ,瘦素与体重指数 (bodymassindex ,BMI)呈正相关 (P <0 .0 1 ) ;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LP与性别有相关性 (P <0 .0 5 ) ;LP与胰岛素 (P <0 .0 1 )、Tch(P <0 .0 5 )、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逍遥散加减疏肝行气为主结合西药治疗 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85例 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两组 ,逍遥散加减结合美比达及单用美比达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8% ,较对照组 71 4 3%差别显著(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PBG)、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明显降低 ,差别显著 (P <0 0 1或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空腹血糖 (FBG)、总胆固醇 (TC)明显降低 ,差别显著 (P <0 0 5 ) ,但餐后 2h血糖 (PBG)、甘油三酯 (TG)变化不大 ,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 ,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PBG)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逍遥散疏肝行气为主结合西药较单用西药治疗 2型糖尿病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积水潭医院 6 0岁以上的职工 378例 ,检测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及纤维蛋白原 ,依据美国糖尿病学会空腹血糖诊断标准分为 3组 :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异常组和正常空腹血糖组 ,对 3组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 4 0例 ,空腹血糖异常组 5 4例 ,空腹血糖正常组 2 84例。糖尿病组体重指数、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 (P <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空腹血糖正常组 (P <0 0 5 ) ;空腹血糖异常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P <0 0 5 ) ;糖尿病组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空腹血糖异常组 (P <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空腹血糖异常组 (P <0 0 5 )。结论 依据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诊断的老年糖尿病病前状态 (空腹血糖异常阶段 )有低估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倾向 ,需要寻找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筛查方法确定糖尿病病前状态 ,发现并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4.
闵运兵  范晓军 《广东医学》2001,22(3):241-242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IR)与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3 8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3 0例正常对照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脂代谢指标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糖水平与脂质及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成都地区 735例 40~ 70岁男性空腹 12~ 14小时的血糖、血清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L- C)和血清载脂蛋白 (apo) A 、A 、B10 0、C 、C 及 E含量进行了测定。依空腹血糖的水平将受试对象分为正常组 (S1)、糖耐量减退组 (S2 )、糖尿病组 (S3)。结果 结果显示 :S2和 S3的高脂血症发病率比 S1高 (分别为64.5 %、45 .2 %和 32 .1% ) ;空腹 TG水平 S2 (3.62± 2 .5 2 mm ol/ L)和 S3(4 .45± 3.82 mmol/ L)均显著高于 S1(1.92± 1.93m mol/ L) ,P均 <0 .0 1;TC水平 S2 (5 .68± 1.15 mmol/ L)和 S3(5 .68± 1.12 m mol/ L)亦显著高于 S1(5 .13±1.0 6m mol/ L) ,P均 <0 .0 5 ;S2和 S3的血清 apo B10 0、C 、C 及 E水平显著高于 S1(P均 <0 .0 1或 P<0 .0 5 )。相关分析表明 ,血糖与血清 TG在 S1、S2和 S3中均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180 0、0 .1436和 0 .32 12 ) ,P均 <0 .0 0 1;而在 S2和 S3中血糖与 HDL- C呈负相关 (r分别为 - 0 .2 5 34和 - 0 .1477) ,P均 <0 .0 0 1;在 S1、S2、S3组中血糖与血清 apo B10 0、C 及 E呈正相关 (P均 <0 .0 0 1) ,与 apo C 则在 S1和 S2中呈正相关 (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与肥胖、血糖、血脂紊乱、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测定 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患者体重指数 (BMI)、空腹血糖 (FBG)、餐后 2 h血糖 (PBG)、血脂、空腹胰岛素和 C肽、餐后 2 h胰岛素和 C肽等 ,以 2型糖尿病无脂肪肝患者作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比较 ,BMI、甘油三酯、载脂蛋白 B、胰岛素和 C肽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 A1 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患者存在超重、脂代谢紊乱和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治疗 2型糖尿病 (DM)的效果。方法 :将 4 0例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 (或 )口服磺脲类和双胍类降血糖药治疗后血糖仍高 ,空腹血糖 (FPG) >7m mol/ L ,和 (或 )餐后 2 h血糖 (P2 h PG) >11m mol/ L的 2型 DM患者按腰围 /臀围比值 (WHR)分为 2组 ,I组 (肥胖组 ) :WHR男性≥ 0 .95 ,女性≥ 0 .85 ,共 2 8例 ; 组 (非肥胖组 ) :WHR男性 <0 .95 ,女性 <0 .85 ,共 12例。在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治疗 8周 ,对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血脂、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加用吡格列酮治疗后 ,两组血糖、空腹胰岛素 (FINS)、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均明显下降 (P <0 .0 5或 P <0 .0 1) ,I组 HOMA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 (HOMA -β)升高 (P <0 .0 1) ,两组总胆固醇 (TC)降低 (P <0 .0 5 ) ,I组甘油三酯 (TG)、载脂蛋白 B(Apo B)、低密度脂蛋白 (L DL )降低 (P <0 .0 5或 P <0 .0 1) ,两组高密度脂蛋白 (HDL )均升高 (P <0 .0 1) ,以 I组明显。结论 :吡格列酮能改善 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改善胰岛素分泌 ,调节脂代谢紊乱 ,降低血糖 ,使用时注意选择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病例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血小板及白细胞黏附分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血小板及白细胞黏附分子的关系。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73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P -选择素 ,白细胞L -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 (I CAM) - 1、ICAM - 3的表达 ,年龄相当而无重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正常人 2 7例作为对照 ,观察患者与正常对照黏附分子表达指标间的差别 ,并分析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以及血脂与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体重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观察组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率高于对照组 (t=3 .890 ,P <0 .0 0 1 ) ,L -选择素阳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 (t=2 .1 2 6及 2 .46 6 ,P <0 .0 5 ) ;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率与空腹血糖、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呈正、负相关 (γ =0 .3 0 9,P <0 .0 1 ;γ =- 0 .2 6 1 ,P<0 .0 5 ) ;L -选择素阳性单核细胞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负相关 (γ =- 0 .2 4 4 ,- 0 .2 4 6 ,-0 2 74,P均 <0 .0 5 ) ,L -选择素阳性淋巴细胞与舒张压、空腹血糖呈负相关 (γ =- 0 .2 4 1 ,- 0 .2 5 6 ,P <0 .0 5 ) ;ICAM - 3阳性单核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与年龄呈负相关 (γ =- 0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脂代谢异常与老年 2型糖尿病 (DM)合并冠心病 (CHD)的关系。方法 :将 6 4例 2型DM患者分为合并CHD组 (A组 ) 34例 ,未合并CHD组 (B组 ) 30例 ,无DM的CHD患者 31例为对照组 (C组 )。测定血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H)、空腹血糖(FBG)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A组TG明显高于B组 (P <0 0 1)和C组 (P <0 0 5 ) ;FBG明显高于B组和C组(P <0 0 1) ;HDL -CH明显低于B组 (P <0 0 5 ) ,与C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B组除FBG明显高于C组外(P <0 0 1) ;TG、HDL -CH与C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TC、LDL -CH在 3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TG、低HDL是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杨瑞平  甘晓健 《广西医学》2003,25(11):2110-2112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 85例T2DM患者空腹及餐后 2小时瘦素、血糖、胰岛素 (FLep、PLep、FBG、PBG、FIns、PIns)、糖化血红蛋白 (HbAic)、总胆固醇 (Ch)、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h) ,应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 ,进行比较、相关分析。结果 :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 (P <0 0 1) ,瘦素与BMI(r=0 5 715 ,P <0 0 1)、胰岛素 (r =0 5 175 ,P <0 0 1)、HOMA IR(r=0 6 873,P <0 0 1)明显正相关 ,与病程、年龄、血糖、HbAic、血脂 (P >0 0 5 )无关。结论 :瘦素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相关因素 ,在 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儿童血浆促酰化蛋白 (ASP)及血脂水平 ,并分析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ASP水平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脂水平 ,体重指数 =体重 /身高2 。结果 肥胖组血浆ASP、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ASP与体重指数、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呈正相关 (r =0 .4 3,P <0 .0 5 ;r =0 .4 8,P <0 .0 5 ;r=0 .6 8,P <0 .0 1) ;有肥胖家族史患儿血浆ASP水平比无肥胖家族史患儿增高更显著 (P <0 .0 1)。结论 血浆ASP水平可作为判断儿童肥胖发展趋势和估价肥胖儿童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尿激酶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4 6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2 4例用尿激酶治疗 (治疗组 ) ,2 2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 ,胆固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空腹血糖的变化均差异显著 (分别为P <0 .0 1,P <0 .0 5,P <0 .0 5,P <0 .0 1)。结论 尿激酶不仅对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降低血脂和血糖有疗效 ,而且未见副作用 ,是值得临床上继续探索和应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尿酸与其它生化指标关系。方法 :对 6 5例老年人空腹抽血 ,检测血尿酸、血肌酐、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尿尿酸、尿 β2 微球蛋白等指标。结果 :血尿酸与血甘油三酯、尿 β2 微球蛋白呈正相关 (P <0 .0 1,P <0 .0 0 1) ;血尿酸与尿渗透压、尿尿酸呈负相关 (P <0 .0 1;P <0 .0 0 1) ;血尿酸与胆固醇及血肌酐无相关性。结论 :血尿酸增高与脂质代谢、肾功能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4.
血浆PAI-1与胰岛素抵抗及脂质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惠  郭常辉  唐欣 《重庆医学》2005,34(1):29-31
目的探讨PAI-1与胰岛素抵抗、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的相关性. 方法测定正常人、单纯肥胖、2型糖尿病非肥胖和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PAI-1、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以稳态模型(Homa Model)公式评估IR(胰岛素抵抗),并计算ISI(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2型糖尿病(DM)非肥胖组、2型糖尿病肥胖组和单纯肥胖组的血浆PAI-1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后3组中,2型DM非肥胖与2型DM肥胖组PAI-1差异无显著性,2型DM肥胖组PAI-1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浆PAI-1与HOMA-IR、空腹胰岛素、BMI、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高度相关性(均P<0.001).结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血浆PAI-1水平显著升高,血浆PAI-1与HOMA-IR呈正相关,并与空腹胰岛素、BMI、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娄青  施有为 《中原医刊》2003,30(15):6-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高血压病患者 67例 ,正常血压者 (对照组 ) 3 1例的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 (FINS)以及相关实验室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空腹血糖、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甘油三酯 (TG)和体重指数 (BMI)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 (HOMA IR)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P <0 0 1)。两组分析显示 :体重指数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其胰岛素抵抗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 ,合并脂质代谢紊乱、肥胖等因素时 ,胰岛素抵抗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阜康地区哈萨克族体重指数与血脂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阜康地区哈萨克族体重指数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测量身高与体重 ,禁食 12 h后 ,次日清晨抽取坐位肘静脉血 ,测空腹血糖 ,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 ,用 Frieldwald公式计算 :L DL - C=TC- HDL - C- 1/ 2 TG,动脉硬化指数 (AI) =TC- HDL - C/ HDL - C。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超重组及肥胖组平均血清 TC、TG、L DL - C及 AI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 (P <0 .0 5~0 .0 1) ,并与 BMI呈正相关 ;平均 HDL - C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 (P <0 .0 5~ 0 .0 1) ,与 BMI呈负相关。 (2 )超重组及肥胖组并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者多于正常体重组 (P <0 .0 0 1)。结论 :新疆哈萨克族体重指数与血脂水平呈明显相关关系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在冠心病中的作用与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对 80例 (女性均为绝经 1年以上者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 (男 4 2例 ,女 38例 )和 70例正常对照组 (男 36例 ,女 34例 )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氧化酶法、放射免疫法同时观察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的变化。用酶法观测空腹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变化。结果 :男性冠心病组与女性冠心病组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差异 ,空腹及糖负荷后的胰岛素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P <0 .0 5及P <0 .0 1) ;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餐后 2h血糖高于对照组 (P <0 .0 1)。男性冠心病患者TC、TG、LDL -C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HDL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女性冠心病患者TC、TG、LDL -C亦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HDL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无论男性或女性冠心病患者均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异常。它们相互影响 ,共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男性血尿酸水平与肥胖、血压及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男性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及脂质代谢紊乱的相关系及相关程度。 方法 :随机挑选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 2 0 0例及血尿酸正常男性 2 86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检测一般身体指标、血压、空腹血糖、血尿酸及血脂指标。 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腰臀比、舒张压和收缩压、血糖、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 ,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尿酸和体重指数、腰臀比、甘油三脂和胆固醇有明显正相关 (r >0 .3,P <0 .0 0 1)。 结论 :男性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及高血脂呈明显正相关 ,临床上应重视纠正高尿酸血症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与研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胰岛素水平.方法 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在采血之前均未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均应用降糖药对血糖进行控制,且肝功能、肾功能正常,无其他疾病.依据80例患者的体质量,将其划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各40例,对2组患者的收缩压、血浆空腹胰岛素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果糖胺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肥胖组患者收缩压、血浆空腹胰岛素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甘油三酯显著高于非肥胖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果糖胺、舒张压、空腹血糖以及血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要重视血糖的控制与肥胖症的治疗,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种代谢絮乱,以此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肥胖青少年血脂代谢变化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少年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从年龄 17~ 19岁的 2 4 0 0例学生中筛选出体重指数(BMI)≥ 2 5kg/m2 的肥胖学生 (肥胖组 ) 116例 ,BMI在 (18.5~ 2 3.0 )kg/m2 之间体重正常学生 (正常组 ) 6 0例 ,测定血糖、血脂、谷氨酰转肽酶 (GGT)水平。同时做肝脏B超 ,测量血压及腰围 ,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肥胖组血糖、甘油三酯 (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虽然在正常范围内 ,但血糖和TG水平高于正常组 (P <0 .0 1) ,分别为 [(4.72± 0 .85 )mmol/L比 (4.13± 0 .33)mmol/L ,(1.5 7± 0 .93)mmol/L比 (0 .93± 0 .32 )mmol/L]。HDL C水平低于正常组 (P <0 .0 1) [(1.14± 0 .2 4 )mmol/L比 (1.38± 0 .2 6 )mmol/L]。肥胖组GGT水平异常检出率及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是 2 1.5 4 %和 4 0 .31% ,均明显高出正常组。结论 肥胖青少年可能存在潜在的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等代谢综合征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