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趋化因子与肿瘤的定向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转移预后不良,其形成涉及许多病理机制.近来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表达特定的趋化因子受体,而其转移好发部位高表达相应的配体,后者对肿瘤细胞有化学趋向性,由此形成了肿瘤细胞定向转移的"归巢"理论.这一理论提示,通过干预受体与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成为抗肿瘤转移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与基因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将治疗基因靶向性转移到细胞或组织,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能满足此要求,很有发展潜力的基本转移方法。然而,要将这种转移方法用于基因治疗,与转移系统有关的万分的化学特性与物理反应,靶细胞的受体表达水平,DNA配体复合物怎样逃逸溶酶体的降解以及包含在复合物中的外源基因的表达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综述了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的基本原理。DNA配体复合物形成的最佳条件与性质,影响基因转移与表达的各种因素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用于基因治疗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Toll样受体(TLR)是天然免疫的主要受体,促进适应性免疫.TLR不仅表达在免疫细胞上,也表达在上皮细胞和肿瘤细胞上.与内外源性配体结合后,激活胞内信号通路,释放大量炎症因子,营造炎性微环境,导致肿瘤形成、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为克服目前肿瘤基因治疗中载体系统效率低下,缺乏靶向性的不足,研究构建了受体介导的靶向性非病毒型基因转移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将p21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观察p21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方法:根据受体配体特异性结合理论,鉴于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量表达,分别设计合成了针对EGF-R的16肽GE7配体寡肽以及流感病毒血凝素功能域20肽HA20做为内吞小体释放寡肽,将两者分别与多聚阳离子鱼精蛋白(protamine)共价连接,籍静电效应与DNA形成复合体颗粒,构成受体介导的靶向性载体系统.以此载体系统携带β-gal报道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x-  相似文献   

5.
选择素是重要的粘附分子之一,能介导血小板、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肿瘤细胞之间的粘附,与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选择素及其配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强度增加和(或)患者血浆中的浓度升高,提示乳腺癌易发生侵袭转移,预后差,研究表明检测选择素及其配体水平,可作为乳腺癌的一项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可表达β受体,而一些神经递质、药物和社会心理因素可能通过β受体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β受体激动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抑郁等社会心理因素可加强或削弱这种作用。这为表达β受体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细胞伪足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伪足包括丝状伪足、片状伪足、侵入性伪足、足体等。丝状伪足和片状伪足在肿瘤侵袭起始阶段起粘附作用。侵入性伪足和足体形成的关键分子是WASP和N-WASP,它们可诱导快速的肌动蛋白重组,形成细胞突起。肌动蛋白解聚因子决定在何处进行肌动蛋白聚合。侵入性伪足对肿瘤细胞突破血管壁的基底膜至关重要。肿瘤细胞与巨噬细胞之间通过旁分泌相互作用,巨噬细胞表达CSF-1受体,分泌EGF,而肿瘤细胞表达EGF受体,分泌CSF-1,二者相互作用导致细胞迁移。1概述肿瘤细胞浸润周围组织及血管是肿瘤转移的初始阶段,这需要趋化性的迁移,控制细胞突…  相似文献   

8.
选择素是重要的粘附分子之一,能介导血小板、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肿瘤细胞之间的粘附,与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选择素及其配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强度增加和(或)患者血浆中的浓度升高,提示乳腺癌易发生侵袭转移,预后差,研究表明检测选择素及其配体水平,可作为乳腺癌的一项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CXCL12-CXCR4生物学轴在肿瘤侵袭与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细胞表达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并与肿瘤细胞的迁徙和转移密切相关;CXCL12-CXCR4生物学轴在多种肿瘤的播散和器官特异性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分泌的自分泌运动因子和受体,一种跨膜糖蛋白,结合后,经胞吞或者囊泡作用进入细胞内,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方面发挥作用。主要作用:(1)上调肿瘤细胞整合素的表达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分泌,改变细胞-基质之间的黏附性以利于肿瘤细胞迁移。(2)下调E-钙黏蛋白的表达,使纤连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增加,促进上皮组织向间叶组织转化。(3)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表达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将鼻咽癌单克隆细胞株CNE-2Z-H5移植于裸鼠,待裸鼠发生转移后,取其淋巴结和肺转移灶癌细胞再次移植裸鼠,如此重复2~4个循环后,观察每代裸鼠的转移特性及鼻咽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鼻咽癌单克隆细胞的演进,每代裸鼠的转移率增高,转移途径更为单一;肿瘤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的表达亦增强。提示:鼻咽癌细胞演进中转移能力和增殖能力关系密切,且可能和癌细胞某些生长因子及受体的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发生转移不是随机性事件,而是一个复杂、多步骤肿瘤细胞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过程.器官特异性转移主要由肿瘤细胞和靶器官微环境两方面因素所决定,肿瘤细胞转移的实现与靶器官中存在生长因子密切相关,肿瘤细胞表达相应生长因子受体,对肿瘤细胞转移起一定调控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factor-I receptor,IGF-IR)是酪氨酸蛋白激酶类受体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广泛分布于间质来源的组织,主要与来自血浆或肿瘤间质或肿瘤细胞自身分泌的IGF-l结合,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实验发现,IGF-lR参与调节肿瘤细胞转移.本文报道以IGF-lR为靶位,应用抗IGF-lR单克隆抗体,观察实验动物体内肺癌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3.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环节、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研究表明: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均存在细胞黏附分子及其介导的黏附行为的改变。其中,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造成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的重要环节。E—selectin是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中的一员,在激活的内皮细胞表达,其配体SleX、SleA存在于肝癌、食道癌、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表面,两者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E—selecfin及其配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经典神经递质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细胞上存在神经递质受体,一些经典神经递质可诱导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定向迁移,其作用可被相应的受体拮抗剂所取消,提示神经递质如同趋化因子一样也是肿瘤细胞转移的信号分子,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为肿瘤转移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这种靶向性的策略包括目的基因对肿瘤细胞的靶向转移,目的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特异表达,以及基因修饰细胞分泌的肿瘤靶向治疗分子。对现有病毒或非病毒载体进行改造,由与载体融合的抗体或配体与肿瘤表面抗原或受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的靶向转移;肿瘤或组织特异性调控元件的应用,以及一些物化、生理因素的诱导则能使治疗基因特异地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特异性淋巴内皮细胞刺激因子,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结合诱导淋巴管形成。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VEGF-C能促进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是影响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检测肿瘤细胞中有无VEGF-C表达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进展程度,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治疗提供参考。阻断VEGF-C与VEGFR-3之间的信号传导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平足蛋白(podoplanin,PDPN)是广泛表达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Ⅰ型跨膜糖蛋白。C型凝集素受体2(C-type lectin-like receptor-2,CLEC-2)属于Ⅱ型跨膜糖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血小板表面活化受体,是PDPN的内源性受体,两者结合后可引起血小板活化聚集。聚集的血小板调节肿瘤细胞黏附到血管壁,逃避宿主免疫攻击,并释放一系列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活性物质,从而形成新的转移灶,提示PDPN和CLEC-2可成为治疗肿瘤转移的新靶点。本文主要讨论了这两个靶点促进肿瘤转移的机制,并对其最近治疗进展加以总结和期望。  相似文献   

18.
张小峰  施乐华  殷正丰 《肿瘤》2006,26(11):1051-1054
应用增生活跃和诱导终末分化的人类HO-1黑素瘤细胞产生的cDNA文库进行减数杂交,获得了一组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其中mda-7/IL-24被证明具有抑制黑素瘤增生和促进终末分化的能力。IL-24基因作为目前被发现的唯一的既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和血管形成,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又刺激表达次级细胞因子免疫调理而日益受到关注。正常表达的IL- 24通过配体-受体介导的JAK/STAT通路在免疫应答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过表达IL-24通过内部的(线粒体介导或内质网应激)和外部的(死亡受体介导)通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并有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和抗血管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肿瘤细胞的转移过程包括几个特定的阶段,即 肿瘤细胞从原发病灶上脱落,吸附于基底膜、细胞 外间质和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的吸附作用是 通过具有不同特异性配体的表面受体介导的,因  相似文献   

20.
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细胞转移首先需要具备细胞运动能力。自分泌运动因子系肿瘤细胞分渥的细胞因子,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介导肿瘤细胞的运动和迁移。本文综述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的来源、结构、特性、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