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Hydroxyethyl starch 40 injection,HSH)对小肠粘膜核因子-K appa B(NF-кB)的影响,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别检测休克前,重度休克后以及以HSH和林格氏液复苏后不同时间点小肠粘膜NF-к B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失血后小肠粘膜内炎细胞浸润增加,并出现糜烂和溃疡,小肠粘膜内炎症细胞和腺细胞NF-к B的表达明显增加,给予HSH复苏后,小肠粘膜形态明显改善,表达NF-кB的细胞恢复至休克前水平,给予林格氏液复苏组小肠粘膜损伤进一步加重,NF-к B的表达进一步增加.结论:失血性休克发生后,小肠组织中NF-кB的表达迅速增强,其表达程度与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及损伤程度一致,RL复苏可增强肠道组织中NF-к B的表达.HSH能快速抑制肠道组织中NF-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复苏时是否能抑制L-选择素的表达和减少肠组织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从而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SD大鼠54只,采用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乳酸林格氏液复苏组(RL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组).比较中性粒细胞L-选择素的表达及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肠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休克复苏后中性粒细胞L-选择素检测,各时相点HSH组明显低于RL组(P<0.01);肠组织MPO活性测定,HSH组稍高于C组,无统计显著性,但HSH组明显低于RL组(P<0.01);病理学检查,HSH组肠组织较RL组损伤轻.结论:HSH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L-选择素的表达,从而降低肠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肠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脾脏NF-kB蛋白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HSH组n=18)、林格氏液组(RL组n=18)、假手术组(S组n=6).HSH组和RL组各分为3个亚组.分别于复苏后1,2,4h处死动物,用HE染色、透射电镜及TUNEL法观察动物脾脏中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同时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脾脏中NF-KB蛋白的表达。结果:RL组1h点、HSH组各时间点凋亡指数(AI)与S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RL组,2h、4h点Al高于其余组(p〈0.05),HSH各时间点A1无明显差异(P〉0.05)。RL组除1h点外均明显高于HSH组(p〈0.05)。S组、HSH组的NF-kB阳性细胞百分比均高于RL组(P〈0.05)。结论:HSH复苏上调NF-kB蛋白表达,减少失血性休克导致的脾脏淋巴细胞的过度凋亡,对失血性休克后机体免癌功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用常规大容量晶体联合小量胶体(乳酸林格液/6%羟乙基淀粉)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后肠粘膜形态学改变。方法 应用光镜,常规电镜及电镜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肠粘膜形态学变化。结果 光镜见粘膜上皮细胞水肿,部分细胞坏死脱落糜烂,固有层水肿疏松,较多淋巴细胞及不等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电镜下见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脱落,部分上皮细胞膜破损,细胞质基质外溢,部分细胞内线粒体肿胀,上皮细胞间及固有层可见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单宁酸染色见暗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肠道粘膜确有受损,其改变可能与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后的细菌移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失血性休克中,对肠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组、甲基强的松龙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失血性休克采用股动脉放血制作模型,休克持续2h后回输失血及等量林格氏液复苏;甲基强的松龙组在复苏时静注1次甲基强的松龙50mg/kg;对照组不行放血处理。各组复苏后2h,取小肠组织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并制备肠组织匀浆,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检测肠组织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留取血浆检测D-乳酸水平。结果与失血性休克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处理组小肠组织中ICAM-1及MPO均降低,肠粘膜损伤程度轻,血浆D-乳酸水平也低。结论早期大剂量运用甲基强的松龙,能够抑制失血性休克后肠组织ICAM-1的表达。减轻肠结构的破坏,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复苏时是否能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方法:SD大鼠54只,采用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乳酸林格氏液复苏组(RL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组).检测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肠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休克复苏后1h,RL组与HSH组肠组织MDA含量均明显升高,SOD活力明显下降;复苏后2h,HSH组肠组织MDA含量开始下降,SOD活力升高,而RL组变化不明显;至复苏后4h,两组比较MDA和SOD相差显著(P<0.05);病理学检查,HSH组肠组织较RL组损伤轻.结论:HSH可以降低机体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肠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观察高渗盐液及乳酸林格液复苏后对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及肾脏的影响。方法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休克组(sham组,n=6),乳酸林格液复苏组(LRS组,n=30),高渗盐液复苏组(HSH组,n=30)。复制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后,经静脉输入高渗盐液或乳酸林格液,然后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ICAM-1。取一侧肾脏HE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形态改变。结果HSH组与LRS组中ICAM-1浓度于复苏后2h开始增加,分别为(371±16)ng/ml、(382±22)ng/ml,至12h最高分别为(486±20)ng/ml、(620±31)ng/ml,与sham组(349±10)ng/ml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HSH组各时间点ICAM-1浓度明显低于LRS组(P<0.01)。肾脏HE染色光镜见LRS组肾小管腔内可见丝网状絮状物,肾间质少量瘀血,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随时间的延长,病理改变加重,HSH组病变轻于LRS组。结论高渗盐液可降低复苏后血中ICAM-1的浓度,使复苏后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8.
丹参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脾脏TNF-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脾脏TNF—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7只,未予治疗;治疗组18只,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后使用乳酸林格氏液加丹参注射液复苏;对照组18只,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后乳酸林格氏液复苏。复苏后分别于1、2、4小时处死动物,每次两组各取6只大鼠。使用即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组织中’TNF—amRNA表达量。结果:对照组1小时点TNF—a mRNA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治疗组4小时TNF—a mRNA表达强度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丹参能下调脾脏中TNF—amR—NA的表达,从而减少了因失血性休克后TNF—a过度表达对脾脏细胞的损伤,从而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对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股动脉放血休克模型,实验组大鼠休克1h后分别用2倍出血量的6%羟乙基淀粉(贺斯)、1倍出血量的贺斯加1/2出血量的自体血、3倍出血量的复方氯化钠液(林格液)、2倍出血量的林格液加1/2出血量的自体血和全部白体血复苏30min,假手术组大鼠无休克、无复苏。取脑组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NF-κB和TNF-α的表达。结果 除假手术组外,各实验组脑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等早期炎症表现,且实验组脑组织NF-κB和TNF—α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实验组大鼠分别经1倍出血量的贺斯加1/2出血量的自体血、2倍出血量的林格液加1/2出血量的自体血、3倍出血量的林格液复苏后,NF-κB和TNF-a的表达明显低于2倍出血量的贺斯和全部自体血复苏组(P〈0.05或P〈0.01)。各组NF-κB与TNF-α变化具有显著正相关(r=0.805,P〈0.01)。结论 出血性休克复苏早期,采用常规量的贺斯加1/2出血量的白体血、2倍出血量的林格液加1/2出血量的白体血或3倍出血量的林格液复苏可降低脑组织NF-κB和TNF—α的表达,从而减轻出血性休克液体复苏后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脾脏NF-κB蛋白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 用SD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HSH组n=18)、林格氏液组(RL组n=18)、 假手术组(S组n=6),HSH组和RL组各分为3个亚组,分别于复苏后1.2,4h处死动物,用HE染色,透射电镜及TUNEL 法观察动物脾脏中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同时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脾脏中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RL组1h点、HSH组各 时间点凋亡指数(Al)与S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RL组2h、4h点Al高于其余组(p<0.05).HSH各时间点Al无明 显差异(p.>0.05)。RL组除1h点外均明显高于HSH组(p<0.05)。S组、HSH组的NF-κB阳性细胞百分比均高于RL组(p <0.05)。结论:HSH复苏上调NF-KB蛋白表达,减少失血性休克导致的脾脏淋巴细胞的过度凋亡,对失血性休克后机体免 疫功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