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补氧改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试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灵 《国际眼科纵览》2004,28(6):426-426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最常见原因。长期的DME即使成功实施了激光治疗,视力下降通常也很少能改善。作者采用给患者吸氧的方法,观察黄斑部视网膜厚度以及视力的变化,探讨视网膜缺氧在DM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提出吸氧可作为治疗DME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发病机理与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中一类严重损害视力的疾病。根据美国的报道,在糖尿病病程大于20年的患者中,DME的发生机率约为29%。对于非增殖性DR患者,DME是导致视力下降的首要原因。随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3.
吸氧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英  罗灵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5):429-431
目的观察吸氧是否可以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DME)。方法对6例(12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给予持续经鼻吸氧,4L/分,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停止氧疗后3个月,分别用OCT测量视网膜厚度和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结果3个月氧疗后,全部病例12只眼黄斑厚度均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FTH)平均下降37.5%(范围14%~100%),黄斑中心平均厚度(CEN)平均下降42.1%(范围13%~100%),黄斑容积平均下降56.3%(范围36%~100%),(P<0.01)。7只眼视力提高2行,4只眼无变化,1只眼视力下降1行。终止给氧3个月后,6只眼黄斑厚度较补氧3个月后增加。结论吸氧可降低DME黄斑厚度,并可作为治疗DME的一种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4.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水肿的全身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全身系统的物质代谢和功能异常将导致或加速DME的发生和发展Ⅲ。我们对35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影响DME的全身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20~74岁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受损主要的原因之一。而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仍在不断增加,预计在未来数年内,DME依然会是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黄斑中心一个视盘直径范围内的视网膜增厚,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除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来控制和预防DME的发生发展外,针对黄斑水肿的局部治疗至关重要。激光光凝是治疗DME的传统的标准方法,然而激光光凝提高视力的作用有限。新的治疗方法有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玻璃体内激素植入物,可以提高患者视力,但其安全性和长期治疗效果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就DME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眼部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则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首要原因.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激光光凝和手术治疗.我们主要就DME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类型与视力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640只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检查结果、病变分型及矫正视力。结果①640只眼中,436只眼(68.1%)未见黄斑水肿,204只眼(31.9%)存在不同程度DME,其中局部水肿型116只眼(18.1%),弥漫水肿型88只眼(13.8%);②患者视力随着DME加重明显下降。结论糖尿病患者视力与DME的类型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分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分期、糖尿病病程以及视力损害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1 521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 )检查确诊的DR患者的FFA检查结果、病程、视力等临床资料。根据我国现行的DR诊断、分期标准对DR进行分期,按美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小组制定的标准对DME进行分型,分析统计各期DR中DME的发生率以及DME与病程、视力的关系。 结果 1521例患者中,468例791只眼存在DME,占30.77%。DME主要发生在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在此期间,DME 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有逐年上升和加重的趋势。DME中黄斑局限性水肿361只眼,占DME患 者的45.64%;黄斑弥漫性水肿430只眼,占DME患者的54.36%。DME在DR I期中占1.13%;III 期中占7.84%;III期中占41.98%;IV期中占48.93%。V、VI期中,由于视网膜增生、玻璃体积血或者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使DME的发现率较低。黄斑局限性水肿在DRIII期中居多,占22.51 % ,黄斑弥漫性水肿在DRIV期居多,占31.48%。但有部分患眼在DRI期出现了黄斑弥漫性水肿,而部分患眼在DR IV~V 期仍仅有局限性黄斑水肿。黄斑弥漫性水肿较局限性水肿对视力的损害更重。 结论 DME是DR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DME 的发生率增加,程度加重。DME的发生和分型与DR的程度有一定关系,但在时序上与我国现行的DR分期标准之间没有严格对应一致的关系。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83-86)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其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DME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长期高血糖可诱导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蛋白激酶C、氨基己糖途径等多种生化代谢异常,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胎盘生长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等多种细胞因子紊乱,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功能异常,破坏血-视网膜屏障,血管内液体漏出,同时细胞间液体回吸收减少,进而发生DME。本文将基于相关研究总结DME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从生物化学、分子水平及细胞水平三个层面概述DME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常见原因,自1962年激光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以来,根据资料和研究表明激光治疗黄斑水肿可以稳定和提高患者的视力。本文就DME的病因分型、发病机制、治疗(主要是激光治疗的原理、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相关问题和合理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作者对近年来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以及不同药物治疗等有关报道进行了综述.随着对各种药物不断深入地研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得到及时治疗.使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危险因素和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造成的不可逆盲的严重眼部并发症,而黄斑水肿是导致DR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参与的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与视网膜内外屏障破坏有关,导致了黄斑区的异常增厚水肿。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激光光凝、药物治疗及手术。由于炎症介质是引起糖尿病黄斑水肿( 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重要因素,因此药物治疗是DME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本文就 DME 的相关危险因素和药物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技术观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激光治疗前后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利用CDFI检测激光治疗前后DME患者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的血流速度与CRA阻力指数.结果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格栅光凝治疗后患者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有所下降,阻力指数增加,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保持不变.结论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激光治疗后,改善了视网膜氧的供给,视网膜血管收缩,对于改善和稳定患者的视力以及减轻水肿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除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外,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最主要治疗手段。玻璃体手术主要适于伴玻璃体视网膜牵拉的严重患者;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可用于难治性DME的治疗,与激光光凝、玻璃体手术联合应用有助提高疗效。Ranibizumab、Bevacizumab、Pegaptanib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玻璃体腔注射初步显示对DME治疗安全有效,但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304-308)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DME)是DR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分期标准,未将黄斑水肿进行分级。现就我院自2000—2005年在眼科门诊确诊为DR并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50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DME与糖尿病分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张雨晴  周琼 《眼科新进展》2021,(12):1196-1200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特征是渗出液在黄斑积聚,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威胁视力的视网膜疾病。其中,中心凹型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但对中心凹型DME的认识,尤其是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目前,国内有关中心凹型DME的相关报道较少,对该病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可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此病的认知度,更加方便临床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对中心凹型DME的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分型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分期、视力损害及血糖控制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的方法,随机选择符合标准的DME患者80例(139只眼),回顾性分析患者视力、血糖控制情况和眼底等资料,探讨与DME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80例(139只眼)DME患者中,局限性DME者59只眼,占42.4%,弥漫性DME者80只眼,占57.6%。DME在DR的Ⅰ~Ⅳ期中分别占3.6%、11.5%、36.7%和44.6%。弥漫性DME的视力损害比局限性DME的严重。血糖控制不好者,弥漫性DME的发生率高。结论 DME分型与DR分期、视力损害及血糖控制等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DR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DME发生的比率也随之增加;与局限型DME相比,弥漫型DME患者视力的损害较为严重;血糖控制不好者,发生弥漫性DME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itis,DR)患者视网膜外层厚度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194例(194眼),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患者75例为NDR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itis,PDR)组患者64例为PDR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组患者55例为DME组,并选择50名50眼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检查,测定黄斑中心凹及距黄斑中心凹750 μm处鼻上、颞上等方位视网膜光感受器外节厚度(photoreceptor retinal photoreceptor outer segmen,PROS)、视网膜光感受器厚度(total length of the photoreceptors,TLP)、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视力变化的关系。结果 四组患者黄斑中心凹PROS、TLP、RNF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DR组、DME组黄斑中心凹PROS[(35.61±4.41)μm,(32.58±6.74)μm]、TLP[(48.14±3.26)μm,(44.11±2.71)μm]、RNFL[(53.02±5.44)μm,(49.85±4.36)μm]均低于对照组与NDR组(均为P<0.05),DME组均低于PDR组,其旁黄斑中心凹鼻上、颞上RNFL又低于P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四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PDR、DME组最佳矫正视力(0.81±2.24,0.55±0.23)低于对照组与NDR组(均为P<0.05),DME组低于PDR组(P<0.05);DR患者黄斑中心凹PROS、TLP及RNFL均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呈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 PDR、DME患者PROS、RNFL、TLP均较正常健康人与非DR患者变薄或缩短,且其变化与患者视力变化存在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糠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lnerence tomographly,OCT)图像特征,分析其黄斑视网膜厚度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对50例80眼经检眼镜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的患者进行经黄斑中心凹水平和垂直线性扫描的OCT检查。结果:10眼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局限性水肿改变,21眼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囊样改变伴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49眼表现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弥漫性增厚。DME患者黄斑视网膜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关系(r=-0.60,P=0.000)。结论:DME的主要OCT图像特征为黄斑视网膜弥漫性水肿、黄斑囊样水肿伴神经上皮层脱离和黄斑局限性水肿改变;DME患者黄斑水肿越严重,视力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