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矫筱蔓  王全一  战祥友 《中国药师》2013,(11):1740-1741
目的:建立鉴别白眉蝮蛇降纤酶和尖吻蝮蛇降纤酶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汉邦Lichrospher C_4(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A:0.1%三氟乙酸、B:含0.1%三氟乙酸乙腈-水(90:1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40℃,进样量:100μl。结果:白眉蝮蛇降纤酶与尖吻蝮蛇降纤酶在色谱图上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白眉蝮蛇与尖吻蝮蛇两种不同来源降纤酶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反映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owry法、Brad-ford法、RP-HPLC法及AQC柱前衍生HPLC法四种方法测定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蛋白质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Lowry法的测定结果明显高于Bradford法,Bradford法测定结果与两种液相色谱方法相当。结论 Lowry法由于赋形剂的干扰,测定结果偏高,不宜采用;柱前衍生HPLC法虽然灵敏度更高,但操作较繁琐;Bradford法和RP-HPLC法可作为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真实世界大样本儿童病例注射用尖吻蝮蛇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以期为儿童病例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不良反应的揭示和挖掘提供支持。方法 利用实体识别技术对2014年2月25日至2021年1月8日首都儿科研究所住院并使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35 720儿童病例进行回顾性不良反应主动监测,采用查准率(precision,P)、查全率(recall,R)和F1值3个指标来评估实验结果。结果 经过3轮分析,查准率、查全率和F1值3个指标均达到了100%。结论 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用于真实世界大样本儿童病例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总结和分析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发生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的规律及临床表现,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临床药师收集上报的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发生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已报道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尖吻蝮蛇血凝酶发生不良反应多在用药后30 min内,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可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其结果与文献总结一致。结论:通过对尖吻蝮蛇血凝酶不良反应分析与总结,提示医护人员应在使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前做好评估,使用中做好监测,若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尖吻蝮蛇降纤酶和白眉蝮蛇降纤酶肽图。方法将降纤酶样品用胰蛋白酶水解,酶解所得的肽段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采用C18色谱柱,以0.1%三氟乙酸为A相,乙腈-水-三氟乙酸(90∶10∶0.1)为B相进行梯度洗脱得到降纤酶肽图。结果降纤酶各个肽段都能得到很好的分离,白眉蝮蛇降纤酶和尖吻蝮蛇降纤酶肽图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可应用于不同蛇种来源降纤酶的鉴别,以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降纤酶中降纤酶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为Vydac 214TP54-C4(5μm,250 mm×4.6 mm),流动相A为0.1%三氟乙酸,B为乙腈-水(90:10,含0.1%三氟乙酸),流速为0.8 mL.min-1,采用梯度洗脱,柱温45℃,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降纤酶在0.5~32μg.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9)为98.5%。结论:该法快速、灵敏、准确,可以为注射用降纤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1例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与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连续输注致严重过敏样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变态反应的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该病历的诊治过程,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诱发严重过敏样反应的关联性及发生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连续输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与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可能...  相似文献   

8.
《中南药学》2015,(5):558-559
<正>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oagulase agkistrodon,HCA)是从尖吻蝮蛇属毒蛇液中分离得到的酶性止血剂,主要用于各种出血、血友病血肿、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伴出血症的辅助治疗,尤其对预防手术中及术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临床对该药的广泛应用,关于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加[1-2],但尚未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本科室为肿瘤微创介入科室,手术较多,术前使用止血药已成为降低手术风险的  相似文献   

9.
蛇毒血凝酶纯度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蛇毒血凝酶纯度测定方法。方法:分别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和等电聚焦法(IEF),对凝胶考染并扫描;采用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SEC-HPLC),使用TSK G3000SW(7.8 mm×300 mm)凝胶柱,流动相为55 mmol.L-1柠檬酸钠-0.01%Tween 80溶液;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使用C8Vydac(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三氟乙酸溶液(A)-含0.1%三氟乙酸的90%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为4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4种方法测得蛇毒血凝酶的纯度分别为89.3%,88.5%,95.4%,87.4%。结论:对于蛇毒血凝酶纯度测定,非还原SDS-PAGE、IEF及RP-HPLC法均可准确地反映其样品纯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手术创面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收集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用于手术创面止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组干预措施为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对照组为安慰剂或空白对照),中文数据库中限定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英文数据库中不限制期刊。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研究,包括1 384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716例,对照组患者6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方面,研究组方案降低术中出血量(MD=-65.71,95%CI=-81.99~-49.43,P<0.000 01)、缩短止血时间(MD=-27.25,95%CI=-36.73~-17.77,P<0.000 01)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24 h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有一定的降低趋势,24 h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