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土生说字 动     
《养生大世界》2010,(7):24-25
<正>动【动動】(dong)"动",繁体为"動"。会意兼形声字,从力,从重,重亦声。金文"动"从重,从土。"重"是一个头上带有标志的人身背竹篓形,是以背重物的人来会意物体之重。"重"表示物体的重量、分量,与"轻"相对;"力"为力气、力量、用力、使力。"重""力"为"動",表示使一个沉重的物体移动位置须要花费气  相似文献   

2.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导致脾胃功能运化障碍所产生的一系列病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可概括为"重"、"闷"、"湿"、"腻"、"濡".其一是"重",湿病之人多有头重如束布帛,颈项板滞,肢体沉重、倦怠;其二是"闷",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为脘腹痞闷;其三为"呆",五脏中脾喜燥恶湿,故湿邪侵犯人体,常先困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表现为纳食乏味呆滞;其四为"腻",湿阻病程缠绵,舌苔厚腻;其五为"濡",湿阻患者多见濡脉.  相似文献   

3.
王继红  柴铁劬 《陕西中医》2008,29(5):613-614
<诸病源候论>的治疗特色主要是弃方药而推崇内病外治;治疗时体现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依时而治和依时而养的学术思想;重"养"轻"治"、重"扶正"轻"祛邪",崇尚<内经>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难经》脉之"轻重" "浮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难经>中自一难至二十难,对脉诊方法的发挥颇有成就,其中对于脉之"轻重"、"浮沉"论述甚详,为后世脉诊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仅就浮沉诊法,平脉、病脉之浮沉及后世发挥等有关内容阐述如下: 1 以轻重知浮沉 <难经*五难>提出:"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难经评注>曰:"脉有轻重,诊脉下指之轻重非言脉之轻重."可见,这里的"轻重"所指的是切脉指力的不同,也即诊脉的指法之一.而"浮沉"指的是脉搏呈现部位深浅的不同,是对脉位的概括,如十八难说:"浮者,脉在肉上行."又如四难所说:"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等,都说明了这一点.那么究竟"轻重"、"浮沉"关系如何呢?根据上述内容,参与四难所云:"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可以认为,所谓"浮",其指力包括"三菽之重"和"六菽之重";而"沉"的指力即应包括"十二菽之重"及"按之至骨"2种;所谓"脉在中"者指的是"九菽之重".因此,"轻重"是探求"浮沉"的方法,"浮沉"是"轻重"的诊察结果.可以看出,<难经>中浮、沉是相对概念,实际上概括了5种不同深浅脉位的脉象.  相似文献   

5.
基于经典文献,引证和解析古文献中关于"后重证"的记载,从理法方药4个角度总结"后重证"在临床上的理论基础和"调气则后重自除"在"后重证"中的具体实践方法;旨在全面揭示"后重证"的病机关键、临床表现、虚瘀互结的证候学特点、调气活血为基础的治疗原则和基于加味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后重证"的合理性。进一步启发中医临床医师溯本归元,注重辨证论治,发挥中医药治疗学"防治结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从文献角度梳理了"风药"使用的历史,重点阐述了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重视风药应用的学术思想:重元气,倡后天养先天;重脾胃,倡甘温补中;重升降,倡少阳生发;重风药,倡风药升阳.  相似文献   

7.
<正>《亲情偶寄》是清代文学家李渔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的"饮馔部"是李渔讲求饮食之道的章节,里面讲述的许多饮食追求和现代食品的安全与健康理念非常吻合。笔者特摘编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重蔬食。"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李渔认为"重蔬食"有益人体健康,应该发扬上古"重蔬食,远肥腻"的遗风,方能崇俭以养生。崇简约。查找李渔所述的食谱,几乎看  相似文献   

8.
<正>《内经》认为疾病的产生和湿邪有密切的关系,现就《内经》湿邪致病特点相关论述探讨如下。1湿性重着及趋下性湿性重着,指湿邪致病具有"重"和"着"的特性,重即沉重或困重,着即固着不移。《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素问·气交变大论》云:"雨湿流行……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均说明湿邪致病往往表现为头、身体及四肢等全身多部位以沉重或困重为特点。同时病变部位固定不移,  相似文献   

9.
"肾四味"出自《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余常用之枸杞子,酒泡菟丝子,盐水补骨脂,仙灵脾;四药入肝肾,药性和平,温而不燥,润而不腻;益肾精,鼓肾气,温阳无桂附之弊,滋阴无熟地之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上四味合盐巴戟肉、盐杜仲、骨碎补、川断、仙茅、沙苑子为‘肾十味’,对男女不育、骨质增生、老年前列腺退化性病变、更年期综合症等,随症选用,疗效满意"。枸杞子,菟丝子性平,补骨脂、淫羊藿性温,四味药整体微温,补骨脂、淫羊藿、菟丝子三味补肾阳,枸杞子补肾阴,阴阳双补,以阳为主,体现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阳主阴从观念;以"润而不燥,滋而不腻"为原则精选补肾药。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从李老用药经验得到启发:此重是指药味重,既可是味重量重,亦可以味重量轻;以四味甚至十味补肾药配伍取代一两味重剂补肾,减轻滋肾阴药对脾胃的影响,补肾阳药的温燥之性,补充和完善"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补肾思路。减其制,杂化之,附验案五则。  相似文献   

10.
<正>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人说:"我上火了!"人们所说的"上火",其实是中医特指的一种病症,是由人体的阴阳失衡造成的。那么,"火"烧起来,吃什么中成药好?根据中医理论,"上火"也分阴阳虚实,而"灭"这些"火",用药有不同。※灭实火实火症状重、来势猛。一般来说,感染性疾病,如各种炎症——热性肺炎、阑尾炎等,都属此类。发热重、恶冷轻、出汗多、咽发干、小便黄赤等,是上述热性疾病的共性,但都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迅速消失。  相似文献   

11.
整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开展脏腑辨证PBL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特点为:以重能力培养代替  相似文献   

12.
<正>天灸疗法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中药制成膏药,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1]。天灸疗法是中医"天人合一"自然疗法与"治未病"思想的结晶,倍受中医重  相似文献   

13.
<正>"清浊"是经典中医的一对非常重要的"元概念"。清的本意是水清澈透明之貌,包含如下几层含义:①清澈的,透明度高的;②纯净的,无污染的;③浓度低的,气味清淡的。浊与清相反,有如下含义:①浑浊的,透明度低的;②掺杂的,污染的;③浓度高的,气味浓厚的。因为清与水关系密切,水一般来说是清凉的,故"清"常常跟"凉"联系在一起。"清"一般与"轻"连用,日"清轻";"浊"一般与"重"连用,日"重浊"。"轻"在这里有密度小和质量小两层意思。而"重"在这里指密度大、质量大。经典中医体系一般以清者为阳,浊者为阴,这与道家的宇宙生成论一脉相承。古人推想宇宙产生之初,为一片混沌,而后随着时间推  相似文献   

14.
齐越峰 《北京中医药》2009,28(9):682-684
陈福林主任医师是"丰盛骨伤"的主要传承人,从事骨伤科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应用手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在多年临床中形成的"筋骨同治,尤重治筋"的学术思想始终贯穿于骨折治疗当中,认为"治筋"是对"筋骨并重、动静结合"骨折治疗原则的集中体现,提出了在骨折三期治疗.中不同的"治筋"方案:骨折复位重"调筋、用筋";骨折固定和功能锻炼重"理筋、疏筋";骨折后期恢复重"治筋、养筋"."骨折重治筋"的学术思想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分析"肢体困重"的字义,试图明确"肢体困重"的定义,探索其主要病机和量化方法。研究表明:肢体困重是"一种患者的主观感受,意指四肢和(或)躯体额外的负重感,重则如包裹束缚、活动量减少"。肢体困重的病机实责痰湿,虚责于阳虚、气虚。以等级法为主辅以数字模拟法、量表法的测量方法,有利于对肢体困重严重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6.
介绍全国第五批师承指导老师王心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经验,其诊治特点一是抓阵咳主症,重"痒"之兼症,力祛风邪;二是擅虫类组方,识难治特性,重用君药;三是据肺肠传输,重通腑泄热,灵活配伍。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3毫针及特殊针法刺天突、天容,三棱针刺络少商、商阳,火针速刺天突、膻中、气海,大椎、至阳刺络拔罐等针具针法组合治疗食道癌之完全不能主动进食症而获愈;巧妙运用"重刺络、重拔罐、重艾灸"之"三重法"治疑难病之运动神经元病而获佳效。说明针灸临床在治疗疑难杂病时,多种针具针法组合能显著提高疗效,并对针具针法组合治疗疑难病的相关问题作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湿乃六淫之一,是一种弥漫性的、重浊的水气,这种水气留着于人体,可引起发热不扬、头重身重、骨节疼痛等症,即名"湿病".本病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至真要大论>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长刺节论>曰:"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调经论>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金匮>所论湿病,是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9.
将"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之"癫"释为癫狂病之癫症是不妥的,当时所说之"癫",或称"癫病""癫疾",即癫痫,"重阴者癫",即病癫痫。"狂",实乃后世之癫狂病,释"狂"为癫狂病之狂症,欠妥。因《难经》成书时之医学语境,"狂"并不单指刚躁狂暴、逾垣上屋、弃衣奔走等之狂症,多泛指精神异常之病症或现象。读"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宜如读《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之"诸""皆"字,宜理解为非全是,或非全部;即部分或大部分具"重阳"或"重阴"脉者病癫狂病或癫痫。"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以脉象昭示了部分或大部分癫狂病、癫痫已作的病理状态,吾家以此认识并指导癫狂病、癫痫之临床辨治,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故宜正确认识和理解此句经典名言,使之更好地运用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之中医药研治。  相似文献   

20.
浅议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毅 《新中医》2010,(7):143-144
<正>1抑郁症的定义抑郁症指的是一大类心理障碍,一般统称为"情绪障碍"。这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这种障碍可能从情绪的轻度不佳到严重的抑郁,它有别于正常的情绪低落。情绪障碍包括许多不同的障碍,其中主要有:重性抑郁症和慢性抑郁症。其他有如,抑郁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产褥期抑郁症、季节性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狭义上的抑郁症是指重性抑郁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