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危险行为及 HIV、HCV、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取2012年4-6月乌鲁木齐某区 CDC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对360名吸毒人员的人口学基本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吸毒行为、商业性性行为、就医行为、艾滋病干预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并检测 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结果360名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达97.9%,文化程度越高其艾滋病知晓率越高(χ趋势^2=4.794,P =0.029)。曾经有注射吸毒史者占76.9%,共用针具吸毒者占40.8%(113/277)。有效应答者中13.1%(47/358)承认有过性交易,其中每次性交易都使用安全套者占57.4%。360名吸毒人员 HIV感染率为16.1%,HCV感染率为67.5%,梅毒感染率为2.2%。有注射吸毒史者感染 HIV和 HCV的危险分别是未注射吸毒者的5.5(1.8,17.1)倍和2.3(1.7,3.1)倍(P <0.01);共用注射针具者感染 HIV的危险是不共用注射针具者的2.2(1.3,3.5)倍(P <0.01)。结论吸毒人员艾滋病知晓率高,但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并未下降,“知信行脱节”是吸毒人群中 HIV、HCV、梅毒感染状况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常改凤 《热带医学杂志》2003,3(4):439-441,427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地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性。方法 对某地戒毒所1516名戒毒人员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并对76例HIV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HIV抗体检出率5.0l%,戒毒人群占93.67%;HIV感染者中静脉注射吸毒者高达98.68%,共用注射器者占静脉吸毒者的80.26%。结论 某地吸毒人群中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年青男性、文化程度低及低收入阶层是高危因素。需尽快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建议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活动;同时还应对在校学生开展预防吸毒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和潜在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面对面和采血方式对海南省部分市县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调查,并按HIV检测标准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吸毒人员中吸毒人员以男性为主,吸毒年龄偏小,以待业青少年为主。吸毒方式以静脉注射占大多数,约占吸毒人群的52.5%,公用注射器和针头的占24.2%。我省吸毒人群早期性行为比较普遍,占79.1%,有68.9%从未使用避孕套。HIV阳性检出率为3.2%。结论静脉吸毒已经成为我省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应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广泛的艾滋病知识和毒品危害的健康教育,遏止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泸州市在押吸毒人群HW感染状况和潜在危险行为特征。方法于2008年4月采用问卷方式对泸州市戒毒所及劳教所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并采血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吸毒人员男性多于女性;青少年静脉注射吸毒为主,共用注射器占24-2%。吸毒人群早期性行为比较普遍,有68.9%从未使用避孕套。HIV阳性检出率为3.2%。结论静脉吸毒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必须在吸毒人群中广泛开展艾滋病知识和毒品危害的健康教育,监测、预防、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4年来对吸毒人群开展预防艾滋病干预工作效果,探讨适宜当地开展的干预措施。方法调查分析干预工作前后吸毒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使用注射器和安全套行为变化。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晓率由34.11%上升为84.70%(x^2=58.77,P〈0.01)。最近一次未共用注射器由23.8%上升为91.7%(x^2=164,73,P〈0.01),近6个月从未共用注射器由13.5%.上升为82.1%(x^2=166.85,P〈0.01)。最近一次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由25.9%上升为89.3%(x^2=143,42,P〈0.01),近6个月内发生性关系每次都用安全套由5.4%上升为75.0%(x^2=180.05,P〈0.01)。结论对吸毒人群开展行为干预措施,对提高吸毒人群知晓率和行为改变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艾滋病危险行为特征,为制定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戒毒所的238名吸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238份,吸毒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8%,28.5%有静脉吸毒史,共用注射器的占静脉吸毒的47.1%.安全套的使用率为55%.15.1%的人发生过商业性的性行为,1.2%做过HIV自愿检测.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吸毒人员中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性病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7.
2000例吸毒者HIV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中HIV感染情况,吸毒行为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我所新收容的2000例吸毒劳教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并采用“吸毒方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0例吸毒人员中HIV阳性者372例,检出率18.6%。2000例吸毒人员中静脉注射吸毒1860例中HIV感染370例,烫吸吸毒140例中HIV感染2例;1860例静脉注射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1302例,其中HIV感染360例(HIV感染率28.42%),非共用注射器558例,其中HIV感染10例(HIV感染率1.43%)。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63.89,P〈0.001)。结论广东省部分地区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高,共用注射器是引起HIV传播的主要原因,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戒毒劳教所女性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的流行情况及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劳教所120名女性吸毒人员进行了调查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出HIV感染者40例,HIV感染率为33.3%。与HI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静脉注射吸毒及共用注射器,有静脉注射毒品史者HIV感染率为40.8%(39/98),元静脉注史者为4.5%(1/22)。昆明吸毒人群中共用注射器现象十分严重。占75.6%。结论 昆明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流行的危险性很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吸毒人群与艾滋病有关的高危行为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并探索健康教育和干预模式。方法通过大筛查方案对维吾尔族吸毒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毒行为、性行为、艾滋病知识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其调查有效问卷674份,有吸毒史的占100%,其中静脉注射毒品者占85.3%,共用针具者占15.6%;调查前6个月内有性行为者占90.1%(607/674),首次性行为的年龄最小16岁,多性伴者占81.4%;安全套使用率低,60.8%的人从来不用,每次都用的只占8.6%;正确认识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占80.4%,对几种非传播危险行为辨别不清楚;文化程度较低,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危险行为的发生、安全套使用率低与受教育的水平有关。结论吸毒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度较低,促进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行之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张福生  黄竹林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143-1143,1177
目的了解长沙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针对吸毒人群开展艾滋病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法,了解吸毒人员HIV感染情况以及相关高危行为。结果共调查360名吸毒者,其中男性占97%,女性占3%,开始吸毒年龄最小14岁,最大45岁;共用注射器率占44.30%;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占49.4%,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仅占6.2%,发生一夜情时安全套的使用为57.3%,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为14.4%;本次采血360人,确诊2人,阳性率0.56%,用ELISA法检出梅毒抗体阳性27例,阳性率为13.3%。结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和高危行为的发生率均很高,应加大对吸毒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武汉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监测情况,动态分析目标人群高危行为发生情况。方法按照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选取调查期内所有到门诊就诊的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检测。结果男性就诊者年龄以21~40岁为主,占75.77%。最近3个月与女性性服务人员性行为发生率为27.48%,最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性行为发生率为43.79%,与男性性行为发生率为25.48%,2009~2011年不同年份之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男男性行为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IV检测发现阳性数逐年增多,共发现13名阳性感染者,其中12名感染者曾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结论对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HIV检测,能够有效发现潜在感染者。应加大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干预的力度,防止艾滋病在该人群中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为制定综合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东莞市强制戒毒所内1035名吸毒者,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并采集5ml静脉血作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吸毒人群以青年男性、流动人口、低文化程度为主;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在60.97%-86.47%之间,其他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正确知晓率仅为22,42%;静脉吸毒者占68.41%,其中的35.03%有共用注射器史;31.50%的人拥有临时性件,73.01%的人拥有多个性伴,有23.29%的人得到或提供过商业性性服务;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均用安全套率最低(10.32%),得到商业性性服务时每次均用安全套率最高(50.00%);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最多的是电视(66.38%);共查出HIV抗体阳性47例,感染率4.54%;梅毒抗体阳性79例,感染率7.63%。结论吸毒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度较低,促进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行之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王毅 《中国热带医学》2013,(10):1203-1206
摘要: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群交行为及艾滋病病毒(nlv)/梅毒感染,分析影响因素。方法结合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进行相关行为匿名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合格调查367例,3.5%近6月有群交行为。有群交/无群交者HIV感染率7.7%N.5%,梅毒累计感染率23.1%陀1.2%、现症感染率15.4%,9.O%(x1-0.286、0.027、0.083,P均〉0.05)。单因素分析,群交行为与年龄、职业、接受同伴教育、寻找性伴场所、首次性行为年龄、近6月男性肛交数、近6月性伴最小年龄、固定性伴侣期间多性伴、累计偶然性伴数、经常观看同志性文化影视、同志性文化影视对行为影响相关(x2分别-5.416、6.261、5.821、11.487、3.876、5.672、22.117、4.316、21.064、4.835、5.018、6.692,P均〈0.05)。多因素分析,MSM群交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OR=11.129)、近6月商业性行为(0R=295.842)、近6月无保护性肛交(OR=9.091)、同志性文化影视对行为影响(0R=32.810),年龄33~41岁、近6月有商业性行为、有无保护性肛交、同志性文化影视对行为有影响者群交行为的比例较高。结论MSM群交行为受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和同志性文化影视影响,高危行为普遍,HIV感染和传播的桥梁作用明显,应针性开展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4.
揭阳市2005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揭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05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共监测853名吸毒者,HIV阳性率为1.17%;55.33%有注射毒品行为,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有36.23%承认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32.47%吸毒者承认曾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16.97%的吸毒者每次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结论揭阳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较低,仍处于低流行期,但高危行为存在,应加强干预。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吸毒人员HIV感染危险性性行为发生现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湖南省两所强制戒毒机构的323名吸毒人员作为调查样本, 以面对面访谈方式,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危险性性行为问卷、相关知识问卷和性态度开放程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时点前1年内, 309名吸毒人员有效样本中, 279人(90.3%)有固定性伴;27.5%(85/309)有多个固定性伴;临时性性行为发生率为38.2% (118/309), 商业性性行为发生率为25.9% (80/309), 既有商业性又有非商业性性行为的发生率为23.9%(74/309), 多性伴性行为总发生率为62.8% (194/309)。总分为25分(25条目)的相关知识中位数得分为18分(P25=15, P75=20);总分为66分的性态度开放程度中位数评分为33分(P25=14, P75=38)。按照本研究界定的危险性性行为分级方法, 经ordinal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无稳定婚姻关系、有注射吸毒行为、既往有性传播疾病感染史是其性行为危险程度等级增高的危险因素, 初次性行为年龄越低、性态度趋向保守是样本性行为危险程度增高的保护因素。结论:研究点吸毒人员有较高比例的危险性性行为, 对该人群危险性性行为的有效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HIV向普通人群的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高危行为以及HIV、梅毒和HCV的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相关血清学检测。结果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年共监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800人,就诊者中293人(36.63%)最近三个月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148人(18.50%)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4人(0.50%)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未发现注射毒品者。共发现HIV阳性7例(0.88%),梅毒阳性81例(10.13%)。结论浦东新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商业和临时性行为比较多,HIV感染较高,应加强性病门诊检测以及强化对门诊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流出地15~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对此人群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县某所劳务培训和输出机构所有15~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设计结构式问卷,匿名,在调查员的指导下填写后当场装入信封回收。共收回问卷1 800份,有效问卷1 712份。利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流出地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为18.0%,其中过去3个月中性行为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的占27.3%,有多性伴者占30.8%,有过商业性行为者占31.0%,有过使用毒品经历占9.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25.1%;同伴环境较差;(2)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与艾滋病知识得分、性关系中能谈论安全套相关;发生多性伴行为与年龄、朋友中有多性伴者、对多性伴的态度、主观规范相关;发生商业性行为与艾滋病知识得分、家庭住址、朋友中有发生商业性行为、主观规范、商业性行为意向相关;静脉吸毒与年龄、艾滋病知识得分、朋友吸毒、主观规范、吸毒意向相关;(3)理性行为理论框架中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对校外青少年艾滋病危险行为的发生影响较大。结论:流出地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关知识和应对不良的伙伴压力的能力,应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外出打工前期是对校外青少年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苏省扬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起,对扬州市范围内的MSM人群就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特征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以及血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及其他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300例MSM中,82.7%最近6个月发生过同性性行为,其中79.4%有多个同性性伴;48.7%曾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其中21.2%有多个异性性伴;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2.0%,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该比例为21.2%?均采集血样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确证HIV阳性22例,阳性率为7.3%;确证梅毒抗体阳性66例,阳性率为22.0%;未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常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OR=1.93,95%CI:1.01~3.67)和最近6个月曾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OR=0.45,95%CI:0.25~0.79)与最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梅毒感染(OR=3.17,95%CI:1.25~7.99)与HIV感染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扬州市MSM人群无保护性性行为及多性伴现象较为普遍,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以防止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以及传播至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