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男性手术患者对留置尿管的耐受性,避免尿管刺激引发躁动,探讨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 000例男性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即全身麻醉前30min留置尿管组(观察组)和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的术后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适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男性手术患者麻醉前30min留置导尿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不适,避免尿管刺激而引发的并发症,是术前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
杜丽萍  何霞  陆琪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44-264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对择期腹部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时间进行了对比研究,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前导尿组,全身麻醉后导尿组.麻醉前导尿组均在麻醉前5 min留置尿管,麻醉后导尿组均在气管插管后留置尿管.结果:麻醉前导尿患者术后舒适度较好,麻醉后导尿患者可能对留置尿管过程缺乏记忆,舒适度较差.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尿管最佳时机应该在手术前5 min.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腹部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对照组在手术前30分钟在病房由病房护士行导尿术;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接受麻醉后由手术护士行导尿术。结果: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留置后的舒适度、疼痛程度、拔管后尿道刺激征的发生率、患者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患者麻醉后行导尿术,患者的疼痛感减轻、舒适度增加、拔除尿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率低、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邬术平 《四川医学》2013,(6):935-93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及对照组分别再次分为麻醉前插管组与麻醉后插管组各为25例,干预组在留置导尿前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留置导尿插管时疼痛(VAS评分),术后苏醒期评估术中留置导尿的舒适度。结果 VAS评分干预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麻醉后插管组评分明显低于麻醉前插管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麻醉前插管组及麻醉后插管组评分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舒适度组内比较麻醉后插管组明显优于麻醉前插管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中麻醉前插管组与麻醉后插管组舒适度组间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插管时的疼痛感及术中对留置导尿的不适感,提高了麻醉前后插管患者留置导尿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麻状态下与清醒状态下行导尿患病人舒适度有无差异。方法将65例全身麻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麻醉前病人清醒时行导尿术,B组在麻醉后导尿。导尿时记录两组心率、血压;观察两组病人导尿时和导尿后12小时内的舒适度。结果 A组和B组比较,两组病人插管前及插管时血压、心率有轻微波动,但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前后留置尿管时舒适度比较,结果为A组好(P值﹤0.001),麻醉前后留置尿管后12h内舒适度比较,结果为A组较好(P值﹤0.001)。结论麻醉前后留置尿管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虽然各有利弊,但权衡利弊,如果病人均为成人,无特殊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且术后不是立即拔除尿管者,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应在麻醉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对我院妇科术前留置导尿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并观察效果.方法 将198例术前留置导尿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用14或16号双腔气囊硅胶尿管行留置导尿;干预组在常规尿管留置时进行及时的针对性认知和行为干预,并特意选择8号细气囊尿管代替常规应用的14或16号气囊尿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导尿时及在尿管留置过程中的舒适度.结果 干预组在导尿时及在留置尿管过程中的舒适度皆优于对照组,经同统计分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敏  刘孟丽 《四川医学》2009,30(4):608-60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以提高其开胸术后对留置尿管的耐受性。方法将6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全麻前留置导尿管,观察组全麻后留置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安置尿管前和安置尿管时心率、血压变化,以及手术后对患者安置尿管时机的选择。结果与基值比较。对照组在安置尿管时心率、血压均明显增加,而观察组增加不明显。所有患者均选择麻醉后导尿方式。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全麻后留置导尿管,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降低术后血压、心率波动,有利于患者安全地渡过手术及术后恢复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术前不同时机进行尿管留置对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内(PACU)苏醒时对尿管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施行开腹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术前1h行导尿术,置尿管前以利多卡因凝胶进行尿道表面麻醉;B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导尿术,同A组一样利多卡因凝胶进行尿道表面麻醉.C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常规导尿术.术后送PACU,观察3组患者苏醒期尿管耐受情况.结果 与B组和C组相比A组患者苏醒期尿管耐受良好,与B组和C组相比有明显的区别.结论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手术前留置尿管可以提高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对尿管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彭红  邓玉兰  雷丽敏 《中外医疗》2013,32(11):151-15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全麻术后女性患者留置尿管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4月该院收治的需全身麻醉行腹部手术的女性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干预组在行全身麻醉前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及常规留置导尿管护理,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留置导尿管护理。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清醒后的SAS评分、焦虑发生率对比。结果两组麻醉清醒后12h内尿管留置期间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清醒后焦虑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和麻醉清醒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需留置导尿的女性患者,在麻醉前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况,提高留置导尿管期间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留置导尿时间对外科男性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普外科需行手术的男性患者按导尿时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麻醉前留置导尿,对照组30例在麻醉后留置导尿,观察两组在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和拔除尿管三天内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和三天内排尿情况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后留置导尿较麻醉前留置导尿对患者尿道膀胱粘膜刺激小,对膀胱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妇科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尿管的舒适度进行比较。方法选取78例妇科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全麻组组(29例)和硬膜外麻醉(49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时期留置尿管的舒适度。结果对全麻组患者和硬膜外麻醉组的前后不同时期施行留置导尿管手术的舒适度进行对比观察,发现麻醉后插管的舒适度效果反应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麻组患者和硬膜外麻醉组前后不同时期施行留置导尿管12h后患者的舒适度比较,麻醉前插管的反应效果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留置导尿术,有利于提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郑亚珍  韩文峰 《中国病案》2011,12(5):64-65,62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病房晨起麻醉前导尿,观察麻醉成功后留置尿管,检测记录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尿道刺激症状,粘膜损伤及留置尿管一次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前血压,心率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留置尿管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均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一次性留置尿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尿道刺激症状及粘膜损伤情况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患者麻醉成功后留置尿管,可稳定患者术中的血压及心率,减轻因留置尿管引起的尿道刺激症状及粘膜损伤,提高一次导尿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不同留置尿管时机全麻患者的麻醉复苏期反应.方法 将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手术并术前需导尿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A组患者术前在病房导尿并留置尿管,B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插管后导尿并留置尿管,C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期进行导尿并留置尿管.比较三组患者导尿前及导尿时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患者复苏期的躁动情况,术后观察了解患者对尿管的耐受情况和对舒适度的评定.结果 A组患者导尿时血压[SBP=(127.88±14.55)mmHg,DBP=(76.08±9.63)mmHg,1 mmHg=0.133 kPa]与导尿前[SBP=(118.20±14.25)mmHg,DBP=(69.65±7.82)mmHg]比较明显升高,C组患者导尿时血压[SBP=(124.95±12.92)mmHg,DBP=(76.76±10.28)mmHg]与导尿前[SBP=(117.83±14.96)mmHg,DBP=(68.96±11.11)mmHg]比较也有所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血压导尿前和导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导尿前SBP=(121.05±18.10)mmHg,DBP=(71.45±10.91)mmHg;导尿时SBP=(122.93±18.21)mmHg,DBP=(72.30±11.72)mmHg].C组患者在麻醉复苏期发生躁动12例(20.00%),明显低于A组的29例(48.33%)和B组的36例(6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中舒适0级者49例(81.66%),明显高于A组的34例(56.67%)和B组的23例(38.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诱导期留置尿管既可减少患者复苏期躁动的发生,又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推荐为全麻患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老年男性患者术前无痛留置导尿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岁以上老年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无痛留置导尿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下的无痛留置导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无痛导尿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无痛导尿过程中疼痛程度、术后麻醉苏醒期(苏醒即刻、苏醒后5 min、苏醒后10 min)的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后的收缩压(125.3±5.2 mmHg)、舒张压(82.6±4.0 mmHg)、心率(83.4±5.1 r/min)均低于导尿前,且均低于对照组留置导尿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导尿过程中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期各阶段尿管躁动反应:苏醒时(0.33±0.479分)、苏醒后5 min(0.30±0.466分)、苏醒后15 min(0.13±0.346分),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男性患者术前无痛留置导尿过程中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对导尿的抗拒感,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带来良好的手术效果,体现了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尿管的最佳时间.方法 选取2010-01~2012-01间本院收治的麻醉前后留置尿管的妇科手术患者147例,将其随机分为全麻前插管组、全麻后插管组、硬膜外麻醉前插管组、硬膜外麻醉后插管组共4组.麻醉前插管组:均在麻醉前5 min对患者留置导尿管,麻醉后插管.麻醉后插管组:全麻患者在气管插管后留置导尿管,硬膜外麻醉患者在置入硬膜外导管并注药后3~10 min留置导尿管.结果 麻醉前插管病人术后舒适度较好,麻醉后插管患者对留置导尿的记忆效果较差,舒适度降低.结论在妇科手术病人麻醉前5 min留置尿管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插管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导尿时机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术中需留置导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腰硬麻醉前、后留置尿管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术前1h在病房按常规方法行留置导尿术,实验组病人接进手术室在麻醉效果满意后按常规方法行留置导尿术。结果麻醉前导尿操作期间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98%出现轻度以上疼痛;麻醉后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疼痛评定结果均为0级。结论手术患者在麻醉后实施导尿可减少导尿操作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干扰程度,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导尿的时机。方法选择需要术前留置导尿的病人3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分别予以常规术晨导尿及病人麻醉后导尿,观察两组病人血压、脉搏、负性心理、重复置管率及疼痛变化。结果对照组病人置尿管前后血压、脉搏波动较观察组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重复置管及病人的负性心理与疼痛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麻醉后留置尿管是术前置管的最好时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PDCA管理程序对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留置导尿护理效果影响。方法选择102例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留置导尿,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留置导尿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PDCA管理程序进行留置尿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对照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13.0±2.0d),护理组留置尿管时间为(10.0±1.8d),护理组留置导尿时间短于对照组。2对照组留置尿管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27.78%,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8.52%;护理组留置尿管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0.87%,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4.35%。护理组留置尿管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PDCA管理程序能够缩短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留置尿管的留置时间,降低尿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留置导尿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麻前后两种留置尿管时机对苏醒期尿道刺激症状的影响.方法:全麻患者随意分组,选择全麻前留置尿管200例为A组(观察组),全麻后留置尿管200例为B组(对照组).A组插尿管前心理干预,告知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及尿道刺激症状,2 %的利多卡因胶浆尿道表面麻醉再插尿管.B组全麻后常规插入留置尿管.观察两组患者苏醒后的尿道刺激症状.结果:麻醉前留置尿管的患者尿道刺激症状明显轻于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P<0.05).结论:全麻前留置尿管,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清醒时尿道刺激症状的耐受性,利于患者平稳过渡,避免了手术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变传统留置导尿管给成年女性患者带来的不适反应。方法:将200例需留置导尿的成年女性患者按单双日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成人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组使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产生不适感的强度及留置尿管后有无尿管自行脱出及管周漏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的不适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均无尿管自行脱出及管周漏尿现象。结论:成年女性患者应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能明显减轻置管后的不适,且不会增加管周漏尿及尿管脱出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