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Latex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定性检测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对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凝血-纤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对58例UA患者用Latex法作D-dimer定性测定,其结果与患者的Fbg水平及各对照组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D-dimer阳性率在UA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SA )组,P<0.01。UA患者D-dimer阳性组的Fbg水平高于阴性组,P<0.01,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结论D-dimer阳性率在UA组及AMI组明显增高。UA患者D-dimer阳性,Fbg增高应考虑有高凝-继发纤溶活性增强的可能,是血栓形成的标记。D-dimer阴性,Fbg增高的UA患者不排除高凝-低纤溶的可能。D-dimer阴性,Fbg水平不高的UA患者应考虑非血栓的因素为其主要的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中内皮素(ET)的作用及钙拮抗剂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ET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ET含量,同时测定34例口服硝苯吡啶、24例口服地尔硫患者用药15d后血浆ET含量。结果:UA组血浆ET含量明显高于SA组(P<0.001),两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硝宋吡啶、地尔硫草均能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E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P<0.001),其中硝苯毗院作用尤为显著,治疗后患者血浆ET水平降至正常(与对照组相比P>0.05),地尔硫革尚不能使冠心病患者血浆ET水平降至正常(与对照组相比P<0.001)。结论:ET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钙桔抗剂硝本毗埃、地尔硫均能降低心绞痛患者血浆ET水平,前者作用强手后者。  相似文献   

3.
临床证实,血栓形成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与血小板活性的关系,我们观察了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前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的动态变化,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溶栓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栓形成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不同亚组的关系及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05例UA分成不同亚组,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与49例稳定型心绞痛(SA)、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除变异型心绞痛外,将UA组非选择性分为溶栓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溶栓治疗组(53例)应用尿激酶治疗,与常规治疗组(43例)进行比较.结果:UA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SA组与健康对照组(P<0.01),后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治疗有效率94.3%,常规治疗组有效率65.1%,两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UA组中某些亚组与血栓形成有关,对这类患者采用溶栓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与血清SOD、丙二醛含量相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及黄嘌呤氧化法检测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浆中NO、SOD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MDA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与SA患者比较,UA患者NO水平变化更加显著(P<0.05)。结论CHD患者尤其是U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退,NO水平降低,与氧化应激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血栓烷B2(TXB2)及血清尿酸(UA)浓度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浆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清血尿酸浓度水平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稳定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于本院门诊或住院确诊冠心病的患者165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84名为对照组,分别空腹10h采肘静脉血2~3ml2份,1份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检测血浆GMP-140、TXB2水平,1份分离血清,测定尿酸。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血GMP-140、TXB2、UA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慢性缺血综合征组(CIS)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GMP-140、TXB2、UA随冠心病的病变程度而升高,是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一种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方法:对比观察21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与19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SAP)患及20例健康对照例的血浆PAI-1及C-RP浓度的变化。结果:21例UAP患的PAI-1及C-RP浓度显高于SAP组患及对照组的(P<0.01)。结论:血浆PAI-1及C-RP浓度变化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高凝状态与血栓形成的关系和机制,对64例不同程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浆vonWilebrand因子(vWF: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以及尿纤维蛋白肽A(UFP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以上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说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并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冠心病(CHD)患者不同病期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浓度,旨在探讨这些物质在CHD发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58.74±6.30)岁,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其中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5755±8.19)岁。正常组:2O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6.76±8.20)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82例住院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对照组2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s-CRP、血清可溶性CD105的水平。结果:1.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血浆hs-CRP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AMI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UA组(P〈0.05),UA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SA组(P〈0.05),SA组血浆hs-CRP水平与对照组类似(P〉0.05)。2.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血浆可溶性CD105水平逐渐增高。AMI组显著高于UA组(P〈0.05),UA组高于SA组(P〈0.05),SA组高于对照组(P〈0.05)。3.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CD105与hs-CRP水平成正相关。结论:冠心病hs-CRP水平与血清可溶性CD105呈正相关,提示炎症与斑块新生血管在动脉粥样硬化(As)过程中可能有相互促进作用,从而降低了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纤维蛋白原(Fg)水平,以评估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高凝、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冠心病病人11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35例,另设20名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TPP和Fg的阳性发生率及含量,UA组和AMI组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SA组病人的Fg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A组病人的TP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Fg与TPP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TPP及Fg含量越高,越易发生AMI;UA组TPP、Fg增高者可有血栓形成.TPP和Fg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病人发生新鲜血栓形成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43例冠心病及10例健康人进行C反应蛋白及凝血因子Ⅶ活性的测定。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RP分别为(0.29±0.17)mg/L、(2.28±1.31)mg/L和(4.97±2.33)mg/L,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FⅦc分别为(7.73±12.29)%、(90.28±16.14)%和(12.66±26.53)%,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FⅦc未显示有显著差别(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CRP及FⅦc水平的增高参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MP—140)的变化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1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VWF和GMP—140.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VWF和CMP—140测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AMI和UA的VWF和GMP—140测值与S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AMI与UA之间上述指标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VWF和GMP—140水平的变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内皮素(ET)的释放与血小板的活化在急性心肌缺血中的作用,分别对1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患者及30例正常人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AMI组与UA组ET与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均升高,SA组ET与GMP-140升高不明显。其中,AMI组与UA组ET与GMP-140有相关性分别为r=0.62,P<0.025;r=0.41,P<0.025,SA组ET与GMP-140无相关性(r=0.31,P>0.10)。研究结果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ET与活化的血小板相互作用,加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与痉挛,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的发作。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与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 (UA)与稳定型心绞痛 (SA)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疗效。方法 行PTCA的心绞痛患者 2 0 4例 ,分组比较UA与SA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PTCA术的近期和中期疗效。结果 ①分组 :2 0 4例病人中 ,UA组 112例 (5 5 % ) ,SA组 92例 (45 % )。其中UA组心绞痛分级高于SA组 (P <0 0 5 )。②UA组复杂病变血管支数为 74(3 3 % ) ,SA组复杂病变血管 43支(2 0 %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而SA组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较UA组为多 (P <0 0 5 )。③支架植入情况 :UA组有 114支血管共植入支架 143枚 ,占病变血管数的 5 1% ;SA组 5 4支血管共 67枚 ,占 2 5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共 15 6例病人接受支架术。④术后 3 0d内无重大并发症发生 ,UA组复发胸痛较SA组高 (9%vs 3 % ,P <0 0 5 )。⑤随访 3~ 9个月 ,发生心肌梗死 3例 ,其中UA患者2例。复发胸痛两组分别为 12例和 16例 ,占 13 %和 14% ;临床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 2 0 %和 2 2 % ,均无显著差别。结论 PTCA/支架术对不稳定型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相似 ,即刻成功率高 ,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 To compare the short and mid - term outcomes in cases of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v stable angina. Methods Patients selected for PTCA/stenting were divided in to two groups, one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 group, n = 92) and one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 group, n = 112). The outcomes of coronary an giographies (CAG), initial (30-d) success of the procedure, and follow - up statu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were similar, although the patients with unstable symptoms more females ( P< 0. 05), and had a higher average CCS class (P< 0. 05) and a higher incidence of postinfarction angina ( P< 0. 01). The frequency of ' complex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33% v 20% ( P< 0. 01). A total of 309 vessels ac cepted the procedure; including 210 stents were sue cessfully delivered to 156 patients. 143 and 67 stents were implanted in the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心绞痛血凝/纤溶系统变化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对强化药物治疗反应不同的两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血凝及纤溶指标变化规律,及其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度分层中的意义。方法 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共163例作为治疗组(UA组),依强化治疗72小时病情是否得到良好控制分为UAA、UAB两个亚组,另20例稳定性心绞痛为对照组SA组,所有病例均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测定,并于第3天、5天、7天、10天UA再重复测定上述指标。随访90天内被迫采取心脏介入治疗、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情况。结果 临床首次检测结果均提示PT、APTT在UAA、UAB与SA间无差异、也无预后意义(P>0.05),UAA组FG血液浓度水平于病程经五天达高峰后迅速下降,而DD血液浓度水平于第三天后开始逐步下降;UAB组则FG、DD血液浓度水平至病程第十天则仍然保持它们在第5天及第3天的高峰水平,UAA、UAB两组病人的短期预后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DD、FG血液浓度水平在起病后前十天保持高水平是难治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血液学标志,同时也是提示病人近期预后较差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对稳定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10 5例同时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的患者 ,按心绞痛性质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 (SA组 )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UA组 ) ,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形态和性质的差异。结果 两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病变血管及狭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血管内超声显示 ,UA组病变以脂质斑块多见 ,SA组病变则以纤维斑块和钙化斑块更常见 ;SA组病变钙化的程度较UA组严重 ;UA组病变自发性内膜撕裂和血栓形成的比例明显高于SA组。结论 血管内超声显示 ,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在形态和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变化。方法;78例冠心病患者分成稳定性心绞痛(SA)、不稳定性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4组,并与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比较。采用无创伤自动检测仪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定心功能指标;心排血指数(CI),外周阻力(TPR),左室射血前期(PEP)及左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收缩功能:射血分数,每搏量,心搏出量;左室舒张功能:A峰,E峰,峰值速度比值,峰值充盈,标准化充盈速度。结果:AMI和OMI组心功能明显减低(P<0.01):CI减少,TPR增高,PEP延长,LVET缩短,左室收缩功能减弱,舒张功能降低;UA和SA组心功能减低(P<0.05~<0.01);AMI和OMI组比UA和SA组心功能减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随病情加重,心功能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