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晋川  刘明全 《华西医学》2004,19(2):245-245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78例,对该治疗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小、创作小,便于临床观察,对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并发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不同治疗方式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一组接受腰穿放去脑脊液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引流治疗的患者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腰穿的患者组,但颅内感染率明显高于腰穿患者组(P<0.05);引流治疗的患者组其预后情况明显优于腰穿治疗的患者组(P<0.05)。结论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外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3例脑外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92)接受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B组(n=91)接受每日腰穿术放脑脊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 A组每日脑脊液引流量显著多于B组,而脑脊液压力复常时间、转清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短于B组。A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脑积水及癫痫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2组患者无植物状态和死亡病例,A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B组,而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B组。结论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外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行脑脊液置换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将1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在入院常规用药后行腰穿置管持续腰大池引流;对照组80例,在常规用药后每天或隔天行腰椎穿刺做脑脊液置换。观察两组病人头痛持续时间、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治愈情况、住院时间等。结果:持续腰大池引流与常规腰穿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行脑脊液置换不仅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同时也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脊液漏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大池持续引流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脊液漏效果明显。结论: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脊液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池引流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行持续腰池引流,同时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头痛、颈项强直持续时间和昏迷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腰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在基层医院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自2006-02-2011-03所收治的采用腰大池引流治疗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7.9±6.3)h,无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出现,痊愈率(GOSⅤ级)高。结论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前收治的3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腰大池术后常规围术期护理;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3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采用输液泵进行流速及量匀速控制等。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头痛持续时间、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患者应用输液泵匀速控制脑脊液简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患者头痛持续时间、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9年10月经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疗的11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在110例患者中,难治性脑脊液漏12例,颅内感染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脑室内出血45例。结果 12例脑脊液漏患者全部治愈,13例颅内感染患者治愈12例,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38例,45例脑室内出血患者积血全部清除。引流期间无再出血、脑疝及继发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是治疗难治性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内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后取不同体位对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给予不同的体位护理,其中20例给予平卧位,20例给予床头抬高15-30度的卧位,观察不同的体位对于患者的头痛缓解时间、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的影响。结果:床头抬高15-30度的卧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头痛缓解时间。结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给予床头抬高15-30度的体位对于头痛的缓解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增强腰大池持续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持续外引流分组与传统治疗组 ,每组各 1 6例 ,分别采用早期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与每天行腰穿术放脑脊液。对两组的疗效及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持续外引流组与传统治疗组在颅内压下降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头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持续外引流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结论 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利用无菌输液器作引流导管 ,易于调节引流速度、控制引流量 ,能尽早清除血性脑脊液对脑的损害 ,从而达到平稳降低颅内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腰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评价腰池持续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traumaticsubarachnoidhemorrhage ,tSAH)的治疗效果。方法 患者 2 3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16例患者行腰池脑脊液持续引流 ,对照组 12 2例患者行腰穿放液。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脑脊液中红细胞 (RBC) <10 0× 10 6 /L的时间分别为伤后 (5 2± 2 6 )d和 (7 3± 3 8)d (P <0 0 1) ,两组脑脊液中蛋白 (TP) <0 8g/L时间分别为伤后(8 4± 3 8)和 (11 6± 4 6 )d ,治疗组伤后平均颅内压、甘露醇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治疗组头痛、脑膜刺激征持续时间短 ,脑积水及脑梗塞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腰池持续引流可快速廓清tSAH患者的脑脊液 ,患者临床症状迅速减轻 ,并发症明显减少 ,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终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将65例SA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应用终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对照组27例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结果: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P<0.05);明显降低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三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采用终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SAH疗效优于腰穿脑脊液置换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采用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析置管引流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56例患者持续腰池置管引流,引流管留置时间3~14d,平均7d拔管.所有病例脑脊液由红色血性液体逐渐转为无色澄清液体,颈项强直消失,患者头痛减轻或意识障碍改善,开颅手术的患者骨窗压力明显下降,发生引流过度2例,引流不畅3例,无颅内感染发生.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单、治疗效果可靠,置管引流期间严格无菌操作,配合精心观察和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将 4 8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2 8例 )应用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 ;2 0例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者为对照组。结果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头痛缓解时间、意识障碍时间、CSF压力下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P <0 .0 1 ) ;明显降低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三大并发症的发生率 ;无引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优于腰穿脑脊液置换术。严密观察及合理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喇新军  陈晨 《临床医学》2009,29(7):36-37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加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清除作用。方法87例SAH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是否同意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SAH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减少SAH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300例SAH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投诉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健康知识普及率、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提高SAH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投诉率、护理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此方法能明显提高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存活率、复醒率,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论:该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分析7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76例患者置管持续腰池引流,引流管留置时间3~10d,平均7d拔管。全部病例脑脊液由红色渐变为无色清亮的,颈项强直消失,患者头痛减轻或意识障碍改善,开颅手术者骨窗压力明显下降,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简单、有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注意该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特殊性,并精心观察和护理,能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较快的使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20.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是神经外科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治疗效果明显、可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我科于2007年9月~2008年9月应用硬膜外导管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治疗珠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