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方法检测尿液巨细胞病毒在儿童CMV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应用FQ—PCR和ELISA法检测75例确诊或高度怀疑为CMV感染和25例对照儿童尿CMV—DNA和血清CMV—IgM,比较病毒DNA与血清抗体的平行性和敏感性。结果75例确诊或疑诊CMV活动性感染患儿中,检测到CMV—DNA65例;检测到CMV—IgM54例。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为77%,FQ—PCR和ELISA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和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Q~PCR法检测尿CMV—DNA对诊断活动性CMV感染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合成肽检测巨细胞病毒酶联免疫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应用合成肽建立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特异敏感的酶联免疫方法,并用于临床检测患者血清中HCMV-IgM。方法:根据人巨细胞病毒PP150氨基酸序列,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决定含HCMV PP150国强抗原决定簇的单链多肽序列,合成肽作抗原,建立检测抗HCMV-IgM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全血中HCMV DNA,比较ELISA与PCR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本实验所建立的检测抗HCMV-IgM的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正常孕妇血清中抗HCMV-IgM阳性率与HCMV DNA存在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以合成多肽作抗原检测巨细胞病毒酶联免疫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简单,快速,适用与临床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潜伏-再活化感染对乙型肝炎患者疾病演变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62例HBsAg呈阳性的肝病患者血清,实时荧光PCR定量法检测其HCMV—DNA和HBV—DNA含量,ELISA法检测其HCMV—IgG、IgM水平。结果HCMV—DNA和HCMV—IgM两者的阳性率及HCMV—DNA定量均值较一致:对照者〈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肝癌患者;乙型肝炎HBV—DNA阳性患者与乙型肝炎HBV—DNA阴性患者间的HCMV—DNA阳性率和HCMV—IgM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多重感染状态下,HCMV潜伏-再活化感染与乙型肝炎疾病演变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青岛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邵济钧等用间接ELISA法同时检测青岛地区孕妇血清中巨细胞病毒(HCMV)—IgM和IgA两种抗体,自1002份孕妇血清中共检出HCMV—IgM阳性149份(14.87%);HCMV—IgA阳性169份(16.87%)。若以其中一项阳性者即为阳性,则孕妇活动性HCMV总感染率为20.95%。自372份新生儿脐血血清中共检出HCMV—IgM阳性16份(4.30%),HCMV—IgA血清30份(8.06%),本地  相似文献   

5.
许菁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1967-1968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PCR,FQ—PCR)法检测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探讨该法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临床疑似性病患者,取尿道或宫颈分泌物,同时用分离培养法和FQ—PCR法检测NG、CT、UU。结果168例患者中,培养法阳性检出数46例,阳性率27.38%,FQ—PCR法阳性检出数72例,阳性率42.86%。FQ—PCR法特异性为76.61%,灵敏度为97.83%。分别用FQ—PCR法和培养法检测NG、CT和UU,前者阳性率均高于后者。结论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G、CT以及UU,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检出率高等优点,对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儿尿液中人巨细胞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方法检测尿液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儿童HCMV活动性感染的检测价值。方法:对收集的175份临床标本分别用FQ—PCR方法及低基质磷酸化蛋白(pp65)抗原血症检测方法进行平行检测比较。结果:71例临床患者尿液FQ—PCR检测阳性59例;血液pp65抗原检测阳性53例。尿液中HCMV DNA检测结果与HCMVpp65抗原血症的一致性为84.2%。结论:FQ—PCR检测敏感性要高于pp65抗原血症检测,可以有效提示体内病毒的活跃程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妇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及其母婴垂直传播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筛查11859例孕妇HCMV的特异性抗体(IgG及IgM),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其中248例具有活动性HCMV感染孕妇的羊水或胎儿脐血或产后直接抽脐血检测HCMV-DNA。结果孕妇HCMV感染率为95,3%(11306/11859),孕妇活动性HCMV感染率为3.5%(417/11859),孕中期羊水的HCMV-DNA阳性率为12.1%(12/99);孕晚期脐血或产后直接抽脐血HCMV-DNA阳性率为6.0%(9/149),羊水的HCMV-DNA阳性率与分娩期脐血及及新生儿血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孕前绝大多数已感染过HCMV,测定孕中期羊水的HCMV-DNA,对早期诊断先天性HCM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早孕自然流产妇女100例血清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IgG的检测,并和正常早孕妊娠妇女进行比较;应用ELISA对20例早孕自然流产后绒毛进行HCMV-IgM、IgG检测.结果显示流产组中HCMV-IgM阳性和HCMV-IgG、IgM双阳阳性率与正常孕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20例流产绒毛阳性率60%,说明HCMV通过血液传播给胚胎,引起流产.孕妇原发与继发感染与早孕自然流产有相关性,HCMV-IgM和HCMV-IgG与HCMV-IgG、IgM双阳阳性率与发生流产次数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孕前妇女TORCH感染的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孕前妇女的TORCH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技术检测690例孕前妇女的血清TORCH病原体IgM。结果:TORCH-IgM总阳性195例、阳性率28.26%,单项病原体感染106例、阳性率15.36%,合并感染(两种以上病原体)89例、阳性率12.89%;总Tox-IgM阳性37例、阳性率5.36%,RuV-IgM阳性62例、阳性率8.98%,CMV-IgM阳性124例、阳性率17.97%,HSV-IgM阳性136例、阳性率19.71%。结论:孕前妇女TORCH的检测对预防宫内感染、控制畸形胎儿出生,实现产前优生保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建议将TORCH检测作为孕前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弓形虫抗体检测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意义,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方法按照国家《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技术规范》要求,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弓形虫IgG、IgM抗体。以2012年孕前优生检测的育龄女性2 719例作为研究对象,由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员将汇总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博爱县10个乡镇共有2 719例已婚待孕妇女接受弓形虫抗体检查,阳性率5.41%。IgG抗体阳性最高为月山镇8.21%(标准化率),最低为寨豁乡0.92%(标准化率)。结论 2012年博爱县检测的2 719例已婚待孕妇女血清弓形虫抗体5.41%,与全国弓形虫感染率4.0%~9.0%一致。应提高待孕夫妇对弓形虫抗体检测意义和弓形虫感染危害性认识,对弓形虫IgM阳性者要积极治疗,复查阴性再怀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产妇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乳汁与血液中病毒载量相关性,探讨乳汁HCMV检测在HCMV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疑似HCMV感染的502例产妇乳汁及血液HCMV.DNA,并对其新生儿血清及尿液HCMV—DNA进行检测,观察新生儿的感染情况。结果502例产妇乳汁阳性率12.15%,血液阳性率15.74%,两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96,P〉0.05),而血液中平均拷贝对数值高于乳汁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06,P〈0.05)。且乳汁与血液HCMV—DNA拷贝数对呈显著正相关(r=0.698,P=0.000)。502例疑似HCMV感染产妇的新生儿血液、尿液HCMV—DNA检测共63例阳性,阳性率12.55%。母乳HCMV阳性组与母乳HCMV阴性组、母血HCMV阳性组和母血HCMV阴性组比较,新生儿血液、尿液HCMV—DNA阳性检测率均升高(x2值分别为438.69、63.71、407.48,均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孕产妇血液与乳汁的病毒载量存在相关性,乳汁携带病毒为婴幼儿发生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解决<8月龄组婴儿和>24岁年龄组成人麻疹发病增多的问题,在国家不改变现有麻疹免疫程序的前提下,有效预防低月龄婴儿麻及育龄妇女疹发病的新路径。方法 2013-2017年,通过健康教育动员枣庄市孕前妇女自愿接种麻疹疫苗,监测所生婴儿麻疹发病率,采用ELISA法对采集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检测血清标本1 247例,麻疹阳性616例,阳性率为49.39%。<8月龄组婴儿和>24岁组成人麻疹IgM阳性率较高,8月龄~和5~14岁组儿童抗体阳性率较低,不同年龄组间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0,P<0.01)。2013-2017年孕前妇女自愿接种麻疹疫苗的共计1 821人,5年间所生婴儿在<8月龄时患麻疹儿童仅有2例。对照组1 734人,所生婴儿在<8月龄患麻疹的共计17例。两组<8月龄婴儿麻疹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3,P<0.01)。结论采取孕前妇女麻疹疫苗接种的措施,可解决<8月龄组婴儿和>24岁组成人发病增多问题,有效降低麻疹总发病率,有助于尽早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与乙肝病毒DNA间的关系。[方法]对320例血清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结果]乙肝“大三阳”HBV—DNA阳性率为96.9%(95/98),“小-Z阳”HBV—DNA阳性率为59.9%(91/152,Х^2=42.99,P〈0.01)。HBeAg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96.2%(100/104);HBeAg阴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为60.2%(130/216,Х^2=44.93,P〈0.01)。[结论]血清HBV—DNA能直接反映HBV的存在状态及感染性标志。在乙肝诊治中,不能仅凭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同时应做HBV-DNA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胎儿先天性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采用 ELISA 法检测5000例孕妇血清、243对母婴血清及30对畸形儿血清中人巨细胞病毒 IgG 与 IgM 抗体。孕妇 HCMV IgG 与 IgM 阳性率各为88.48%与5.35%,新生儿各为83.95%与1.65%,243对母婴血清 IgG 与 IgM 分布频率的一致性(IgG:x~2=9.09,P<0.01;IgM:x~2=4.92,P<0.05),提示 HCMV 存在母婴间传播。分娩畸形儿母亲血清中 IgM 阳性率明显高于分娩正常儿母血(x~2=6.03,P<0.05),提示孕妇处于 HCMV 激活感染能引起宫内感染及先天性畸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孕妇ToRCH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的统计及临床意义分析,强调孕前ToRCH血清学检测的必要性.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1368例孕妇ToRCH-IgM特异性抗体.结果 1368例孕妇ToRCH-IgM特异性抗体检测中118例阳性,总阳性率8.63%.其中HSV阳性32例,阳性率2.34%;CMV阳性40例,阳性率2.92%;RV阳性6例,阳性率0.44%.TOX阳性40例,阳性率2.92%.结论 从优生优育及育龄妇女健康的角度出发,ToRCH应列为孕前常规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16.
人微小病毒B19母婴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该地区B19病毒母婴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和套式PCR分别检测母婴血清B19病毒IgG、IgM抗体和DNA。结果92例孕妇血清B19病毒IgG抗体阳性率3704%,720例孕妇血清B19病毒IgM抗体阳性率902%,而95例婴儿脐血IgM抗体阴性;720例孕妇血清和95例婴儿脐血B19病毒DNA亦均为阴性。结论部分孕妇存在B19病毒感染既往史,少数孕妇有近期或急性B19病毒感染,但母婴垂直传播B19病毒风险很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诊断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方法。方法应用原位免疫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早、中、晚期孕妇宫颈脱落细胞中巨细胞病毒抗原。结果119例受检标本中有16例出现人巨细胞病毒(HCMV)抗原阳性,孕早、中、晚期孕妇活动性HCMV感染率分别为:9.37%、11.90%、17.77%;检出的HCMV抗原阳性细胞数为2~38/5万宫颈脱落细胞,平均8.5/5万细胞。常规ABC法平行检测,原位免疫PCR法检测敏感性高于ABC法。结论原位免疫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检出微量HCMV抗原,为临床诊断活动性HCMV感染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贫困山区孕期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探讨苓与白细胞介素8 (Interleukin-8,IL-8)的关系.方法 用ELISA和PCR方法 检测贫困山区323例正常孕妇外周血特异性 HCMV IgM、IgG抗体及HCMV DNA,对其中27例孕期HCMV 活动性感染者及48例孕期无HCMV活动性感染者进行随访,检测产后乳汁及新生儿尿液HCMV DNA;并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孕妇及乳母外周血中IL-8水平.结果 孕妇HCMV活动性感染率为8.36%,宫内传播率为25.93%,孕期CMV活动性感染者及宫内传播者其外周血IL-8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者(P<0.05),乳汁排毒者和未排毒者间血清IL-8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近年来贫困山区孕期HCMV活动性感染率有所下降,但较国内外报道仍高;IL-8在孕期活动性HCMV感染及宫内感染中可能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湖州市育龄女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感染状况,为制定孕前及孕早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4月参加湖州市免费孕前优生筛查、产前检查的女性血标本6 40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CMV IgG/IgM抗体。结果 6 406份育龄女性血清中HCMV IgM/IgG抗体双阳性检出率为0. 27%(17/6 406),IgG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7. 46%(6 243/6 406),IgG/IgM抗体双阴性检出率为2. 28%(146/6 406);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间HCMV抗体检测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育龄女性HCMV IgG抗体阳性率高,易感率较低。为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应加大HCMV宫内感染的宣传力度,提高对HCMV危害性的认识。孕前及孕早期进行HCMV筛查有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20.
卢银平  董继华  刘朝  曹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87-2988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与习惯性流产(RPL)的关系。方法:采集习惯性流产孕妇和正常产前体检孕妇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血浆,分别用免疫荧光法和实时定量PCR检测HCMV pp65抗原和HCMV-DNA,并比较2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46例RPL患者HCMV pp65抗原有14例阳性,阳性率30.4%,50例正常体检孕妇HCMV pp65抗原有4例阳性,阳性率8%,2组孕妇HCMV活动性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2χ=6.76,P<0.01)。孕妇HC-MV pp65抗原阳性率升高,孕妇流产几率增加(2χ=6.39,P<0.01)。免疫荧光法和实时定量PCR有较好的一致性(93.5%)。结论:习惯性流产孕妇HCMV活动性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HCMV pp65抗原检测可作为RPL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