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确定川赤芍、赤芍、白芍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过度激活的"药效成分组"。方法以川赤芍、赤芍、白芍不同提取物LC-MS图谱峰面积及其抑制LPS诱导的NR8383细胞活力增强为基础,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LC-MS图谱和抑制细胞增殖的内在联系进行谱效分析。结果 LC-MS图上的X11、X6、X1、X2、X9、X3这6个成分组成的"药效成分组"对川赤芍、赤芍、白芍抑制NR8383细胞增殖药效的贡献较大。结论 "药效成分组"的研究显示,同基源的赤芍、白芍在抑制LPS诱导的NR8383细胞增殖方面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X1、X2、X9、X3),但同时也有某些成分(X11、X6)仅能在赤芍中检测到,这提示不同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可能是造成赤芍、白芍功效不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氧化钕颗粒物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细胞毒性作用及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R8383细胞,暴露于终浓度为0、3.125、6.25、12.5、25和50μg/ml氧化钕混悬液6、12和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NR8383细胞抑制率;终浓度为0、3.125、6.25、12.5、25和50μg/ml氧化钕混悬液暴露24 h后,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氧化钕暴露不同时间后NR8383细胞的抑制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稀土氧化钕暴露NR8383细胞24 h后,12.5、25和50μg/ml染毒组随着染毒剂量增加,LDH水平逐渐升高;50μg/ml染毒组的T-AOC水平和12.5、25和50μg/ml染毒组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25和50μg/ml染毒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钕颗粒物暴露可致细胞毒性作用和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布地格福对SD大鼠NR8383氧化应激损伤保护机制。方法 将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分为5组:空白组给予无血清K12培养基,不作任何处理;脂多糖组(LPS组)给予2.29μg·mL-1 LPS标准品溶液;布地格福组、c-Jun抑制药组(AS601245)、布地格福+c-Jun抑制药组(Budesonide+AS601245)在LPS组基础上分别给予布地格福28.0μL、c-Jun抑制药AS601245 2.50μg、布地格福28.0μL+c-Jun抑制药AS601245 2.50μg。5组细胞均置于无血清K12培养基恒温培养24 h。以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24 h细胞凋亡率,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c-Jun mRNA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损伤因子活性氧(ROS)、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硫氧还蛋白(TRX-1)表达,以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c-Jun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LPS组(29.88±5.98)%...  相似文献   

4.
陈琦  谢雄  王锐  张浩 《中国药师》2022,(6):975-980
摘要:目的:探讨木樨草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 mg·L-1的LPS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并用不同剂量(0.025,0.05,0.1,0.2,0.4,0.8,1.6,3.2,6.4μg·ml-1)的木樨草素处理NR8383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LPS组(1 mg·L-1)、LPS(1 mg·L-1)+木樨草素低、中、高剂量组(0.1,0.3,0.9μg·ml-1)、LPS(1 mg·L-1)+anti-miR-NC组、LPS(1 mg·L-1)+miR-142-3p inhibor组、LPS(1 mg·L-1)+木樨草素(0.9μg·ml-1)+miR-142-3p mimic组;采用MTT法检测木樨草素对NR8383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qRT-PCR法检测miR-142-3p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随着木樨草素浓度的升高,LPS组细胞存活率升高,而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凋亡率、TNF-α和IL-1β的水平、miR-142-3p的表达量、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LPS+木樨草素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TNF-α和IL-1β的水平、miR-142-3p的表达量、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LPS+anti-miR-NC组比较,LPS+miR-142-3p inhibor组细胞凋亡率、TNF-α和IL-1β的水平、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LPS+木樨草素组比较,LPS+木樨草素+miR-142-3p mimic组细胞凋亡率、TNF-α和IL-1β的水平、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木樨草素通过抑制miR-142-3p表达可抑制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凋亡,改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麻黄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人小胶质细胞HMC3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质量浓度麻黄碱(75、150、300、600μg/mL)对HMC3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然后将HMC3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受药物干预)、LPS组(1μg/mL)、麻黄碱组(1μg/mL LPS+300μg/mL麻黄碱)、BAY11-7082组[1μg/mL LPS+5μmol/L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BAY11-7082]、抑制剂组(1μg/mL LPS+300μg/mL麻黄碱+5μmol/L BAY11-7082)和激活剂组(1μg/mL LPS+300μg/mL麻黄碱+1μmol/L 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Prostratin),加入相应药物作用24 h后,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s 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300μg/mL的麻黄碱可使HMC3细胞活力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LP...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两种藤梨根制剂促进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差异。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藤梨根正丁醇药液及乙酸乙酯药液在不同浓度(1μg/mL、10μg/mL、100μg/mL等)及不同时间(24h、48h、72h等)对Eca-10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TUNEL法检测其对癌细胞生长的诱导凋亡效应;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aspase的表达。结果藤梨根正丁醇药液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其生长抑制率可达87.2%。两种藤梨根制剂对瘤细胞有明显的凋亡效应,而在对照组未见有明显凋亡现象。瘤细胞作用24h、48h、72h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同时伴有Bcl-2表达减弱,72h后最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藤梨根正丁醇药液促进caspase-3、caspase-9表达明显增强,而对caspase-8表达影响较小。藤梨根乙酸乙酯药液作用于肿瘤细胞时也可观察到类似的效应,且正丁醇药液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高于乙酸乙酯药液。结论藤梨根可通过下调Bcl-2表达,激活caspase-9、caspase-3诱导Eca-10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丹参酮Ⅰ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a(EIF2a)、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a(EIF3a)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株,经丹参酮Ⅰ干预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EIF2a和EIF3a mRNA水平;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丹参酮Ⅰ对SGC-7901细胞株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质量浓度丹参酮Ⅰ干预后SGC-7901细胞株EIF2a mRNA和EIF3a mRNA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IF2a mRNA与EIF3a mRNA比较,丹参酮Ⅰ1μg/mL>5μg/mL>10μg/mL(P<0.05)。丹参酮Ⅰ1,5,10μg/mL组细胞培养不同时间A值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抑制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A值比较,丹参酮Ⅰ1μg/mL>5μg/mL>10μg/mL;不同时间抑制率比较,丹参酮Ⅰ1μg/mL<5μg/mL<10μg/mL(P<0.05)。丹参酮Ⅰ不同质量浓度组G1期细胞比例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S期细胞比例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G1期细胞比例丹参酮Ⅰ不同质量浓度组对比,丹参酮Ⅰ1μg/mL<5μg/mL<10μg/mL;S期细胞比例丹参酮Ⅰ不同质量浓度组对比,丹参酮Ⅰ1μg/mL>5μg/mL>10μg/mL(P<0.05),丹参酮Ⅰ1,5,10μg/mL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不同质量浓度组丹参酮Ⅰ细胞凋亡率比较,丹参酮Ⅰ1μg/mL<5μg/mL<10μg/mL(P<0.05)。结论丹参酮Ⅰ可通过下调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 EIF2a和EIF3a基因表达,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L-DOPA)对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产生致炎因子的影响及黄芪多糖(ASP)的保护作用。方法不同浓度LPS(1、5、10ng/ml)和(或)L-DOPA(50、100、500μmol/L)及ASP(20μg/ml)+LPS(10ng/ml)+L-DOPA(50μmol/L)处理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于0、4、24、48h动态观察一氧化氮(NO)的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黄芪多糖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LPS处理小胶质细胞培养液,当LPS浓度5ng/ml48h、10ng/ml24h、L-DOPA浓度为100μmol/L72h、500μmol/L24h以后、LPS+L-DOPA组各个时间点NO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LPS+L-DOPA组显著高于单独用LPS或L-DOPA处理组(P<0.05)。LPS5ng/ml24h、10ng/ml4h、L-DOPA500μmol/L72h、LPS+L-DOPA组各时间点TNF-α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LPS+L-DOPA组显著高于单独用LPS或L-DOPA处理组(P<0.05),黄芪多糖处理组明显降低NO的含量和TNF-α的水平(P<0.05)。结论 LPS致炎作用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小剂量L-DOPA无致炎作用,但L-DOPA增强LPS的致炎作用,黄芪多糖通过抑制NO、TNF-α的释放发挥抗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西黄丸醇提液抑制荷4T1小鼠乳腺癌肿瘤的生长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荷4T1小鼠乳腺癌模型,以低、中、高剂量(0.39、0.78、1.95 g/kg)ig给予西黄丸醇提液2周,分离肿瘤组织,称质量并计算抑瘤率;体外培养4T1乳腺癌细胞株,加入低、中、高浓度(1.25、2.50、5.00 μg/mL)的西黄丸醇提液作用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4T1细胞中FXR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法尼酯受体(FXR)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西黄丸醇提液低、中、高剂量组荷瘤质量均明显下降(P<0.05),且呈剂量相关性;CCK-8结果显示,作用48 h,4T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西黄丸醇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浓度组可达43.13%;TUNEL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西黄丸醇提液低、中、高浓度组4T1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0.05);qRT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4T1细胞中FXR mRNA、蛋白表达水平随西黄丸醇提液浓度的升高显著上调,且低、中、高浓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黄丸可能通过激活FXR受体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20,(4):401-407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美洲大蠊干燥虫体以90%乙醇冷浸提取后,经聚酰胺柱色谱以水-甲醇梯度洗脱,得20%、30%、40%、50%、60%、70%、80%、90%甲醇洗脱部位(YS-A~H)。采用MTT法筛选活性部位,并检测不同剂量活性部位作用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剂量活性部位作用后的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结果:YS-A~H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95.25±8.42)、(129.93±7.24)、(221.28±12.68)、(275.39±14.87)、(276.76±16.32)、(31.90±5.34)、(163.15±6.97)、(122.81±8.36)μg/mL,以YS-F的活性最强。经YS-F 3、9、27、81μg/mL作用24、48、72 h后,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且药物作用48、72 h时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同组24 h,作用72 h时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同组48 h(P<0.01)。除YS-F 3μg/mL作用24 h、YS-F 9μg/mL作用72 h对坏死晚期细胞百分比,YS-F 3μg/mL作用24 h对G_2/M期细胞比例以及YS-F 3μg/mL作用48 h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外,其余各剂量组各时间点凋亡早期、凋亡晚期和坏死早期、坏死晚期细胞百分比以及Sub-G_0/G_1期、S期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G_0/G_1期、G_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1);且药物作用48、72 h时各剂量组凋亡早期、凋亡晚期和坏死早期、坏死晚期细胞百分比(除YS-F 9μg/mL作用72 h时的坏死晚期细胞百分比外)以及Sub-G_0/G_1期、G_2/M期(除48 h YS-F 3、9μg/mL组外)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同组24 h,而G_0/G_1期、S期、G_2/M期(除48 h YS-F 9μg/mL组外)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同组24 h(P<0.01);药物作用72 h时各剂量组凋亡早期、凋亡晚期和坏死早期、坏死晚期细胞百分比(除YS-F 27μg/mL作用72 h时的凋亡晚期和坏死早期细胞百分比以及YS-F 3、9μg/mL作用72 h时的坏死晚期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外)以及S期(除72 h YS-F 3μg/mL组外)、Sub-G_0/G_1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同组48 h,而G_0/G_1期、G_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同组48 h(P<0.01)。经YS-F 9、27、81μg/mL作用48 h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率均显著升高,且YS-F 27、81μg/mL组显著高于YS-F 9μg/mL组,YS-F 81μg/mL组显著高于YS-F 27μg/mL组。结论:YS-F可通过阻滞细胞从S期向G_2/M期转化、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等途径来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这种作用具有时间或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疆5种香阿魏(准噶尔阿魏、多伞阿魏、山地阿魏、全裂叶阿魏、荒地阿魏)醇提物的抗胃癌作用。方法 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0.3,1,3,10μg/mL的香阿魏乙醇提取物干预成年血管标记绿色荧光转基因斑马鱼胚胎模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斑马鱼节间血管长度并计算血管新生抑制率。以香阿魏乙醇提取物干预人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并计算迁移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计算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率,实验均设正常对照(培养基+细胞)。结果 准噶尔阿魏、多伞阿魏、山地阿魏、全裂叶阿魏、荒地阿魏醇提物的模型斑马鱼胚胎节间血管新生抑制率分别为50.12%,1.14%,1.37%,7.80%,8.98%;多伞阿魏及荒地阿魏醇提物作用48 h时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8.54±7.68)%及(26.88±4.95)%,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的(90.68±5.19)%(P <0.05);上述5种香阿魏醇提物对于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0.91,108.69,71.48,61.20,81.20μg/mL;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9.5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后,对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NR8383细胞分成LPS处理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培养8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自噬体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LC3 mRNA的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LC3Ⅱ/LC3Ⅰ蛋白水平。结果 LPS处理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pg/ml)较PBS对照组明显升高(639.20±43.49 vs 6.47±1.23,P<0.01),细胞LC3 mRNA转录水平较PBS对照组上调(3.4±0.36倍,P<0.01),细胞LC3Ⅱ/LC3Ⅰ较PBS对照组升高(1.03±0.15 vs 0.53±0.12,P<0.01)。结论 LPS刺激NR8383细胞后,细胞自噬体形成增多,其可能参与了NR8383肺泡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调控。  相似文献   

13.
彭生  张中军  董楠  李莎  王光磊 《江苏医药》2012,38(10):1127-1129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内毒素(LPS)激活后人体中性粒细胞(PMN)NF-κB p65的表达及对PMN凋亡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分离PMN后分为五组:C组,加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LPS组,加入LPS 100ng/L);P1组,LPS+丙泊酚2μg/ml;P2组,LPS+丙泊酚4μg/ml;P3组,LPS+丙泊酚8μg/ml。孵育2.5h后,提取RNA;用RT-PCR法检测p65mRNA,Western blot检测p65蛋白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PMN凋亡。结果 LPS 100ng/L可以显著激活PMN,使p65表达大量增加。实验剂量的丙泊酚均可不同程度抑制LPS激活后PMN p65的表达(P<0.05);2-8μg/ml浓度的丙泊酚可剂量依赖性增加LPS导致的PMN凋亡(P<0.05或P<0.01)。结论丙泊酚2-8μg/ml可抑制PMN p65的激活,促进LPS激活后的PMN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5-氟尿嘧啶(5-FU)抗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以VES联合5-FU分别作用24和48h,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凋亡率以及Fas的表达。结果MTT检测显示,VES6μg/mL作用细胞24h后抑制率为(2.78±0.05)%,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显著增加(P<0.01);相同条件下,VES与5-FU合用较两药单用抑制作用显著增加(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SMMC-7721细胞自然凋亡率为(0.86±0.20)%,VES24μg/mL,5-FU30μg/mL及两者合用作用细胞24h后凋亡率分别为(30.08±2.32)%,(18.23±1.58)%和(63.68±2.88)%(P<0.01),细胞表面Fas表达增加。结论VES联合5-FU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促进细胞表面Fas的表达协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0(空白对照)、10、20、40μg/mL紫草素作用于HCT116细胞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10、20、40μg/mL紫草素作用48 h后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10、20、40μg/mL紫草素作用于HCT116细胞48 h后均可不同程度地升高细胞中LC3、Beclin-1、p6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除10μg/mL紫草素作用后细胞中LC3 m RNA表达水平升高不显著外,其余指标水平与空白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紫草素可诱导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发生凋亡,并激活其自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梓醇对乳胞素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梓醇对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梓醇10μmol·L-1预处理SH-SY5Y细胞1 h后,加入乳胞素10μmol·L-1继续处理24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细胞内20S蛋白酶体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梓醇10μmol·L-1对细胞存活率、形态和凋亡及20S蛋白酶体含量无显著差异;乳胞素1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为(72.0±1.8)%,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为(64.7±2.6)%,明显增高(P<0.05)。Hoechst33258染色发现梓醇细胞核形态改变,出现凋亡小体;细胞内20S蛋白酶体含量降低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乳胞素10μmol·L-1组相比,梓醇10μmol·L-1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87.9±2.2)%明显增高(P<0.05),细胞凋亡率为(51.4±1.5)%,明显降低(P<0.05)。Hoechst33258染色发现,梓醇细胞核形态明显改善;细胞内20S蛋白酶体含量升高了1.9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梓醇对乳胞素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梓醇提高SH-SY5Y细胞内20S蛋白酶体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20,(3):314-320
目的:研究瓜蒂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食管癌TE-1、EC-1细胞增殖、迁移、克隆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E-1、EC-1细胞,分别加入质量浓度均为0、1.562 5、3.125、6.25、12.5、25、50、100、200μg/m L的瓜蒂水提物或醇提物(以提取物粉末计)进行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将TE-1、EC-1细胞分为TE-1/EC-1空白组、TE-1/EC-1瓜蒂水提物组(药液浓度均为IC_(50))、TE-1/EC-1瓜蒂醇提物组(药液浓度均为IC_(50)),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RTCA)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绘制细胞增殖、迁移曲线;采用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分析各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变化,并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激酶C-α(PKC-α)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瓜蒂水提物作用于TE-1、EC-1细胞的IC_(50)分别为49.24、76.38μg/m L,瓜蒂醇提物作用于TE-1、EC-1细胞IC_(50)分别为9.08、14.53μg/m L;瓜蒂水提物和醇提物加药后30 h内对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瓜蒂水提物和醇提物加药后60 h内对细胞有迁移抑制作用。与TE-1/EC-1空白组比较,各加药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结构松散,多数细胞轮廓消失、变圆等;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下降(P<0.01);G_2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G_1期、S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早、晚期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5);EGFR、PKC-α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TE-1/EC-1瓜蒂水提物组比较,TE-1/EC-1瓜蒂醇提物组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下降(P<0.05);G_2期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EGFR、PKC-α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TE-1瓜蒂醇提物组早、晚期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EC-1瓜蒂醇提物组早、晚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瓜蒂水提物和醇提物可影响TE-1、EC-1细胞增殖、迁移、克隆形成的能力,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EGFR、PKC-α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二氯乙酸钠(Sodium dichloroacetate,DCA-Na)、顺铂(DDP)联合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DCA-Na、DDP应用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法)检测DCA-Na、DDP单药及两药联合作用于A549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用分光光度法检测DCA-Na作用于A549细胞后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8、-9蛋白的活性。结果DCA-Na、DDP单药组均对A549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性。0.4、2μg/mL的DDP与37.5、75、150μg/mL的DCA-Na联合作用A549细胞24、48、72 h后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同浓度DDP单药组(P<0.05),且2μg/mL的DDP与75μg/mL的DCA联合在48 h表现为协同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549细胞联合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各单药组(P<0.05)。DCA-Na作用于A549细胞后,分别在12、24、48、72 h测得Caspase-3、-8、-9蛋白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A-Na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也增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一定浓度范围的DCA-Na和DDP联合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能够产生协同作用。DCA-Na可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且与DDP联合后其诱导凋亡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对葡萄膜炎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于大鼠足底部注射伤寒杆菌内毒素(LPS)200μg以复制大鼠葡萄膜炎模型。3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对容生理盐水)组、白芍总苷(4.8 g/kg,每隔6 h给药1次,共3次)组、醋酸泼尼松(0.05 g/kg,给药1次)组,复制模型前1 h开始灌胃给药。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临床改变,通过病理学检查观察大鼠眼部组织学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炎症发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炎症临床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虹膜、睫状体、视网膜与玻璃体腔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加剧;与模型组比较,白芍总苷组炎症临床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虹膜、睫状体、视网膜与玻璃体腔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改善。结论:白芍总苷对LPS诱导的葡萄膜炎大鼠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20,(6):703-707
目的:探讨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ER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联合紫杉醇对人胃印戒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胃印戒细胞癌KATOⅢ细胞为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紫杉醇、PD98059以及两药联合作用48 h后的细胞增殖情况,并计算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ting、Transwell法分别检测紫杉醇、PD98059以及两药联合作用48 h或24 h后的细胞凋亡、凋亡相关蛋白[分裂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表达和细胞迁移情况。结果:经紫杉醇(1μg/mL)、PD98059(5、20、40μmol/L)以及两药(1μg/mL+5、20、40μmol/L)联合作用后,各给药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且联用组显著高于紫杉醇、PD98059同剂量单用组(P<0.05)。经紫杉醇(1μg/mL)、PD98059(40μmol/L)以及两药(1μg/mL+40μmol/L)联合作用后,紫杉醇组和两药联用组细胞的早期、晚期凋亡率以及Cleave-caspased-3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联用组显著高于紫杉醇、PD98059单用组(P<0.05);各给药组的细胞迁移数均显著减少,且联用组显著少于紫杉醇、PD98059单用组(P<0.05)。结论:紫杉醇、PD98059均可抑制人胃印戒细胞癌KATO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且紫杉醇还可促进该细胞的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上述作用可能与抑制MEK/ERK通路有关。两药联用的效果优于紫杉醇或PD98059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