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黄帝内经》对肿瘤的相关认识,提出阳虚阴盛是肿瘤发生及转移的核心病机,阳虚是肿瘤发病的内环境,寒邪是导致肿瘤的重要外因,肿瘤"体阴用阳"的病理特性是阳虚阴盛的具体体现,针对这一核心病机,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温阳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当代许多医家认为肿瘤就是"热毒"、"毒瘤"[1],处方中动辄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清热解毒药,或海藻、川贝母、浙贝母等软坚散结药。然而,历代医家皆把阳虚、寒积看作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发现很多肿瘤患者具有畏寒乏力,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阳虚寒凝的临床表现,更强调阳虚、寒积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投以温阳散寒药,用温阳法可收到很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支持,认为阳虚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温阳法治疗肿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浅谈扶阳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内经》始,历代医家皆把阳虚、寒积看作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阳虚既是发病的内在条件,又是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表现而贯穿于恶性肿瘤病变的始终。扶阳法是扶助补益人体正气,治疗因体内阳气虚弱或阴寒所致病证之大法,是历代医家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根据《黄帝内经》"五阳已布,疏涤五脏"的思想,认为五脏阳虚、瘀滞不通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在肿瘤患者的中医临床治疗中,运用开胃进食汤加减温补五脏阳气,开鬼门、洁净府,通利三焦、六腑,疏涤以使五脏安和.调理肿瘤患者体质,可使肿瘤得到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外邪侵袭、伏气潜藏的发病特点,在微观病理变化及名家临证经验等宏微观方面与脏腑风湿理论相符,属"脏腑风湿"下"四体风湿病"范畴,阳气虚郁、风寒湿毒四淫袭虚、伏气潜蓄为其基本病机.肿瘤患者阳气本虚,化疗寒湿毒邪数损内阳并壅塞阳气升发、布达道路,阳气既虚且郁,其中阳虚为本,阳郁为标.阳虚无力行血、寒湿滞...  相似文献   

7.
从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等角度分析历代医家多言"肺气"而少言"肺阳"的原因,并探讨"肺阳""肺阳虚"与哮喘寒饮蕴肺证病理机制的联系以及"肺阳虚"状态对哮喘寒饮蕴肺证的影响。据此提出"肺阳虚"可以抑制机体的自噬水平,使得气道炎症水平升高进而导致哮喘寒饮蕴肺证的发病这一科学假设。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认为恶性肿瘤属"积聚"等病证范畴。根据《内经》相关论述,阳虚寒凝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阳虚既是恶性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又是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表现,可以说阳虚贯穿于恶性肿瘤的各个阶段,因此温阳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大法,在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简要探讨温阳法在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阳虚寒积与肿瘤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艳  郭海 《新中医》2010,(9):5-6
<正>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与气血瘀滞、痰凝、蓄毒、饮食劳倦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识到伴随着衰老而发生的阳虚寒凝是肿瘤发病的关键病机,且采用温阳散寒法防治肿瘤取得了良好效果。兹论述如下,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阳气的传统,历代医家无论在理论还是临床上都十分重视胸痹心痛发病过程中阳气的作用,五脏阳虚均可致胸痹心痛;由于阳虚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治疗心绞痛,必须重视扶阳,根据临床症状可采取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宣阳解郁等具体治法。  相似文献   

11.
探讨阳虚络痹与痛风发病的关系。认为阳虚经络痹阻是痛风的重要病机:阳虚失于温煦,则寒湿内盛;阳虚温运无力,则痰瘀互结;阳虚湿瘀内生,郁久则易化热。对于阳虚所致的痛风,其发病之本是脾肾阳虚,标实则为湿、痰、瘀痹阻经络,治疗时应以温阳通络为原则。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2.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冠心病发病与痰湿质、血瘀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等论述冠心病发病倾向与体质的关系。指出:通过辨别体质,针对不同的体质来调养,有的放矢地预防冠心病,达到"治未病"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阳虚致郁"的观点出发,阐释了阳虚致郁的理论基础及重要病机,认为阳气虚衰是主要病机,督脉失养是发病关键。探讨了运用"温阳通督"法针刺治疗抑郁症的基本思路和治法,以期为"温阳通督"法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任继学教授认为消渴发病兼有内外二因,其病位以散膏为核心,燥邪是消渴发病之标,尤其重视虚损在消渴发病中的地位。任老把消渴分为肺胃阴虚、阳虚,肝胃阴虚、阳虚,肝肾阴虚、阳虚六种证候进行治疗,重视调整阴阳水火的平衡协调,善于圆机活法,本文简要介绍其对消渴的理论见解。  相似文献   

16.
疼痛是肿瘤最常见的相关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中医在治疗癌痛方面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独特优势,癌痛的基本病机主要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类,为本虚标实,癌痛的发生是标实的具体表现。癌痛后期往往虚实夹杂,其中多以阳虚寒凝为表现,阳虚为本,寒凝为标。临床以大建中汤加减,治疗由于阳虚阴盛所致虚寒性癌性疼痛,多有验效。  相似文献   

17.
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方面论述了阳虚水病,并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水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肺阳亏虚,则肺叶失温,缩而不盈,以致气道收约,气行受阻,故发为哮证。哮证之肺阳虚证以其"阳虚痰哮"为其病因病机之所在,依据"阳虚痰盛"的发病实质,则"温阳益气,平喘化痰"为其治疗准则。本文通过综述哮证之肺阳虚证病因病机及选择性干预治疗,为其进一步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阴虚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阐明阴阳失衡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状腺素和利血平、氢化可的松分别制作阴虚、阳虚模型,并接种S180瘤株;用RT-PCR的方法分析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的水平。结果阴虚组的瘤重均高于正常和阳虚组,而差异不明显(P>0.05),但影响肿瘤增殖的PCNA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和阳虚组(P<0.05)。结论阴虚体质可加速肿瘤的生长,其机理可能是增加肿瘤细胞中的PCNA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组发病原因不明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代表性疾病,以肺实质受到不同程度炎症和纤维化损害为特点。发病机制迄今不明,为世界性重大疑难疾病。目前西医治疗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专家共识强烈推荐吸氧,其次还依靠传统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也有一定疗效,但效果均不理想。长期使用副作用多,增加继发感染、呼吸衰竭的可能性。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为"肺痿""肺痹"的范畴。中医药在该领域大有可为,近年来,笔者将其作为临床重点研究方向,通过"象思维"角度解析IPF中医"阳虚"这一核心病机,推演出IPF"阳虚渐甚,阴寒渐盛"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象思维指导下,秉分期论治,倡早期干预,针对"阳虚"核心病机,拟定"天龙竭"分期论治方案,早期为肺痹,宗气(上焦阳气)虚陷,痰(浊)瘀互阻;晚期为肺痿,肺肾阳虚,痰瘀胶结。以"温扶阳气"大法贯穿始终,为中医治疗IPF拓宽和创新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