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红  胡岩  韦国玉  徐卫芹 《中外医疗》2010,29(31):14-15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间37例因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住院的患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并与20例正常婴幼儿进行比较。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组患儿外周血CD4+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CD3+、CD8+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gG、IgA、IgM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明显紊乱,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轮状病毒肠道外播散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胸腺肽对老年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锋  段小嬿  陈英 《广西医学》2010,32(3):283-284
目的探讨胸腺肽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08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滴胸腺肽60mg,1次/d,2周为1疗程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补体C3、C4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显著升高,CD3^+、CD4^+、CD4^+/CD8^+细胞数高于治疗前并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补体C3明显升高(P〈0.05)。结论胸腺肽辅助治疗能提高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和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和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5例MPP患儿肺炎支原体(MP)特异IgM、IgA,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及其亚类,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并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选取同期健康婴幼儿4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重症MPP组患儿的CD3^+、CD4^+细胞数,CD4^+/CD8^+和C3含量小于对照儿,而IgA、IgM、循环免疫复合物(CIC)、CD8^+细胞数高于对照儿,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IgG及亚类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重症MP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主要表现为CD3^+、CD4^+受抑,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5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免疫功能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的免疫功能状况。方法 5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为观察组,检测其免疫功能,其中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体液免疫功能(血清IgG、IgM、IgA、补体C3和C4),采用流式法测定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以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结果观察组血清IgG、补体C3、CD3^+、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IgMI、gA和补体C4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指标变化,为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诊断为RRTI的62例患儿的免疫学指标水平,与同期的23例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血清IgG、IgA、CD4^+/CD8+水平RRTI组低于对照组,CD8^+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gM、CD4^+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CD4^+/CD8^+、IgG、IgA、IgM指标1项以上异常者,RRTI组60例(96.8%),对照组5例(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RTI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可通过免疫调理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G、IgA、IgM及补体C3、C4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检测3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变化,并和30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组与健康儿童组比较,CD3+.CD8+明显增高(P〈0.05),CD4+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IgG、IgA、IgM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补体C3、C4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调,血清免疫球蛋白的降低可能与辅助诱导性T细胞亚群(CD4+)的减少和T抑制细胞(CD8+)数量增多和(或)功能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水平,探讨患儿发生支气管肺炎时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支气管肺炎患儿58例为观察组,同期儿保门诊经体检为健康正常的小儿共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T淋巴细胞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A、IgM、IgG及补体C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补体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检测免疫功能对诊断及指导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补体、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UC患者(UC组)和1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用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析仪经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UC组CD3^+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C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UC组CD4^+与CD8^+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组补体C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C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补体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并观察IFN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140例轮状病毒(H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干扰素(IFN),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IL-2、sIL-2R、IL-10测定分别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APAAP法、ELISA法和双抗夹心ELISA法。结果治疗前本组患儿与对照组比较IgA、IgG、lgM、CD4、CD4/CD8、IL-2和IL-10活性显著下降(P均<0.01),CD8和sIL-2R显著升高(P均<0.01)。干扰素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治疗组57.1%(P<0.01),且观察组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免疫功能低下且紊乱,IFN有助于提高疗效以及恢复其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IgG、IgA和IgM水平测定,并将两者作对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组(观察组)IgG、IgA和IgM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组(对照组),两组比较三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免疫球蛋白活性明显降低,免疫球蛋白检测对判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章笑安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9):1009-1010
目的评估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对本地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5—8月在本院预防保健科定期预防接种的6个月~3岁健康婴幼儿1248例,分为两组。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742例为服苗组,未服该疫苗506例为对照组。服疫苗2个月后连续观察1年,观察轮状病毒肠炎发生情况。同时对2007—2008年在本院确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把发病前2个月~1年内口服过轮状病毒活疫苗者36例列为服苗发病组,按同性别、同年龄(月龄差异不超过2个月)、同喂养方式配对选择病例72例为对照发病组,比较两组住院天数。结果服苗组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率为0.9%,明显低于对照发病组的5.5%(P〈0.05);在回顾性调查轮状病毒肠炎病例中,服苗发病组住院天数为(4.33&#177;0.86)d,明显少于对照发病组的(5.61&#177;1.07)d(P〈0.05)。结论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能有效预防轮状病毒肠炎,能明显缩短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病程,应在本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欧文闻  陈传贵 《安徽医学》2007,28(3):213-214
目的为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γ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35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17例。治疗组应用干扰素,对照组应用病毒唑,其它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疗效,比较两组的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总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的几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说明重组人干扰素-γ是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氨基酸联合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氨基酸联合干扰素。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氨基酸联合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儿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167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组(A组)60例、病毒唑治疗组(B组)52例、对照组(C组)55例。三组病例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结果: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组(A组)、病毒唑治疗组(B组)、对照组(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82.7%、78.2%,其中A组显著高于B组、C组(P均<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效果佳且安全,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利巴韦林联合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DS)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68例住院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个月至2岁),随机分为4组,各组同时给予补液等支持治疗,对照组42例,利巴韦林组(41例)加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DS组(40例)加用DS口服,联合用药组(45例)加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和DS口服联合给药治疗.对各组的治疗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均显著增加,平均住院时间及退热、止吐、止泻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联合用药组与利巴韦林组、DS组相比总有效率显著上升,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5);利巴韦林组、DS组的总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异.各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利巴韦林和DS联合给药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张怡  陈培 《四川医学》2012,33(8):1378-1380
目的观察金双歧和思密达联合用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金双歧和思密达联合用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6%(41/42),对照组为83.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脱水恢复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金双歧和思密达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炎琥宁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诊断标准的103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微生态疗法(妈咪爱)及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15 mg/(kg.d),加入葡萄糖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 d。观察组给予炎琥宁10 mg/(kg.d)及西咪替丁10~20 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及止泻时间等疗效。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明显短于病毒唑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为92.2%,较对照组的82.7%高,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炎琥宁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优于病毒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用具有清热解毒除湿通络作用的上中下通用痛风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用甲氨蝶呤片、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两组均连服12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及12周后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红细胞沉降率(ESR),患者健康状况评分(GH),通过28处关节疾病活动积分(DAS28)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轮状病毒肠炎中应用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7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5例。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对照组按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历质量、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住院天数(t=2.62,P〈0.05)、住院费用(t=3.31,P〈0.05)低于对照组;病历质量(χ2=12.18,P〈0.01)及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χ2=14.71,P〈0.01)均好于对照组。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引入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可明显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病历质量,提升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儿童血清锌水平变化及其与体液免疫的相关性。方法对9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疾病组)及138例同龄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锌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血清锌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在疾病组中的相关性。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锌水平及IgA、Ig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疾病组中血清锌与IgA、IgG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r=0.78、0.69,均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儿童免疫功能的降低与血清锌水平的下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