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PDCA循环法规范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规范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防止其成为社会环境的污染源。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医疗废弃物的来源及护理人员进行评估,通过建立健全管理监控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严格分类、标识、终末管理,把医疗废弃物管理纳入护理管理质量检查项目。结果护士的环境意识、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控制了医院感染源,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通过应用PDCA循环法对医疗废弃物实施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对社会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提升急诊手术部位标识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符合入组标准的2372例急诊手术患者,自2017年1月起引入PDCA管理方法,比较PDCA管理实施前后急诊手术标识执行情况。结果:PDCA管理实施后,急诊手术部位标识执行率高于95%,规范了手术部位标识流程。结论:PDCA管理可提升急诊患者手术部位标识执行率,有助于保障急诊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急诊手术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降低病房预约检查的失约率。[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进行质量改善。[结果]病房预约检查失约率由改善前的30.8%下降至改善后的8.6%。[结论]PDCA循环管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工作程序,可降低病房辅助检查失约率,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人员对所产生医疗废弃物的认知情况,提出院前急救医疗废弃物处理的建议和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和访谈、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00%的院前急救人员知道有相关法律、管理制度,认为急救车上收集设施齐备、实用占81.6%,知道各种医疗废物正确处理流程占65.8%,完全知道院前急救医疗废物分类标准占57.9%,知道分类处理能节约处理费用占47.4%,认为医疗废物有很大危害占44.7%,认为规范收集、处理很重要占39.5%,完全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内容占39.5%,每次均使用规范的处理方法占31.6%,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制度占26.3%。结论应增加设施,加强相关知识培训,使院前急救人员充分认识到规范收集、分类处理医疗废弃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胰岛素注射患者居家医疗废弃物处置现状、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接受健康教育现状和重视程度以及针刺伤发生现状,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2018年1月1日—6月30日本院收治的196名需进行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关于医疗废弃物处置现状的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医疗废弃物处置现状、医疗废弃物处置过程中的针刺伤发生和处理情况、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患者接受相关教育以及医疗废弃物自我管理的重视程度5个维度。结果大多数患者居家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发生胰岛素注射针刺伤的人群占所有调查人群的百分比为22.96%,发生针刺伤最多的环节是处理生活垃圾时,并且发生针刺伤的患者中大多数没有按照标准流程处理;大多数患者没有接受过居家医疗废弃物规范处置的培训;仅有19.9%的患者认为居家医疗废弃物规范管理有必要。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居家医疗废弃物处理方式的宣传、教育以及规范管理刻不容缓,应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增加医疗废弃物处置相关内容,使患者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规范门诊护士对医生停(替)诊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为规范门诊医生停替诊管理,提高门诊接诊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门诊10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了解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门诊护士对医生停(替)诊处理规范的掌握情况。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比较,门诊护士在规范处理医生停(替)诊的处理原则,处理流程完全知晓率分别由63.4%、54.5%、36.6%上升至100.0%,实际处理正确率由82.2%提高至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门诊护士对医生停(替)诊处理规范的知晓率和实际处理的正确率,对门诊医疗质量保证及资源有效利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病房整洁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病房整洁度"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运用PDCA循环的原则进行对策的实施和效果核查、制定标准化措施。结果笔者所在科室的病房整洁度由原来的67.1%,提升至实施后的90.05%,目标达标率为10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品质管理,能够提高病房整洁度、改善病房管理服务模式,缩短医患距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8.
【】 目的 应用PDCA循环法在老年病房护理服务管理中,以提高病房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 应用PDCA管理中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循环法方法对我院老年科病房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全面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对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进行改进与提高。结果 全面提升了我科护理服务质量,2013年与2012年比较,科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总均分由95.03分提升到97.80分;其中护士的入院介绍分由95.20分提升到98.44分;护士的服务态度分由94.40分提升到97.84分;护士的巡回病房分由94.83分提升到97.30分;护士的打针技术分由95.33分提升到97.54分;护士的呼叫应答分由95.40分提升到97.80分。结论 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PDCA管理法在病房管理中能使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满意度提高,形成了服务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孙静 《家庭护士》2009,7(18):1689-1690
[目的]规范家庭病床医疗废弃物处置管理,切断交叉感染的途径.[方法]对家庭病床医疗废弃物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整改,完善家庭病床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结果]通过对家庭病床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的调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结论]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有效管理家庭病床医疗废弃物,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级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的组织与态度,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有效提升医院自身及医务人员认知水平、规范医疗废弃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对4家二级医院共806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有效问卷775份。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职业等)、作业安全与环境教育、作业安全与环境管理、作业者安全与环境素质、组织安全与环境意识、组织环境设备。结果:不同科室、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一般性知识的认知以及对医院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认同度不同。结论: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规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医务人员的认知水平与态度的影响,我们应因地制宜、加强培训,进一步提升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实施ISO14001标准规范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防止一次性医疗废弃物成为社会环境的公害源.方法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全程控制,规范医院环境行为,把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管理纳入护理管理质量监测项目.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法律意识、环境意识,规范了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无害化排放.结论建立ISO14001标准,能规范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预防污染,提高护理管理、医院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廊坊市医疗废物管理现状,找出安全隐患,建立有效监管体系。方法通过现场检查和问卷调查方法,对廊坊市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有79.41%的乡镇卫生院和69.51%的个体医疗机构采取自行焚烧方式处置医疗废物。在负责处理医疗废弃物的人员自身防护方面,使用防护用品者占41.66%,只有34.71%的人做过岗前体检,有44.8%的人接种过相关疫苗。普通居民对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和管理情况基本不了解。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要培训医疗废弃物处理法规知识,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3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模式。2013年7月~2013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者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指导下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模式。采取现场抽查、采样监测和标准评估等一系列手段,收集本科室在感染管理上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后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管理的各种监测资料。结果我科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之前,共收治重症病人149例,发生医院感染34例,医院感染率22.8%;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共收治重症病人137例,发生医院感染12例,医院感染率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器械清洁合格率均高于实施PDCA前,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感染率均低于实施PDCA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管理实践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雷倩  杨杰  杨颖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21):3124-3126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病房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管理模式应用到病房物资管理中,制订出病房物资的使用要求和具体措施,以提高病房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使每位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结果运用PDCA模式管理法后,物资管理中出现的混装、找物资耗时多、清洁不彻底、物资积压、过期等问题得到明显的改观,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房物资管理中应用PDCA模式管理法,能降低成本、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保障医疗护理安全,以及具有便捷、高效及持续改进的优点,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PDCA循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中的应用,提升住培管理的质量。方法 采用PDCA管理工具,将其应用到住培结业技能考合格率的提升中,通过分析我院住院医师结业考试合格率低的原因,制定措施、落实计划、检查结果、讨论处理、通过PDCA管理,梳理工作流程及细节,快速锁定关键环节,解决实际问题,制定切实的工作计划,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改进循环。结果 实施 PDCA 循环管理以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技能考核通过率逐年升高:从2015年88.1%,2016年92.6%,2017年91.25%,2018年94%, 提升到2019年97.59%,提升到2020年到2022年均为100%。结论 通过PDCA螺旋式循环改进,能提高住培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四川省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医疗废弃物处理与消毒质量认知基础状况,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短期培训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医疗废弃物处理与消毒质量认知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结合知识培训的方法,调查绵阳、丹棱10个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理与消毒质量认知情况。按照国家规范相关内容,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医务人员医疗废弃物处理与消毒质量认知上的差异。结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消毒质量认知基础情况调查时,问卷答题正确率均不高。培训后,总体答题正确率高于培训前,但经济水平较好的绵阳市培训前后无差异,经济水平较差的丹棱县培训后答题正确率高于培训前。结论短期培训作为提升认知水平的干预手段,能够弥补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基础知识,但很难迅速、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措施。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甘肃省47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所调查的医疗机构都制定有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只有36.1%的医疗机构能规范执行这些制度。在47所医疗机构中,有36所医院采用焚烧方式自行处置医疗废物,但仅有8所医院配备了专用焚烧炉。结论甘肃省多数医疗机构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存在问题,建议加大对医疗废物处置的专项投入,改善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18.
应用PDCA循环模式 进行护理质量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要素管理、环节管理、终末管理等方面基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照护理管理工作标准,制订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PDCA循环实施3年,护士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大专以上学历由36%提升到91%,病人出院满意率由88%提高到96%。环节管理中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书写与消毒隔离等方面的护理质量的评分也分别由90、88、91、91、92分提高到95、96、95、96、96分。结论:PDCA循环模式管理是开展护理质量管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本院呼吸内科出院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5579例作为非PDCA循环管理组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本院呼吸内科出院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5693例作为PDCA循环管理研究对象。对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和两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非PDCA循环管理组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穿刺技术)明显低于PDCA循环管理组(P0.05);非PDCA循环管理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0.29%,PDCA循环组为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PDCA循环管理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总满意度为0.77%,PDCA循环管理组为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病房加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管理,采用管理工具FOCUS-PDCA,对科室加床未实施PDCA管理前与实施PDCA管理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管理前加床患者健康教育合格率96.46%、分级护理落实合格率94.26%,病人满意度94.87%;实施PDCA管理后加床患者健康教育合格率98.83%、分级护理落实合格率97.04%、病人满意度98.71%。实施PDCA管理后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优于实施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病区加床护理安全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