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张强  张瑞彪  张玉芹  付晓芹  杜伟  王艳 《临床荟萃》2009,24(13):1123-1125
目的通过观察青年及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Hp)IgG(Hp-IgG)抗体及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IgG(CagA-HplgG)的阳性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探讨Hp感染及血浆HcY与不同年龄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青年(〈45岁)、老年(〉60岁)脑梗死患者各40例血清Hp—IgG、CagA—Hp-IgG及血HCY浓度;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结果老年组血浆Hp-IgG及CagA-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青年组75.0%vs52.6%,65.0%vs37.5%(P〈0.05);青年组血浆HCY平均浓度明显高于老年组(48.6±9.5)μmol/Lvs(35.6±7.1)μmol/L(P〈0.01),两组之间血脂水平除TG外(P〈0.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老年脑梗死的发病较青年脑梗死更为密切,并可能影响血TG水平,而血清HCY与青年脑梗死发病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清高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与CHD的关系。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152例CHD患者和101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抗Hp抗体(抗Hp-IgG),同时进行血清CRP和Hcy的检测,并对抗Hp-IgG阳性组与抗Hp-IgG阴性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CHD组血清抗Hp-Ig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CHD组(P<0.05);CHD组Hcy、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进展,Hcy、CRP含量逐渐增高;抗Hp-IgG阳性的CHD患者血清Hcy、CRP 浓度也明显高于抗Hp-IgG阴性CHD组(P<0.05)。 结论 Hp感染诱发炎症使Hcy、CRP水平升高,并促进冠心病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并指导治疗。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本科治疗的120例HSP患者进行了HPIgG抗体检查、并将血Hp—IgG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抗Hp治疗,B组仅用常规治疗,对治愈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Hp-IgG阳性81例(67.5%),Hp—IgG阳性的HSP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抗Hp治疗,有效率高,且复发率低。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过敏性紫癜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抗Hp治疗有利于HSP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茵(helicobacter phlyori,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rmia,IDA)的关系。方法:选择伴IDA、Hp感染阳性的慢性胃炎病人64例为观察组,慢性胃炎无贫血病人80例为对照组,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内镜下组织病理检查;观察组Hp阳性病人分为A、B、C组,A组给予硫酸亚铁和抗Hp治疗,B组给予硫酸亚铁和安慰剂治疗,C组给予抗H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网织红细胞(Re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64例中60例Hp阳性,对照组80例中62例Hp阳性,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中A、C组与B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改变厦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IDA有一定相关性,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幽门螺杆菌(Hp)抗体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1例AMI患者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p-IgG和Hp-IgM,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血清CRP的含量。结果:AMI患者CRP,血清Hp-IgG和Hp-IgM的阳性率分别为71.8%,61.9%和67.6%,明显高于对照人群(P<0.005);Hp抗体阳性者CRP含量明显高于Hp抗体阴性者及对照人群(P<0.001),其CRP与Hp抗体阳性的符合率为79%,并对Hp抗体阳性和Hp抗体阴性的AMI病人各10例,分别作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24h动态观察,发现随病程延长,其CRP呈峰值变化,与CK-MB出现峰值的时间相同,Hp抗体阳性者CRP水平升高幅度大于Hp抗体阴性者(P<0.001),结论:Hp感染和CRP含量的变化与AMI的疾病发生过程密切相关,是AMI病情监测和预后估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掌跖脓疱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观察抗Hp治疗对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掌跖脓疱病患者(观察组)及70例健康体检者(体检组)进行Hp感染检测,比较两组Hp阳性感染率;Hp阳性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给予抗Hp三联治疗及外用维A酸软膏,对照组仅外用维A酸软膏,观察分析掌跖脓疱病患者皮损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体检组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2.4%和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p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损改善差异不明显,4周、8周后治疗组皮损改善程度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脓疱在治疗中改善最快,红斑最慢,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40-23.33,P〈0.05)。结论掌跖脓疱病Hp感染率高于健康体检者,在治疗掌跖脓疱病的同时宜进行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7.
肺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对50例肺癌患者和50例非肿瘤患者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抗体(Hp-IgG)和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抗体(Hp-CagA-IgG)检测。结果①肺癌组Hp-IgG阳性率92.0%,平均抗体水平250.714U/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阳性率44.0%(P〈0.01)和平均抗体水平77.674U/ml(P〈0.01)。②肺癌组Hp-CagA-IgG阳性率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阳性率20.0%(P〈0.01)。③鳞癌Hp-IgG平均水平(322.10U/ml),明显高于腺癌和小细胞癌(163.92U/ml、196.66U/ml)(P〈0.05)。结论肺癌与Hp感染密切相关,鳞癌平均Hp-IgG水平明显高于腺癌和小细胞癌。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脑梗死(C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2例无明显消化道症状的脑梗死患者,72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单克隆抗体蛋白芯片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尿素酶(Ure)和空泡细胞毒素(VacA)3种Hp抗体,比较两组抗体的阳性率及菌株分型的差异,分析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子。结果 CI组血清中的CagA、Ure、VaeA抗体的阳性率和Hp的感染率分别为:46.1%、88.2%、48.0%、88.2%,对照组相应的阳性率为:18.1%、43.1%、19.4%和43.1%,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其中CI组90例Hp感染者菌株分型比例为:Ⅰ型33.3%、Ⅱ型26.7%、中间型加.0%,2对照组32例Hp感染者菌株分型比例为:Ⅰ型15.6%、Ⅱ型53.1%、中间型31.3%,两组的菌株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子之一,Ⅰ型Hp感染者比Ⅱ型Hp感染者患CI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上为快速缓解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症状控制溃疡,常常单独使用奥美拉唑,而此类患者往往需要进一步接受抗Hp治疗。本实验的目的在于观察近期内使用奥美拉唑对抗Hp治疗的影响。方法:将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A组69例(奥美拉唑20mg,2次/日,阿莫西林0.5g,3次/日,甲硝唑0.2g,3次/日,治疗15天);B组66例(奥美拉唑20mg,2次/日,治疗15天后以A组相同方案继续治疗15天)。结果:A组61例Hp转阴,转阴率88.4%;B组为51例Hp转阴,转阴率77.3%。两者比较0.10〈p〈0.20。结论:在使用奥美拉唑后近期内开始抗Hp治疗疗效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关系,分析抗Hp治疗对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医院同期体检健康者10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经13C呼气试验检测将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组(45例)和B组(44例),13例Hp阴性患者作为C组。A、B、C组均给予依巴斯汀片10毫克/次,1次/日,连续服用3个月,A组联合抗HP四联疗法,观察各组疗效及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Hp阳性率87.25%显著高于健康者HP阳性率30.39%(x2=68.0810,P〈0.05);经治疗后,A、C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41/45)、84.62%(12/13)显著高于B组的43.18%(19/44)(x2=23.2653、9.7624,P〈0.05);治疗后A组13C呼气检测值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前后Hp感染情况明显好转(P〈0.05),B组治疗前后HP感染无显著变化;A组总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总复发率低于C组,但无统计学差畀(P〉0.05);治疗前A、B组IgE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发病可能与Hp感染相关,Hp阳性患者联合抗Hp四联疗法有利于治疗慢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11.
崔振芹 《新医学》2009,40(4):239-24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76例IBS患者,检测其胃部Hp感染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30名)比较;测定Hp阳性、Hp阴性IBS患者的血浆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IBS患者Hp感染率为41%(31/76),对照组为13%(4/30),2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BS患者中,Hp阳性组血浆胃泌素水平高于Hp阴性组,而血浆胃动素水平低于Hp阴性组(均为P〈0.05)。结论:IBS患者Hp感染率较高,Hp阳性的IBS患者血浆胃泌素较高,胃动素较低,提示Hp感染可能影响IBS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而参与其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同型半胱氨酸(Hey)、血脂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6~12月于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5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ISA)以及免疫比浊法检测Hp特异性抗体(Hp-IgG)和Hcy表达水平,并检测血脂,分析Hp感染与血脂、血清Hcy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心房颤动组Hp-IgG阳性率(37.73%)与对照组(30.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固醇(TC)(5.48±0.79)mmol/L、三酰甘油(TG)(2.01±0.51)mmol/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6±0.71)mmol/L、Hey(20.84±6.73)μmol/L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P组HDL—C(0.96±0.21)mmol/L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1±0.19)mrnol/L(P〈0.05)。Hp感染阳性AP患者的血清TC(5.92±0.83)mmol/L、TG(2.31±0.52)mmol/L、LDL-C(3.97±0.68)mmol/L,Hcy(24.65±6.48)μmol/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P〈0.05),而HDL-C(0.72±0.17)mmol/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p感染阴性患者(1.12±0.24)mmol/L(P〈0.05)。结论Hp感染与AP本身的发生没有显著相关性,但Hp感染可能通过对血脂代谢和Hey表达水平的影响而促进AP的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 采用金标渗滤法(DIGFA)检测血清中的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结果 三组患者的Hp阳性率分别为44.2%(23/52)、59.1%(25/44)、19.5%(8/41)。IT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胛组Hp阳性率显著升高(x^2=6.30,P〈0.05)。胃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炎组Hp阳性率显著升高(x^2=13.83,P〈0.05)。邢组与胃炎组比较邢组Hp阳性率略低(x^2=2.11,P〉0.05),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ITP患者H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Hp感染可能是部分ITP患者的发病原因。因此作者认为对于ITP患者应常规检测Hp,阳性患者应及时给予根除Hp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醇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冠心病患者(242例)和非冠心病患者(88例)血清Hp抗体(Hp IgG),比较两组Hp IgG阳性率;检测冠心痛患者血TC、TG、HDL-C、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并对HpIgG阳性组和Hp IgG阴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p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53.3%与38.6%,P<0.05);冠心病患者Hp IgG阳性组HDL-C、APOA均明显低于Hp IgG阴性组(均P<0.05),而两组血清TC、TG、LDL-C、Apo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p感染与冠心病发病有关,可能通过降低HDL-C水平促进冠心痛的发生和发展. 冠心痛患者血TC、TG、HDL-C、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并对HpIgG阳性组和Hp IgG阴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p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53.3%与38.6%,P<0.05);冠心病患者Hp IgG阳性组HDL-C、APOA均明显低于H IgG阴性组(均P<0.05),而两组血清TC、TG、LDL-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c)、血脂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3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55例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及免疫比浊法检测Hp特异性抗体IgG(HpIgG)和Cyc表达水平,并检测血脂水平,分析Hp感染与血脂、血清Cyc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心房颤动组HpIgG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3,P〉0.05);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yc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92、5.41、6.75、3.90、-3.11,P均〈0.05);Hp感染阳性的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清TC、TG、LDL—C、Cyc表达水平均明显高ff-Hp感染阴性患者。而HDL—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p感染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5.66、6.13、7.04、4.75、-4.39,P均〈0.05)。结论Hp感染与心房颤动本身的发生没有明显相关性,但Hp感染可能通过对血脂代谢和Cyc表达水平的影响而促进心房颤动的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状况,观察根除Hp是否有助血小板数的提升。方法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或胃镜取材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80例ITP患者的Hp感染情况,并选择80名健只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将80例受检者中的52例Hp(+)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抗Hp治疗,对照组26例,单用糖皮质激素。结果ITP组Hp感染率为65.0%,而健康对照组Hp感染率43.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26例Hp(+)患者经抗Hp治疗后总有效率88.5%(23/26),对照组总有效率61.5%(16/26),两组比较P〈0.05;结论ITP患者较正常人有更高Hp感染率,抗Hp治疗有助于Hp感染的ITP患者血小板恢复。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状况,观察根除Hp是否有助血小板数的提升。方法ITP组41例,对照组40例,采用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免疫快检卡诊断Hp感染状况。23例Hp阳性的ITP患者在治疗ITP同时加用抗Hp治疗后转阴17例,与ITP组中Hp阴性的18例在治疗后的血小板数进行比较。结果ITP组和对照组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6.10%(23/41)、35.0%(14/40),ITP组Hp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23例Hp阳性的ITP患者抗Hp治疗后,转阴17例,与ITP组中Hp阴性的18例在治疗4~8周后血小板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Hp根除后血小板数恢复明显。结论ITP患者Hp感染阳性率高于正常人,对于Hp感染阳性患者给予根除Hp感染治疗有助血小板数的提升;对于ITP患者可常规行Hp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症状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依据。方法Hp阳性FD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法莫替丁20mg、胶体次枸橼酸铋240mg、阿莫西林1g,甲硝唑400mg四联疗法,均2次/d;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20mg,2次/d和莫沙必利10mg,3次/d,疗程均为1周。治疗后1个月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并进行症状评分和疗效评定;随访1年再行^14C—UBT试验并进行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2%,其中Hp根除组1个月末和1年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未根除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1.2%,与对照组65.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Hp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改善FD症状,是治疗Hp阳性FD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黄连气雾剂口腔局部用药清除口腔幽门螺杆菌(Hp),阻止胃内Hp复发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黄连气雾剂局部作用于口腔,清除口腔内的Hp,斩断幽门螺杆菌的体内再感染途径,以达到根治Hp的作用。将65Hp阳性的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黄连气雾刑治疗组35例,单纯西药对照组30例。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组对牙周症状、胃腕痛、痞满、恶心,嗳气和舌苔白腻/黄腻的变化等症状改善方面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胃和口腔Hp的根除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学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胃镜下胃黏膜炎症改善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黄连气雾刑具有好的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作用于口腔,能较好的清除口腔幽门螺杆菌,阻止胃幽门螺杆菌复发,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20.
李晔  丁丽敏 《中国疗养医学》2013,(12):1064-106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根据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55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Hp阳性组、Hp阴性组,按男、女分别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超敏CRP(hs-CRP)的差异。结果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p阳性组的TC、Lp(a)均高于Hp阴性组,Hp阳性组的HDL-C低于Hp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p阳性组的LDL-C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结论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p感染可能与LDL-C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