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围生期血小板活化和血液流变学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于宁波明州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88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正常妊娠妇女8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等全血黏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_(62P)、CD_(63)、CD_(41)、CD_(61))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孕妇的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等全血黏度指标和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孕妇的CD_(62P)、CD_(63)、CD_(41)及CD_(61)等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围生期血小板活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会出现升高趋势,对于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监测有助于指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陈飞  庄恒成  贾妙兴 《现代保健》2014,(29):102-104
目的:探讨同型号仪器不同地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性。方法:选择四个地区男女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低切、中切、高切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相互比较统计分析。结果:男性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粤西地区与广西地区的中切黏度、绍兴地区与广西地区的中切黏度、广西地区与深圳市低切黏度、高切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粤西地区与绍兴地区的中切黏度、粤西地与广西地区的血浆黏度、粤西地区与深圳市的中切黏度、绍兴地区与广西地区的血浆黏度、绍兴地区与深圳市的中切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血液流变学指标86.66%有差异,女性的血液流变学指标83.33%有差异。结论:同型号仪器不同地区不能使用厂家或其他实验室的参考值,建立本地区本实验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参考值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符合血液流变学检测规律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出血后颅内感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探究患者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4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56例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脑出血后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74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并比较研究组内不同预后患者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同预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愈患者指标水平低于好转、无效或加重患者(P<0.05)。结论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RP、PCT水平与脑出血后颅内感染的发生及患者预后关系密切,以上指标检测对脑出血后颅内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精神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以便了解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黏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天津市安宁医院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为研究组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检测(包括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血黏度的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红细胞压积80例健康对照组(排除躯体疾病)采用普利生锥板式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对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一些相关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检测对精神科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310例脂肪肝患者和246例正常对照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检测结果,并对血脂和血流变各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脂肪肝组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压积、卡松黏度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脂肪肝组TC、TG与血浆黏度;TG与全血(高、中切)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卡松黏度呈正相关;HDL-c与全血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卡松黏度呈负相关。[结论]脂肪肝患者表现为高TG为特点的血脂代谢紊乱和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部分血脂与血流变指标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老年白内障患者体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中老年白内障患者(观察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2组人员凝血功能(TT、Fib、PT、APTT)及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TT、P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多伴有凝血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因此加强对上述指标的检测将会为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59例正常妊娠和183例HDCP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比较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胎儿宫内发育的影响。结果:①妊娠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各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子痫前期组全血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白细胞、红细胞、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或P<0.05);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血浆黏度、血红蛋白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合并FGR的子痫前期患者全血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较无FGR的子痫前期患者显著增高(P<0.05或P<0.01),其余血液流变学参数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全血黏度增高,血液浓缩,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可能影响胎儿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接受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治疗前,2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CRP、IL-6、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比治疗前降低,且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CRP、IL-6、TNF-α均比治疗前降低,且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LI患者,收集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随机分为研究组(基础治疗+灯盏花素)、对照组(基础治疗)各6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粘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Vm、PI、SOD、LP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粘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PI、LPO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Vm、SOD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粘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LP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V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结合基础治疗能显著改善LI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LPO水平、升高SOD水平,这些作用可能与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联与二联药物方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压、尿蛋白、血液流变学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杭州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根据不同的药物方案进行分组,将使用三联药物方案的45例设置为研究组,将使用二联药物方案的45例设置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尿蛋白、血液流变学和不良妊娠结局指标,并评价临床疗效。数据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并讨论两组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尿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蛋白(阳性率15.56%)、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3.02±0.19) g/L、血浆黏度(1.10±0.31) mPa·s、全血高切黏度(4.01±0.69) mPa·s、全血中切黏度(4.80±0.38) mPa·s、全血低切黏度(7.35±1.12) mPa·s],均低于对照组[尿蛋白阳性率35.56%,纤维蛋白原(3.71±0.58) g/L、血浆黏度(1.58±0.35) mPa·s、全血高切黏度(5.99±1.02) mPa·s、全血中切黏度(5.02±0.43) mPa·s、全血低切黏度(10.23±1.23) 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治疗中,三联药物方案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二联药物方案,可显著降低尿蛋白阳性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矽肺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矽肺患者的血液流变状况。方法检测62例男性矽肺患者及50例健康男性对照者血液流变学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矽肺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矽肺患者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期矽肺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异常发生率在54.8%~85.0%之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矽肺患者的血液黏滞状况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分析70例高血压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变形指数,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结果高血压组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变形指数,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压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液流变性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监测血流变指标变化对于该病的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5,(8):966-96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HDCP患者100例为HDCP组(包括妊娠高血压52例,轻度子痫前期35例,重度子痫前期13例),选取同期入住我院的正常孕妇100例为正常孕妇组。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测试仪测定所有孕妇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HDCP组与正常孕妇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RBC)压积、RBC变形指数、RBC聚集指数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液流变学指标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对于孕妇宫内供血及胎儿发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药辅助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9月于本院妇科诊治的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组采取中药多途径辅助宫腹腔镜手术,持续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和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的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沉均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途径中药辅助宫腹腔镜治疗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单独的宫腹腔镜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北京西城区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 fordisease control,CDC)及西城区各社区服务站12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II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治疗组(心可舒片)及对照组,入组后继续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降糖、口服降压药物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治疗8周,治疗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分别观测入组前和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1,全血黏度5,全血黏度30,全血黏度200,全血还原黏度中切,全血还原黏度高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糖、血脂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①治疗组在心可舒片治疗前较心可舒片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1,全血黏度5,全血黏度30,全血黏度200,全血还原黏度中切,全血还原黏度高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有好转趋势(P<0.05)。②心可舒片治疗8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两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还原黏度中切,血沉)有所好转(P<0.05)。结论:心可舒片能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进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P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则加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散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散布宽度、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PIS患者血液流变学,阻碍血小板聚集,对患者神经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及意义。方法对11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及40例体检者的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指标与妊娠高血压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娠高血压患者PLT、PT及APTT水平均不同程度的降低,MPV、PDW、FIB、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黏度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随着妊娠高血压病情加重,患者PT及APTT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PDW、FIB、全血高切/低切黏度水平均显著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妊娠高血压与MPV、PDW、FIB、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呈正相关性(P0.05),与PT和APTT呈负相关性(P0.05),与PLT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对妊娠高血压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8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就诊病例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奥扎格雷80 mg+5%葡萄糖或0.9%NaCl溶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周.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丹参注射液40 m1+5%葡萄糖或0.9%NaCl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和血浆黏度均明显下降(P<0.01或<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能降低血小板的活化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神经功能,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血流变学检测价值,为预防和治疗肝癌患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东丽区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肝癌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组。采用BV-100血黏度仪测定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采用STA血凝仪测定纤维蛋白原;采用温式法测定红细胞压积;采用SEDI血沉仪测定血沉;比较两组血流变学水平。结果肝癌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可作为肝癌诊断的辅助指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人不同体位、季节对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为循证医学提供实验证据。方法200名志愿者经自身配对设计,在冬、春、夏3季,抽取坐、卧姿两种体位血液,检测血液流变学14项指标。用SPSS13.0软件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统计医院5年数据库7452例血液流变学检测资料,以大样本来验证体位的影响。结果体位改变对血液流变学14项检测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全血还原(低切、中切、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10项指标,从坐姿到卧姿,平均降低9.36%,而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等4项则成负相关,平均升高10.19%,最高的升高18.25%;大样本统计显示变异程度与实验组接近。结论地心引力、季节可导致不同体位血液流变学的显著生理变异,临床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应考虑体位因素,可减少10%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