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男性不育病因.方法 按WHO标准对生育组和不育组患者进行精液常规、衣原体抗原检测和支原体属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精浆IL-2、IL-6、IL-8和TNF-α的水平.结果 不育症各组精液Ct、Uu感染及Ct+Uu混合感染率显著高于生育组,感染率少精组、弱精组、无精组Ct分别为27.78%、28.2o%、26.83%,Uu分别为41.67%、43.59%、46.34%,生育组Ct、Uu分别为5.71%、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症组中Ct、Uu感染患者IL-2、IL-6、IL-8、TNF-α水平较未感染者显著增高(P<0.05);与生育组比较,少精组、无精组精浆中IL-2、IL-6、IL-8、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弱精组中精浆IL-2、TNF-α水平与生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浆IL-6、IL-8水平与生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生殖道Ct、Uu感染与男性不育有密切的关系,由感染所致的男性不育可能与细胞因子参与的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h17/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血清IL-6、IL-10、IL-17、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宫颈癌HPV感染类型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揭示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97例HPV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情况分为宫颈癌(CC)患者(CC组,39例)、Ⅱ~Ⅲ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CIN组,25例)、慢性宫颈炎(CCS)患者(CCS组,33例),并根据HPV分型将其分为HPV高危型组(61例)和HPV低危型组(3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reg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相关细胞因子。结果 CC组CD4+IL17+Th17百分比、CD4+CD25+Treg百分比、Th17/Treg高于CCS组(均P0.05)、CIN组高于CCS组(均P0.05),且CC组高于CIN组(均P0.05)。CC组血清IL-6、IL-10、IL-17、IL-23、TGF-β水平高于CCS组(均P0.05),CIN组高于CCS组(均P0.05),且CC组高于CIN组(均P0.05)。HPV高危型组CD4+IL17+Th17百分比、CD4+CD25+Treg百分比、Th17/Treg均高于HPV低危型组(均P0.05)。HPV高危型组患者血清IL-6、IL-10、IL-17、IL-23、TGF-β水平均高于HPV低危型组(均P0.05)。结论Th17/Treg细胞在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存在高表达,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与HPV感染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派特灵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秦皇岛军工医院收治的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派特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HPV转阴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4个月高危型HPV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以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派特灵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持续HPV感染可显著提高HPV感染转阴率,可显著提高患者机体内IL-6以及TNF-α水平,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Schlossman syndrome,PSS)患者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ic virus, CMV)感染情况,并观察其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4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医院确诊的PS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qPCR法检测患者CMV感染情况,CMV DNA阳性患者为CMV感染组,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房水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补体系统激活标志物CBb、C1q、C3a、纤维胶凝蛋白2(Ficolin 2,FCN2)、sC5b-9水平。结果 80例PSS患者中CMV DNA阳性32例,阳性率40.00%; PSS患者中CMV感染组PGE2水平显著高于CMV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 CMV感染组IL-4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IFN-γ、IFN-γ/IL-4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 CMV感染组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 CMV感染组C3、C4、C1q、C3a、FCN2、sC5b-9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CBb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PSS患者PGE2上升、机体补体系统活化,可能导致Th1/Th2平衡漂移,Th1/Th2细胞因子分泌异常,感染加剧上述改变,进一步削弱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胎盘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表达水平与子痫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在莱西市人民医院行规律产检和分娩的314例妊娠期hr-HPV感染患者为HPV感染组,同期在医院进行产检和分娩的314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子痫和子痫前期发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胎盘组织TGFβ-Smad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HPV感染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胎盘组织TGF-β1、p-Smad2/Smad2和p-Smad3/Smad3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Smad7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HPV感染组患者子痫前期和子痫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HPV感染组患者中子痫组胎盘组织TGF-β1、p-Smad2/Smad2和p-Smad3/Smad3蛋白表达高于非子痫组(P<0.05),Smad7蛋白表达低于非子痫组(P<0.05),血清TNF-α、IL-6和IL-2水平高于非子痫组(P<0.05),IL-10水平低于非子痫组(P<0.05)。结论 妊娠期hr-HPV感染患者胎盘组织TGFβ-Smad信号通路表达和免疫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且其升高水平与子痫和子痫前期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肺部感染/肿瘤患者及同期来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辅助性T细胞1(Th1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的分泌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ESAT-6刺激单个核细胞后,每106个细胞的SFU为84.4±18.1;而CFP-10刺激为54.2±10.8。50例活动性结核病样本中,36例(72.0%)对ESAT-6和CFP-10有反应,14例(28.0%)仅对1种肽有反应。CD4+Th1细胞和CD8+CTL分泌的TNF-α、IFN-γ和IL-2三种细胞因子特征类似。活动性结核病组CD4+Th1细胞分泌TNF-α低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IFN-γ、TNF-α+IL-2、TNF-α+IFN-γ+IL-2均高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性结核病组CD8+CTL分泌的TNF-α低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IFN-γ、IL-2、TNF-α+IL-2、TNF-α+IFN-γ+IL-2均高于肺部感染/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T淋巴细胞(CD4+Th1和CD8+CTL)分泌的IFN-γ+TNF-α+IL-2对于鉴别活动性结核病、肺部感染/肿瘤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2月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HR-HPV持续感染围绝经期CINⅠ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8)、对照组(n=48)。研究组采取光动力疗法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血清VEGF-C、Th17/Treg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疗效、HPV转阴率、阴道微生态指标(阴道分泌物pH值、Nugent评分)、HPV-DNA病毒载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17、IL-6、TGF-β、VEGF-C低于对照组,阴道分泌物pH值、Nugent评分及HPV-DNA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HR-HPV持续感染围绝经期CINⅠ患者,能显著降低血清VEGF-C、Th17/Treg细胞因子表达,改善阴道微生态、病毒载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外周血CD_3CD_(38)~+T淋巴细胞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9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1例HIV感染患者及同期于医院查体的100名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BV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单纯HIV感染组(144例)及HBV/HIV共感染组(107例),根据CD_4~+水平将HBV/HIV共感染组分为无症状HIV感染期(38例)及艾滋病(AIDS)期(69例)两个亚组,测定HBV-DNA、HIV-RNA载量及外周血CD_3、CD_4~+、CD_8~+、CD_4~+/CD_8~+、CD_3CD_(38)~+T淋巴细胞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HIV感染组及HBV/HIV共感染组患者CD_3CD_(38)~+、CD_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升高(P0.05),CD_3、CD_4~+、CD_4~+/CD_8~+降低(P0.05),HBV/HIV共感染组患者升高或降低幅度高于单纯HIV感染组患者(P0.05);HBV/HIV共感染组患者HIV-RNA载量高于单纯HIV感染组患者(P0.05);AIDS期组患者CD_3、CD_4~+、CD_4~+/CD_8~+等指标低于无症状HIV感染期组(P0.05),CD_8~+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CD_3CD_(3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HIV-RNA载量、HBV-DNA载量均高于无症状HIV感染期组(P0.05);在无症状HIV感染期亚组中,HIV-RNA载量与CD_4~+、CD_4~+/CD_8~+呈负相关,与CD_3CD_(38)~+呈正相关(P0.05);在AIDS期组亚组中,HBV-DNA载量、HIV-RNA载量与CD_4~+、CD_4~+/CD_8~+呈负相关(P0.05),与CD_3CD_(38)~+等呈正相关(P0.05)。结论 HIV/HBV共感染患者可存在T淋巴细胞活化,CD_3CD_(3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可一定程度反映HIV/HBV共感染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HBV感染组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间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及其与HBsAg、HBsAb水平之间相关性分析,探讨细胞因子对HBV感染进展的影响。方法:使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慢性HBV感染组82例患者及HBV感染自行恢复组65例患者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细胞因子IL-4、IL-10、IL-12的水平。并对各组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HBsAg、HBsAb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12、IL-10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中明显高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P=0.042,P=0.029),而IL-4水平显著低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P=0.001)。各组血清中的IL-12水平与IL-4水平都呈负相关(R=-0.441,P0.001;R=-0.462,P0.001);IL-12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血清中与HBsAg水平呈负相关(R=-0.241,P=0.029),在HBV感染自行恢复组血清中与HBsAb水平呈正相关(R=0.346,P=0.05);而IL-4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血清中与HBsAg不相关(P0.05),与HBsAb水平呈负相关(R=-0.348,P=0.04)。IL-10水平在两组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中IL-12、IL-4、IL-10的分泌紊乱可能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原因之一,且慢性HBV感染组中存在异常免疫应答;血清IL-4与IL-12水平的协调分泌对HBV的转归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的变化,以探讨急性期PCM的可能免疫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急性期PCM患者(3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30例)和乳腺癌对照组患者(34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35、IL-37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对照组IL-3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期PCM组IL-35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期PCM组IL-35水平显著低于乳腺癌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PCM组IL-37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乳腺癌对照组IL-3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PCM组IL-37水平高于乳腺癌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外周血中IL-35表达下降,而IL-37表达上升,可能参与PCM形成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联合激光治疗对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HPV DNA负荷量、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接受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HPV DNA负荷量、HPV转阴率、临床疗效、血清hs-CRP水平、宫颈炎复发率、HPV感染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PV DNA负荷量、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PV转阴率为94.1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3%(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宫颈炎复发率及HPV感染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联合激光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可降低患者HPV DNA负荷量,提高HPV转阴率和疗效,改善血清hs-CRP水平,有效预防宫颈炎和HPV感染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HPV感染者56例,将其作为HPV组,选取同期产检的非HPV感染妊娠期妇女56例作为非HPV组。比较两组阴道清洁度、滴虫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及阴道p H值,并采血检测血清白介素-2 (IL-2)、干扰素-γ(INF-γ)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 H值以及两项血清指标对HPV感染的预测价值,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结果 HPV组清洁度≤Ⅱ度构成比为39.29%,显著低于非HPV组的5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细菌性阴道病构成比为44.64%,显著高于非HPV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阴道p H值显著高于非H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2、INF-γ含量显著低于非H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p H值、血清IL-2及INF-γ预测HPV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0.812及0.762。当p H值≥4.495、IL-2750.500 pg/ml、INF-γ4.085 pg/ml时,HPV感染风险越高。HPV组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及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分别为14.29%、16.07%及14.29%,显著高于非HPV组的3.57%、3.57%及1.79%(P0.05)。结论与非HPV者相比,妊娠期HPV感染者的阴道清洁度更差,细菌性阴道病率较高,血清IL-2、INF-γ含量明显下降,阴道p H值增高,三者对HPV感染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这类患者的新生儿不良事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慢性宫颈炎并发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者Th1/Th2细胞因子改变及微波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妇产科2018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74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入院未合并HPV感染宫颈炎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对不同糜烂面积、糜烂症状及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IL-4、IL-8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随糜烂程度的增加,IL-12、IFN-γ水平不断减少,IL-4、IL-8水平不断增加,不同糜烂程度患者之间IL-12、IFN-γ、IL-4、IL-8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IL-12、IFN-γ水平不断减少,IL-4、IL-8水平不断增加,不同病变程度患者之间IL-12、IFN-γ、IL-4、IL-8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IL-12、IFN-γ为(10.84±4.21)pg/ml、(148.42±34.45)pg/ml低于对照组,IL-4、IL-8为(35.35±14.21)pg/ml、(118.85±34.28)pg/ml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2、IFN-γ水平均明显上升,IL-4、IL-8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疗效优于研究组(P=0.033)。结论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的Th1/Th2免疫失衡随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加重,应加强HPV筛查并尽早开始治疗,防止疾病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6、IL-12、IL-23、TNF-α、IFN-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患者);30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感染者);3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IL-6、IL-12、IL-23、TNF-α、IFN-γ分泌水平。结果 IL-6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的分泌水平分别为:0.43±0.03 pg/ml,0.86±0.04 pg/ml,0.46±0.02 pg/ml;IL-12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水平分别为:9.43±0.22 pg/ml,14.96±0.58 pg/ml,9.58±0.20 pg/ml;IL-23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水平分别为:269.58±28.58pg/ml,336.58±30.61 pg/ml;332.03±25.71 pg/ml;IFN-γ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水平分别为:90.80±2.05 pg/ml,116.15±4.96 pg/ml,114.29±3.16 pg/ml;TNF-α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水平分别为:13.87±3.28 pg/ml,14.06±2.14 pg/ml,13.43±3.12 pg/ml。统计分析发现:IL-6、IL-12、IL-23、IFN-γ在患者血清中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L-23与INF-γ在感染者血清中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L-6与IL-12在患者血清中的分泌水平显著感染者组(p<0.05);其余细胞因子在3类人群血清中分泌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中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6、IL-12、IL-23、IFN-γ在肺结核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成为肺结核临床诊断依据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内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17例为观察组,另选17例健康的患儿为对照组,流式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检测患儿血清中TNF、IFN-γ及IL-17A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急性期血清中T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TNF水平显著低于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IFN-γ水平显著高于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清中IL-17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IL-17A水平显著高于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会引起血清细胞因子TNF、IFN-γ、IL-17A水平的动态变化,可能与病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寨卡病毒(ZIKV)感染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所导致的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探讨ZIKV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建立ZIKV感染U251细胞模型,收获感染后第1、3、5、7天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悬浮芯片系统(Bio-Plex~? 200)Luminex多重检测技术同时定量检测细胞因子IL-4、IL-5、IL-6、TNF-α和IL-12P70的浓度。结果细胞因子IL-4的浓度水平低于检测范围(0.001 pg/mL);病毒感染组分泌IL-5、IL-6、TNF-α和IL-12P70(169.9±12.1、7 747.9±949.2、29.0±0.5和93.3±2.0 pg/mL)的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4.6±8.6、2 652.2±386.0、25.5±0.8和85.4±1.8 pg/mL),且随着病毒感染时间的增加而分泌增加;在所有检测的细胞因子中,最显著表达的细胞因子是IL-6。结论 ZIKV感染U251细胞可分泌浓度水平相对较高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促炎细胞因子可能是影响神经发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尖锐湿疣(CA)初发、复发患者外周血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抗原特异性CD_8+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型特点及其与HPV DNA的关系。方法 选择海口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C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发病情况分为初发组43例和复发组47例,选择近期于医院接受包皮或子宫肌瘤手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外周血HPV16抗原特异性CD_8+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型特点及其与HPV DNA的关系。方法 选择海口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C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发病情况分为初发组43例和复发组47例,选择近期于医院接受包皮或子宫肌瘤手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外周血HPV16抗原特异性CD_8+CTL频率、表型、分泌细胞毒性分子,HPV DNA水平。结果 CA患者CD_8+CTL频率、表型、分泌细胞毒性分子,HPV DNA水平。结果 CA患者CD_8+CTL、CD45RA+CTL、CD45RA-CD27-CD27-效应CTL、CD45RA-效应CTL、CD45RA-CD27-CD27+中枢记忆CTL、CD45RA+中枢记忆CTL、CD45RA+CD27+CD27+初始性CTL、CD45RA+初始性CTL、CD45RA+CD27+CD27-效应CTL等CTL频率与表型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组患者上述CTL频率与表型均高于初发组(P<0.05);CA患者颗粒酶B、穿孔素、自杀相关因子配体等CTL分泌细胞毒力分子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组患者CTL分泌细胞毒力分子水平高于初发组(P<0.05);初发组与复发组HPV DNA低载量患者CTL频率与表型、CTL分泌细胞毒力分子水平低于高载量患者(P<0.05);初发组、复发组患者CTL频率与表型比例、CTL分泌细胞毒力分子水平与HPV 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外周血HPV16抗原特异性CD_8-效应CTL等CTL频率与表型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组患者上述CTL频率与表型均高于初发组(P<0.05);CA患者颗粒酶B、穿孔素、自杀相关因子配体等CTL分泌细胞毒力分子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组患者CTL分泌细胞毒力分子水平高于初发组(P<0.05);初发组与复发组HPV DNA低载量患者CTL频率与表型、CTL分泌细胞毒力分子水平低于高载量患者(P<0.05);初发组、复发组患者CTL频率与表型比例、CTL分泌细胞毒力分子水平与HPV 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外周血HPV16抗原特异性CD_8+CTL表型及其分泌细胞毒性分子水平与尖锐湿疣发生、病情转归关系密切,同时其水平变化还与HPV DNA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羟氯喹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泼尼松治疗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母婴结局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有效改善妊娠合并SL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SLE合并妊娠患者5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9例,观察组患者28例。对照组口服羟氯喹,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泼尼松,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早产、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及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前,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α(IL-1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扰素-γ(IFN-γ)/IL-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FN-γ/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氯喹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泼尼松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SLE患者妊娠结局,可能是通过影响Th2型以及Th1型细胞因子水平而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细菌性阴道病(BV)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女性患者阴道冲洗液Th1/Th2细胞因子的测定,探讨该类患者阴道冲洗液Th1/Th2在免疫防御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BV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对照组为健康体检志愿者,各84例,Nugent评分法检测BV,PCR检测HPV高危型,采集患者阴道灌洗液,ELISA法检测所有阴道灌洗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2、IL-2、IFN-γ、IL-8、IL-4、IL-13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阴道冲洗液Thl/Th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BV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女性患者阴道冲洗液存在明显的Thl/Th2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153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宫颈癌组(44例)、CIN组(54例)及宫颈炎组(55例),检测3组患者沙眼衣原体及HPV感染率。结果宫颈癌组和CIN组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率、HPV感染率、高危型HPV感染率、HPV混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均P0. 05),宫颈癌组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率、HPV感染率、高危型HPV感染率、HPV混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CIN组(P0. 05)。宫颈癌组和CIN组患者单纯HPV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宫颈炎组(均P0. 05),宫颈癌组患者单纯HPV感染率显著低于CIN组(P0. 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高危型感染和HPV混合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HPV高危型感染和HPV混合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治疗时应及早检测HPV感染类型,有效针对微生物混合感染进行治疗,尽可能控制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