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对心肌细胞Ca2+-ATP酶的影响机制,旨在为参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通过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细胞后.分别把参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选取3个浓度梯度直接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心肌细胞.药物作用2 h后检测其对心肌细胞内Ca2+-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参附注射液的低、中、高剂量均能使心肌细胞内Ca2+-ATP酶活力增强,以中剂量最为明显(P<0.05);生脉注射液低、中剂量对心肌细胞内Ca2+-ATP酶活力的影响较小,高剂量有增强心肌细胞内Ca2+-ATP酶活力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参附注射液对心脏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提高心肌细胞内Ca2+-ATP酶活力有关;生脉注射液对心肌细胞内Ca2+t-ATP酶活力有一定影响,但其可能主要是通过其他机制作用于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2.
杨运高 《中医研究》1993,6(4):21-22
观察了《温病条辨》参苏汤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耗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参苏汤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耗氧量有明显降低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作用。方法:采用急性酶解法获得单个心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钙电流。结果:参附注射液浓度依赖性阻断L型钙通道电流,其IC50为原液2.5%稀释。参附注射液(0.3%,3%)能够上移I-U曲线,但不改变峰电位和反转电位;3%参附注射液对L型钙通道激活曲线失活曲线无明显影响,但可使通道电流从失活中恢复的时间明显延长,时间常数由给药前的82ms增至给药后的139ms。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参芦头总皂甙对乳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实验通过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观察了人参芦头总皂甙对心肌细胞正常DNA合成和对缺糖缺氧损伤性培养的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参芦总皂甙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DNA合成有促进影响;对缺糖缺氧损伤性培养的心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刺五加皂苷单体Sc3(AcanthopanaxSenticosideC3)对培养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及动作电位电参数的影响。方法:将50~800μg/mlSc3,分别加入到培养4~6d后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的培养液中,依次记录加药前、后自发性搏动及动作电位电参数的变化。结果:Sc3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被培养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的自发性搏动及动作电位的电参数,其作用与0.4μg/ml尼莫地平相似,而该作用被80μg/mlCa2+所反转。结论:Sc3能够阻滞Ca2+通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刺五加皂苷单体Sc3(Acanthopanax Senticoside C3)对培养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及动作电位电参数的影响。方法:将50~800μg/ml Sc3,分别加入到培养4~6d后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的培养液中,依次记录加药前、后自发性搏动及动作电位电参数的变化。结果:Sc3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被培养的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的自发性搏动及动作电位的电参数,其作用与0.4μg/ml尼莫地平相似,而该作用被80μg/ml Ca2+所反转。结论:Sc3能够阻滞Ca2+通道。  相似文献   

7.
Wistar大鼠50只,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造成休克模型,用人参附子青皮注射液(参附青)进行防治。实验证明:参、附、青能够显著提高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浆6-Keto-PGF_1a含量,阻遏TXB_2的合成增加。同步观察血浆环核苷酸的变化,发现参附青能够防治大鼠内毒素血症中cAMP水平下降,但对cGMP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观察当归注射液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测定心肌细胞直径、蛋白含量,评价当归注射液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结果:AnglI能够显著增加心肌细胞的直径和蛋白含量(P〈0.01),当归注射液对这一效应有逆转作用(P〈0.05)。结论:血管紧张(终浓度为10^-7mmol/L)有明显促心肌肥大的作用,当归注射液(终浓唐为10^-3g/mL)时血管贤张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单味中药红参、附子及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参附组、红参组及附子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60min后恢复血流并持续240min,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前10min经右颈内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10mg/kg,红参注射液9mg/kg,附子注射液1mg/kg。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心肌梗死面积的大小,光镜和透射电镜下的心肌病理变化,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评价红参、附子单独使用或参附合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参附组、红参组及附子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血清LDH、CK值降低,心肌组织MDA值减小,SOD值升高。光镜及透射电镜下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形态改变显著减轻。治疗组组间比较,参附组优于红参组和附子组。红参组和附子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红参、附子或参附合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参附合用疗效优于红参和附子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益气逐瘀方(参元丹)对缺氧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及miR-24/Bim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模型,Lipofectamine2000转染miR-24 mimic/inhibitor至心肌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组、缺氧组、参元丹组、参元丹+miR-24 mimic组、参元丹+miR-24 inhibitor组,治疗组予参元丹含药血清干预。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培养基上清液LDH、CPK活性,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qRT-PCR检测心肌细胞miR-24、Bim mRNA表达。结果与低氧组相比,参元丹组、参元丹+miR-24 mimic组、参元丹+miR-24 inhibitor组均能显著降低细胞培养基上清液LDH、CPK活性(P<0.05),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P<0.05),升高心肌细胞miR-24 mRNA表达(P<0.05),降低Bim mRNA表达(P<0.05);治疗组之间比较,参元丹+miR-24 mimic组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益气逐瘀方参元丹能够减轻缺氧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损伤及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miR-24表达,同时抑制其靶基因Bim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观察当归注射液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测定心肌细胞直径、蛋白含量,评价当归注射液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结果:AngⅡ能够显著增加心肌细胞的直径和蛋白含量(P〈0.01),当归注射液对这一效应有逆转作用(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终浓度为10^-4mmol/L)有明显促心肌肥大的作用,当归注射液(终浓度为10^-3g/mL)对血管紧张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参附注射液为阳性对照,研究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对血管紧张素Ⅱ所致心肌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血管紧张素Ⅱ组、参附注射液组和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组(移行成分组)。运用MTT比色法和CCK-8试剂盒分别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Atg5 mRNA水平在不同组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参附注射液组(100μl/孔)和移行成分组(相当于原药材3g/kg)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血管紧张素Ⅱ组比较,参附注射液组和移行成分组明显能够提高血管紧张素Ⅱ致肥大细胞的存活率;在凋亡及自噬相关基因Caspase-3、Beclin1、Atg5 mRNA的表达上,与血管紧张素Ⅱ组比较(2.18±0.11,2.69±0.12,2.07±0.11),参附注射液组(1.15±0.08,1.79±0.15,1.48±0.18)和移行成分组(1.24±0.13,1.68±0.13,1.67±0.12)均能够显著降低肥大心肌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对血管紧张素Ⅱ所致肥大心肌细胞的凋亡及自噬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参附注射液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SD大鼠19只,分为2组,对照组和参附注射液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0 min+参附注射液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收集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提取心肌细胞总RNA,利用Affymetrix Rat 230A芯片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用Microarray Suite 5.0软件读取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10 min后,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上调基因222条,明显下调基因246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的主要基因有,超氧化物岐化酶、谷胱苷肽S转移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热休克蛋白、钙通道电压依赖相关基因及金属硫因等基因。这些基因主要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心肌保护、抑制炎症及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钙超载等机制相关。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抗氧自由基损伤相关基因、炎症相关基因及钙转运酶等相关基因,进而参予调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疾病过程中细胞信号转导。通过抗过氧化脂质损伤作用,减轻缺血时被激活的白细胞聚集等炎症反应,抑制缺血/再灌注期间钙超载所致的细胞凋亡发生,从而提高心肌细胞的防御能力,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应激诱发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应激组和给药组,给药组以不同浓度的参麦注射液作用于NE诱发的心肌细胞,应用FITC-AnnexinⅤ与PI双染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756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LDH和MDA含量以及SOD活性。结果:与应激组相比,给药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给药组心肌细胞LDH和MDA含量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SOD活性显著增强(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NE诱发心肌细胞损伤的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SOD的活性,减少心肌细胞MDA含量和LDH的漏出,抑制NE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是在细胞水平上观察参黄液是否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这些观察有助于对其作用机理的进一步探讨。材料和方法一、实验药品:参黄注射液由黑龙江中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提供。药品为水溶性,无菌。每毫升相当于生药1.0克。为人参、黄精、山楂所组成。二、心肌细胞培养:心肌细胞培养按常规法,用新生wigtar大鼠的乳鼠,在无菌的条件下取其心室,剪成1mm~3小碎块,用0.1%的胰蛋白酶消化。用MEM培养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乳鼠中毒心肌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生脉注射液对中毒心肌细胞增殖周期有显著影响,使 G_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减低,细胞增殖指数升高;同时发现生脉注射液还能促进中毒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使细胞内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具有促进乳鼠心肌细胞增殖及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观察了川芎嗪预处理对低氧/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川芎嗪20μg/ml能明显提高低氧3小时/再给氧0、30、60、120分钟时细胞搏动和细胞生存率,使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醇(MDA)释放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释放增多。这种保护作用与低氧预处理(HP)产生的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表明川芎嗪预处理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低氧/再给氧所致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8.
枸杞多糖对培养心肌细胞自由基损伤的超微结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用X-XOD体系在体外诱发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自由基损伤,观察加入枸杞多糖(12.5ug/ml)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结果:X-XOD体系作用的心肌眼微结构明显破坏,加枸杞多糖后则接近正常。结论:枸杞多糖对培养心肌细胞自由基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黄芪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乳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以异丙肾上腺素诱导,构造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以黄芪多糖处理,培养后进行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和心肌细胞体积的测定,分析黄芪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结果:经Iso处理可成功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高、中、低剂量组比较来看,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最为接近,低剂量浓度抑制效果更佳,即黄芪多糖0.1 mg/L能有效对抗心肌的肥厚性改变。结论:黄芪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活化、阻断NF-KB及Ca MKⅡ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川芎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保护。方法:利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川芎嗪注射液预处理对心肌细胞进行预处理。结果:川芎嗪提高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丙二醛产生、减少乳酸脱氢酶的漏出。结论:川芎嗪对乳鼠心肌细胞有预处理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心肌细胞抗氧自由基的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反应,减轻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