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李彩球 《浙江医学》2006,28(11):934-935
对于流产后、产后的官内妊娠物残留,以往的处理只能行盲目清官或在超声引导下清官,但有时难以奏效,需再次清官。这样盲目的清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会损伤子宫内膜,增加术后感染、官腔粘连及不孕机会。官腔镜下手术的问世为宫内异物残留的取出提供了新的方法川。官腔镜可在直视下取出残留物或定位清官,减少子宫内膜损伤,并可发现官腔内病变及子宫畸形。我院对产后或流产后临床及或超声诊断妊娠物残留的患者行官腔镜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宫腔胚胎残留临床多用清宫术处理,但一些病例术后反复阴道出血,而需再次清宫,特别是对过期流产患者,往往需行2—3次清宫术,这样盲目的清宫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会损伤子宫内膜,增加术后感染,不孕及官腔粘连机会。宫腔镜可使宫内情况一目了然,在直视下取出宫腔胚胎残留物或定位清宫,在最小的损伤情况下得到满意效果,同时可发现流产患者是否合并子宫内膜病变及子宫畸形。本文对38例由过期流产,药流或人流术后宫内胚胎残留患者行宫腔镜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25岁,女,因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20多天于2001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21天前因停经40天于本院行药物流产,阴道排出绒毛,病理示妊娠,药物流产后阴道少量流血至今,偶有下腹痛,于15天前来院就诊,诊为“不全流产”。行清官术,清出物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组织,未见绒毛,考虑到子宫复旧不良、盆腔炎,给予促进子宫恢复药、  相似文献   

4.
孙海霞  孟君艳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1006-1007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妇产科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7周~15周妊娠216例,其中过期流产15例,高危早孕10例。常规行清官术,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避免了药流并发症:药流大出血,阴道出血时间长,药流不全出血,药流残留组织机化清官术困难,继发子宫内膜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宫内组织残留,多为不完全流产、人流或药流不全、产后胎盘胎膜残留所致.临床上多采用清宫手术处理,但少数病例,由于未能及时诊治,反复阴道流血,病程长,致宫内感染;或者产后不久体质差子宫软、行清宫术有子宫穿孔之虑等原因,患者不宜手术治疗,笔者探索中药生化汤加减合并应用米索前列醇片治疗不全流产4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某院收治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中6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其中4例因误诊行清官术或药物流产术后大出血,患者均通过阴道B超确诊。治疗方法包括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病灶去除术、子宫动脉栓塞+病灶去除术等,病灶去除术包括使用B超监视下或宫腹腔镜监视下清官术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虽然比较少见,但易误诊,阴道超声是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与B型超声介导下负压吸宫处理宫角妊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宫角妊娠是指孕卵种植在近子宫与输卵管口交界处的子宫角部,多在妊娠3个月内发生流产或破裂,一旦破裂,可发生凶险的出血,甚至可在短时间内死亡。既往宫角妊娠确诊后,直接采用负压吸宫治疗,易发生漏吸和子宫穿孔。为减少患者的痛苦、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我们利用电子官腔镜、B型超声(B超)介导下负压吸宫治疗宫角妊娠,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超声对不同类型宫腔内异位妊娠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6月共42例怀疑为宫腔内异位妊娠患者的经阴道彩色超声声像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宫腔内妊娠患者中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22例、宫角妊娠14例、残角子宫妊娠3例,宫内宫外同时妊娠2例、宫颈妊娠1例。其中宫角妊娠患者经保胎治疗后有10例发展为正常宫腔内妊娠,4例流产。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除1例为坏死组织外其他标本均有绒毛组织存在。结论经阴道彩色超声对宫腔内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宫角妊娠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子宫角妊娠临床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宫角妊娠临床特点多有停经史、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及子宫患侧宫角突起或宫旁包块。本组患者18例行手术治疗。11例行保守治疗,B超或宫腔镜引导下行刮宫术成功7例,药物流产治疗成功2例。结论 子宫角妊娠的危险性高,早期诊断、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病人的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宫腔镜诊治宫腔妊娠物残留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产后妊娠物残留临床多用清宫术处理,但一些病例术后反复阴道流血,或超声提示,怀疑妊娠物残留,而需再次清宫,有的甚至经2~3次清宫仍难以奏效。这样盲目的清宫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导致医患间不和谐,同时会损伤子宫内膜,增加术后感染、不孕、宫腔粘连、Asherman综合征的机会。宫腔镜对宫腔内情况一目了然,在直视下取出宫内残留物,有在最小损伤下取得满意效果。对合并宫内病变、子宫畸形患者予以治疗,以利日后孕育。本文对27例就稽留流产、人工流产后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患者应用宫腔镜的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7月…  相似文献   

11.
周柳英  陈德新 《四川医学》2010,31(7):999-100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子宫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的作用及预后评估。方法经阴道超声行纵切及横切面扫查:①观察妊娠囊是否位于子宫底(纵切面)及一侧宫角(横切面);②判定妊娠囊与蜕膜化子宫内膜的关系;③妊娠囊与外周子宫肌层的关系;④将超声检查的提示性诊断与临床手术后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随机观察52例,28例超声提示宫角部妊娠,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6例,另2例随妊娠进展,在1~2周后随访时演变为宫内正常妊娠。超声提示间质部妊娠24例,后均经临床证实。结论经阴道超声行纵切及横切面扫查在鉴别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时确有重要价值。尤其当妊娠囊大小约在1.5~2.5cm时,定位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56例子宫角妊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角妊娠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子宫角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子宫角妊娠中,49例有明确停经史,7例为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无明确停经史.阴道出血21例,下腹痛22例,休克6例。B超检查55例,其中发现宫角妊娠36例.术前误诊12例(21%).其中4例误诊为异位妊娠.7例误诊为不全流产,1例误诊为先兆流产。11例行化疗.3例化疗失败后改行手术。15例在B超监视下行清官术.2例在腹腔镜监视下行清官术。19例行剖腹手术,其中9例术中见子宫角妊娠破裂,行子宫角楔切术,另有l例子宫角妊娠破裂出血难以控制行次全子宫切除术,9例未破裂行子宫角孕囊剔除术.这9例中有5例术中病灶局部注射MTX。12行腹腔镜手术.其中9例行子宫角楔切术.包括套扎切除和电凝切除.其余3例行子宫角部孕囊剔除术并局部注射MTX。全部手术病例术中顺利。结论子宫角妊娠症状复杂.早期较易误诊,容易发生子宫角部破裂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故宜早期诊断,及早治疗,B超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助于早期诊治,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子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治,且微创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新  柳建华等 《医学文选》2002,21(4):444-446
目的 探讨对误诊率高,危害大的罕见特殊部位宫角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1-2001年收治的宫角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角妊娠17例中误诊宫内妊娠行人流失败4例。13例行腹部手术,3例行B超监视下人流术,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结论 宫角妊娠临床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破裂后造成迅猛的腹腔内出血,应提高对少见部位宫角妊娠的认识,减少孕妇死亡。  相似文献   

14.
周海英 《当代医学》2014,(34):100-101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为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7例,分析探讨患者首发症状、诊断过程、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经过及结局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其中因阴道流血伴或不伴有下腹痛6例,6例患者因要求流产或常规检查B超检查发现为瘢痕部位妊娠,4例因人流或药流不全致阴道持续或大量流血而入院行介入治疗后再次清宫,有1例初始诊断稽留流产,因胚胎排出后阴道流血多无法控制而考虑为瘢痕部位妊娠,血β-HCG不同水平增高;17例患者均经盆腔彩超检查,其中12例开始治疗前即确诊为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5例初始误诊,行人流,药流,钳刮术,因术后出血再次就诊时B超提示子宫前壁下段异常回声而确诊。17例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其中11例进行介入治疗后清宫治疗,4例行介入治疗后行子宫瘢痕病灶切除术,2例因B超提示孕囊边缘位于瘢痕部位,家属要求先行药物流产,后因药流后阴道流血多而行介入加B超监测下清宫术。结论子宫瘢痕部位妊娠通过超声检查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确诊后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24 h后行清宫术或子宫瘢痕部位切除而达到清除病灶目的,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诊治人工流产后异常阴道出血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官腔镜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至2008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人工流产(其中药物流产54名,手术流产46例)后异常阴道流血患者行官腔镜检查及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在官腔镜下诊断和病理结果为蜕膜残留55例,胎盘组织残留33例,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脱落不全12例,官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7%.结论 宫腔镜能够在直视下检查子宫内膜生理与病理改变,对宫腔内的占位、病变和子宫内膜的形态学异常具有很好的识别性,是妇产科一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诊断方法;对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患者选择宫腔镜检查,可减少盲目刮宫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4例临床疑诊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患者。结果超声检查宫内早早孕35例,不全流产4例,异位妊娠235例,其中妊娠囊完整型154例,不规则包块型61例,宫角处包块7例,宫颈管内团块4例。手术及病理证实:输卵管妊娠227例,流产型126例,破裂型31例,未流产也未破裂70例;卵巢妊娠1例;宫角妊娠3例;宫颈管妊娠4例。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是临床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7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宫角妊娠中经B超检查25例确诊,7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5 例诊断为宫内妊娠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未见绒毛组织,持续阴道出血,经宫腔镜检查为宫角妊娠.37例均治愈,8例未破裂在B超引导下负压吸引成功;15例在宫腔镜定位下负压吸引成功,10例腹腔出血或术前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行腹腔镜下探查,行宫角切开取胚术,4例腹腔大出血直接开腹行宫角楔形切除术+患侧输卵管切除.结论宫角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超声为诊断宫角妊娠首要筛选手段,宫、腹腔镜检查确诊.早期诊断是关键,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应个体化,以求用最小的损伤途径保持生殖器官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马晓东  肖青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123-1124,112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CSP)的I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收治的24例CS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12例误诊为宫内早孕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其中10例刮宫术中发生大量阴道出血伴失血性休克,2例药物流产后大出血。24例均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其中12例行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12例行米非司酮+氨甲喋呤联合保守治疗成功,均保留了生育功能。结论: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次受孕时,有发生子宫疤痕处妊娠的危险,在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中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术前应行B超检查明确胚胎着床的部位。一旦确诊,禁忌直接行人工流产术,可先行药物保守治疗,一旦发生阴道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可行开腹局部病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宫角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常导致子宫角部破裂,引起失血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而不全流产等致蜕膜残留于宫角常引起不规则或持续性阴道流血,盲目的清官或在超声引导下清宫,往往难以奏效.现将我院2年间经宫腔镜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宫角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种方法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中的选择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8例CSP患者中,2例外院治疗失败转入后阴道大出血,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予甲氨蝶呤化疗。另外6例首诊患者中,1例单纯米非司酮治疗;1例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过程中突发阴道大流血,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1周后行官腔镜CSP病灶切除术;2例行官腔镜CSP病灶切除术;1例宫腔镜检术中大出血、1例官腔镜检发现子宫瘢痕处憩室妊娠,均改行经腹CSP病灶切除修补术。结果:8例患者均治愈,且成功保留子宫。其中1例单纯米非司酮治疗成功;4例药物治疗失败后,2例行官腔镜手术成功,2例行宫腔镜手术失败,改行经腹手术成功;3例阴道大量出血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止血,再予药物或官腔镜手术治疗成功。结论:CSP的单纯药物治疗以及官腔镜手术治疗均应掌握一定的适应证,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以迅速止血,栓塞术联合药物或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