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肩锁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肩锁关节脱位进行肩锁钩钢板内固定(钩钢板组),12例进行肩锁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联合锚钉组)。结果 29例均得到随访8-24个月,平均16个月。钩钢板组术后肩锁关节间隙增宽1例、术后4个月肩峰切割并取出内固定后轻度脱位1例、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后轻度脱位1例。联合锚钉组术后至取出内固定后未见不良并发症出现。结论肩锁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能有效避免肩峰切割、取出内固定后再脱位等并发症,是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加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26例肩锁关节Ⅲ度脱位患者,应用锁骨钩钢板行复位内固定,同时用喙肩韧带移位重建断裂并无法直接修复的喙锁韧带。[结果]本组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个月(8~24个月),肩关节活动度正常,疗效达到KarlssonA级23例,B级3例,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取出钩钢板后无再脱位。[结论]锁骨钩钢板加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肩锁关节Ⅲ°脱位是一种疗效较为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的锁骨钩钢板治疗方法 ,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17例,采用臂丛麻醉,锁骨外侧段上方入路,修复肩锁韧带、喙锁韧带,锁骨钩钢板于锁骨上方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按Karlsson标准评定:优15例,良2例。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肩锁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骨折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目的:探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骨折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肩锁钩钢板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ll例,锁骨外端骨折7例,锁骨中段骨折4例,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0.2个月。结果:按照Lazzcano标准,疗效优14例,良6例,无其他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结论:肩锁钩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和锁骨骨折具有固定确实,不损伤关节面,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推广。术中仍需注意修复喙锁韧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螺钉固定结合不可吸收缝线编织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锁骨钩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不可吸收缝线编织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16例。结果全部病人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18个月左右取内固定,无肩锁关节半脱位及再脱位发生。结论锁骨钩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不可吸收缝线编织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喙肩韧带内侧半转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喙肩韧带内侧半转位重建喙锁韧带,同时辅以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5~51岁,平均36.7岁;手术时间为伤后3~12 d,平均5 d。按照Rockwood分型:Ⅲ型4例,Ⅴ型22例。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压痛伴弹跳感,肩关节活动受限,术前拍摄双侧肩关节标准应力位X线片,测量患侧喙锁间隙为(16.2±5.0)mm,较健侧(7.6±1.0)mm明显增宽。术后通过X线片检查和Constant-Murley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内固定断裂、再脱位的发生。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个月。于术后1个月拔除克氏针、8~10个月取出内固定钢板。到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均基本恢复正常,而且获得了一个无痛的关节。按Constant-Murley评分,优24例,良2例。喙锁间隙距离患侧为(7.7±1.2)mm,健侧为(7.6±1.0)mm,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喙肩韧带内侧半转位重建喙锁韧带,加喙锁韧带缝合、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治疗35例,均采用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其中25例直接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10例喙锁韧带无法直接修复,采用喙肩韧带代替喙锁韧带。结果随访3~20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x片检查显示肩锁关节间隙复位满意。切口Ⅰ期愈合。术后15~20d,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患恢复工作和体力劳动时间为术后2~4个月,平均3个月。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明显肌萎缩及再脱位。结论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结合喙锁韧带、喙肩韧带重建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牢靠,可早期活动肩关节,关节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结合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采取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游离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的方法治疗。结果患者随访6~27个月,平均1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及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根据Lazzcano评分标准:优17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联合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增强肩锁关节稳定性,防止肩锁关节再脱位或半脱位发生,是一种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锁骨钩钢板加喙肩韧带转位治疗肩锁关节Ⅲ度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锁骨钩钢板加喙肩韧带转位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和经验。方法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加喙肩韧带转位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18例,术中清理肩锁关节,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肩锁关节复位,锁骨钩钢板固定。结果术后均接受随访,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患者术后功能,均未发生感染及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现象,钢板取出后脱位无复发,效果良好。结论该术式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单、牢固可靠、动态固定、复位良好、重建韧带效果可靠、肩关节功能恢复快、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及内固定取出后不复发等特点,是目前治疗新鲜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理想的方法,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加喙肩韧带转位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锁骨钩钢板加喙肩韧带转位治疗32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无伤口感染,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肩峰骨折等并发症。术后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优19例,良8例,可5例。结论采用锁骨钩钢板加喙肩韧带转位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效果满意,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再脱位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应用AO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AO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人采用AO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为12个月。结果按Karlsson标准进行评价,优良10例,满意2例,差1例。患者无感染,无金属内植物折断及松动,肩锁关节无再脱位。结论应用AO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固定可靠,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38例锁骨远端骨折,12例肩锁关节脱位,19例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均行锁骨钩钢板固定手术。结果本组56例获得随访,平均时间11.6(8-20)月,骨折均愈合。疗效评定按Lazcano标准:优49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6.4%。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结果伤口感染2例,经换药愈合。56例均获随访,时间4~16个月。内固定松动及脱出3例,锁骨中段骨折1例,锁骨钩钢板锁骨钩不在肩峰下1例,均经石膏固定愈合;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按照Karlsson评价标准:优40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91.1%。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AO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8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楠  李刚  王少山  马春媚 《中国骨伤》2011,24(3):205-207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CHP)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使用CHP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8例,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22~68岁,平均46.4岁;受伤到手术时间为1~21d,平均3.9d;取板时间6~22个月,平均9.4个月。结果:术后28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除1例并发肩锁关节炎、1例CHP断裂,其余恢复均较好,无骨折及再脱位发生。利用Karlsson疗效标准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21例,良6例,差1例。8例在植入CHP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肩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尤其是外展和上举,在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或消失,通过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达到正常范围。结论:CHP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以及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远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AO锁骨钩钛板治疗RockwoodⅢ°~Ⅵ°肩锁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O锁骨钩钛板治疗RockwoodⅢ°~Ⅵ°肩锁关节损伤27例。术中,于肩锁关节复位后放置钛板,并修补关节囊及肩锁、喙锁韧带。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肩锁关节脱位得到纠正,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15个月。术后3~6个月取出锁骨钩钛板。术后6个月疗效评价,优23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6.8%。结论 AO锁骨钩钛板治疗RockwoodⅢ°~Ⅵ°肩锁关节损伤具有创伤小,可早期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比评估分析保守治疗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中长期临床疗效,为临床上该类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中山市中医院关节科诊治为Ro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入选72例,成功随访47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钩钢板组)23例、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保守治疗组)24例。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术后(损伤后)1年、3年、5年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 scale,VAS)、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术后1年随访锁骨钩钢板组VAS评分稍优于保守治疗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年以及5年锁骨钩钢板组VAS评分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年以及5年随访锁骨钩钢板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钩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效果较好,是治疗肩锁关节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并发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外展受限的原因。方法将6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锁骨钩钢板外侧钩的安置采用两种不同方式:A组(30例)患者术中仅显露锁骨骨折断端及肩锁关节,不显露肩峰,锁骨钩钢板外侧钩于肩锁关节后方盲插入肩峰下进行固定;B组(30例)患者同时显露肩峰,将锁骨钩钢板外侧钩紧贴肩峰于骨膜下插入进行固定,以减少钢板钩部与肩峰之间软组织嵌入。对两组术后出现患侧肩关节疼痛不适及外展受限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55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5例失访。肩关节疼痛及外展轻度受限B组28例中出现3例,发生率为10.7%;A组27例中出现9例,发生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充分显露肩峰,紧贴肩峰插入锁骨钩钢板外侧钩,使外侧钩部与肩峰紧密贴合,可减少其间软组织嵌入和肩峰与钢板钩部撞击,从而减少术后肩关节疼痛及外展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脱位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分别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46例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222例。其中男348例,女120例;年龄21~80岁,平均45.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h-15d,平均30.8h。所有患者受伤前肩关节活动正常。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将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者归为正常组、肩关节功能差者为异常组,对两组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和上举进行比较,总结钢板钩撞击肩峰、肩峰下骨质磨损、肩锁关节炎、锁骨应力骨折、肩锁关节向下半脱位、脱钩和断钩的情况。结果:468例均获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12.5个月。按照Karlsson评定标准,优308例,良76例,差84例。两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和上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组患者中,41例(8.76%)钢板钩撞击肩峰或位置不佳,12例(2.56%)肩峰下骨质磨损或肩峰下滑囊炎,10例(2.14%)肩锁关节炎和锻炼太晚引起肩痛不适,7例(1.50%)锁骨应力性骨折或钢板内侧端翘起,6例(1.28%)肩锁关节向下半脱位,5例(1.07%)脱钩,3例(0.64%)断钩。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m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较好方法,术中正确放置钢板钩的位置、适当将钢板钩预弯、修复肩锁关节周围纤维结构以及合理功能锻炼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采用插入式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2005年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的91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及2002-2007年采用插入式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的57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复位骨折或脱位后,前者用1~2枚直径为2.0或2.5mm克氏针由外向内经肩峰穿入锁骨外1/3附近上方出针,加用张力带钢丝加强固定;后者先将锁骨钩钢板的钩部插入肩峰下,然后将钢板体部用螺钉固定于锁骨上。结果前者91例患者中80例获得12~18个月随访,74例患者正常愈合,6例患者出现克氏针松动退出,导致固定失败二次手术。后者57例患者中51例获得12~20个月随访,51例患者全部正常愈合,无一例固定失败。结论采用插入式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成功率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术后功能康复快,明显优于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