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针对教师和家长的医教结合模式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本辖区内6所公立普通小学1~3年级(6~11岁)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所有学生进行ADHD筛查,将诊断为ADHD的患儿及其家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短效盐酸哌甲酯片并对其家长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家长及教师进行系统授课培训。观察培训前后家长和教师对ADHD知识的知晓率变化情况,采用《斯诺佩评估量表》(简称SNAP-IV量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纳入ADHD患儿71例、家长71对、教师31名,试验组纳入ADHD患儿68例、家长68对、教师34名,两组患儿、家长及教师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前,两组教师及家长对儿童ADHD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教师对ADHD知识知晓率状况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但对照组的家长与试验组教师和家长对ADHD知识知晓率状况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SNAP-IV量表得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试验组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教师和家长的医教结合模式对儿童ADHD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3例即将出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患儿家长遵医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和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23.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再住院率为9.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遵医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疾病知识知晓率为86.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ZB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可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提高患儿家长遵医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患儿家长ZBI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3.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依恋特点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依恋特点及不同临床亚型患儿依恋特点的异同。方法:用DSM Ⅳ诊断标准进行筛查,对89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与150例正常儿童实施儿童依恋量表测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ADHD组儿童的母亲依赖度、父亲依赖度、母亲亲近度、父亲亲近度及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临床亚型间,ADHD-C儿童的母亲依赖度及母子依恋总分低于ADHD-H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儿童的父亲依赖度、父亲亲近度和父子依恋得分又显著低于母亲依赖度、母亲亲近度和母子依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D儿童对父母依恋安全性低于正常儿童,且ADHD-C儿童的母亲安全性依恋最差;ADHD儿童对父亲依恋安全性低于对母亲依恋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图画宣传册对3~6岁住院患儿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6岁住院患儿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发放图画宣传册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的医疗护理依从性、患儿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健康教育方案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知识态度行为能力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配合率为88.0%(132/1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3%(77/1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15,P=0.000);试验组总知晓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4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989,P=0.001);试验组总满意为96.7%,高于对照组的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11,P=0.001);干预后,两组患儿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的就医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发放图画宣传册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吸引患儿注意力,增大患儿的兴趣,从而极大地提高患儿的医疗护理依从性以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增强患儿知识态度行为能力,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认知功能,评估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P3波与Conners家长量表(CPR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年龄为8.5~10.5岁的40例ADHD患儿和40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了听觉ERP P3波的检测,并比较两组家长填写的CPRS结果.用t检验和Bivariate analyze方法分析资料.结果 (1)ADHD组患儿较健康儿童ERP P3波潜伏期延长(P<0.01),波幅差异不明显;(2)CPRS评分结果显示ADHD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问题分量表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DHD组和健康对照组ERP P3波的潜伏期与CPRS分量表Ⅱ(学习问题)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95 1,r=0.3795,P<0.05),波幅与CPRS各分量表评分无肯定相关(r=0.007 3~0.213 9,P>0.05).(4)28例ADHD患儿经哌甲酯治疗6个月后,ERP P3波的潜伏期缩短(P<0.01),CPRS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得分亦降低(P<0.01).结论 ADHD患儿存在一定程度认知功能障碍和较多的行为问题,出现学习问题的儿童可能有认知功能损害.事件相关电位检测能为ADHD患儿提供认知功能障碍量化的指标,ERP和CPRS联合使用有助于更客观、全面地评价ADH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上饶市信州区水南街街道的1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慢性疾病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生活习惯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吸烟控制率、饮酒控制率、食盐控制率以及体育锻炼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血压知识总知晓率为92.86%(52/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遵医率为96.43%(54/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6%(3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64%(53/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4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与生活习惯,同时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7):30-3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杭州某大型中西医结合三甲医院诊断为ADHD的6~12岁患儿63例,分为治疗组33例(心脾两虚证15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18例)及对照组30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治疗组在西医诊断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四诊及自编中医评定表辨证后入组,进行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对照组经西医诊断后,采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及常规行为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分别比较Conner多动指数、儿童多动症行为家长评定量表总分、Simon任务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onner多动指数、儿童多动症行为家长评定量表总分、Simon任务错误个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根据中医量表及中医四诊分为心脾两虚组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组,治疗后三组Conner多动指数、儿童多动症行为家长评定量表总分、Simon任务错误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能更好地改善ADHD患儿的执行功能、注意缺陷和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科住院患儿家长医学知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选取2018年6—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秦岭路院区儿科住院患儿的165例陪护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家长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儿家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家长在此基础上接受全程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儿家长医学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出院前疾病知识、儿科护理知识及预防保健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3、5 d时两组患儿家长SAS、SDS评分均较入院1 d时降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6.59%(71/82)、96.39%(80/82),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住院期间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家长相关医学知识水平,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个性、自我意识及感觉统合能力及其相关性。方法使用Con-ners简明量表、DSM-IV标准、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分别对47例ADHD患儿及47例正常儿童,进行EPQ个性、自我意识和感觉统合能力的测定。结果ADHD患儿个性中P维度、N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3和0.000),E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HD组患儿自我意识低下、感觉统合功能明显失调,各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性、自我意识与感觉统合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ADHD患儿个性特征具有异质性,内向,情绪不稳定,自我意识水平低下,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个性、自我意识与感觉统合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方萍  朱文礼 《安徽医学》2018,39(8):1011-1013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伴与不伴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就诊的ADHD患儿124例,根据有无ODD症状,分为单纯ADHD患儿82例,合并ODD的ADHD患儿42例,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合肥某小学同时期11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调查问卷(EMBU)对3组儿童目前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调查评分,比较3组对象的父亲因子、母亲因子差异.结果3组儿童父亲因子Ⅱ、Ⅲ、Ⅴ和母亲因子Ⅱ、Ⅲ、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96,11.195,10.467,13.957,7.343,29.081,P均<0.001);单纯ADHD组患儿的父亲因子Ⅱ、Ⅲ、Ⅴ和母亲因子Ⅱ、Ⅲ、Ⅳ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1,4.479,4.406,5.252,3.847,7.292,P均<0.001);合并ADD的ADHD组患儿的父亲因子Ⅱ、Ⅲ和母亲因子Ⅱ、Ⅳ得分高于单纯AD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1,P=0.028;t=2.553,P=0.012;t=2.921,P=0.004;t=3.737,P<0.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的极端化对ADHD患儿有着重要影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的教养方式是ADHD患儿出现ODD的危险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活动性癫痫患儿的服药依从性和躯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癫痫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为期6个月。干预前和出院后6个月对2组患儿对癫痫知识的掌握程度、服药依从性和躯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患儿对癫痫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者患儿对癫痫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干预前(P < 0.01)。干预前与干预后,2组患儿的躯体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躯体健康状况均优于干预前(P < 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服药依从性和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2.
廖丹红  徐轩  赖奕升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8):123-125+129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0~6岁贫血儿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联、爱联、龙东社区2017年2月1日~7月31日200名0~6岁贫血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儿童保健门诊相关贫血知识指导,并嘱定期复诊评估。观察组采用微信平台随访干预。比较两组0~6岁儿童家长的贫血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以及贫血儿童的有效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家长的儿童贫血知识知晓率66.32%、贫血患儿有效管理率67.35%,显著高于对照组家长的儿童贫血知识知晓率41.83%、贫血患儿有效管理率4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随访能够提高0~6岁贫血儿童家长贫血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贫血患儿的有效管理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学校教育联合医院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健康的影响,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方法:选取某县4所中学全日制在读寄宿学生1 200名,均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无法与其共同生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名.对照组开设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课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医院联合学校的性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由学校老师和心理医生共同参与,定期开展活动,时间为1学年.设计性教育问卷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性认知、性价值观及性适应,比较2组学生干预前后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学生在基本生理常识、性知识、性观念、性态度、社会适应、性控制力及自身适应方面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基本生理常识、性态度和社会适应3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而观察组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且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属特殊群体,性知识相对匮乏,医院联合学校共同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有助于其形成科学的性观念和性态度.  相似文献   

14.
王华萍  陈凤英  张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30-131,145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及系统的护理措施对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及家属知晓率的影响。方法58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常规宣教和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及并发脑炎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两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结果干预组对手足口病的完全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干预组患儿的皮疹、口腔溃疡的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患儿家属对疾病的知晓率,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持、技巧、自信(support、skill、self-confidence,3S)理念教育模式对桂西地区维持性血透(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桂西地区MH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应用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疾病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定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疾病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优于对照组(P=0.0000);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 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桂西地区MHD患者知识与技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脑瘫患儿家长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以及对开展家庭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家长仅简单告知脑瘫基础知识、患儿病情及回家训练项目;对实验组的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康复前后采用PALCI评价法对P、A、L、C、I五个项目进行评分。并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配对t检验。[结果]训练后两组PALCI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很好地改善脑瘫患儿家长的康复治疗依从性,能科学有效地指导家庭开展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立恒 《医学综述》2014,20(18):3397-3399
目的评价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患者高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以期为建立高血压有效控制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于2012年12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73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医院常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87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立档案采用综合规范化治疗,定期到社区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院门诊治疗,即时健康教育、自行锻炼和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经过社区医院综合管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经过社区医院综合管理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分别由28.54%、38.48%、50.95%上升至57.93%、92.39%、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管理后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明显改善,危险行为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的社区医院综合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其生活方式,是综合防治高血压的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80例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DLQI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改变情况以及患者对银屑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结果 (1)观察组干预前后DLQI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DLQI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两组干预后SAS及SDS得分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银屑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银屑病知识认知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肓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骨科进行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为65例,其中实验组的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治愈率、疾病知识、用药指导、心理干预、饮食和运动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2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15%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47±3.26)d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治愈率为92.31%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用药指导、心理干预、饮食及运动等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骨科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5A模式护理干预方案在老年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病人入组先后顺序,将46例老年OH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3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根据护理程序实施标准护理措施,干预组以5A护理模式实施慢性病管理,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对2组病人OH知晓率、不良症状出现频次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的OH知晓率和7 d不良症状出现频次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的OH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2组病人的不良症状出现频次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5A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案能有效提高老年OH认知,减少不良症状出现频次,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