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部自体脂肪注射是美容外科常用技术,虽被称作是安全可靠的,但文献报道有些病人眉间注射脂肪后出现突然单侧失明,其中一例伴脑中动脉(MCA)栓塞。这些病例被推断是脂肪注入面部动脉而逆行到达眶部和脑部动脉。急性失明是面部注射各种物质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现报告...  相似文献   

2.
自体脂肪填充结合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老化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注射填充结合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老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选取面部凹陷伴皮肤老化患者42例,标记出面部凹陷区域,采用肿胀法抽吸腹部、大腿等部位的皮下脂肪,提纯吸出的脂肪后,自口角或耳垂下切口均匀注入面部凹陷区的皮下,每个凹陷区注射5~25 ml(平均-12 ml).3个月后,根据患者面部皮肤的性质和老化程度,选择不同的激光能量和点阵图形,行点阵激光磨削治疗.结果 42例患者中,除4例患者于首次注射后6~12个月行2次注射外,余者均注射1次;无感染、脂肪液化等发生.再经点阵激光治疗后,随访所有患者6~12个月,未出现永久性色素沉着、瘢痕形成等并发症,面部老化症状改善明显.1次脂肪填充结合点阵激光治疗后,显效者32例,有效者10例.结论 自体脂肪注射填充结合点阵激光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面部的凹陷及皮肤老化,是一种实现面部年轻化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体脂肪移植在改善身体凹陷畸形、局部塑形和面部衰老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存在风险。诸多并发症,如血管栓塞引发的失明、脑梗塞、皮肤坏死,脂肪坏死引起的钙化、油脂囊肿形成、感染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自体脂肪移植并发症的成因、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移植综合技术矫正面部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5年8月,对12例面部局限性硬皮病患者应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联合局部皮瓣转移和局部黏连组织松解技术,矫正其组织缺损,自体脂肪颗粒注射3~4次,每次注射间隔6个月。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8~18个月,脂肪存活良好,面部形态改善良好,病变区皮肤色泽改善。本组患者术后均无血肿、皮下硬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体脂肪移植综合技术矫正面部局限性硬皮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脂肪注射移植行隆乳术和面部凹陷填充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脂肪堆积的部位行负压吸脂术,将吸出的脂肪进行漂洗、沉淀处理后,注射至自体的乳房及面部,行隆乳和面部凹陷处填充.每侧乳房每次注射量为20~80 ml,面部每个部位每次注射量为4~40 ml.需要2次以上注射者,每次间隔3~6个月.结果 自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对182例求美者的乳房及面部行自体脂肪移植填充术.术后随访其中的149例求美者6~24个月,满意者112例,占75.2%;基本满意者37例,占24.8%.术后12个月出现单侧乳房肿块者1例,并有钙化点,经核磁共振检查排除恶性病灶;余者乳房外形良好,面部填充处仍较饱满.结论 自体脂肪注射移植存在吸收的问题,因此,应注射移植超出填充部位需要量的10%~30%,才可能保证术后外形的美容效果;因具有取材方便、无毒性及排斥反应等优点,只要求美者属于适应证范围,自体脂肪注射移植是临床上隆乳及填充面部凹陷较好的美容整形方法.  相似文献   

6.
探讨自体脂肪注射对鼻唇沟老化的临床效果。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 于苏北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用鼻唇沟纤维组织离断后的自体脂肪注射和抽吸术方法治疗鼻唇沟过深的美容就医者40例(80侧), 男8例、女32例, 年龄29~55(38.05±6.97)岁。40例美容就医者手术顺利, 术后3个月随访, 均未出现感染、钙化、皮肤坏死、脂肪栓塞等并发症, 鼻唇沟改善程度优良70侧, 占87.5%。其中6例自觉单侧手术效果欠佳, 6个月后再次行脂肪补充移植手术。鼻唇沟纤维组织离断后的自体脂肪注射和抽吸术操作方便、疼痛轻、注脂量大, 填充后脂肪存活率高,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是在骨折或大手术后肺及脑等脏器出现脂肪栓子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由来自骨髓与其他组织的脂肪、脂类物质在乳化能力减弱、理化性质失常的血液中聚结成较大体积,栓塞于肺、脑、皮肤等器官的血管中而引发的以呼吸窘迫及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疾病。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来势凶猛,发病急骤,甚至在典型症状出现之前很快死亡。有的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仅在死后尸检时才被发现。  相似文献   

8.
采用真空抽吸器反复抽拉行脂肪抽吸术,使脂肪组织破碎为团状脂肪小球、破碎的脂肪细胞和中性脂肪.脂肪抽吸过程中,血管管腔产生裂隙,为脂肪酸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提供途径.在肺血管脂肪栓塞中,由于脂肪球具有流动性和可变形性,其并未完全阻塞毛细血管血流,因此其栓塞是暂时的或不完全的.脂肪栓塞的初始症状可能是由于一些脂肪球的体积过大不能通过毛细血管,而机械性的阻塞多条血管造成的.肺细胞可以游离脂肪酸,以降低阻塞肺循环的中性脂肪,但游离脂肪酸可对肺实质形成损伤,造成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脂肪栓塞综合征(FES)表现为:急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以及头、颈、前胸或腋窝处瘀斑.对肺脂肪栓塞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上典型症状和体征.而治疗方式多采用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自体脂肪移植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南充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将60例面部老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0例/组),两组均进行自体脂肪移植,制备nanofat填充眶周凹陷,脂肪颗粒填充面部其余凹陷处,观察组在自体脂肪移植结束同期行全面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精微注射技术进行面部自体脂肪填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3例要求行面部填充的就医者,通过细致的面部填充区域设计,采用离心法提纯自体脂肪颗粒,使用智能精微注射枪连接18G钝针于面部进行脂肪颗粒填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57例就医者面部轮廓线饱满、柔和,较术前明显改善;3例就医者经2次填充后达到满意;3例就医者满意度欠佳,但因故未进行再次填充。所有美容者无面神经损伤、填充部位感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精微注射技术行面部自体脂肪填充,脂肪存活率高,并发症少,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脂肪移植矫正凹陷性瘢痕的效果与注射移植技巧。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4年3月,共接诊21例(24处)凹陷性瘢痕患者。移植前1d以生理盐水注射法评估注射量。用注射针头往返穿刺松解受区瘢痕粘连,然后行多层面、多隧道自体脂肪注射移植。结果21例(24处)患者注射盐酸肾上腺素生理盐水5~40ml,自体脂肪注射移植量为6~48ml,注射后凹陷畸形得到矫正,局部稍隆起;1个月后有部分吸收,隆起消退,注射处与周围皮面相平;6个月后,局部基本平坦,患者均满意。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硬结、囊肿、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只要患者病情适合,注射方法得当,自体脂肪移植是矫正凹陷性瘢痕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脂肪栓塞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功林  张明 《中国骨伤》2007,20(8):583-584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骨科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种骨折并发症,主要特点是在长骨骨折后数天内出现不可解释的缺氧、昏迷及皮肤出血点等一系列症状。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对其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1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FES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较为一致的意见是,骨折后髓腔中的骨髓脂肪小滴经受伤局部血管破裂处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肺部栓塞而产生一系列肺部栓塞的综合症状。研究结果表明[1]:①尸检肺内看到脂肪滴与骨髓组织碎块。②骨折越重,部位越多,肺内脂肪栓子就越多。③肺内冲洗出来的脂肪,具有骨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7年12月,对收治的182例面部老化患者行自体脂肪移植填充。选取大腿或下腹部作为供区,采用肿胀吸脂法进行吸脂,获取的脂肪经过纱布过滤纯化后,用16 G钝头注脂针将处理后的自体脂肪按照术前设计进行面部注射填充。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均对患者行面部标准化拍照,并对患者进行效果满意度评分。结果本组共182例患者,155例行单次注射填充,27例行2次注射填充。术后随访6~24个月,未出现感染、脂肪液化和囊肿等并发症;94.5%(172/182)患者在随访期间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术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无排斥反应,能有效地改善面部老化外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改善面部轮廓与面部老龄化的有效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140例年龄19~65岁面部轮廓欠佳或面部老化的患者,采用肿胀吸脂术于大腿或下腹部进行脂肪抽吸,获取的脂肪进行过滤、纯化、漂洗等处理,用16~22 G钝头注射针将经处理的颗粒脂肪注射到额颞部、泪沟、颊区、鼻梁、鼻唇沟、颏部、唇部、耳垂及面部其他部位。结果 随访3~18个月,130例一次手术即取得满意效果,10例行2次手术后达到满意效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总体满意率为93.5%,1例出现术后面部局部硬结,5例术后泪沟处肿胀时间超过2个月,半年后基本恢复。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蜂窝织炎或脂肪坏死发生。结论 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是一项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能够自然地重塑面部轮廓、恢复面部容积和改善面部老龄化,绝大多数患者对术后的外观改善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15.
丹参注射液在脂肪栓塞综合征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顾章平  马承宣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11):692-695,T122
实验用同种异体犬长骨骨髓脂肪静脉注射法产生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实验模型。对照组单纯注射骨髓脂肪,而用药组在注射骨髓脂肪的同时注射丹射注射液。检测动脉氧分压,游离脂肪酸,血栓素/前列腺环素,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血凝块冰冻切片等,结合眼球结膜微循环观察,99m锝肺扫描等方法,来探讨丹参注射液防治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实验表明:99m锝肺核素扫描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作用;脂肪栓塞综合  相似文献   

16.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肿胀吸脂术抽吸腹部、大腿等部位的皮下脂肪,将抽吸出的自体颗粒脂肪经过提纯后超量30%均匀注射入面部及颈部标定的老化凹陷区域,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注射层次。结果:17例患者38个注射部位,脂肪移植量1~15ml(平均每个部位6.5ml)。除4例患者6~12个月后重复注射外,其余均注射一次。随访时间6个月到4年,效果良好。无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面部老化症状改善明显,效果持久。结论: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现面部年轻化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体脂肪移植在改善身体凹陷畸形、局部塑形和面部衰老方面效果显著,但依然存在风险。诸多并发症如血管栓塞引发的失明、脑梗塞、皮肤坏死,脂肪坏死引起的钙化、油脂囊肿形成、感染等,这些并发症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现将自体脂肪移植并发症成因、预防和处理措施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8.
自体脂肪填充是近年来整形美容外科的研究热点,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移植来源丰富 等优势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技术尚存在成活率不确定、局部肿块等缺点,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脂肪 栓塞,导致患者出现偏瘫甚至死亡。面部自体脂肪填充术后上睑脂肪肉芽肿是该整形方法的并发症之一, 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由无活力的自体脂肪引起,肿物出现位置与脂肪填充部位直接相关,患者表现为 突发的上睑不明原因肿胀、轻微痛感、异物感或上睑下垂、睁眼费力等,但其诊断较为复杂,容易误诊或 过度治疗情况,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面部自体脂肪填 充术后上睑脂肪肉芽肿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上睑脂肪肉芽肿病变特征及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方 法,以期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面部轮廓整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将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的方法和体会。方法:采用肿胀吸脂术抽吸皮下脂肪,将抽吸出的自体颗粒脂肪经过离心、提纯后超量30%均匀注射于面部标记区域,多层次多隧道注射,以改善面部轮廓。结果:269例就医者495个注射部位,脂肪移植量1~40ml。随访时间3~36个月,效果较满意。无脂肪液化、感染破溃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明显、持久。结论: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面部软组织填充手术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面部轮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髋关节置换术中扩髓诱发脂肪栓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扩髓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12只犬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截断股骨颈;实验组:截断股骨颈并模拟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扩髓。监测血液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变化,术后取其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组肺组织切片均未发现脂肪栓子;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用髓腔锉扩髓后,肺组织部分血管内发现明显的脂肪栓子,血液动力学及呼吸监测发现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增高,心输出量、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下降,肺分流率增加。经统计学检验证实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扩髓过程可以诱发脂肪栓塞,干扰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因此,建议对髓腔锉进行改进。临床上对心肺储备降低的患者实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时,应该高度重视脂肪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