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断流术前后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PHPH)大鼠胃黏膜的表达,探讨HIF-1α和VEGF在门静脉高压胃病(PHG)的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取Wistar大鼠制备PHPH模型80只,设假手术组(SO)60只,在术后3周施断流术。检测HIF-1α、VEGF和CD34在大鼠胃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断流术前PHPH组大鼠胃壁中HIF-1α(5.8±1.3)和VEGF(12.0±3.0)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O组[HIF-1α(0.03750±0.05175),VEGF(0.7±0.1),P〈0.01]。术后HIF-1α、VEGF和MVD均有升高趋势。结论 HIF-1α和VEGF可能参与了PHG的发生发展,断流术本身能通过某种机制影响HIF-1α和VEGF的表达,加重PHG。  相似文献   

2.
血管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和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在血管瘤中的表达以及其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新生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2 8例婴幼儿血管瘤中HIF 1α、VEGF的蛋白表达和MVD。结果  2 8例血管瘤中HIF-1α、VEGF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是6 4 % ,71.4 %。其中增生期和消退期HIF 1α阳性率分别为 87.5 %、33.3% (P <0.0 1) ,VEGF阳性率分别为 93.7%、4 1.7% (P <0.0 1) ;MVD分别为 73 4± 14 6 3、30 2± 9 1(P <0.0 1)。HIF 1α蛋白表达与VEGF成正相关 (P <0.0 1) ,HIF 1α和VEGF与MVD都成正相关 (P <0.0 1)。结论 血管瘤增生期血管内皮细胞存在着特殊的缺氧微环境 ,并通过HIF-1α表达水平提高调节VEGF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升高 ,促进了新生微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变化,探讨mTOR、HIF-1α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及4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TOR和HIF-1α蛋白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70例胃癌组织中mTOR呈阳性表达36例,占51.4%,HIF-1α阳性表达47例,占67.1%,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10.7%和17.8%(χ2分别为19.408和26.751,P均〈0.01);mTOR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157,P〈0.05);mTOR、HIF-1α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胃癌组织的MVD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增高(t=4.358,P〈0.05)。mTOR、HIF-1α均阳性者MVD显著高于mTOR、HIF-1α均阴性者(F=23.090,P〈0.01)。结论:mTOR及HIF-1α在胃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胃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相似文献   

4.
Ru GQ  Zhao ZS  Tang QL  Xu WJ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3):905-90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检测118例胃癌组织中HIF-1αmRNA和IGF—ⅡmRNA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CD34单克隆抗体,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IF—1αmRNA和IGF—Ⅱ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2%和47.4%。且与胃癌临床侵袭转移病理指标均相关。HIF-1αmRNA和IGF-ⅡmRNA阳性表达者的MVD值,均高于阴性表达者;HIF-1αmRNA和IGF-ⅡmRNA表达呈正相关,MVD分别与HIF-1αmRNA和IGF—Ⅱ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HIF—1αmRNA和IGF—ⅡmRNA表达阳性及MVD值≥41.5个/0.72mm^2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均低于表达阴性及MVD值〈41.5个/0.72mm^2者。结论HIF-1α与IGF—Ⅱ对胃癌的浸润转移,特别是对肿瘤血管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和指导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脊髓神经元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和凋亡的变化,探讨HIF-1α在耐受缺氧和诱导凋亡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乳鼠脊髓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缺氧诱导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HIF-1α在缺氧脊髓神经元中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缺氧对脊髓神经元P53、bcl-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 持续缺氧显著抑制脊髓神经元细胞的生长;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脊髓神经元细胞呈典型凋亡的形态学改变。脊髓神经元缺氧2、4h时HIF-1α、P53、bcl-2表达上调(P〈0.01),8h时其表达下调(P〈0.05)。结论 缺氧诱导的HIF-1α的表达,在脊髓神经元的耐受缺氧和诱导凋亡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均明显高于BPH;HIF-1α和VEGF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前列腺癌中的HIF-1α表达水平和VE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HIF-1α和VEGF是检测前列腺癌的较好分子标志物,可望用于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HIF-1α是VEGF表达的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d.HIF-1α)在目前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中,作为调节血管生长因子的转录因子受到关注。我们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以研究HIF-1α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及与血管生长调节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赵明  张建立  崔建  杨廷 《腹部外科》2014,27(1):31-33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6例胃癌组织中HIF-1α和HO-1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HIF-1α和HO-1的阳性表达率为73.96%和70.83%,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和HO-1的表达与胃癌的不同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P〈0.01),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大小无关.HIF-1α和HO-1间存在相关性(r=0.657,P〈0.05).结论 HIF-1α和HO-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IF-1α和HO-1的阳性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具有高度侵袭转移潜能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Hu XH  Yang J  Liu CW  Zhang ZS  Zhang Q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4):1509-1512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信号转导通路及其相关基因在腹主动脉瘤(AAA)中的表达,探讨AAA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AAA标本22例,以5例腹主动脉(NA)标本作对照。采用Northern杂交、Western蛋白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的mRNA及蛋白产物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抗CD34染色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AAA组织中HIF-1α的mRNA及蛋白产物表达明显高于NA(P<0.01);caspase-3和VEGF表达亦明显增强(P<0.01),与HIF-1α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3和0.693,P<0.01)。HIF-1α表达主要分布在AAA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外膜处,与caspase-3和VEGF的分布部位基本一致。AAA中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HIF-1α在AAA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或caspase-3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门静脉高压胃病(PHG)大鼠胃壁中的表达,探讨其对PHG病变所起的作用。方法:通过门静脉部分缩窄方法制备PHG大鼠模型,并设立假手术组(SO)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在大鼠胃壁组织中的表达,并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 (MVD) 计数。结果:HIF-1α,VEGF和CD34在PHG组大鼠胃壁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O组(P<0.01)。结论:HIF-1α的过度表达可能在PHG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ac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探讨Rac1、HIF-1α、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大肠癌组织中LYVE-1、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与38例正常大肠组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LYVE-1、HIF-1α和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4.10%、56.41%和61.54%,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05%、0和31.57%(P〈0.05)。三者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均无关(P〉0.05),与淋巴结是否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O.05)。HIF-1α与LYVE-1和VEGF均显著相关(P〈0.01)。结果表明,LYVE-1、HIF-1α及VEGF在肿瘤淋巴管、血管生成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LYVE-1、HIF-1α和VEGF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瘢痕内缺氧环境减轻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烧伤后肉芽、不同时期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p53的表达,采用权重方法分别对各组瘢痕的HIF-1α、p53表达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各自规律及相互间关系。结果 随着瘢痕的成熟,HIF-1α表达强度逐渐减弱,p53表达强度在1年内逐渐增强,相互间具有负相关性(P〈0.01)。结论 p53在瘢痕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IF-1α可能通过协同p53诱导细胞凋亡,减少耗氧来减轻缺氧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细胞癌(HCC)残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取TACE后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24份(TACE组)和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30份(单纯手术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残癌组织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结果 HIF-1α和VEGF在TACE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83%、91.67%,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66.67%、63.33%,P=0.008、0.016);TACE组残癌组织中MVD值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P〈0.001)。TACE组残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546,P=0.006);HIF-1α、VEGF表达与MVD值变化呈正相关(r=0.512,P=0.010;r=0.793,P〈0.001)。结论 TACE后能明显上调HIF-1α的表达,HIF-1α/VEGF通路在血管新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HCC经TACE后残癌复发、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存素(Survivin)表达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1例胃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IF-1α、VEGF、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IF-1α、VEGF、Survivin在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15%(42/71)、53.52%(38/71)、47.89%(34/71),而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不明显或不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VEGF及Survivin表达与胃腺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或〈0.01)。胃腺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VEGF及Survivin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VEGF与Survivin表达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HIF-1α通过上调VEGF及Survivin表达促进胃腺癌发生、发展;VEGF与Survivin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缺氧诱导模型和观察缺氧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系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氯化钴(CoCl2)构建缺氧诱导模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测定CoCl2缺氧诱导与SW480细胞HIF—1α和Survivin基因mRNA表达的时效关系(0、2、4、8、24h)和量效关系(0、50、100、150、200/μmol/L)。结果HIF-1α和Survivin基因mRNA表达与氯化钴浓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HIF-1α基因表达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4h亚组出现一个表达高峰,Survivin基因在缺氧诱导4h呈现表达最高峰;HIF-1α与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在缺氧诱导量效关系(r=0.521,P<0.05)和时效关系(r=0.693,P<0.05)中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缺氧可以诱导HIF—1α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增加;HIF—1α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均呈显著相关,提示Survivin基因可能与HIF—1α存在某种调控关系并在缺氧抗凋亡机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微环境诱导肝细胞癌多药耐药的形成及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环境在肝癌多药耐药(MDR)表型形成中的作用,并初探其作用机制,为逆转肝癌耐药提供有效的新的分子靶点。方法模拟肝癌体内生长的局部微环境,使HepG2细胞分别在缺氧、低糖的微环境下生长或稳定整合HBX基因。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这些局部微环境因素作用下的HepG2细胞内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肝癌耐药细胞株中HIF-1α蛋白的表达。以及检测转染了HIF-1α质粒的HepG2细胞中上述相关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结果在缺氧、低糖环境下生长或稳定整合了HBX基因的HepG2细胞均不同程度地高表达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和HIF-1α;在肝癌耐药细胞株中HIF-1α蛋白高表达;稳定转染了HIF-1α质粒的HepG2细胞显著高表达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结论肝癌生长的微环境可通过核转录因子HIF-1α调控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癌多药耐药表型的形成;HIF-1α有望成为逆转肝癌耐药的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8.
瘢痕中HIF-1α的表达及其与VEGF和HO-1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IF-1α减轻瘢痕内缺氧环境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烧伤后肉芽、不同时期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血红素氧化酶-1(hemeoxygenase-1,HO-1)的表达,采用权重方法分别对各组瘢痕的HIF-1α、VEGF、HO-1表达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各自规律及相互间关系。结果:随瘢痕的成熟,HIF-1α、VEGF、HO-1表达强度均逐渐减弱,相互间具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HIF-1α、VEGF、HO-1在瘢痕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IF-1α可能通过诱导VEGF、HO-1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成熟,增加组织内供氧,来减轻瘢痕内缺氧环境。  相似文献   

19.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胶质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0例新鲜冷冻标本及117例多聚甲醛固定的不同级别胶质瘤标本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计算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RT-PCR结果示正常脑组织和Ⅰ-Ⅳ级胶质瘤中HIF-1αmRNA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11.99、12.18、48.31、80.96、112.77,正常脑组织和Ⅰ级胶质瘤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69.45,P〈0.01);而VEGF mRNA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29.50、37.97、60.33、84.61、112.9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2.91,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HIF-1α在正常脑组织和Ⅰ-Ⅳ级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3.3%、53.5%、80.6%、100%,正常脑组织和Ⅰ级胶质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19,P〈0.05);同样,VEGF在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3.3%、62.8%、83.3%、100%,各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78,P〈0.05)。结论 HIF-1α与VEGF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HIF-1α与VEGF无论是在mRNA水平还是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上调,并且两者间的表达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Ang2,HIF-1α及VEGF对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肝细胞癌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检测52例肝癌组织中Ang2,HIF-1α及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对共表达的肝癌组织进行微血管计数。结果:RT-PCR 显示,52例肝癌组织中有38例共表达Ang2mRNA,HIF-1αmRNA 和VEGF mRNA,且两两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分别为r=0.783,P<0.01;r=0.427,P<0.05;r=0.433,P<0.05);免疫组化发现,52例肝癌组织36例共表达Ang2,HIF-1α和VEGF蛋白。共表达Ang2 mRNA,HIF-αmRNA 和VEGF蛋白的38例肝癌组织中,平均微血管数[(45.4±8.90) 个/HP],明显高于非共表达组[(13.6±3.30)个/HP](P<0.05)。结论:Ang2,HIF-1α和VEGF与肝癌的新生血管形成有关;肿瘤组织缺氧可能是其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