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究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中心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住院患者中的10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包括:(1)干预计划;(2)健康宣教;(3)评估与反馈;(4)护理评价;(5)护理优化],均干预6个月。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判断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0.64±8.71) vs (113.97±8.43),且干预后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98.00% vs 86.00%)和护理满意度(100.00% vs 92.00%)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是有效的。以该模式为依据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体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出院后居家康复期内接受为期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对照组不接受干预护理,应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cQ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好,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患者在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进行生存质量研究。  方法  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间,实施过第1次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选取200例,且患者在手术后行抗凝治疗(进口华法林)。对纳入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实验组病例均采用FCC护理服务,且为责任制护理,即病患均有对应的专职责任护士,其自入院到后期家庭护理均有该护士全权负责,对照组则沿用目前的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并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效果评价,评价时间为术后的3、6以及12个月,评价指标包括服药的依从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结果  术后3个月内,2组患者在服药的依从性和术后生存质量评价结果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6个月和12个月内的评价结果中,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服药的依从性和术后生存质量,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对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而言,FCC能使其在术后具有更高的服药依从性,并降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其具有更高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FOCUS-PDCA程序对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即将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出院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间符合要求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间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延续性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FOCUS-PDCA程序干预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MBI、FMA和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在MBI、FMA、满意度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将FOCUS-PDCA程序应用于脑卒中延续性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台州市立医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采取面对面和发送纸质材料进行护理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微信群护理干预,采取定期推送文字、图片和小视频等形式的小知识对患者进行宣教指导,与患者产生互动,解答患者的疑问。检查前1 d晚上和检查当天,微信群多次推送服用泻药时间,提高胃肠道清洁质量。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状况(SAS评分)、胃肠道准备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和服药依从性)、肠道清洁度(BBP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饮食依从性和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BBP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是(8.62±0.31)分、(97.16±2.0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13±0.26)分和(92.08±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肠道清洁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房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及抗凝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6月收治的100例房颤合并慢性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指导,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后的抗凝药物服用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达标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基本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用药依从性评分(MMAS-8)为(7.42±0.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54±1.52)分,P=0.001],出院6个月复查其用药依从性评分[(7.33±0.89)分]亦高于对照组[(6.39±1.49)分,P=0.001];INR的达标率出院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9),出院6个月后达标率观察组较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出院6个月后复查并发症的发生例数观察组(3例)低于对照组(9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  结论  通过对房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科学全面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INR达标率,减少并发症,预后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集束化护理方案构建及防治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的100例初诊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于护理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干预前)、口腔炎症感染发生率、口腔黏膜炎每日自评问卷(OMDQ)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估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感染率为32.00%(16/50),低于对照组患者为52.00%(26/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OMD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为74.00%(37/50),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通过构建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降低口腔炎症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多维度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85例CSD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分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院外护理,观察组43例采取多维度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干预结束后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2/43)、再入院率6.98%(3/43)低于对照组21.43%(9/42)、26.19%(11/42)(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活动能力、家庭及朋友支持、健康感觉、日常生活、对生活的认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3.02%(40/43)高于对照组73.81%(31/42)(P<0.05)。结论 CSDH患者采用多维度延续性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改善患者护理依从性,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108例,对照组10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对比2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SDS、SAS评分),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治疗依从性以及主观幸福度(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主观幸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抑郁(SDS)、焦虑症状(SAS)评分分别为(46.25±2.03)分、(45.33±1.8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27±2.42)分和(48.01±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且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同时,干预组主观幸福度评分为(79.25±6.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7±6.75)分(P < 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P < 0.05)。  结论  叙事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同时可以提升其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主观幸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Miles术后肠造口患者不良情绪、造口自护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造口适应情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及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13.45±4.82)h]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5.63±5.21)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9.85±5.24) h,(33.84±6.87) h,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P <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交往及总分[(171.83±25.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9.53±22.43)分,P < 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iles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增强患者造口应对能力,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共纳入15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收治年限分组,2组各75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5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试验组采用“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HAMA评分、HAMD评分、SCHFI评分及SF-36评分指标。  结果  (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总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7.33%的发生率(P < 0.05);(2)心理状况:试验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 < 0.05);(3)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试验组患者的SCHFI评分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症状管理教育为基础,通过构建多学科团队驱动的“路径式”核心症状群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院外生活质量。  方法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全科医学科心衰病房72例慢性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执行慢性心衰护理常规,干预组构建多学科团队驱动下的“路径式”症状管理教育模式。出院后选取2个时间点对比分析2组的生活质量。  结果  出院后2个时间点(3个月、6个月)的组间对比,干预组生活质量各项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总评及3个领域维度得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时间、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的组内比较显示,干预组生活质量总评及3个领域维度得分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且各维度整体下降幅度及下降速度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多学科团队驱动的“路径式”核心症状群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症状管理能力,保持院外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家庭赋权干预方案对肺癌放疗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昆明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放射治疗科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接受放疗的60名肺癌患者及家庭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抓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科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家庭赋权干预+放射治疗科常规护理,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韧性量表评价患者,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和癌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家庭照顾。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回避、面对、屈服评分,心理韧性总分及坚韧、乐观、自强各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家庭照顾者照顾者准备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家庭赋权干预方案可改善肺癌放疗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帮助患者建立更加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也可显著提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应用针对性的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6~12月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人民医院急诊留观室收治的100例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次序分成2个组: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对比2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负压封闭引流(VSD)术联合肌皮瓣移植修复Ⅲ、Ⅳ期压疮患者疗效的促进作用。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昆华医院接受VSD术联合肌皮瓣移植修复Ⅲ、Ⅳ期压疮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利用PUSH量表评价创口面积大小、组织类型变化及渗液量变化,比较2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干预7 d,2组患者PUS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14 d、21 d时,观察组PUSH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各时间点PUS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干预14 d与干预2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愈合时间(29.2±8.6)d低于对照组(35.7±13.7)d(P < 0.05);干预21 d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对VSD术联合肌皮瓣移植修复Ⅲ、Ⅳ期压疮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压疮恢复,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优护+容量自我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电话随访;干预组开展优护+容量自我管理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评估2组患者的阶段性行为改变状况,评价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存质量,对比2组患者出院30 d内再入院率。  结果  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处于行为改变阶段的分别为44.4%和63.9%,且干预组处于行动维持阶段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6MWT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6个月,2组的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5.928,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6MWT距离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而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的生存质量总分、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及其他领域均比同期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组出院30 d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开展优护+容量自我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降低再次入院率,减轻心衰对世界卫生医疗系统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压力,真正实现院外有效长期自我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