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尿AD7c-NTP和血浆Hcy与老年性痴呆患者(AD)的关系。方法筛选轻度AD患者67例、中重度AD患者53例、健康老年人120例,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和循环酶法检测患者尿液AD7c-NTP和血浆Hcy的含量。结果 3组尿AD7c-NTP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比较、轻度A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尿AD7c-NTP含量与MMSE呈负相关。根据ROC曲线,确定尿AD7c-NTP的值大于1.75ng/ml为诊断AD的切点。3组血浆Hcy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A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血浆Hcy含量与MMSE无明显相关性。根据ROC曲线,确定血浆Hcy的值大15.55μmol/L作为诊断AD的切点。结论尿AD7c-NTP和血浆Hcy与老年性痴呆密切相关,临床中可将二者联合的检测结果用作诊断AD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液中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含量在老年A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老年AD患者67例(AD组)和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对照组)85名,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和临床痴呆评定(CDR)量表进行精神状态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尿AD7c-NTP含量。结果尿AD7c-NTP含量AD组为(2.34±1.59)μg·L-1,对照组为(1.04±0.39)μg·L-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P=0.000)。经相关性分析表明AD7c-NTP水平与MMSE、FT4值呈负相关(R=-0.689,P=0.000;R=-0.211,P=0.009);与ADL、CDR值呈正相关(R=0.267,P=0.001;R=0.52,P=0.001)。根据ROC曲线,确定1.492μg·L-1为界定值,其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和95.3%,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8~0.97。结论尿AD7c-NTP含量检测可作为老年AD患者辅助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近几年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被证明与胆固醇代谢相关,而他汀类药物能否治疗AD也颇具争议。现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联合常规药物治疗A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联用他汀类药物类药物治疗A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由2名研究者独立平行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SCI中他汀类药物与AD的相关文献,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8篇,共计8个随机对照研究(RCT),609例患者,其中他汀类药物联合常规用药治疗组304例,对照组305例。与对照组相比,他汀类药物类药物联合治疗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更高(MD=1.30,95%CI:0.70~1.90,P<0.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更低(MD=-5.28,95%CI:-7.61~-2.96),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82,95%CI:0.37~8.99),P=0.46)。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可进一步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A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及高血压病患者扩大的脑内血管周围间隙(EPVS)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从2012年1月起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的阿尔兹海默病(AD组)、帕金森病(PD组)患者各100例,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基本匹配且无以上疾病的高血压(HBP组)患者100例、健康中老年人(N组)100例。所有受试者均经3.0 T头部磁共振成像检查,通过观察半卵圆中心区、基底节区以及海马区这三个层面的T2WI和FLAIR的成像表现,比较4组受试者EPVS数量和分布特点,分析EPVS数目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以及AD组MMSE评分与EPVS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4组受试者无论是在半卵圆中心区还是基底节区,EPVS均存在解剖学分布差异(P<0.001)。4个组间的EPVS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组、HBP组、PD组均高于N组。在半卵圆中心区,AD组的EPVS数目(11.23)高于其他3组(HBP=8.97、PD=7.88、N=3.00)。在基底节区,HBP组的EPVS数目(7.21)高于其他3组(PD=5.85、AD=4.87、N=2.95)。在海马区,AD组、HBP组、PD组之间的EPVS数目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计算半卵圆中心区的EPVS占全部脑区EPVS数目的比值发现,AD组的EPVS百分比(69.41%)高于其他3组(HBP=54.75%、PD=57.49%、N=46.35%),AD组与HBP组的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AD组、HBP组、PD组的EPVS数目与年龄呈正相关(rs=0.34、0.41、0.49,P<0.01),而与N组无相关性。AD组半卵圆中心区的EPVS数目与MMSE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s=-0.251,P<0.05),在基底节区两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AD组的EPVS分布以半卵圆中心为主,HBP组的EPVS分布以基底节区为主,PD组的EPVS未发现脑区间分布差异的特点。AD、HBP、PD组患者的EPVS数目随年龄增长而增多。AD组患者半卵圆中心区层面的EPVS数目越多,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EPVS数目可能对评估认知障碍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表达水平的变化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AD组58例(轻度AD组26例、中重度AD组32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CI组)52例和对照组6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测定各组患者尿AD7c-NTP值,通过MMSE量表评定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受试组尿AD7c-NTP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D组和MCI组尿AD7c-N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D组高于MCI组,中重度AD组高于轻度AD组。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轻度AD组、中重度AD组、MCI组尿AD7c-NTP表达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与病程呈正相关。ROC曲线所显示的曲线下面积为0.952(95%CI:0.913~0.992,P=0.000),当尿AD7c-NTP最佳临界值为1.76 ng/ml时,诊断A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3.1%和90.3%。结论尿AD7c-NTP的表达水平对于A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中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含量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218例老年人,其中AD组46例、血管性痴呆组(VD组)50例、智能正常老年对照组122例尿液中AD7c-NTP含量,所有数据均经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D组、VD组及智能正常老年对照组尿液中AD7c-NTP含量分别为33.35±1.61、18.19±1.41、18.30±1.45μg/ml,AD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VD组与智能正常老年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1.4%的AD病例AD7c-NTP含量升高((22μg/ml),非AD病例中90.7%均为正常(?22μg/ml)。结论尿液中AD7c-NTP含量检测作为无创性检查,在AD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iR-124在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8例(观察组),再选择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者50例(对照组)。治疗前,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iR-124相对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治疗3个月后,对治疗前与治疗后miR-124相对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并根据治疗结果分为良好组与不良组,比较两组的miR-124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miR-124的相对表达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组的miR-124的相对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良好组和不良组在年龄、性别、体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高血压、高血脂及miR-124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在预测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后预后时,高血脂的AUC曲线下面积为0.742;高血压的AUC曲线下面积为0.705;血清miR-124相对表达水平的AUC曲线下面积为0.821。以最大约登指数计算得出最大AUC面积相应参数截止值,高血脂为5.220(敏感度=60.00%,特异性=85.70%);高血压为1.965(敏感度=75.00%,特异性=69.00%);血清miR-124相对表达水平为4.225(敏感度=80.00%,特异性=78.60%)。结论 miR-124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血管性痴呆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漆黄素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 采用MPTP腹腔注射复制亚急性PD小鼠模型,漆黄素灌胃给药,实验分为3组:control组、MPTP组、漆黄素+MPTP组。通过旷场实验、爬杆实验、悬挂实验等行为学指标评估小鼠的运动行为。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纹状体中TH水平和黑质中TH阳性神经元数量。采用尼氏染色检测黑质区神经元的损伤状况。通过检测纹状体区GSH、SOD、T-AOC、MDA含量,评估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与MPTP组相比,漆黄素+MPTP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及运动速度提高(P<0.05);爬杆总时间及转头时间缩短(P<0.05)。悬挂实验评分提高(P<0.05)。尼氏染色结果发现,漆黄素可缓解MPTP小鼠黑质区神经元损伤(P<0.05)。TH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实验发现漆黄素可改善MPTP诱导的小鼠TH表达量水平下降及阳性神经元丢失(P<0.05)。同时,漆黄素处理后,提高了MPTP小鼠GSH、SOD、T-AOC水平,降低了MPTP小鼠MDA的含量(P<0.05)。结论 漆黄素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运动功能,缓解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漆黄素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同源框CUT样蛋白1(CUX-1)及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3(XRCC3)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胶质瘤患者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66例胶质瘤组织以及10例正常脑组织CUX-1及XRCC3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CUX-1和XRCC3表达水平随肿瘤WHO分级的升高而上调(P<0.01),且两者的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增殖指标Ki67、P53mut相关(P<0.01)。CUX-1与XRCC3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73,P=0.006)。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CUX-1及XRCC3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缩短(P<0.05)。结论 CUX-1及XRCC3两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并在胶质瘤中表达上调,且与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人群尿常规指标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检测 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 2021 年 7— 10 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314 名受试者,采集 尿液标本进行 AD7c-NTP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收集年龄、性别及尿沉渣检测指标数据,分析不同性别 人群的尿沉渣指标对 AD7c-NTP 水平的影响。结果 不同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 管型、类酵母菌、结晶水平的男性受试者尿液中的 AD7c-NT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男性受试者低电导率、中电导率和高电导率之间的 AD7c-NTP 水平比较[(0.68(0.48,1.40))ng/ml 比 0.50 (0.32,1.06)ng/ml 比 0.34(0.31,0.5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23,P< 0.05)。不同红细胞、白细 胞、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管型、类酵母菌、电导率水平的女性受试者尿液中的 AD7c-NTP 水平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结晶水平的女性受试者尿液中的 AD7c-NTP 水平低于低结晶水平的 女性受试者[0.51(0.33,0.62)ng/ml 比 0.65(0.42,1.1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31,P< 0.05)。 结论 男性尿液电导率和女性尿液结晶可能对 AD7c-NTP 检测水平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桦脂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干预作用及海马突触功能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探索治疗AD提供新的可能。方法 采用白桦脂醇干预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C57BL/6J健康小鼠为对照组。通过行为学观察学习记忆能力、在体电生理记录海马神经元的生物电、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Realtime PCR法检测PSD-95和Synapsin-I水平。结果 水迷宫检测结果发现白桦脂醇能改善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电生理检测AD模型组长时程增强(LTP)幅值低于对照组,经过白桦脂醇干预治疗后,白桦脂醇各组LTP幅值较AD模型组升高;AD模型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白桦脂醇干预治疗后凋亡率下降;AD小鼠模型海马区PSD-95和Synapsin-I表达下降,但经白桦脂醇干预后其表达上升。结论 白桦脂醇通过使海马PSD-95和Synapsin-I的表达增加,发挥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使海马长时程增强。  相似文献   

1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除了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外,常伴随胃肠道症状,在不同疾病患者体内可观察到相应肠道菌群失调现象。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可通过外周神经、免疫等途径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肠道菌群失调与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证明,模型动物或患者在接受粪菌移植治疗后症状改善。该文就粪菌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Klotho (KL)蛋白是由抗衰老基因KL编码的单次跨膜蛋白,是一种在细胞代谢和稳态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循环因子。用Klotho蛋白对神经元进行预处理,可以减轻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毒性β淀粉样蛋白和谷氨酸盐引起的神经元损伤,提示Klotho蛋白在AD发病过程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最近研究发现,AD患者脑脊液中Klotho蛋白水平明显下调,而过表达KL基因的AD小鼠模型的认知功能明显改善,且该作用与其抗衰老作用无关。在AD早期,提高Klotho蛋白水平可作为一种治疗策略,防止病情恶化,改善AD患者的预后。由此可见Klotho与AD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抑郁(d PD)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症状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5年1月收集的286例dPD患者的病历和随访资料,其中118例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余16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组)。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和改良Webster症状量表,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和运动症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都得到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的心理健康(t=4.44,P0.01)、情绪角色功能(t=2.47,P=0.01)和精力(t=4.45,P0.01)三个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PD运动症状疗效的特别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73,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显著提高dPD患者生活质量,且在心理、情绪和精力方面的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此外,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dPD患者的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15.
雷诺现象是在寒冷或压力状态下由血管痉挛引起的指(趾)端的3阶段颜色反应,常伴疼痛、麻木、僵硬甚至溃疡。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尚无特定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研究的进展,A型肉毒毒素开始运用于治疗雷诺现象,且已证实A型肉毒毒素可以有效缓解雷诺现象患者的症状,包括疼痛缓解、血流改善、皮温升高,及溃疡愈合改善等。因此,A型肉毒毒素已经成为缓解雷诺现象严重血管痉挛症状的一种新手段,但其拮抗小动脉异常收缩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该文对雷诺现象的病理机制及A型肉毒毒素发挥作用的相关机制进行总结,为肉毒毒素治疗雷诺现象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在2018年9月之前于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文献数据库中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资料筛选和提取,利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1个研究共274名帕金森患者。Meta分析显示:5年单纯DBS治疗与术后5年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运动症状较术后基线改善,UPDRS-III(SMD=-21. 31,95%CI:-25. 18~-17. 44);术后5年单纯DBS治疗与药物联合DBS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运动症状UPDRSIII (SMD=-7. 26,95%CI:-9. 02~-5. 02)、生活质量UPDRS-II (SMD=-4. 2,95%CI:-6. 02~-2. 82)较单纯手术治疗有改善;术前术后LEDD (SMD=453. 76,95%CI:394. 31~513. 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DBS副作用发生率较低,脑出血发生率4. 4%,感染6例(2. 2%);癫痫3例(1. 1%)。结论脑深部电刺激术在术后5年无论是单纯手术治疗或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及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降低了左旋多巴类药物的用量,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EOAD)是65岁之前发病的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及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作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EOA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基因突变有关。研究表明胆固醇及其相关基因变异参与EOAD发病。胆固醇可能通过载脂蛋白E基因ε4等位基因(ApoE ε4)介导促进EOAD发生,也可能是EOAD独立于ApoE ε4的危险因素,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对EOAD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发现,与胆固醇代谢相关的载脂蛋白A1(ApoA1)基因、载脂蛋白B(ApoB)基因、载脂蛋白C1(ApoC1)基因、载脂蛋白C2(ApoC2)基因、载脂蛋白D(ApoD)基因、载脂蛋白E(ApoE)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1转运蛋白(ABCA1)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2转运蛋白(ABCA2)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7转运蛋白(ABCA7)基因、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基因、分拣蛋白相关受体1(SORLl)均与EOAD有关。现将胆固醇及相关基因变异在EO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旨在为EOAD早期诊断提供临床思路,为EOAD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