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索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风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其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选择440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根据导管置入时间按3∶1分为建模组(330例)和验证组(110例)。建模组依据是否发生导管堵塞分组,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建立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L检验、ROC曲线评价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栓史、糖尿病、D-二聚体、肠外营养是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预测模型:Y=3×血栓史+1×糖尿病+1×D-二聚体(≥0.5 mg/L)+1×肠外营养。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5,H-L检验结果显示,χ2=9.411,P=0.309。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0,H-L检验结果显示,χ2=14.263,P=0.075。 结论 血栓史、糖尿病、D-二聚体、肠外营养是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鉴别和预测效能,能为临床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堵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CU肠外营养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将ICU 987例经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肠外营养的患者分为建模组708例、验证组279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建模组708例中85例(12.01%)发生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53.98%)。筛选出APACHEⅡ评分、拔管时最高体温、白蛋白含量、营养液中加入谷氨酰胺、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6项影响因素(均P<0.05),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曲线和观察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建模组及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和0.847。结论 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ICU肠外营养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可为预防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居家期间携带不同类型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门诊维护的17 751例携不同类型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堵管原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7 751例肿瘤患者发生堵管共319例,堵管率1.80%。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留置时间、肿瘤类型、导管类型与堵管有关(P0.05,P0.01)。结论居家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与患者性别、导管类型及疾病种类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关注高危人群,做好居家健康指导,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同时,加强专业培训,延伸居家护理服务,降低堵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相关感染的发病率和高危因素.方法 以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感染率为18.83/1 000导管日.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使用非隧道导管(non-tenneled catheter,NTC)导致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TC外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糖尿病、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白蛋白水平,而导管留置部位和时间都不是外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使用NTC的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使用NTC的患者外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论 应控制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本院血液透析中心静脉长期导管感染的发病率、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47例中心静脉长期导管患者的原发病,导管留置时间,病原菌分布。结果: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贫血越严重,导管留置时间越长者,中心静脉长期导管感染发生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留置时间超过2年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菌种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缩短留置时间可减少血液透析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中心静脉长期、临时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使用状况,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00例使用中心静脉长期、临时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0例为长期双腔导管,1 500例为临时双腔导管,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并发症与处理效果.结果 置管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有:误穿动脉11例(0.55%)、皮下血肿6例(0.3%).导管留置并发症有:血流量不足24例(1.2%),导管相关感染23例(1.15%),穿刺部位渗血15例(0.75%),导管意外脱落3例(0.15%).以上并发症均在给予相应的处理后痊愈,未留下相关后遗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提高置管技术,加强导管使用维护,及时处理是防范导管失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一种满足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维护需求的护理用品,使临床护士有效地提供安全、方便的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服务。方法将60例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CVC 10例,PICC 50例)按置管序号单号分为对照组,双号分为观察组,每组CVC置管5例,PICC置管25例。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护理包进行导管维护换药冲洗工作,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维护。结果观察组导管单次维护时间为(8.56±1.3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15.45±1.69)min(P<0.01);观察组平均花费20元/次,低于对照组(27.93元/次)。结论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护理包可明显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效率,降低患者的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导致深静脉血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4年10月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股静脉留置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患者69例,使用二项式logistic回归的方法结合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发生DV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例发生相关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其中5例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5/69,占7.2%),2例为糖尿病肾脏疾病(2/69,占2.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发生导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子,体质量是保护因素,而性别、年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1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血白蛋白(albummin,Alb)、置管前有否水肿、I)-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小板、血红蛋白浓度等不是导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前列腺素E1扩血管药物的应用未显示保护作用(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仅体质量为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保护因素[OR=0.862,95%CI(0.752~0.988)],P=0.033)。结论体质量为股静脉留置透析用深静脉导管的DVT的保护因素,提示患者高大的身材可能是保护因素,推测与留置导管的股静脉的内径相对较大、以及可耐受更多的脱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制一种满足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维护需求的护理用品,使临床护士有效地提供安全、方便的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服务.方法 将60例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CVC 10例,PICC 50例)按置管序号单号分为对照组,双号分为观察组,每组CVC置管5例,PICC置管25例.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护理包进行导管维护换药冲洗工作,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维护.结果 观察组导管单次维护时间为(8.56±1.3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15.45±1.69) min (P<0.01);观察组平均花费20元/次,低于对照组(27.93元/次).结论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护理包可明显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效率,降低患者的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银粒子与普通导管行中心静脉穿刺时静脉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情况,为临床选择合适导管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49例留置银粒子导管患者(银粒子组)及85例留置普通导管患者(普通组)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及CRI发生率.结果 银粒子组置管时间为(22.01±2.53)d,CRI发生率4.08%;普通组分别为(7.99±1.84)d和7.05%.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RI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粒子导管可有效延长带管时间,且不增加CRI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