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优缺点,以提供给医护人员及患者更好的选择.方法 随机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160例,其中观察组(经桡动脉穿刺组)80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术中和术后局部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舒适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相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 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安全有效,疼痛小,更加舒适,术后不需卧床,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作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CS),观察其疗效。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行CAG,根据造影情况行PTCA及CS术治疗。结果:经PTCA及CS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冠脉介入治疗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经股动脉无肝素化和经桡动脉小剂量肝素行冠状动脉造影(简称CAG)术后,患者舒适度以及血管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经股动脉行无肝素化CAG患者217例(股动脉组),经桡动脉行小剂量肝素CAG患者198例(桡动脉组),对两组患者血管穿刺成功率、术后穿刺局部疼痛、术肢肿胀不适、血管穿刺局部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股动脉组血管穿刺成功率较桡动脉组高,股动脉组术后穿刺局部出血、血肿、疼痛、术肢肿胀不适感的发生率低于桡动脉组,两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排尿方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股动脉行无肝素化CAG穿刺成功率高,术后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行Angio-seal封堵术的护理3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冠心病介入诊治术主要有经股动脉和桡动脉 2种穿刺途径。经股动脉穿刺主要缺陷是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高 ,需砂袋压迫和术侧下肢制动较长时间 ,带给患者诸多不适和不便[1,2 ] 。经桡动脉途径虽可减少上述问题 ,但需桡动脉条件较好者才能采用 ,不适宜情况较多[3 ] 。为此 ,2 0 0 3年 7月 ,我院开展了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时置入Angio -seal封堵器技术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 31例为 2 0 0 3年 7~ 10月诊断及拟诊为冠心病行介入检查治疗患者 ,其中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 2 4例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  相似文献   

5.
PercloseTM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穿刺点血管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Perclose^TM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穿刺点血管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4月在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采用Perclose^TM血管缝合器的病例315例,观察其成功率和血管并发症。结果315例股动脉穿刺点缝合术患者294例成功,成功率为93.3%;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明显低于手工压迫止血(P〈0.05)。结论Perclose^TM血管缝合器缝合CAG和PCI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5月至200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经股动脉穿刺PTCA术。结果:3例冠心病PTCA不成功,转外科行择期搭桥术,其余65例手术成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冠心病行PTCA治疗其护理很重要,特别应加强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两种途径穿刺效果及护理对比观察。方法将286例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65例)和股动脉组(121例)。桡动脉组采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股动脉组采用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组皮下淤血、穿刺部位血肿、迷走反射、术后尿潴留、腰背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股动脉组,但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6.4%,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2003年7月~2008年2月,我们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317例,并给予精心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诊断及拟诊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317例,其中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230例,男124例,女106例,平均52.7&#177;9.8岁;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87例,平均57.2&#177;3.5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2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15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实验组患者则为经桡动脉穿刺者。比较经2种途径的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效果优于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相似文献   

10.
李惠 《当代护士》2010,(1):20-21
目的比较经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11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桡动脉组59例,即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股动脉组56例,即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患者的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股动脉组患者低(p〈0.05)。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较股动脉穿刺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术后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行PTCA的83例患者进行了术前及术后1h,24h,3d,7d,30d体表心电图QTD的测定。并与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61例患者及63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前两组冠脉狭窄患者QTD较健康人显著增大,PTCA使冠脉狭窄患者QTD显著缩小,而CAG则对冠脉狭窄患者的QTD无影响,结论:PTCA改善了心肌灌注,使心肌复极趋于均一,因此QTD缩小。  相似文献   

12.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复杂病变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常规途径。但因腹股沟区解剖较复杂,给术后止血造成一定困难。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有严重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或使用抗凝及溶栓治疗的患者,穿刺部位的血管神经并发症更加困扰着医生。1989年,Campeau首先报道了经桡动脉途径的心  相似文献   

13.
股动脉穿刺点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是近年来心内科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易出现局部渗血、皮下血肿、假性股动脉瘤等并发症。故在临床护理中需加强局部穿刺点的观察。选择2001年5月—2003年5月在我院行CAG患者890例,出现各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应用血管闭合器(ACD)动脉伤口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9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应用ACD闭合穿刺部位,术后伤口以1kg重的沙袋压迫3~4h,平卧4~6h,并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血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结果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术后无1例出现伤口渗血,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内支架安装术(PTCA+CS)术后1例出现皮下2cm×3cm血肿,11例出现伤口渗血,占3.77%。结论术中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术后严密的伤口观察、良好的伤口护理,可以加快伤口愈合,减少卧床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行PCI的患者195例,分为桡动脉组(98例)和股动脉组(97例),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组患者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当今国内外用以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腔内血栓溶解术(PTCR)是内科冠状动脉腔内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由于该检查与治疗均是通过股动脉穿刺,送导管至冠状动脉腔内的创伤性检查方法,因此会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240例286次CAG检查,13例PTCA及18例PTCR,5例PTCA加PTCR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及护理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240例CAG中男170例,女70例。年龄在23—72岁,平均年龄54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作为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当前本科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多采用桡动脉穿刺,但对于急性心梗的抢救治疗多采用股动脉穿刺。目前术后常规护理为沙袋压迫穿刺点6h,静卧24h,同时患肢制动12h。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缩短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的安全性和提高术后舒适度的可行性。方法 将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90例设为观察组,术后股动脉加压包扎和卧床制动2h。将小剂量肝素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512例设为对照组,术后股动脉加压包扎6h,卧床制动12h。比较2组患者术后24h内股动脉穿刺处出血、血肿发生率和舒适度、排尿情况。结果 (1)2组患者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观察组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术肢麻木不适、失眠、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3)观察组患者术后排尿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h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并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方法采用日本Terumo公司的桡动脉穿刺鞘和5F.TIG共用造影导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的解剖特点和病变采用与股动脉相似的器械和术式进行PCI。结果采用经桡动脉途径完成了CAG和PCI共842例病人,经与经股动脉途径完成的410例CAG和PCI回顾性对比,在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外周血管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途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PCI患者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诊疗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28例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07例采用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止血器组),121例采用手工压迫止血(手工组)。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无差异(P〉0.05),止血器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较手工组短,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卧床不适发生率明显降低,无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发生(均P〈0.01)。结论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