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针联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3~11月我院采用电针联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经门诊确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颅底脑膜炎、颅底骨折、基底动脉瘤或小脑脑桥角肿瘤等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6~69岁,平均38.7岁;病程0.5d~2个月,平均3.5d;左侧面神经麻痹26例,右侧面神经麻痹24例(1例右侧面神经麻痹患者愈后继发左侧面神经麻痹)。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7~69岁,平均37.5岁;病程1d~2个月,平均3.2d;左侧面神经麻痹19例,右  相似文献   

2.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是常见的神经损伤之一,医源性神经损伤中压迫性上肢神经麻痹时有发生,如止血带使用不当或止血带遗忘可引起重度压迫性神经麻痹。为提高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我们对收治的7例压迫性上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了系列康复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几年来我院收治的压迫性上肢神经麻痹患者7例,男4例,女3例,年龄20~59岁。其中烧伤病人上肢止血带下切(削)痂,自、异体皮移植术5例,静脉采血后止血带未及时解除2例。具体上肢神经损伤情况见表1。1.2方法(1)体位护理:初发病时应…  相似文献   

3.
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疗效确切,笔者自1996年以来对采用微波治疗的4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疗效确切,同时设对照组20例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电针、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拔罐治疗手段。结果通过电针和拔罐刺激患侧面部穴位,提高了面部神经的兴奋性:总有效率达967%。结论电针、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尽快恢复病损的面神经功能,经济、实用,疗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康复科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本人于1993年至1996年间用电针、水针治疗,观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5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使用中西两种诊查方法确诊为周围性神经麻痹105例,其中...  相似文献   

6.
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疗效确切,笔者自1996年以来对采用微波治疗的4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疗效确切,同时设对照组20例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0引言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贝尔面瘫)的治疗以往多采用药物治疗,恢复期配合针灸治疗,病程长,有一定的痛苦且效果不很理想。为了探索出一种疗效快、无痛苦而又经济的治疗方法,采用联合法(即药物、超深声波、激光、生物电、局部按摩及功能锻炼)对25例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1材料和方法1.1材料2001年以来入住本院的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排除标准:发病后进行过针灸治疗者;收缩压180mmHg(1mmHg=0.133kPa)以上者;高热患者;青光眼患者。纳入标准符合2000年全国神经疾病会议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8.
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管内组织急性水肿,压迫面神经或面神经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神经麻痹^[1],使面部神经失去正常的支配功能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现将我科1998年至2002年收治的47例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科院内压迫性腓总神经麻痹的成因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院内压迫性腓总神经麻痹的成因和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复习1994年5月至2001年12月发生的7例骨科院内压迫性腓总神经麻痹,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7例病例中,其中3例发生于膝关节周围手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1例系腓骨颈、胫骨平台骨折应用支具固定后,2例系骨科床牵引辅助复位者,1例为关节镜检截石位者。所有病例均接受保守治疗,经至少1年以上随访,预后良好。结论护理因素在骨科院内压迫性腓总神经麻痹的发病中占一定地位,在了解其解剖学机理和成因后,采取针对易发因素的护理预防对策,在避免此病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原始点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接诊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针灸配合原始点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面部残疾指数以及面神经麻痹程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较对照组提高,治疗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面部神经麻痹程度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针灸配合原始点疗法可提升周围性面瘫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面部残疾,缓解面部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强度 -时间曲线测定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价值、预后估价及其物理治疗效果与疗效。方法 :采用强度 -时间曲线测定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12例 ,并与自身健侧进行对比及行物理治疗。结果 :首次测定I/t曲线为正常神经支配占29.5 % ,部分失神经支配为66.1 % ,完全失神经支配为4.4 % ,总异常神经支配达70.5 %。经理疗后 ,正常神经支配者痊愈显效率为96.9 % ,异常神经支配者痊愈显效率44.3 %。结论 :I/t曲线测定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和估价预后有实用价值。正常神经支配者治疗效果好 ,异常神经支配者疗效差  相似文献   

12.
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神经-肌电图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损伤程度、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于病程第5~7天行神经-肌电图检查,记录患侧面神经各支诱发电位的传导速度、波幅以及所支配肌肉的肌电图情况,并与自身健侧作对照。结果: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健、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损伤程度、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治疗的观察及护理467000解放军第152医院梁琴,樊美英467000河南平顶山妇幼保健院李俊梅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是神经──肌肉系统的钾代谢障碍性疾病,常在暴饮暴食、过度疲劳、受凉等诱因下发病,其表现为四肢、躯干及颈项肌肉弛缓性...  相似文献   

14.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早期康复及强度-时间曲线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及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检查价值。方法对8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开始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并在发病后10~20d,进行强度一时间曲线检查。结果治疗后痊愈显效率为93.26%。强度-时间曲线显示,正常神经支配者占62.92%,部分失神经支配者占37.08%。结论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尽早开始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强度-时间曲线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粱耀基  孙栋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6):3073-3073
对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并与58例仅用超短波治疗的同病患者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提示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诊断明确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28例,患者每周接受2次SGB,30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愈21例,明显好转3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5%。结论: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SGB不失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运动疗法加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作用。方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0例,治疗组采用运动疗法加西药、超短波、针灸综合治疗,对照组不作运动疗法。结果:面神经麻痹中度者,治疗组治疗时间为(12.3&;#177;1.8)d,对照组为(15.8&;#177;2.6)d(P<0.01);面神经麻痹重度者,治疗组显效率为85%,对照组为55%(P<0.05)。结论:运动疗法可促进面神经麻痹中、重度患者早日恢复,提高显效率。  相似文献   

18.
颜面神经麻痹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101例颜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比传单纯针刺治疗效果好,而且可以提高针刺感,缩短治疗时间。本文不对101例颜面神经麻痹患者心理护理措施,疗效与标准,结果、效果评定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俞冬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842-6842
为探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分型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对照组治愈21例,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这表明分型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能否应用电针或针刺,临床上认识不尽一致。我们自1999年至2007年以来对191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急性期应用电针与针刺进行临床观察,均未发生病情加重的病例,证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应用电针与针刺治疗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