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人体吸入高浓度的CO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对于急性CO中毒,临床上往往重视脑损害,而忽略CO对心脏的损伤,贻误患者治疗。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CO中毒伴有心脏损害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急性CO中毒后心脏的损害尤其在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急性CO中毒患者在急性期的意识障碍恢复正常后,经过一段静止期又出现精神障碍、皮层功能障碍、基底节和锥体系损害等症状。1996年10月~2003年12月,我科对42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采用免采血光子氧透射疗法加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并设常规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重症CO中毒在急救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美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2):1473-1474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CO中毒急诊急救护理的要点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5例急性重症CO中毒患者进行第一时间段的重要器官保护及密切观察,随访其预后。结果:25例急性重症CO中毒患者在急诊急救第一时间的重要器官救治和护理决定了患者100%的良好预后。结论:急性重症CO中毒造成组织缺氧,使脑和心等重要器官受损,特别是急性CO中毒可以诱导脑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故重症CO中毒易致迟发性脑病。早期纠正缺氧和控制脑水肿、保护重要器官、避免器官损伤等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对患者的预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报道10例急性CO中毒并发脑梗死病例,认为老年CO中毒存在脑血栓形成、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一旦并发脑梗死,病情重,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脑CT或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5.
经面罩正压机械通气方法常用于意识清醒患者 ,对意识障碍患者的使用目前尚有争议。 2 0 0 2年 3月— 2 0 0 4年 3月我科采用经面罩正压机械通气给氧治疗急性CO中毒患者 ,并与经鼻导管给氧治疗者进行比较 ,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 2例患者均为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中重度中毒昏迷患者。男 30例 ,女 2 2例 ,年龄 17~ 6 3岁 ,平均 32 .8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 10版关于急性CO中毒诊断标准 ,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分级[1] 。中度中毒 35例 ,重度中毒 17例。吸入CO至就诊时间为 0 .5~ 2 .0h。按…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即可产生CO,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CO或浓度虽低工作量吸入时间较长,均可造成急性CO中毒,又称煤气中毒。CO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并与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后者使血红蛋白丧携氧能力,阻碍氧的传递与释放,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缉织缺氧。急性CO中毒是临床常见的重症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意外中毒造成死亡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急性CO中毒是由于吸入高浓度CO后引起的急性脑缺氧性疾病,少数患者可有迟发的神经精神症状,即急性CO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经约2-60天的假愈期,又出现精神及意识障碍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称为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由于DEACMP患者常遗有认知及记忆障碍、椎体外系损害等疾病状态,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且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急性CO中毒4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文彬  韩超 《中国热带医学》2007,7(4):534-535,587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特征和高危因素,探讨急性CO中毒防治的策略。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CO中毒病例进行系统地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8年间共收治急性CO中毒患者418例,男158例,女260例,男女比例1:1.65,平均年龄(24.76±10.23)岁,高发年龄段是21~30岁,占42.11%;外省来莞打工人员是急性CO中毒的高发人群,占63.40%;室内冲凉燃汽热水器意外是本地区急性CO中毒的主要原因,占84.93%;近8年急性CO中毒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长约108%;冬春季是本地区急性CO中毒的高发季节,占93.78%;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分别占49.52%、38.04%和12.44%,94.50%行高压氧治疗,平均住院时间4.26d,85.65%的患者治愈,1.20%的患者死亡,5.74%的患者出现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结论东莞地区急性CO中毒的发病具有明显的中毒源、职业、季节、年龄和性别等特征,值得引起重视,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遏制急性CO中毒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王小红  李华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77+1980
在冬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中毒的原理是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引起组织缺氧。一旦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积极治疗,多数可治愈。极少数患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迟发性脑病又称急性CO中毒后遗症、后发症、继发症,是指急性CO中毒患者,神志清醒后,经过一段假愈期,突然发生以痴呆、精神症状和椎体外系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我科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相似文献   

10.
引言 一氧化碳 (CO)中毒是造成缺血缺氧性脑损害的原因之一 ,为了解急性 CO中毒脑损害单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SPECT)局部脑血流 (SPECTr CBF)的特征 ,及其与神经、精神症状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对 CO中毒不同程度 ,不同就诊时间与不同神经系统预后进行分析 ,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急性 CO中毒患者 5 (女 4 ,男 1)例 ,年龄 2 7~ 6 1岁 .其中轻、中、重度中毒各 1例 ,迟发性脑病 2例 ,碳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 0 .7% ,0 .9% ,11.5 % ,0 .2 %和 0 .2 % .就诊时间为中毒后 1h~ 10 d,浅昏迷 1例 ,深昏迷…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我国常见的生活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合理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得以痊愈,但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假愈期后易出现迟发性脑病,其发病率可达50%[1]。目前对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明确,临床上尚无特效治疗,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难度。但CO中毒所致迟发脑病在一定程度上尚属可逆改变,早期发现并给予合理氧疗和综合治疗措施,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本文对急性一氧化碳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饱和度有密切关系,血液HbCo测定是诊断CO中毒有价值的手段,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们对5例重度CO中毒病人进行了血清酶的检查,结果表明血清酶与CO中毒亦有关系,现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 1.病例资料,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21~76岁,平均39.2岁。5例患者均在CO中毒昏迷  相似文献   

13.
急性CO中毒是秋冬季节的常见病。皮肤损害及肢体挤压是急性CO中毒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急性CO中毒的患者,不仅要掌握其急救治疗方法,同时也应重视其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14.
<正>急性CO中毒为临床常见原因之一,CO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可使组织缺氧,组织缺氧严重,中枢神经首先受累,严重者出现脑水肿,继发脑血管病变、缺氧性脑病及形成CO中毒,后遗症或迟发性脑病、心肌损害。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急性CO中毒患者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8~65岁,平  相似文献   

15.
<正>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临床最常见的职业性或非职业性中毒之一,中毒后,由于CO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使血液对氧气的运输能力下降,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发生代谢障碍以至变性和坏死。本文主要分析在急性CO中毒时,CO中毒的轻重与心电图(ECG)改变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不同程度缺氧对心肌的影响及其所引起的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16.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下称CO中毒)在北方地区甚为常见,多因冬季在室内生煤火取暖不慎而引起。我院从1972、1~80、3共收治有意识障碍症状的CO中毒患者113例,对其中81例应用了高压氧治疗,另32例仍采用传统的药物综合疗法。现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做一总结分析,以观察高压氧对CO中毒的治疗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临床资料诊断条件:本组病例的诊断条件:1.有明确CO接触史。2.有典型CO中毒临床表现。3.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如具备其它条件,试验阴性也不排除此病)。4.可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性别、年龄和职业:患者中有男性67人、女性46人。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为74岁,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1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急诊抢救和护理措施。结果:18例中毒患者经综合救治死亡13例,死亡率72.2%。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应加强宣传教育,尽可能早期给予及时治疗,积极有效的综合措施是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约3%~10%患者出现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eophalopathy),临床对急性CO中毒较为重视,但对迟发性脑病往往易被忽视而导致严重后果。我院自2005年12月至2037年12月共收治急性CO中毒患者588例,有36例发生迟发性脑病,发病率6.12%。我们采用高压氧、药物及康复综合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O中毒患者的紧急救治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接诊的38例CO中毒患者通过院前急救,让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快速有效地给氧及药物治疗,尽快改善缺氧症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有6例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已中毒身亡,其余32例患者经过及时的紧急救治,均已全部获救。结论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护,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对提高CO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博  高路  姬新才  伏军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886-2887
目的:观察肌苷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预防性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给予高压氧、脑细胞活化荆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苷注射液治疗急性CO中毒48例,与同期采用安慰剂治疗45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在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患者脑CT或MRI检查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苷注射液对预防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