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冀  张雪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045-1045
类方是方剂研究的重要形式,古往今来类方的衍化极其复杂,如能总结和分析出其衍化规律则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类方衍化的依据、形式及结果着手,对类方繁衍的过程作一粗浅探讨,以加深对类方这一由基础方加减变化而来的方剂群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以前述类方概念研究为基础,结合目前方剂相似度研究的不足,分析了类方衍化关系自动发现的难点。然后,对类方衍化关系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其应包含变化、制方时间、药物组成和相似度等多方面的特征和因素。最后,对中药、方剂等概念和关系进行形式化定义的基础上,完成了类方衍化关系的形式化表达,为后续类方衍化关系的判别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四物汤类方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较为系统的研究,围绕中医功效的效应信息群客观表征,功效物质组发现、优化与验证,基于方剂功效物质组的方-证-病关联分析,采用方剂功效物质组的研究方法技术体系,探索性的阐述了四物汤类方功效物质组及其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方-证-病关联关系,为经典方剂及其衍化类方的现代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论类方与类方证群相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邢斌 《中医杂志》2005,46(7):483-485
类方是组成上具有相似性的方剂的集合,类方证群是组成类方的各个方剂的主治证候的集合,两个集合之间存在映射关系,这种相关性还可理解为核心方剂与群体证之间相关,本质是方证相关.基于这个逻辑命题,可以开展方剂随证候细微差别而细微调整的规律的研究,开展方剂药物组成、配伍规律的研究,还可通过研究类方证群群体证进行方证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类方体系是认识中医组方思想和辨证方法科学依据的门径之一。文章就类方研究中几个共性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类方方-证-病的关联、类方核心方配伍、类方共性和差异性比较、类方效应物质基础辨识等是类方研究不同层面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阐明方剂复杂体系的科学内涵、揭示方剂配伍规律、创新方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三拗汤及其后世历代衍化而成的类方系列,是中医治疗以咳嗽、哮喘为主证的呼吸病常用方剂,配伍宣肺祛风、宣泄化痰、宣肺化饮是其主要衍化形式。方中物质基础主要来源于其组方药材,但配伍后有效物质溶出量有变化,且有新成分产生。笔者通过多层次的效应评价发现,类方间既具有宣肺效应的共性特点,又存在据证衍化的优效性。其共性的效应途径涉及了保护结构细胞、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类方方剂配伍规律的科学内涵和研究途径,依据类方方剂的配伍特征,用一组抗湿热型痛风二妙丸类方(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加味四妙丸)研究基本方效应物质基础在类方配伍中的作用及配伍变化。将二妙丸类方组方药有效部位正交组合,抗湿热型痛风效应评价,分析显示基本方二妙丸有效部位在配伍类方中起重要作用。建立二妙丸类方有效部位群GC、HPLC 四张指纹图谱,充分反映各类成分色谱峰信息,并进行组方药的归属分析,HPLC/MS/MS、GC/MS/MS 分析各共有峰成分种类及结构特征,分析比较二妙丸有效部位共有峰数目、相对峰面积比值配伍类方前后的变化。研究显示,基本方二妙丸是类方物质基础的主要来源,配伍前后相对含量的变化与其类方功效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泻心汤类方为治疗心下痞的一类方剂,辛开苦降以平调寒热、恢复气机升降。"方-证要素对应"是指"方剂要素"与"证候要素"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属于临证组方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是辨证论治临证组方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强调"理法方药"之间的逻辑关系,组方药物靶向明确、药味多而不杂,少而易明。剖析泻心汤类方及衍化方的演化规律,深入探究其中的"方-证要素对应"思想,明晰仲景泻心汤类方的加减思路,以期拓宽医者辨证论治的思路,并为更好地临床辨证用药指明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泻白散类方组方配伍规律,该研究搜集整理古今泻白散类方,运用无尺度复杂网络方法,以及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泻白散类方用药配伍特点,核心方药,以及药性气味相关性进行分析。无尺度复杂网络结果显示泻白散类方是以桑白皮-地骨皮-甘草为核心,与加味药物形成的复杂网络配伍关系;关联规则结果显示泻白散类方核心药物主要有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桔梗、知母、杏仁等,并形成相应药对及药组配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泻白散类方是以桑白皮为核心药物,且以桑白皮-地骨皮-甘草为主要组方单位,配伍以清热化痰、益气养阴、凉血生津、培土生金等药物形成衍化系列。以上结果表明泻白散类方的核心配伍特点为清泻肺热、止咳平喘,并且以清中有润、泻中有补形成衍化系列,为临床应用泻白散类方的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霍学慧 《陕西中医》2006,27(7):868-869
四物汤为治疗“营血虚滞”的著名方剂。本文采取以“功效和药物类方”的方法,选择与四物汤组方立意及功效有关的方剂,组成四物汤类方。下面分类说明四物汤类方的药物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方剂与复方是中医药学中具有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方剂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主要形式,其运用基础是中药药性理论和病证病机及治法理论,以中药的配伍运用为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医与中药的紧密关系。复方是中药现代化的产物,其运用基础是中药活性物质和疾病病理及药理学理论,以中药部位或成分的组合运用为特征,体现了天然药物学中的药学与中药的关系。方剂和复方两者虽都涉及到中药运用,但前者"依证显效",后者"据病显用",二者在内涵上有着本质差别。复方与方剂在概念上的混淆,不仅使基于传统学理建立起的方剂学学科面临中医制方学理,临床运用基础等重要理论问题的困惑;也使基于现代药学建立的中药复方学陷入诸如复方的中医药效评价,辨证应用等问题的诘难。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内涵及功能,中医方剂和中药复方理应有各自的研究目标和领域。一方面,方剂的现代研究应谨守辨病/证论治及"方证相关"的经验背景,以探查方药配伍与其所主病证之间的关系,即"方证相关"的规律及其生物学内涵为主要定位,同时基于方剂化学及其调控作用的复杂性,在方药化学成分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方证体系中的复方—生物效应模式对于从新的视角认识中医方剂效用原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另一方面,复方的研究似乎没有必要束缚于传统中医药学的经验背景(基于病证和方药配伍的经验),即利用中药化学分析及分离的最新技术,跟踪系统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的进展,建立起中药成分配伍的生物效应评价体系,发现治疗现代疾病的中药化学部位或组分或成分的新配方,可能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维图形化数据挖掘方法的四物汤类方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研究用于不同血瘀证证型的四物汤类方的配伍特点,从组方药物性味归经及功效等属性研究各类方之间的共同特征。方法:在本实验室开发的二维方剂图形化挖掘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药物的功效属性,分别以性味、归经、功效属性为坐标,将方剂信息表现在三维图形上。分别将用于各类血瘀证型的方剂转化为三维图形,并寻找各类血瘀证型方剂对图形中的共同节点,分析四物汤类方治疗血瘀证的用药特点。结果:通过适用于不同证型的各类方间的三维方剂图形比较,发现了部分四物汤类方治疗血虚血瘀证的部分共同特征。组方药味性味以辛、甘、温为多,大多归肝、心、脾经,功效以补血、活血、止痛为主。这类节点在各证型类方中均出现较多,平均每方出现0.5~1.5次。这些节点可代表四物汤类方治疗血瘀证的一般特点,与传统理论相符。结论:三维图形化数据挖掘方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便于从复杂数据中发现规律,非常适用于类方数据挖掘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索类方方剂配伍物质基础变化特征,研究二妙丸类方(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及加味四妙丸)配伍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加味四妙九抗湿热证痛风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指纹图谱,利用对照品和组方药材确定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组方药色谱峰归属,测定二妙丸类方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指纹图谱,比较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特征及配伍变化。结果: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图谱有26个共有峰,有葡萄糖、木糖及来源于组方药的苍术、牛膝、薏苡仁等。基础方与类方间水液部位乙酰化指纹图谱共有峰在数目及相对峰面积比值方面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结论:二妙丸及其类方有共同的物质基础,从基础方到各类方,物质基础的配伍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药物配伍是中医遣方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是药物配伍的进一步延伸,要科学阐明中药复方疗效、优化复方配伍,单纯针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不足以讲清复方配伍规律及其基本药效与作用机制。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应通过复方作用于机体和机体所处的整体反应来判定其疗效,进而优化复方配伍。代谢组学通过分析机体相关代谢簇和代谢网络的时序变化,阐明药味及复方的疗效,进而解析复方配伍规律。单味药是配伍的基础,药对是配伍最基本的形式,方剂是复方临床应用的最主要形式。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在“四气五味”“七情合和”和“君臣佐使”配伍理论中的应用研究,从性味、药对、复方等不同层次对中药复方配伍进行系统性评价,分析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有助于指导中药复方临床用药以及新复方的研制。  相似文献   

15.
古今肺痿方的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肺痿方单味药、药对之间的关联关系,探讨肺痿方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肺痿方261首,针对古今肺痿方药物配伍和药对特征,对单味药、药对之间的关联关系,分别采用频繁模式、hpriori算法进行分析。结果古今医家治疗肺痿时常选用的药物多具有化痰止咳平喘、补气养阴生津的功效,如桔梗、杏仁、五味子、人参、麦冬等;现代医家对于药物的选择比古代医家更为集中,同时常使用古代医家很少用到的药物,如丹参、当归、川芎等。结论在肺痿方剂的运用中,古今医家在高频药物的使用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评价肾气丸、右归丸和右归饮3首补肾阳类方的疗效,探究其中的核心药和边缘药以及核心药中的补阴药和补阳药之间的配伍规律。方法:把大鼠分为:正常组、肾阳虚模型组以及3首补肾阳类方各自的原方组、核心药组和边缘药组,共11组。分别检测其T、CORT、T4。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检验各个药方组药效的差别,结合9个药方组所含的药物及药量的不同分析不同药物配伍对药效的影响。结果:3首补肾阳类方的核心药组的药效均远高于边缘药组;核心药组中药效最好的是右归丸,而右归丸的核心药中补阳药与补阴药药味和药量都是3首补肾阳类方中最多的。结论:3首补肾阳类方的核心药均对提高药效起关键作用;补肾阳类方的配伍注重阴阳并补、阴阳互济,补阴药配伍补阳药构成该类方的基本组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在中医治疗抑郁症方药文献研究中的应用。方法:运用现代的数据统计方法如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对历代郁证及近代文献治疗抑郁症方药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运用现代的数据统计对历代郁证及近代文献治疗抑郁症方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性味归经、剂量、药物配伍及其与症状对应关系,通过分析整体数据,发掘其蕴藏的潜在规律,为优化组方配伍,指导临床运用提供依据。结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历代医家在中医药治疗郁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数据挖掘拓展了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思路,对推动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配伍是方剂学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医学的关键问题之一。从方剂配伍的概念、源流、与中药配伍的区别和联系、目的、形式、特点及本质等方面进行论述。方剂配伍的本质是治法的配伍,据此,方剂可以看作是体现不同治法、切中病机、符合病情的功能单位的有机组合或配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