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探索中医治疗银屑病的核心药物及其组合关系。方法登录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中医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挖掘中医治疗银屑病的核心药物及其组合配伍关系。结果具有组合配伍关系的单味药是组成治疗银屑病复方的常用中药;以生地黄为中心,依次牡丹皮、赤芍、丹参、白花蛇舌草、紫草、茯苓、土茯苓和甘草与之配伍,体现了治疗银屑病复方的配伍核心。结论文本挖掘获得的中草药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不仅反映了临床用药实际,而且拓展了临床用药的范畴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玉屏风散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玉屏风散文献数据,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挖掘相关中医证候、疾病、中成药、西药等规律。结果:在与疾病关系中,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哮喘,咳嗽等疾病;在与证候关系中,常用于风寒,气虚,脾虚等证。在与中成药关系,常联用肾气丸,四君子汤,生脉散等中成药。在与西药联用关系中,常联用西替利嗪,干扰素,抗生素等药。结论:使用文本挖掘方法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索了玉屏风散的用药规律,为玉屏风散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5,(5):919-921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治疗耳鸣的常用中医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登录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中医治疗耳鸣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统计分析常用中药用药频率及药物协同关系规律,绘制协同药物网络图,抽取其中三层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中药协同关系分析显示治疗耳鸣药物按照健脾益气、滋阴补肾、祛湿化痰熄风的规律分布。结论:常用中药用药规律与病因病机相符,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文本挖掘技术可以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治疗精子活力低下症的常用中医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登录中国知网(CNKI)收集中医治疗精子活力低下症的相关文献,使用MySQL数据库,运用全文索引对数据进行归档存储,并人工降噪处理。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算法,统计分析常用中药用药频率及药物协同关系规律,绘制协同药物网络图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中药协同关系分析显示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熟地黄、黄芪是治疗精子活力低下症最常用的中草药。结论常用中药用药规律,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文本挖掘技术可以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遵循中医以药测症、方证对应规律的基础上,应用粗糙概念格聚类技术和方法挖掘喘证用药经验中的基础数据,通过整理、分析和归纳药症之间的对应关系,总结喘证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Rosetta计算机软件对喘证用药经验进行数据挖掘和聚类解析.结果:得到喘证各个症状与用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和用药规律.结论:利用粗糙概念格聚类技术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挖掘出中医喘证临症经验中药味的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用药经验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黄芪建中汤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黄芪建中汤文献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方法挖掘相关疾病及中医证候、症状、西药等规律,制作网络关系图。结果:在与疾病相关性中,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肿瘤等疾病;在与证候相关性中,常用于脾胃虚寒、肝胃不和等证;在与症状相关性中,常用于溃疡、胃痛、里急等症状;在与西药联用中,常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等西药。结论:利用文本挖掘技术获得了比较客观全面的黄芪建中汤用药规律,可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慢性肾脏疾病中药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中医药治疗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的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Cytoscape 2.7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治疗肾功能不全的常用药物为冬虫夏草、丹参、川芎、黄芪、附子、红花、牡蛎、蒲公英、大黄、茯苓等,治疗肾功能不全的核心药物是黄芪、丹参、大黄,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最常用药物为当归、白术、茯苓、益母草、雷公藤、黄芪、人参、三七、水蛭、地龙、丹参、川芎、红花,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核心药物是黄芪、丹参、当归、人参、三七,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最常用药物为连翘、赤小豆、麻黄、泽泻、雷公藤、大黄、丹参、白术、茯苓、白茅根、益母草、山药、党参、当归、黄芪,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核心药物是黄芪、丹参、当归和益母草。结论:中医治疗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球肾炎的中药用药规律既有明显不同也有共同的中药药对,文本挖掘分析技术在中医临床用药规律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治疗肺癌的中医用药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治疗肺癌的常用中医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维敏感字频数统计方法等技术,统计分析常用中药用药频率及药物协同关系规律,绘制协同药物网络图,抽取其中三层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中药频数分析显示人参、黄芪等补益药物为治疗肺癌首要核心用药,中药协同关系分析显示治疗肺癌药物按照益气养阴、健脾化痰、解毒消积的规律分布。结论:常用中药用药规律与病因病机相符,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文本挖掘技术可以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有关乙脑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乙脑中药、中成药、西药及西药与中成药联合应用规律,并利用Cytoscape 2.8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中药以生地黄、板蓝根、大青叶、生石膏、黄芩等清热解毒药最为常用;中成药以安宫牛黄丸、清开灵注射液等应用为多;西药以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为基础,常常与其他抗病毒药、脑细胞营养药、激素类等药联合应用,这些西药也经常与安宫牛黄丸、清开灵等中成药联合应用。结论文本挖掘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疾病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肥胖和高脂血症处方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肥胖和高脂血症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中医药治疗"肥胖"和"高脂血症"的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Cytoscape 2.7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中医药治疗肥胖和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结果:治疗肥胖的常用药物为丹参、山楂、泽泻、黄芪、大黄、茯苓、白术、半夏;其治疗的核心药物是黄芪、白术、大黄。治疗高脂血症的最常用药物为丹参、山楂、泽泻、黄芪、大黄、何首乌;其治疗的核心药物是丹参和山楂。结论:中医治疗肥胖和高脂血症的处方虽有相同之处,但是其治疗的核心却大不相同。文本挖掘分析技术在中医临床用药规律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赵艳青  滕晶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0):2042-2046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0,构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及频次统计、证型分布、组方规律、新方分析。通过对治疗抑郁症的358首方剂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22首。研究表明,现代文献数据库中收录治疗抑郁症的方剂以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活血补血、疏肝理气、健脾益气、清热泻火、开窍醒神、安神定志、滋阴补肾等功效为主,药性多偏于温平,药味苦甘辛,体现了抑郁症"理气开郁,调畅气机,移情易性"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赵艳青  滕晶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6):1203-1206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胁痛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胁痛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0,构建中医药治疗胁痛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证型分布、组方规律、新方分析。通过对治疗胁痛的192首方剂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15首。研究表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治疗胁痛的方剂以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清热利湿、健脾化痰为主,药性多偏于温凉,药味苦甘,体现了胁痛"分清虚实、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利用已有结果进行总结是中医证候现代研究的重要内容,文本挖掘技术的应用为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异病同证"指不同的疾病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候,故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其物质基础也会有相同的地方。本研究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冠心病这两种在临床上可以出现相同证候、在Medline数据库中拥有大量文献的复杂性疾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eSH主题词挖掘技术,对这两种疾病潜在的共性生物学网络进行探寻,进而帮助理解和研究两种疾病具有相同"证候"的可能的共性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杨静  谭勇  郭洪涛  蔡峰  郑光  姜淼  吕爱平 《中医药研究》2011,(11):1281-1283
目的使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采集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分析中药、中成药、西药及中成药与西药联用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检索到文献64 039篇,丹参、黄芪、人参、葛根等依次为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药;丹参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复方丹参片、麝香保心丸等依次为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成药;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辛伐他汀、氯吡格雷等依次为治疗冠心病的高频西药;丹参注射液和硝酸甘油分别是中西药联用时最常用的中成药和西药。结论使用文本挖掘方法能够找到治疗冠心病高频使用的中药、中成药及西药,以及联用的中成药与西药,并为分析中成药和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使用规律提供文献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数据挖掘,揭示组分与组分、组分与证型的关系,从组分层面解析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配伍规律,为中医临床基于病证结合采用组分中药治疗疾病提供依据。通过对近20年期刊文献数据中关键点的采集及结构化加工,采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中药材/饮片)、中成药及相关组分的研究结果进行挖掘分析。结果筛选出与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关联度较高的组分配伍,发现了新的配伍形式,印证或推测出构成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或可能的组分配伍,揭示组分配伍与疾病、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可为组分配伍与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组分中药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基于真实世界分析当归-川芎配伍在中医临床处方中的应用情况,为解释中药药对内在配伍规律和临床用药所治疾病科属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从某大型三甲中医医院自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医生开具的所有住院处方中,选择同一处方药物组成同时含有"当归"、"川芎"2味中药的所有住院处方,共计8 792首方,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当归-川芎配比、剂量、疾病科属分布等情况。结果表明,当归、川芎以1∶1在临床中使用的频次最多,占42.4%,使用剂量以当归、川芎均为15 g为主,所治疾病科属主要为脑病科和肺病科;当归-川芎1∶1占处方总数的33.3%,其中配比3∶2出现的频次最高,使用剂量以当归15 g、川芎10 g为主,所治疾病科属主要为脑病科;当归-川芎1∶1占处方总数的24.3%,其中配比2∶3出现的频次最高,使用剂量以当归10 g、川芎15 g为主,所治疾病科属主要为脑病科。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中药药对在临床实际应用处方中的配伍及应用特征,能有效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为药对的现代研究提供科学指引和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对白癜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用药特点出发,总结杨素清教授运用角药治疗白癜风临床经验.从"风""肝肾""血""现代药理""以黑治白"等不同角度阐明角药在白癜风中的应用,从中医理论及西医药理等多个层面分析中医中药的配伍精髓,并与皮肤疾病相互结合,形成独特配伍风格,体现了角药治疗白癜风的重要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白癜风提供新的...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通过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现代中医药治疗心悸及深度研发提供参考,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搜集CNKI中关于现代中医药治疗心悸所载处方,完成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录入,建立中医药治疗心悸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该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所录药物使用频次及其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分布进行分析,明确核心用药及其应用特点,分析其处方规则及用药经验。整理出治疗心悸的545首方剂,涉及247味中药,通过分析,发现心悸处方中药物多为温热药性,心、脾二经所占药物比重较大,说明治疗以养心、健脾为主;发现用药频次居前的11味中药与常用药对用药模式中的高频药物完全一致,故认为这11味药即为核心用药;发现处方中核心用药组方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并演化出9首治疗心悸的新处方。客观呈现了心悸的处方用药规律,为指导临床提供了极为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本挖掘探索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心律失常治疗规律,以期为临床经验总结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可视化,首先在CBM数据库中收集治疗心律失常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挖掘心律失常的中西药治疗规律.这些规律通过一维频次及二维的网络图进行显示.结果:心律失常常用西药为肾上腺素、尿激酶、地高辛等,常用中成药为稳心颗粒、复方丹参滴丸等,常用中药为地黄、丹参、人参、天冬、炙甘草等,其中肾上腺素、稳心颗粒、桂枝与其他药物关联最密切,中西药联用时常用中成药为稳心颗粒.结论:文本挖掘技术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规律,为临床经验总结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芳香中药在疾病外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外治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内病外治是中医的治疗特色之一。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研究均发现芳香中药在疾病外治中效果显著,中药具有可透皮吸收的特点,芳香中药对药物的透皮吸收可起到促渗的作用,芳香中药外用治疗疾病方法种类多样。作者对芳香中药外用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