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南省开封市育龄妇女与婴儿麻疹抗体水平,探寻高发人群麻疹免疫预防策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开封市育龄妇女与婴儿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血清学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740名婴儿中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45.00%,抗体保护率为22.57%,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91.34IU/ml。8~11月龄婴儿麻疹抗体GMC高于0~7月龄婴儿(t=5.16,P0.01)。0~7月龄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随着月龄增大而降低(χ~2=136.51,P0.01),7月龄组婴儿抗体水平最低,GMC为17.41 IU/ml;而8~11月龄婴儿抗体阳性率随着月龄的增长而上升(χ~2=49.53,P0.01);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婴儿抗体水平高于无免疫史(t=9.24,P0.01)。249名育龄妇女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38%,抗体保护率为50.20%,GMC为694.54IU/ml;29~35岁组抗体GMC高于18~28岁组(t=5.47,P0.01);有免疫史者抗体GMC低于无免疫史者(t=6.76,P0.01);有患病史者抗体GMC高于无患病史者(t=13.42,P0.01)。结论育龄妇女、婴儿麻疹抗体水平低,需通过提高首剂MCV及时接种率、实时调整首剂MCV接种月龄及育龄妇女接种等综合免疫预防措施来推进消除麻疹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孕产妇及其新生儿0、8、9月龄麻疹抗体水平,探讨新生儿与孕产妇抗体水平关系以及影响因素,为控制小月龄儿童麻疹发病提供建议。方法采集孕产妇的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带血共260对。采集8、9月龄婴儿静脉血分别260份。使用ELISA方法进行麻疹Ig 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孕产妇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66. 15%,几何平均滴度(GMC)为501. 19 m IU/ml,外省户籍孕产妇的麻疹抗体保护率高于本市户籍孕产妇(χ~2=9. 734,P=0. 003)。新生儿脐带血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4. 62%,GMC为635. 43 m IU/ml。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2. 31%,GMC为613. 62 m IU/ml。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低于0月龄(χ~2=358. 406,P=0. 000)。9月龄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阳性率94. 62%,GMC为937. 48 m IU/ml。9月龄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8月龄(χ~2=443. 497,P=0. 000)。新生儿GMC是孕产妇的1. 26倍(t配对=-14. 571,P=0. 000)。孕产妇麻疹抗体对数浓度与新生儿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868 (P=0. 00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省孕产妇其具有麻疹抗体保护作用的可能性是本市孕产妇抗体的3. 154倍(1. 490~6. 677)。结论外省户籍的孕产妇麻疹抗体保护率高于本市的,麻疹抗体随婴儿的生长而下降,到8月龄抗体水平不足以保护婴幼儿在初免月龄(8月龄)前免受麻疹病毒感染。婴儿抗体水平与孕产妇抗体水平有着密切关系,提高母体抗体水平就可提高新生儿抗体水平,建议育龄期妇女加强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Vaccine,Live; MR)接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就诊患儿和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麻疹院内传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开封市儿童医院0-4岁就诊患儿和健康儿童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血清学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812名0-4岁患儿麻疹抗体阳性率为48.28%,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03.02 IU/L;其中517名0-7月龄患儿抗体阳性率和GMC分别为42.75%、86.99 IU/L;295名8月龄-4岁患儿抗体阳性率和GMC分别为57.97%、138.57 IU/L(χ~2=17.42,P0.001;t=2.54,P=0.01)。165名8月龄-4岁健康儿童抗体阳性率和GMC分别为96.36%、920.71 IU/L,高于同年龄患儿(χ~2=76.95,P0.001;t=8.62,P0.001)。8月龄-4岁患儿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率为78.64%,低于同年龄健康儿童的99.39%;接种过MCV的患儿或健康儿童抗体阳性率和GMC均高于未种患儿或健康儿童。结论开封市儿童医院就诊患儿麻疹抗体水平低,需研究综合性防控措施,提高患儿麻疹免疫水平,防止患儿的麻疹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银川市孕妇和小月龄(0~7月)婴儿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麻疹免疫策略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各县、市、区中选取6个调查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每个调查点各月龄随机收集2人,每个县区完成调查84人,全市共调查504人;在全市各县、市、区医院产科收集待分娩产妇及新生儿20对,每个县区完成调查20对,全市共调查120对;共计调查744人,采集血标本,检测麻疹IgG抗体,同时对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麻疹抗体水平状况。结果 (1)120名健康孕妇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71.67%,孕妇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263.81 mIU/ml。孕妇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2,P=0.048)。(2)0~7月龄婴儿麻疹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67%、51.43%、40.00%、27.78%、20.00%、19.72%、18.92%、14.93%。不同地区(χ~2=55.160,P0.05)、不同民族(χ~2=6.930,P=0.031)、不同月龄(χ~2=132.921,P0.001)、不同分娩方式(χ~2=24.250,P0.001)的婴儿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川市孕妇及小月龄婴儿麻疹抗体水平整体较低,建议必要时对育龄期妇女进行婚前MV复种和研制适用于小月龄婴儿接种的新型疫苗,以降低婴儿的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开封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探寻免疫预防重点人群。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开封市健康人群进行麻疹Ig G抗体水平血清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878名调查对象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5.99%(1 427/1 878);抗体达保护性水平的比率为42.39%(796/1878),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330.31IU/L。各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8.59,P0.001;F=127.61,P0.01)。其中,1岁以下婴儿抗体阳性率和GMC分别为45.00%(333/740)、103.02IU/L;20~29岁青年为93.79%(166/177)、645.43IU/L;1~4岁儿童GMC最高,为982.01IU/L;而40岁以上人群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8.48%。城镇人群麻疹抗体GMC(364.51IU/L)高于农村人群(293.37IU/L)。患过麻疹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C分别为99.39%、998.96IU/L均高于未患人群(67.68%、222.73IU/L)。既往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C分别为89.23%、591.07IU/L均高于未种人群(66.58%、218.14IU/L)。结论开封市患过麻疹、接种含麻疫苗的人群抗体水平高,而1岁婴儿和20~29岁人群抗体水平较低,为麻疹防控重点人群,需通过综合性免疫策略来进一步提高其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海省0-7月龄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青海省8个市州选取0-7月龄婴儿采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 GMC)。结果共调查0-7月龄婴儿648名,血清麻疹抗体IgG阳性率为53.24%,GMC为582.01mIU/mL。0、1、2、3、4、5、6、7月龄婴儿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44%、72.86%、65.38%、56.58%、43.59%、39.47%、35.00%、40.24%(趋势χ~2=34.36,P0.01),GMC(mIU/mL)分别为884.89、837.62、842.88、805.33、406.17、463.61、199.09、216.46(F=3.71,P=0.004)。结论婴儿3月龄后麻疹母传抗体明显下降,大部分已对麻疹易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淮安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麻疹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淮安市7个年龄组共474人,检测血清麻疹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结果:监测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3.12%,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630.45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1.5~4岁抗体阳性率为100%,GMC为1 350.02mIU/ml;不同年龄组间麻疹抗体阳性率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98,F=14.51;P均<0.01)。8月龄~14岁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8.30%,GMC为1 218.41mIU/ml,均显著高于15~40岁组(χ2=12.36,F=30.83;P均=0.00)。男性抗体GMC显著高于女性(F=4.47,P<0.05),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育龄期妇女抗体GMC明显低于非育龄期妇女(F=16.72,P<0.01)。外来工作人群抗体GMC显著高于户籍人口(F=10.54,P<0.01),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接种不同剂次人群之间抗体阳性率及抗体GMC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淮安市麻疹抗体水平总体较高,需进一步做好常规免疫接种质量,在高风险地区开展补充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ies,SIA)消除麻疹免疫空白,开展关注≥15岁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C,提高相应人群的免疫力,更好地建立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孕产妇及0~8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探讨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提前消失的原因。方法在铜川市随机抽取孕产妇及0~8月龄婴儿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170对母婴母亲抗体阳性率87.06%,平均GMC为884.83 mIU/ml;婴儿抗体阳性率94.12%,平均GMC为1 211.51 mIU/ml,母亲与其婴儿抗体水平之间密切相关。0~8月龄幼儿麻疹胎传抗体随月龄增加迅速下降,大多在3~4月龄时抗体水平转阴,已成为麻疹易感者。结论孕母与其婴儿麻疹抗体水平密切相关,麻疹胎传抗体提前消失一方面是由于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婴儿胎传抗体递减太快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现状,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江苏省13个省辖市监测点的健康人群,分<8月龄、8月龄~、1.5~岁、5~岁、15~岁、25~40岁和流动人口15~岁组等7个年龄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计算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共采集合格标本6 926份,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1.85%,GMC为596.44IU/L。麻疹IgG抗体阳性率、GMC均以1.5~<5岁年龄组最高(96.47%,1 544.10IU/L),<8月龄组最低(36.24%,64.74IU/L),不同年龄组人群间麻疹IgG抗体阳性率、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gG抗体阳性率以无锡市最高(94.94%),GMC以连云港市最高(1 294.41IU/L),两者均以扬州市最低(65.50%,154.10IU/L),不同地区人群间IgG抗体阳性率、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除<8月龄组外均较高,发生大范围麻疹暴发或流行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长沙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抗体水平,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长沙市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采用ELASA法检测Ig G抗体。结果 1 512名健康人群流腮抗体阳性率为77.65%,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GMC)为315.18IU/mL。抗体阳性率及GMC无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767;H=0.660,P=0.416);5区(县)抗体阳性率不完全一致(χ~2=13.453,P=0.009),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284,P=0.684);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及GMC不完全一致(χ~2=342.592,P=0.000;H=244.627,P=0.000),8~17月龄抗体阳性率最低(24.22%),15~19岁组次之(28.86%),≥40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100.00%),8~17月龄组GMC最低(0 IU/mL),30~39岁组GMC最高(459.07 IU/mL);含流腮成分疫苗各剂次间抗体阳性率和GMC不完全一致(χ~2=241.392,P=0.000;H=195.415,P=0.000)。结论长沙市流腮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均较高,隐性感染较多,男女均易感,全市流腮防控应以流动儿童为重点,目前1剂次流腮疫苗接种策略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8月龄婴儿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母传抗体水平,探讨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免疫策略。方法 2015-2016年在天津市抽取4个区采集8月龄婴儿及其母亲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风疹和流腮IgG抗体,分析婴儿母传抗体水平。结果共采集8月龄婴儿血清206份,麻疹、风疹、流腮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00%、45.63%、62.62%(χ~2=12.57,P=0.002),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230.98m IU/ml、15.22IU/ml、179.02U/ml。206名配对母亲年龄中位数为27岁(19-42岁),麻疹、风疹、流腮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72%、87.86%和91.26%(χ~2=3.01,P=0.2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月龄婴儿与1月龄婴儿相比的麻疹、风疹、流腮易感性OR(95%CI)分别为15.16(4.46-51.45)、5.28(1.79-15.54)、1.82(0.64-5.14)。结论天津市育龄期女性麻疹和风疹抗体主要源于疫苗接种,婴儿母传抗体维持时间短;流腮抗体主要源于自然感染,婴儿母传抗体维持时间较长,8月龄接种MMR可能影响流腮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母婴麻疹免疫状况和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Vaccine,Live;MV)后的血清学效果.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及其所产的66名6月龄及8月龄婴儿的麻疹IgG抗体,比较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和不同水平抗体阳性率,并对34名8月龄婴儿进行MV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 98例孕妇麻疹IgG抗体GMC为901国际单位(IU),32名6月龄和34名8月龄婴儿抗体GMC分别为471U和541U,母婴麻疹IgG抗体GMC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19.88,10.44;P均<0.01);孕妇抗体阳性率为96.94%,其中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50%;66名婴儿抗体阳性率为1.52%,无保护性抗体,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73.98,P<0.01).结论 不管孕妇麻疹抗体水平如何,其6~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都几乎处于无保护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金华市健康人群麻疹Ig G抗体水平。方法采集健康人群血清标本1 175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定量检测麻疹Ig G抗体。结果人群血清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9.02%,几何平均浓度(GMC)为399.27 m IU/ml。不同性别和不同户籍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个年龄组中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390,P=0.000);13个年龄组中GMC最低的为8月龄(77.21 m IU/ml),最高的为2岁~组(978.99 m IU/ml),不同年龄组之间GM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22,P=0.000)。结论预测金华市近期不会发生麻疹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产妇及新生儿麻疹Ig G抗体水平及相互关系,为控制小月龄婴儿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16年5-12月在房山区6家医院产科生产的300对产妇和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产妇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带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Ig G抗体。结果房山区产妇麻疹抗体阳性率为66.3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312.58 m IU/m L,不同户籍、不同年龄产妇的麻疹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8.74%,GMC为543.87 m IU/m L,不同性别、不同体重新生儿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均高于母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与母亲的抗体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65。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随着母亲的抗体水平增高而增高。结论产妇麻疹抗体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婴儿胎传抗体水平的重要因素。育龄妇女加强免疫含麻疹成分疫苗,是现阶段控制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配对研究母亲及其分娩新生儿的麻疹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过程,探询低月龄婴儿麻疹高发的原因,为制定麻疹免疫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式,采集母亲外周血2 ml和分娩时脐带血(代表新生儿出生时的水平)2 ml,同时在婴儿3、5、7月龄时随访动态观察,采用德国IBL公司试剂ELESA方法测定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 结果 孕产妇及新生儿脐带血的麻疹抗体滴度分别是:Max孕妇=6 522,Min孕妇=62,Med孕妇=834.5和Max脐带=6 233,Min脐带=61,Med脐带=76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P=0.39)。母亲及婴儿脐带血麻疹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48%和86.21%,血清抗体保护率分别为50.00%和46.55%。母婴麻疹血清抗体水平具有正相关性(r=0.83,P<0.01),婴儿脐带血抗体水平随母亲抗体水平的升高而升高(χ2=42.85,P<0.01)。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3月龄时为29.27%,5月龄时为5.88%,7月龄及以后全阴。母亲保护性抗体阳性者的婴儿脐带血保护性抗体阳性率(89.66%)比母亲保护性抗体阴性者的(3.45%)高(χ2=20.06,P<0.01)。不论母亲是否有保护性抗体,3月龄及以后各月龄时婴儿的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均为0。 结论 目前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低且衰减速度快,7月龄时已经全部转阴,3月龄时婴儿胎传抗体已无保护性。育龄期妇女孕前麻疹抗体水平对婴儿麻疹抗体水平有直接影响,孕前接种麻疹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婴幼儿麻疹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自然和人工免疫状况下母婴麻疹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鄂州市2015年1月-2018年1月分娩的母亲及其婴儿,分为自然免疫组(母亲曾患麻疹)、人工免疫组(母亲曾接种麻疹疫苗),采集母亲及婴儿0、3、5、7月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然、人工免疫组母亲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89.0%(x~2=11.2,P0.05),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 182.6mIU/mL、517.8mIU/mL(t=18.9,P0.05)。两组新生儿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88.0%(x~2=12.3,P0.05),GMC分别为1 965.5mIU/mL、847.1mIU/mL(t=16.9,P0.05);3月龄儿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6%、57.8%(x~2=25.2,P0.05),GMC分别为503.5mIU/mL、202.5mIU/mL(t=14.3,P0.05);5月龄儿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5%、0.0%(x~2=75.6,P0.05),GMC分别为221.6mIU/mL、85.3mIU/mL(t=23.6,P0.05);7月龄儿阳性率分别为91.4%、0.0%(x~2=59.9,P0.05),GMC分别为203.6mIU/mL、75.1mIU/mL(t=33.6,P0.05)。母婴与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94,P0.05)。结论母亲通过麻疹疫苗接种较自然感染获得的麻疹抗体水平低,不能为婴儿在初次免疫前提供保护。建议对育龄女性常规开展麻疹抗体检测,低抗体水平者在婚前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育龄期女性、产妇及婴幼儿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布,为制订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至2010年,选取育龄期妇女、产妇、新生儿及5~8月龄婴儿,采集血清用ELISA法进行麻疹抗体IgG水平检测,同时对5~8月龄婴儿进行麻疹疫苗免疫效果研究。结果育龄期妇女IgG抗体阳性率82.98%、保护率49.64%;产妇阳性率85.00%、保护率52.14%;新生儿阳性率79.17%、保护率47.50%,育龄期妇女与产妇间阳性率、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05;χ2=0.23,P>0.05),GMT无明显变化。产妇与新生儿间阳性率、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05;χ2=0.27,P>0.05),GMT无明显变化。5、6、7、8月龄婴儿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及抗体4倍增长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05;χ2=0.064,P>0.05);各组间GMT无明显趋势。结论建议在麻疹非流行期,为育龄期妇女接种麻疹疫苗。而在麻疹流行时,可将免疫初始月龄提前至6月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东莞市自然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现状,为制定更科学、可行、有效、经济的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东莞地区分布为特征分片区,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按片区随机抽取5个镇(街)15个居委会/行政村,每个居委会/行政村随机抽取0~12月龄每个月龄、1~14岁每个年龄、15岁~、20岁~、25岁~、30岁~、35岁~、40岁~、45岁~等每个年龄段各4人(为保证育龄妇女调查人数,要求≥15岁的各年龄组调查对象男女比例为11),共抽取2 043人作为本次监测对象;采集每名对象的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 结果 本省外市户籍人群麻疹抗体水平(GMC 1 092.38 mIU/ml,阳性率81.53%,保护率53.13%)和外省户籍人群麻疹抗体水平(GMC 985.80 mIU/ml,阳性率73.12%,保护率48.29%)均低于本市户籍麻疹抗体水平(GMC 1 106.79 mIU/ml,阳性率85.09%,保护率54.83%),其中阳性率和保护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阳性率=35.789,P<0.001;χ2保护率=6.606,P=0.037);各年龄组间麻疹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GMC=26.388,P<0.001;χ2阳性率=905.853,P<0.001;χ2保护率=436.861,P<0.001);2~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水平(GMC 257.74 ~613.53 mIU/ml,阳性率10.53%~62.40%,保护率4.39%~23.20%)最低,9~15岁儿童麻疹抗体水平(GMC 879.12~987.97 mIU/ml,阳性率89.57%~94.92%,保护率40.68%~54.78%)也较低,15~35岁育龄妇女麻疹抗体GMC在1 200 mIU/ml左右波动,35岁以上育龄妇女麻疹抗体GMC显著上升,抗体阳性率、抗体保护率变化特征与抗体GMC大致相同。 结论 2014年广东省东莞市内外市户籍人群和外省户籍人群、2~8月龄婴儿、9~15岁儿童、35岁以下育龄期妇女为麻疹抗体水平薄弱群体,加强常规免疫、健康宣教、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等免疫干预可有助于实现麻疹低发阶段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肇庆市全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为控制相应疾病、改善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分层随机原则抽取肇庆市三个县区2012年全人群血清标本共319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Ig G抗体水平。结果肇庆市2012年全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8.4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167.95m IU/ml;风疹抗体阳性率为78.06%、GMC为146.10IU/ml;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74.92%,GMC为447.96U/ml。人群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县区、年龄段、性别、城乡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在城乡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在不同县区、不同年龄段、性别之间有统计学差异(X~2=9.760,P0.05;X~2=36.509,P0.05;X~2=5.575,P0.05);低龄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和GMC偏低,20~29岁年龄段人群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和GMC不高。结论肇庆市全人群对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疾病已建立一定的免疫屏障,但应加强对低龄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及时为8~11月龄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1.5岁以上儿童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建议为20~29岁育龄期妇女接种MR或MMR,进一步提高全人群防病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上海市虹口区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完善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上海市虹口区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8.68%,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814.73IU/ml(国际单位/毫升);外来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81%,GMC为1376.24IU/ml。麻疹抗体阳性率、GMC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趋势。结论应对育龄期妇女在生育前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提高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