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匿名调查方式,选择安徽省4个县19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五年级至高三年级的3 834名学生为样本,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抑郁、焦虑症状,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农村寄宿生和走读生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9.5%,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4.6%;寄宿生抑郁症状检出率(52.7%)高于走读生(46.2%),寄宿生焦虑症状检出率(27.7%)也高于走读生(2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寄宿是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抑郁、焦虑症状较为普遍,应加强对农村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 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抑郁、焦虑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2.0%和12.3%,男生抑郁检出率(44.7%)高于女生(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7,P<0.05);女生焦虑检出率(15.0%)高于男生(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94,P<0.01)。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在不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181,11.185,P<0.01或P<0.05);城市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负担重、噪声影响、睡眠时间少、早餐不规律、朋友数量少等是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普遍存在,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等相关。应加强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女性术前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在本院计划生育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女性1108例,其中未婚组560人,已婚组548人。在术前采用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问卷调查,对引起抑郁及焦虑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抑郁总检出率为55.0%,未婚组检出率64.3%,已婚组检出率45.4%;焦虑总检出率为34.5%,未婚组检出率41.4%,已婚组检出率27.4%;两组抑郁、焦虑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对象年龄(25岁)、户籍(外地)是抑郁、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人工流产女性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未婚、年轻和外地户籍妇女;医务人员有必要给予心理干预,更好地保护人工流产妇女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妊娠晚期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其心理干预需求,为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1—3月采用自制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浙江省瑞安市285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85例孕妇平均焦虑评分(49.74±13.07)分,焦虑症状检出117例,检出率为41.1%,其中轻度焦虑52例(18.2%),中度焦虑34例(11.9%),重度焦虑31例(10.9%);平均抑郁评分(48.68±9.56)分,其中评分≥53分者96例,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3.7%,其中轻度抑郁68例(23.9%),中度抑郁26例(9.1%),重度抑郁2例(0.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担忧胎儿性别与期望相反、有无妊娠并发症、担忧家庭经济状况及有无固定工作是妊娠晚期孕妇出现焦虑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担心胎儿健康状况、担忧胎儿性别及有无固定工作是妊娠晚期孕妇出现抑郁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干预需求方面,妊娠晚期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舟曲泥石流后迁往异地求学的高一新生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心理辅导和灾后心理援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对舟曲泥石流后迁往兰州求学的1 219名高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焦虑、PTSD症状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4.4%,49.3%,62.2%。女生抑郁、焦虑、PTSD症状检出率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情绪障碍与PTSD症状有显著相关(P<0.01);不同受灾经历学生的PTSD症状严重程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泥石流后异地求学高一新生情绪障碍及PTSD症状检出率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受灾经历的学生灾后心理状况不同,应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打工子弟心理健康情况, 探讨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为促进打工子弟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哈尔滨市3所小学3~5年级所有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学生问卷一般情况调查、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母子接纳量表、心理控制量表等;家长问卷一般情况调查、症状自评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结果 1)学生MHT检出率为9.40%。打工子弟MHT检出率(15.01%)高于城市学生(5.26%)(χ2=25.215, P<0.01), 女生MHT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P<0.01);2)家庭和睦、父亲文化程度高、家庭月收入高的打工子弟学生MHT检出率低, 但打工子弟在性别和进城年限两项上MHT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3)打工子弟MHT总分与SCL-90总分、家长焦虑、抑郁、父母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母子控制等因素呈正相关;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社会支持、自我评价、母子接纳等因素呈负相关;4)社会支持、家长抑郁、自我评价、家长焦虑、父亲温暖理解、SCL-90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打工子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 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生焦虑、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探讨人格特征等因素与焦虑、抑郁心理症状的关系,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1334名女大学生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Radloff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大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为6.4%,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2.7%,焦虑、抑郁症状并存检出率为5.5%;师范、理工类女大学生人格中具有敌意倾向及情绪不稳定与焦虑症状相关,学习成绩差、母亲受教育程度低和人格中具有敌意倾向、情绪不稳定及性格内向与抑郁症状相关。结论女大学生焦虑、抑郁症状较为普遍。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开展干预研究,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奎屯市内初班与普通班焦虑抑郁现状,探讨焦虑抑郁共病影响因子及危险因素,为青少年高危人群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奎屯市3所中学共1 335名中学生。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CLE)作为测量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筛查焦虑、抑郁症状,分析影响焦虑抑郁共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奎屯市青少年抑郁症状总检出率34.8%,焦虑症状总检出率23.7%,焦虑抑郁共病检出率50.1%。有抑郁症状者中合并焦虑者SDS、SAS评分明显高于不伴焦虑者(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内初班、女生、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是惟患焦虑抑郁共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奎屯市青少年焦虑抑郁状况较为严重,尤以内初班女生为甚。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医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流行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医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症状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为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医科大学本科生509名进行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医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症状检出率为22.40%和9.03%。不同年级学生的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焦虑情绪症状与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对专业满意程度和就业前景评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应该对医科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倡导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适应环境能力,以防止或降低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PLWHA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6—12月,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对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ctive Antiroviral Therapy,ART)定点医院进行CD4+T细胞计数检测的PLWHA进行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结果 396人中焦虑症状检出率63.9%,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平均得分为22.12±5.17;抑郁症状检出率60.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平均得分为35.13±11.36;CD4+T细胞计数500个/μL是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30~39岁、CD4+T细胞计数500个/μL是严重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PLWHA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症状,需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服刑人员的焦虑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心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西部数所监狱897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服刑人员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2.92%、52.73%,共患焦虑、抑郁占38.91%。担忧自己或家人感染、担忧出狱后生计受疫情影响、身体健康状况越差是焦虑和抑郁的危险因素(OR>1.000,P<0.01),与亲朋联系次数越多是焦虑和抑郁的保护因素(OR<1.000,P<0.01)。焦虑、抑郁症状的服刑人员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而无焦虑、无抑郁症状的服刑人员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服刑人员焦虑、抑郁症状较为严重,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策略,排除危险性因素干扰,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保护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生活事件对外派员工职场表现的影响,并分析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方法 收集某企业5个海外地区1973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一般心理健康量表(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s scale,LES)和修订后的职场表现量表(workplace outcome suite)开展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生活事件中睡眠质量提高、受到惊吓、与上级冲突、同事纠纷、夫妻严重争执、家庭成员纠纷均会影响外派员工心理健康水平和职场表现;心理健康与职场表现间存在中介效应,如睡眠质量提高(间接效应41.68%)、受到惊吓(完全中介效应)、与上级冲突(间接效应63.15%)、同事纠纷(间接效应64.69%)、夫妻严重争执(间接效应60.33%)、家庭成员纠纷 (间接效应75.88%);除个体身心状态外,工作关系和家庭关系都是影响职场表现的重要因素。结论 工作和家庭关系事件是影响外派员工职场表现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各维度中以自我肯定的中介效应最强,抑郁在工作情景事件的中介效应强于焦虑,焦虑在非工作情景事件的中介效应强于抑郁。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家庭环境、个性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学生家庭环境、个性及社交焦虑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意义,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节选的家庭环境量表对257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测查。结果小学生的某些个性因子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在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下,小学生个性因子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小学生的社交焦虑与其个性密切相关,而个性发展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结论小学生家庭环境、个性及社交焦虑存在相关关系,小学教育应加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健全的人格,同时家长也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学校及家庭行为矫正治疗辅助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190例ADHD患儿,应用学校及家庭行为矫正治疗辅助哌甲酯综合治疗,并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FES-CV)测试患儿本身、家庭情况及看护人情况,并统计ADHD患儿综合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到24个月,能坚持到6个月的有68名,占35.79%,能坚持到12个月的有45名,占23.68%,能坚持到18个月的有25名,占13.16%,能坚持到24个月的有21名,占11.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提高ADHD患儿综合治疗的依从性因素有:多动指数减分率、看护人参加多动症治疗宣教时间、看护人受教育年限、家庭环境亲密度及家庭环境组织性(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36、0.34、0.39、0.26和0.31)。而降低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因素有:治疗副反应、看护人抑郁评分、看护人焦虑评分及家庭环境矛盾性(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24、-0.19、-0.42和-0.32)。结论治疗的效果好,看护人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环境亲密度及组织性好,看护人接受专科医生的宣教多,ADHD综合治疗的依从性就好。相反,治疗副反应多,看护人抑郁、焦虑情绪及家庭环境矛盾性高则影响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初入高原新兵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初入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计划及心理干预措施,提高高原环境下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422名新兵进行现场测评。结果 1422名新兵中发生焦虑240人,占16.9%,发生抑郁391人,占27.5%;SAS均分为39.96±7.31,SDS均分为43.11±8.23,均明显高于中国常模(SAS 37.23±5.26,SDS 41.88±10.57)(P0.01);农村入伍者、独生子女、入伍前有收入、遵照父母的意见和尽义务、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新兵易发生焦虑、抑郁(P0.05,P0.01);女性易产生焦虑(P0.05),18岁、19岁者比大于20岁和小于17岁者更易出现焦虑(P0.01),年龄和性别与抑郁的发生无明显关系。结论新兵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城乡差别、独生子女、入伍动机、入伍前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均是影响新战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人工流产前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人工流产前抑郁和焦虑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人工流产术前心理状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停经34~63d、年龄15~35岁,要求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168例在人工流产前进行抑郁和焦虑症状调查。结果抑郁症状发生率为82.7%(139/168),焦虑症状发生率为59.5%(100/168);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率教师低于其它职业,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者高于采用工具避孕和服避孕药避孕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心理紧张和恐惧组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于平静组,与男方父母关系差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高于一般关系和关系好者,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人工流产前抑郁和焦虑症状发生率较高,是早孕妇女人工流产前常见的精神及心理障碍。重视妇女心理卫生咨询工作和避孕措施的指导,是预防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与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关系,为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SDS)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84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 43.5%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但以轻度抑郁(30.8%)为主;女生的抑郁得分高于男生,高中生抑郁和家庭矛盾性得分高于初中生;中学生抑郁均分与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0.24、-0.23、-0.20、-0.20、-0.19、-0.23,P均<0.01),与家庭矛盾性有显著正相关(r=0.27,P<0.01)。 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对中学生抑郁情绪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关注不良家庭环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习不良初中学生的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学习不良学生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环境量表(FE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6名学习不良初中生和102名学习一般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学习不良学生存在一定的抑郁症状,且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和父母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结论 学习不良学生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应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科研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科研人员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52名科研人员进行测评。结果科研人员焦虑情绪检出率为20.23%,男性、女性分别为28.13%、22.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8,P=0.366);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2.22%,男性、女性分别为30.89%、25.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P=0.735);科研人员的工作年限、居住情况及自认为经济压力情况与焦虑情绪均呈正相关关系,年龄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关系,自认为月收入的情况、与同事关系和对家庭义务履行情况与焦虑、抑郁情绪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科研人员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