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因“反复腹痛10d”入院。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隐痛,可自行缓解,伴反酸、嗳气,伴腹胀,无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无潮热、盗汗,无进行性体重减轻及乏力,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体型偏瘦,心肺腹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常规胸片检查:双肺纹理增多,右肺上叶尖后段片团影,考虑占位性病变或炎变均不能除外。  相似文献   

2.
女性,27岁,以咳嗽、痰中带血5个月入院。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偶带血丝,无低热、盗汗、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等。X线显示右肺中叶有一直径2.4cm近圆形块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无明显分叶及毛刺征,内无钙化及空洞,周围无卫星病灶,考虑炎性假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中叶开口处有血性分泌物附着,粘膜充血肿胀,刷检未见癌瘤细胞。开胸探查:见右中叶有一球形病灶,有包膜,约2.scmX2.scm大小。病理报告:肿块中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覆盖子纤维化的肺泡壁上,肿块中有泡沫细胞反应,部分可见透明变性的硬…  相似文献   

3.
28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的临床表现、术前误诊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28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P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PC患者中19例无宿主因素,无1例患者近期有鸽子接触史。PC影像学表现以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影为主,亦有斑片渗出影表现。8例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显像均示脱氧葡萄糖异常聚集,其中7例考虑恶性病变,1例考虑结核瘤,无1例考虑肺部真菌病。28例病理均表现为肉芽肿性病变,过碘酸希夫染色、六胺银染色下均可见新型隐球菌。27例患者接受外科肺叶切除术,1例患者接受单纯抗真菌药物治疗,随访中仅1例患者病情控制不佳。结论:大部分PC患者无明显免疫功能损害,其临床症状多样且与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关。PC影像学表现与恶性肿瘤难以鉴别, 即使18F-FDG PET/CT显像亦不能获得明显诊断倾向。特殊PC人群外科肺叶切除后仍需系统抗真菌治疗。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仍是经典的内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 ,5 2岁 ,因干咳、活动后气促 2周于 2 0 0 1 1 0 1 0入院。患者自诉于 2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 ,呈刺激性 ,无明显咳痰。活动后稍气促 ,发热无明显规律性。经用“青霉素”、“头孢”等药物 ,症状无明显缓解。胸片提示 :双肺弥漫性结节影 ,考虑为“金葡菌肺炎”予以“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 ,次日发热消退 ,但咳嗽无明显缓解 ,感胸闷、活动后气促明显 ,遂来我院就诊。查体无明显阳性发现 ,胸片示双肺弥漫性结节影 ,尿常规见白细胞、白细胞管型、潜血阳性 ,诊断首先考虑转移性肺癌。该转移灶女性以绒癌原发多见 ,男性以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5.
肺放线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59岁,主因咳嗽伴左胸痛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白色粘痰。左胸间断性刺痛及低热,体温波动于37.4~37.6℃。无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声嘶及体重下降等。胸大片示:左肺中野外带片状阴影,界限不清,考虑“左肺上叶肺炎”。胸部...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1岁。因头晕3天、咯血伴发作性抽搐5h,于1999年10月24日入我院。3天前患者无诱因下出现头晕、咯血,每次量约50ml,发作性四肢强直性抽搐,伴小便失禁,无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牙关紧闭,病后无发热,咳嗽现象。1997年开始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紧,从此发现口唇、肢端紫绀,否认有心肺疾病史。查血压14.63/9.31kPa,神清,平卧位,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口唇明显紫绀,颈无抵抗,两肺未闻及罗音,心界不大,HR98/min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四肢肢端明显紫绀,呈杵状指(趾),未引出病理性神经反射。   辅助检查:血常规:RBC8.77×1012/L,Hb21.5g/L,WBC233×109/L,SpO275%,血糖4.26mmol/L,电解质各项正常;脑脊液脑压16kPa。常规、生化未见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脑电图未见异常;头颅CT未见异常,B超(心脏):肺动脉干稍狭窄。肺动脉瓣回声稍增强,X线胸片示:左下肺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欠均匀阴影,考虑为肺部炎症、肺癌并阻塞性肺炎、肺段不张。入院后经过10天抗感染,对症等处理后,咯血、抽搐反复发作,复查X线胸片示病灶无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诊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SS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SS罕见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患者,女性,23岁,因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1个月,咯血3 d就诊,查体显示睑结膜苍白,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囊样改变,行支气管镜活检、唇腺活检及风湿系列等其他相关检查,并给予相关治疗。结果:患者最初考虑诊断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通过相关检查最终确诊为SS,并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呼吸困难减轻,无咯血,肺弥散功能明显好转,2个月后复查患者胸部CT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SS患者中伴有双肺多发囊样病变者罕见。SS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应与LAM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5岁,咳嗽伴左侧胸闷、呼吸困难一个月。咳嗽无痰,不发热,不伴头晕、恶心、胸痛、咯血等症状。CT示左下肺占位性病变,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查体:颜面无水肿及紫绀,气管居中,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对称,肋间隙无增宽,语颤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不大,腹部无压痛,未扪及肿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左肺下叶)纤维黏液样组织间质水肿。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2岁,因“咽痛6天,发热1天”入院。患者入院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声嘶,伴头痛,全身酸痛,服用“感冒药”无好转。入院前1天发热38℃,伴咳嗽,咳白黏痰,乏力,肢体麻木,恶心,呕吐胃内容物,遂入本院呼吸科治疗。入院时精神差,咽红,扁桃体I度肿大,余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无明显异常,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粗。入院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予支持对症治疗为主。入院4小时后双肺可及散在湿哕音,考虑肺部感染,予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抗感染。  相似文献   

10.
1案例 介绍谌某,男,30岁,2003年1月16日与人争吵打斗后突然倒地。在送医院途中死亡。尸体检验于死后10h进行。尸长150cm,体瘦,尸斑呈暗紫红色,位于背侧未受压部位。尸僵形成于各关节。双瞳孔等大,各0.6cm直径大小。口唇及四肢末端紫绀。左额部见点片状表皮剥脱。左额部头皮下片状出血,颅骨无骨折,颅内无出血。脑室大小形态肉眼无异常。脊椎胸段右侧弯畸形,胸廓呈明显“鸡胸”畸形,肋骨无骨折,胸腔内无出血,左侧肺脏缺如,右肺及纵膈明显左移,纵膈内血管、气管、食管未见异常,心脏显著增大,心尖部及心底部表面可见针点出血点。腹腔内未见出血,各脏器大小、形态、位置未见异常。组织病理检验报告:心脏重325g,无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综合性肺康复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患者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接受单模式肺康复和综合性肺康复。训练前及训练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评定患者肺功能指标( FEV1、FEV1%pre和FEV1/FVC%),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1月、3月与治疗前比较,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6月和1年肺功能指标则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模式肺康复和综合性肺康复均有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的作用,但综合性肺康复治疗方案优于单模式肺康复,且康复训练具有时间依赖性及累积效应,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  相似文献   

12.
<正>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左侧腰骶部疼痛9~+月,加重伴高热4+月"入院。9~+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骶部胀痛,伴有压痛感,与体位改变及活动无关,无发热、盗汗,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胀、腹痛、头晕,无双下肢水肿及麻木感等,于外院考虑"腰椎间盘突出",并同时予以理疗治疗,患者自述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男,64岁,因反复咯血6年余,咳嗽、咳痰3个月,胸闷、气促6d入院.患者6年前开始出现咯血4~5次/d,约20 ~ 30 ml/次,无明显发热盗汗,无胸闷气促,外院诊断为肺结核,予以抗痨治疗1个月余(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症状控制欠佳,遂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内科就诊,门诊肺部CT检查显示:①双下肺背段可见条片状、片状影,边缘模糊,双肺纹理增多、增粗,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考虑双下肺背段病变为炎症反应,不排除结核;②右肺支气管扩张(见图1).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报告  患者 ,男 ,36岁。主因咳嗽 1个月入院。患者于 1个月前受凉后 ,出现咳嗽 ,多为单声咳 ,咯少许白痰 ,畏寒、发作 ,体温38.0℃。自服消炎药物 ,5 d后体温降至正常 ,咳嗽无减轻 ,无咯痰及咯血 ,无乏力、盗汗及消瘦。一般状况好。X线胸片示 :右肺上叶前段可见团块状病变 ,边缘不清。 CT提示 ,右肺上叶多发斑片状、结节状密度增高影 ,边缘部分模糊 ,部分清楚。考虑右上肺结核。入院时查体无阳性体征。考虑细菌性肺炎 ,肺结核亦不除外。给予积极抗炎治疗 1周 ,患者咳嗽减轻 ,无发热 ,血沉 4mm/h,痰检抗酸杆菌阴性 ,X线胸片提示右…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9岁。查体发现左下肺占位4个月,无胸闷憋气、无咳痰、无发热。查体: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腹部彩超及心电图大致正常,胸部CT示:左下肺外侧段胸膜下见一小结节影,边界清晰,约1.2cm×0.8cm,CT值内13Hu,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多次复查胸部CT,无明显变化。行左肺楔形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左肺下叶外基底段,  相似文献   

16.
1病例 患者,男,61岁,农民。因"畏寒发热近2周"入院。患者于2周前在劳累后(自家田里种菜)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6℃,偶有咳嗽,无明显咳痰,无胸闷气急,无咽痛,无夜间盗汗,故到当地医院就诊,行胸部CT示:“两肺实变影,感染性病变首先考虑”(图1),  相似文献   

17.
康本武  冉隆中 《吉林医学》2009,30(10):922-922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68例SPN,分析其强化值、时间-密度(TDC)曲线及强化形态。结果:恶性绮节的强化值(39.3±13.8)HU,良性结节(17.5±14.8)HU(P〈0.01)。TDC曲线恶性结节呈速升缓降型,炎性结节呈逐渐上升速降型,结核球呈缓慢上升,无明显峰值型。强化形态恶性、炎性结节主要是完全性强化及周围性强化,结核球是包膜样强化及无强化。结论:强化值≤15HU提示良性结节;强化值〉22HU考虑恶性结节。动态增强CT对恶性结节与结核球的鉴别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3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无畏寒、腰痛、腹痛,腹壁出现软组织肿块。外院肺穿刺活检、腹壁包块切除考虑为幼年黄色肉芽肿,经治疗出院,病情反复.既住史:10年前出现发热,胸部CT见多发结节影(图1),曾诊断为结核,幼年黄色肉芽瘤等,多次在多家医院诊治,疗效欠佳。体格检查:一股状态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smad4mRN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受体(TGF-βR1)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行smad4mRNA原位杂交染色及TGF-β1、TGF-βR1免疫组化学染色。结果:smad4mRNA在低分化和中-高分化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无显性差异,但是在无淋巴结转移及I-II期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和III-IV期肺癌;TGF-βR1在肺癌中表达阳性率与肺癌组织学分类、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而TGF-β1在肺癌中的表达的阳性率与肺癌组织学分类也无明显相关性,而在中-高分化癌、III-IV期癌和有淋巴结转移肺癌病人中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分化和未分化癌。I-II期癌和无淋巴结转移肺癌:smad4 mRNA、TGF-βR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密切相关。结论:smad4mRNA、TGF-β1、TGF-βR1三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能有关,可作为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1岁,农民,因"潮热、多汗、咳嗽1个月"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下午及夜间潮热及多汗,轻微咳嗽,无痰,无寒战,高热,无咯血、胸痛、胸闷。病后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患者病前一直务农,无石棉、粉尘接触史、无牧区生活史、无生食虾蟹史。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气管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