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源性大肠癌自然致敏噬菌体抗体Fab呈现库的构建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大肠癌病人自然致敏淋巴结抗体 Fab 段噬菌体呈现库,初步筛选相关抗大肠癌抗体。方法取大肠癌病人转移淋巴结,提取淋巴结总 RNA,逆转录 PCR 扩增重链 Fd 和 k 轻链 cDNA。依次将 PCR 产物插入载体 pComb3的相应部位,构建人源性大肠癌噬菌体 Fab 基因库,并应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对该抗体库进行淘选及鉴定。结果所选2种 Ig 亚类的重链 Fd 片段、2种 k 轻链 cDNA 得到扩增。Fd 片段和 k 轻链均插入 pComb3的重组率为40%,Fab 噬菌体表达库容达1.48×10~6。经3轮淘选,抗体库得到约120倍的富集。3轮抗体库的点印记免疫染色均显示有 Fab 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显示其与大肠癌抗原有结合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大肠癌病人自然致敏淋巴结抗体 Fab 段噬菌体呈现库,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可筛选相关抗大肠癌抗体。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及初步鉴定大肠癌噬菌体抗体Fab呈现库.方法 分离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淋巴细胞总RNA,逆转录成cDNA.用相应引物进行PCR,扩增出轻链和重链Fd段基因,经酶切后分别和噬粒载体pComb3连接,再经电穿孔转化大肠杆菌XLl-Blue菌株.将轻链和重链Fd基因先后克隆人pComb3中.结果 从分离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到高质量RNA,RT-PCR分别扩增出约680 bp大小的κ、λ和Fd基因.PCR 产物和载体经纯化、双酶切后进行连接转化,成功地构建了人源性Fab抗体基因库,库容量达2.1×107,轻链K、κ、λ和重链Fd基因均插入pComb3的重组率为50%.结论 构建了大肠癌患者自然致敏抗体Fab段噬菌体呈现库,为筛选大肠癌相关抗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人源性抗大肠癌噬菌体Fab抗体库.方法 术中剥取老年大肠癌患者系膜内转移淋巴结,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进行PCR,克隆于pComb3 载体,再经电转化大肠杆菌XLI-Blue菌株,形成噬菌体抗体库,最后通过免疫印记法鉴定初级抗体库中噬菌体上有Fab段的表达.结果 从系膜内转移淋巴结中扩增出650 bp重链Fd和轻链基因产物,轻链基因产物插入测得转化菌数为4.7×10~6,鉴定插入率为70%;重链Fd基因产物测得转化菌数为3.5×10~6,插入率为60%;免疫印迹法鉴定成功建立噬菌体Fab抗体库,库容量达1.4×10~6.结论 筛选大肠癌特异性抗原和相应噬菌体抗体,对大肠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肠癌患者淋巴结构建抗结肠癌噬菌体Fab抗体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构建 2个结肠癌患者自然致敏淋巴结抗体Fab段噬菌体呈现库。方法 取 2个结肠癌患者转移淋巴结 ,提取淋巴结总RNA ,逆转录PCR扩增重链Fd和κ轻链cDNA。依次将PCR产物插入载体 pComb3的相应部位 ,噬菌体VCSM13辅助感染。以点印迹检测噬菌体表面Fab的表达。 结果 所选 2种Ig亚类的重链Fd片段、2种κ轻链cDNA得到扩增。Fd片段和κ轻链均插入 pComb3的重组率为 40 %,Fab噬菌体表达库容量达 1.48× 10 6。噬菌体悬液的点印迹免疫染色显示有Fab表达。结论 构建了 2个结肠癌患者自然致敏淋巴结抗体Fab段噬菌体呈现库 ,为筛选结肠癌相关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性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Fab片段抗体库.方法 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抽提总RNA,PCR法扩增免疫球蛋白分子轻链K、λ基因及重链Fd基因.构建轻链文库及组合文库.一个随机的组合文库在噬菌体表面表达.结果 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抽提得到总RNA,并反转录获得cDNA文库.PCR法扩增了大小约为680 bp的轻链K、λ基因及重链Fd基因,并构建了库容为1.32×105基因抗体库(轻链库)和库容为2.28×105 Fab抗体库(组合文库).Fab组合文库转化到大肠杆菌XL1-Blue感受态细胞,在辅助噬菌体M13K07的辅助下,扩增得到噬菌体抗体库.结论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可成功构建人源性TRAb Fab片段组合文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噬菌体抗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Fab段噬菌体抗体库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RT-PCR从对血吸虫感染有一定抗性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入IgG轻链和重链Fd段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PComb3中.构建人源性Fab段噬菌体抗体库。并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序列分析、DOT-BLOT以及SDS-PAGE等方法对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噬菌体抗体库的滴度为6.2×10^11/L。库容量为1.2×10^7。酶切鉴定结果显示噬菌体抗体库轻重链重组率达到66.6%,测序结果表明克隆入PComb3的是人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基因,DOT-BLOT实验证明该抗体库表达了人源性的抗体,而SDS-PAGE证实了免疫球蛋白Fab段的可溶性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Fab段噬菌体抗体库,为筛选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的抗体、研究这些抗体的特性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人源抗EV71病毒Fab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具有中和活性的人源单克隆抗体,为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诊断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从成人志愿者抗凝血中分离外周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用人源IgG Fab段基因引物扩增轻链及重链Fd区基因,分步克隆至pComb3载体,构建Fab噬菌体抗体库。以SP70为抗原对Fab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富集筛选,将获得的重组噬菌体感染XL1-Blue菌并诱导表达,用SP70对诱导表达的菌上清进行筛选。结果共获得3株轻、重链基因组合序列不同的克隆,且这3株Fab抗体可特异性结合SP70多肽。结论成功构建人源抗EV71病毒Fab噬菌体抗体库,并从中筛选出3株针对EV71病毒结构蛋白VP1上中和线性表位SP70的特异性人源Fab抗体,为研发新的手足口病诊断和治疗工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大肠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抗原对人源性大肠癌Fab段噬菌体抗体原始库的反复筛选 ,鉴定抗体库的特性并检测其与人大肠癌相关抗原的结合活性。方法 PCR鉴定阳性重组菌xL1 B1ue中人大肠癌相关抗体Fab段的插入率 ,构建人大肠癌Fab段原始库 ,提取 3例用于构建原始抗体库的致敏大肠癌组织抗原 ,13例非致敏大肠癌组织抗原及 3种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株Lovo、HT 2 9、LS 174T的抗原各自等体积混合 ,利用 3组混合抗原分别对原始抗体库进行 3轮筛选 ,将筛选后的三个三级库等体积混和后通过ELISA法鉴定其与人大肠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的结合活性 ,取胃癌、食管癌及正常肠粘膜组织和体外培养的胃癌、肝癌细胞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N片段及κ链的插入率分别为 40 %和 70 % ,Fd片段及κ链均插入质粒Pcomb3的重组率为 2 8% ,Fab段基因库库容为 2 .1× 10 6,3组大肠癌混合抗原分别对原始抗体库进行 3轮筛选后 ,抗体库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 ,ELISA显示富集后的Fab段抗体库对大肠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均有较特异性的结合活性。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出了相关抗大肠癌Fab段抗体 ,且筛选后的抗体片段与人大肠癌相关抗原有较特异性的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9.
抗华支睾吸虫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构建抗华支睾吸虫噬菌体抗体库 ,以期筛选出抗循环抗原的抗体组合。方法 应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 ,从感染华支睾吸虫病人淋巴细胞中提取总 RNA,逆转录成 c DNA后 ,用相应引物 PCR扩增出重链 Fd和轻链基因 ,经 Xho 和 Spel、Sac 和 Xba 双酶切 ,先后克隆入噬粒载体 p Comb3,再电转化大肠杆菌 XL1- blue菌株 ,辅助噬菌体 VCSM13超感染。结果 从感染华支睾吸虫病人淋巴细胞中扩增出约 70 0 bp重链 γ1 、γ3Fd段和轻链 κ、λ基因 ,分别和 p Com b3连接后成功导入 XL 1- blue,得到滴度为 7.5× 10 1 0 cfu/ ml,库容量为 5 .6× 10 6 噬菌体抗体库。结论 抗华支睾吸虫 Fab段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为进一步筛选抗华支睾吸虫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成熟的体外扩增多样性人免疫球蛋白基因的实验方法。方法 设计多对具有简并性特点的人IgG、IgM扩增引物,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提取RNA并反转录为cDNA,以其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和DNA指纹分析鉴定。结果 利用不同引物进行的PCR反应均成功扩增出相应的免疫球蛋白基因,经鉴定所获得的基因产物具有良好的多样性,在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研究和抗体库的构建中得到初步应用。结论 合理设计引物能够从PBMCs中成功扩增出多样性的人免疫球蛋白基因,为人抗体和相关免疫分子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方便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构建人天然F ab段噬菌体抗体库为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取4个健康献血员新鲜血液各200m l,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经逆转录合成cDNA,设计多对引物,以PCR扩增抗体轻链和重链Fd段cDNA。轻链PCR产物和质粒载体pCom b3经SacⅠ和X baⅠ酶切,由T 4 DNA连接酶连接,电穿孔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XL 1-B lue,扩增后提取质粒,构建轻链库。轻链库和重链Fd段PCR产物经X hoⅠ和SpeⅠ酶切,同样方法连接转化XL 1-B lue,加入辅助噬菌体VCSM 13产生噬菌体抗体全库。酶切鉴定轻链库和全库有无插入片段。结果提取的淋巴细胞总RNA质量好,部分重链Fd片段、部分κ轻链和λ轻链cDNA得到扩增。F ab全库库容达5.4×106,酶切证实有插入片段。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人天然F ab段噬菌体抗体库可为进一步筛选特异性抗体及从肿瘤组织中提取肿瘤抗原用于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人源抗内毒素类脂A抗体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内毒素血症及其并发症较为有效的途径.方法从感染革兰阴性杆菌J7患者体内含有内毒素类脂A抗体的淋巴细胞中提取mRNA,经反转录再从IgG重链Fd两端及轻链通用引物分别扩增Fab基因片段,依次插入到噬菌体载体pCOMR3中,电穿孔转入大肠杆菌XL-blue,经辅助病毒VCSM13感染,重组噬菌体溶源裂解.结果Fab抗体表达于噬菌体CPⅢ的N端,噬菌体抗体库的容量为4.8×106,筛选出抗内毒素类脂A抗体,经LPS蛋白对噬菌体抗体库进行3轮淘选,使抗内毒素类脂A的特异性抗体得到100倍的富集.结论通过直接和竞争ELISA实验筛选出3株结合活性好的特异性抗体,为下一步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大容量人免疫球蛋白G基因文库中获得尘螨2类变应原特异的IgG Fab片段。方法通过DNA重组技术,从300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全套人抗体轻链及重链Fd基因,分别插入pFab1-His2相应位置,构建人免疫球蛋白G基因文库;以重组粉尘螨2类变应原(rDer f2)作为抗原,采用克隆印迹法对抗体库进行筛选,ELISA验证以获得阳性克隆;提取阳性克隆质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算氨基酸序列,Kabat数据库分析轻、重链基因的同源性,表面等离子共振BIAcore检测纯化的Fab片段与rDer f2的亲和力。结果从9×10^8库容的人免疫球蛋白G基因文库中筛选1.28×10^6个克隆,获得2个可与尘螨变应原特异结合的阳性克隆AM1和AM2。序列比较显示2个克隆的重链完全同源;同源性分析显示,AM1、AM2轻链可变区近似系分别为K2-30和K1-12,重链可变区近似系为VH3-30;BIAcore检测显示,2个克隆的Fab片段与rDer f2的结合常数分别为6.1×10^7和5.7×10^7,解离常数分别为3.1×10^-8和4.1×10^-8。结论从未经免疫的大容量人免疫球蛋白G基因文库获得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尘螨变应原特异的IgG Fab片段。  相似文献   

14.
溶组织内阿米巴重组人单克隆抗体Fab段的筛选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抗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表面抗原的重组人单克隆抗体Fab段。 方法 提取无症状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携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分离总RNA ,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IgG轻链和重链Fd片段 ,并与原核表达质粒连接 ,转化大肠埃希菌构建抗体库。通过抗原夹心膜法、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方法 ,筛选特异性表达抗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表面抗原的重组人单克隆抗体Fab段的克隆 ,并纯化其表达产物。 结果 共筛选 3× 104个克隆 ,其中一个克隆表达的Fab段识别的抗原表位位于滋养体表面。 结论 运用原核表达系统可制备抗溶组织内阿米巴重组人单克隆抗体Fab段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均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甲型肝炎     
从噬菌体抗体库筛选获得中和性人源抗甲型肝炎病毒Fab抗体——曹经瑷等(北京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肝炎研究室100052);《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0,14(4):313-316[目的:研制人源抗甲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抗体,为预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从一名甲型肝炎恢复期病人的抗凝血中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逆转录后,用一组人IgG Fab特异性引物扩增。结果:克隆和表达了8株人源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Fab段基因,经ELISA检测为特异性人抗甲型肝炎病毒Fab段抗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离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重链可变区(VH)基因并测定其序列。方法 根据鼠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FR1和FR4序列的保守性,化学合成体外扩增Ig重链可变区基因的数对引物。以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的杂交瘤细胞株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VH基因,将其克隆入pUC19载体,重组子用Sanger′s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序列,将序列与GeneBank中已发表的抗体序列比较。结果 VH基因全长357bp,属鼠免疫球蛋白重链第Ⅱ亚类,由种系基因V、Dsp2.8与JH4重排而来。该VH基因序列已被GeneBank收录(accession No AF282622)。结论 该VH基因为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重链可变区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获得抗华支睾吸虫循环抗原Fab段抗体。方法 将华支睾吸虫代谢抗原包被在固相ELISA板中 ,采用“吸附 -洗脱 -扩增”的方法 ,对已构建的抗华支睾吸虫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富集。从富集后的抗体库中筛选抗循环抗原抗体克隆 ,并交叉筛选鉴定其特异性。结果 从 2 0 6个克隆中筛选到阳性克隆 2 3个 ,再分别用肺吸虫、肝片虫、姜片虫和日本血吸虫脱脂全虫粗抗原进一步交叉筛选 ,最终获得特异性抗Cs -MAg阳性克隆 3个 (B0 5 ,C10和E38)。对其中 2株 (E38和B0 5 )序列分析表明它们的κ轻链V基因属于人VκⅠ (O2 )亚群 ,J基因属于Jκ1;γ链V基因属于人VHⅠ - 6 9亚群 ,D基因来自D3- 10 ,J基因则来自JH3。结论 用成虫代谢抗原直接包板 ,可以从抗体库中筛选到阳性克隆 ,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是成功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鉴定基因工程抗体库技术构建的人源性大肠癌自然致敏噬菌体Fab段抗体库与人大肠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的特异性结合活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抗体库对人大肠癌标本及体外培养的大肠癌lovo细胞的结合活性,并取绒毛状腺瘤、胃癌、食管癌及正常肠粘膜组织和体外培养的胃癌、肝癌细胞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0例大肠癌有22例发生了阳性反应;肠息肉、胃癌、食管癌、正常肠粘膜各取20例,发生阳性反应的分别为13例、5例、4例和1例,体外培养的胃癌、肝癌细胞未发生阳性反应。结论:大肠癌噬菌体抗体库能较特异性地与人大肠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结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单链抗体 (scFv)基因。 方法 通过PCR方法体外扩增并经测序验证的重链、轻链可变区 (VH、VL)基因先后重组入原核表达质粒 pTHA90相应的位点上 ,中间通过一连接肽 (Gly4 Ser) 3基因连接构建成单链抗体基因 (scFv) ,连接产物转化相应受体菌Top1 0 ,提取质粒 ,酶切鉴定重组克隆。表达产物经ELISA方法测定活性。 结果 重组克隆经酶切鉴定可见预期大小的片段 ,表明重组成功。表达产物经ELISA检测 ,OD4 92 值为 1 .0 6 ,高于阴性对照 3倍以上 ,证实具有与相应抗原结合的能力。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scFv基因 ,且其表达产物保留了抗体的亲和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抗人大肠癌双价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构建抗人大肠癌重组双价单链抗体ND- 1sc(Fv)2的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借助GGGGS Linker序列,将2个相同的ND-1scFv基因共价连接,构建pET-28a( )ND-1sc(Fv)2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双价单链抗体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用Ni-NTA resin亲和层析方法纯化,SDS- 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达的目的蛋白.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抗体的免疫活性.结果:序列测定表明:ND-1sc(Fv)2基因全长1473 bp,包含了2个729 bp的scFv序列和15 bp的GGGGS序列.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融合蛋白的Mr55 000,与预期值一致.ND-1sc(Fv)2表达产物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蛋白纯度达90%,间接免疫荧光及ELISA检测表明,ND-1sc(Fv)2保留了亲本抗体的免疫活性,对表达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具有特异结合活性,其免疫活性明显高于ND-1scFv.结论:成功地构建了抗人大肠癌双价单链抗体ND-1sc(Fv)2,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